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试卷浏览 > 月考试题 >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4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全卷浏览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4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缺少了大题号、题目说明等内容?请在本页底部下载已排好版的完整版本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A.炽热/翅膀 数轴/妯娌 叱咤风云/姹紫嫣红 
  B.晋升/浸透 气概/慷慨 秩序井然/卷帙浩繁
  C.氓隶/盟誓 提防/河堤 猝不及防/一蹴而就
  D.乘车/盛满 绮丽/畸形 数见不鲜/横槊赋诗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急躁 水蒸气 真知灼见 浮想联翩
  B.妨碍 度假村 桀骜不驯 攻城掠地
  C.寥廓 邻界点 一笔勾销 贸然从事
  D.磋商 雷阵雨 惹是生非 忧柔寡断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德国汉学家南因果9月18日在德国《青年世界报》上发表评论文章指出,日本政府“购买”钓鱼岛的行为是企图窜改领土历史。
  B.农村就地城镇化是指在农村地域中出现城市的形态,由于拥有工商业的就业机会或良好的社会服务和生活环境,大量非农人口逐渐在农村的一些地区聚集,从而引发人口密度、土地利用、建筑形式与布局管理等方面出现城市形态特征。
  C.富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中非常注意分层指导,因为各班学生良莠不齐,接受能力不同,教师采取的策略也就不同。
  D.碳排放过量会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如果不设法加以遏制,必然会威胁人类生存,全球性大灾难指日可待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耿帅对文化出版业具有深入的了解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他认为,一本畅销书不仅仅是一件经过精雕细琢值得收藏的艺术品,更是流通的商品。
  B.我国高考分批次按计划集中录取制度,制造了本科率、一本率这类功利的高考概念,也导致基础教育完全围绕以高考为目标展开教育教学。
  C.在验收结果通报会现场,袁隆平院士又一次郑重地表达了力争在90岁以前实现水稻大面积亩产1000公斤新目标的坚定决心。
  D.“两会”代表们期盼国家医药管理局尽快制定措施,尽量降低药品的价格和流通环节,让老百姓能看得起病,更好地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衡中西以相融何家英一提传统,就只讲民族本位;一讲创新,就只提西洋东洋。我总觉得这是个天大的误会。不同的文化背景,自有不同的传统,也有各自的创新;它们发生碰撞,互相影响,彼此融合,就会形成一个大传统。当然,这中间有一个“体用”问题:立足本民族之体,巧取东西洋为用。作为一个中国画家不应该顾此失彼,而应该从容对待,既不画地为牢,也不盲目追随。我的这一思路,既是对时尚潮流的反思,也是对自己创作的要求,即要求把思路化为笔痕。基于此,必须沉潜下来,埋头虚心,力求在“大传统”中获得滋养。准确地说,是想在东西方不同的传统中探求相同的规律、彼此的契合点。
  中国画,至少是中国工笔画,其精神意度、方式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与西方绘画相通的。当然,这里大体上是指晋唐画风。晋唐画风造型饱满、气势磅礴、高逸充盈、朴素自然,原因何在?除了才气、学养、心态,是不是原生的深刻的直觉感受起了重要作用呢?我在想,晋唐人所创立的艺术范式是从切身的感受中生发的,其间一定经历了反复观察、审视、理解和提炼的艰苦过程。明清时期,工笔人物画与晋唐不同,甚至走向了反面,变得纤弱而萎靡。我们有—个伟大的传统,却被轻弃;我们还有一个惰性的“传统”,却被继承。惰性的传统使我们把晋唐的传统简化为一个形式套路,一个抽去了内涵的外壳,这真是荒谬。所以一定要回归,回到晋唐,继承优秀的传统。
  其实,我们对西画传统的“借鉴”也是有惰性的。五花八门的“主义”,莫名其妙的“观念”,都被“拿来”。只做表面文章,不管实质问题,这不正是惰性的表现吗?所以,我觉得与其接受那些大而无当的观念,不如借鉴些具体方法解决问题。西画的观察、审视、理解与提炼和晋唐传统并无二致,可对应、契合。很多西画作品能更直观地给予我们实践上的参照,并很实在地启悟心智。
  而上述两者,单靠把玩套路或借鉴“主义”是意识不到的,相应的问题也解决不了,而有一个大传统的价值支撑则很容易在本质上把握,从而走上正途,至少不至于堕入迷途。我意在表明,表面上是两个传统,本质上则是一个规律,这个规律恰恰就在相互碰撞、影响、融合中逐渐清晰:要概括性而非概念化,要充实充分而非僵化。不囿于一个狭窄的视点,使眼光扩大;不拘于一个狭隘的观念,使思想自由;不溺于可悲的惰性,而勇于发现;不空谈花哨的“主义”,而脚踏实地。在比照中思考,在观察中发现,就能深入本质而引导实践,就会使工笔人物画开出新生面,获得新境界。(节选自《谈艺论文》,有删改)
  5.关于“衡中西以相融”,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中西不同的传统发生碰撞、影响、融合,就会形成一个有利于实践的大传统。
  B.在绘画领域,应权衡中西传统,着眼于相通之处,力求获得滋养。
  C.观察和比照中西传统,就能发现其中共同的规律,从而深入本质,引导实践。
  D.“衡”与“融”强调的重点,就是在中国绘画中更多地体现西画的艺术范式。
  6.对晋唐画风的理解,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造型饱满、气势磅礴、高逸充盈、朴素自然是晋唐画风的特点,也影响到了西洋画风。
  B.晋唐画风达到的高度取决于画家所处的时代和画家原生的深刻的直觉感受。
  C.观察、审视、理解和提炼在晋唐画风的形成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在西方绘画中也同样重要。
  D.“惰性”使晋唐的传统简化为一个形成套路,因此晋唐画风在很大程度上与西方绘画风格相通。
  7.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传统为“体”,创新为“用”,两者交融契合就能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B.明清时期工笔人物画轻弃了晋唐人的精神意度和艺术形式,变得纤弱而萎靡。
  C.只做表面文章,不管实质问题,是在继承晋唐绘画传统或借鉴西画传统时表现出来的“惰性”。
  D.单靠把玩套路或借鉴“主义”是狭隘的,它完全背离了晋唐以后中国画的传统。
  三、(6分,2个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8~9题。
  黄盖传黄盖字公覆,零陵泉陵人也。初为郡吏,察孝廉,辟公府。孙坚举义兵,盖从之。坚南破山贼,北走董卓,拜盖别部司马。坚薨,盖随策及权,擐①甲周旋,蹈刃屠城。
  诸山越不宾,有寇难之县,辄用盖为守长。石城县吏,特难检御,盖乃署两掾,分主诸曹。教曰:“令长不德,徒以武为官,不以文吏为称。今贼寇未平,有军旅之务,一以文书委付两掾,当检摄诸曹,纠擿②谬误。两掾所署,事入诺出。若有奸欺,终不加以鞭杖,宜各尽心,无为众先。”初皆怖威,夙夜恭职;久之,吏以盖不视文书,渐容人事。盖亦嫌外懈怠,时有所省,各得两掾不奉法数事。乃悉请诸掾吏,赐酒食,因出事诘问。两掾辞屈,皆叩头谢罪。盖曰:“前已相敕,终不以鞭杖相加,非相欺也。”遂杀之。县中震栗。后转春谷长,寻阳令。凡守九县,所在平定。迁丹杨都尉,抑强扶弱,山越怀附。
  盖姿貌毅严,善于养众,每所征讨,士卒皆争为先。建安中,随周瑜拒曹公于赤壁,建策火攻,语在《瑜传》。拜武锋中郎将。武陵变夷反乱,攻守城邑,乃以盖领太守。时郡兵才五百人,自以不敌,因开城门,贼半入,乃击之。斩首数百,余皆奔走,尽归邑落。诛讨魁帅,附从者赦之。自春讫夏,寇乱尽平。诸幽巴、醴、由、诞邑侯君长,皆改操易节,奉礼请见,郡境遂清。后长沙益阳县为山贼所攻,盖又平讨。加偏将军,病卒于官。
  盖当官决断,事无留滞,国人思之,及权践阼,追论其功,赐子柄爵内侯。
  (选自陈寿《三国志•吴书十》,有删节)
  【注释】①擐:huàn,穿。②擿:tī,挑出,揭发。
  8.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察孝廉,公府 辟:征召
  B.诸山越不     宾:成为宾客
  C. 初皆怖威,夜恭职 夙:早
  D. 自春夏,冠乱尽平 讫:通“迄”,到
  9.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 )
  A. 两掾署,事入诺出 若属皆且为
  B. 久,吏以盖不视文书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
  C. 开城门,贼半入,乃击之 项王即日留沛公与饮
  D. 加偏将军,病卒官 则无望民之多邻国也
  第Ⅱ部分 (共123分)
  四、(30分)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若有奸欺,终不加以鞭杖,宜各尽心,无为众先。(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2)乃悉请诸掾吏,赐酒食,因出事诘问。(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11.第Ⅰ部分《黄盖传》文段表现了黄盖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概括(5分)
  答:
  12. 用斜线(/)给下列文言文断句。(4分)
  世间极闲适事,如临泛游览,饮酒弈棋,皆须觅伴寻对。唯 读 书 一 事 止 须 一 人可 以 尽 日 可 以 穷 年 环 堵 之 中 而 观 览 四 海 千 载 之 下 而 觌 面 古 人 天 下 之 乐 无 过 于 此 而 世 人 不 知,殊可惜也! (明•张岱《快园道古•言语》)

查看试卷详细描述信息     立即下载本试卷     收藏本试卷     完善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