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试卷浏览 > 期中期末 >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目标检测语文试题

全卷浏览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目标检测语文试题

缺少了大题号、题目说明等内容?请在本页底部下载已排好版的完整版本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讥诮 蹊跷 金蝉脱壳 山势峭拔
  B.熄火 檄文 嬉皮笑脸 息事宁人
  C.戍守 庶民 数典忘祖 束手待毙
  D.档案 当成 碧波荡漾 跌宕起伏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
  A.凋蔽 荫蔽 起承转合 燕侣莺俦
  B.磐石 绮丽 丰华正茂 煮鹤焚琴
  C.罪孽 谛听 功不唐捐 归根结蒂
  D.蜇居 神采 管窥蠡测 安分守己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3分)
  随着人们生活的改善,玉器收藏的 越来越盛,人们不仅喜欢佩戴、把玩玉器,还把玉器收藏作为一项投资。一些玉器商人掌握了人们的这种心理,大量仿制古玉器,
  玉器收藏爱好者,以达到谋取暴利的目的, 造成了目前玉器市场
  的局面。
  A.风气 蒙骗 因而 鱼目混珠
  B.风俗 蒙骗 进而 鱼龙混杂
  C.风俗 诱骗 进而 鱼目混珠
  D.风气 诱骗 因而 鱼龙混杂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正能量告诉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是带有能量的,而只有健康、积极、乐观的心态的人才带有正能量;而减少不该有的欲望,保持心态的平和,多做善事能增加这一能量场。
  B.冯小刚透露,有意以电影的手法,用一个主题将歌舞节目贯穿于“春晚”之中,最终将一部“综艺电影”在大年夜呈现给观众。
  C.2014年上半年,教育部将发布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总体方案及高考改革等各领域改革实施意见。这些改革措施旨在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搭建人才成长的“立交桥”。
  D.爱和善良是联系在一起的,爱包含着善良的因素,拥有爱心的人,对人对事的情感往往是温和的,善良的。这种温和善良的爱心拒绝残暴,维护美好,它能化干戈为玉帛,使邪恶的人感化。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文学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查尔斯•狄更斯,英国小说家。他的“自传体”小说《大卫•科波菲尔》是一百多年来最受读者欢迎的外国小说之一。
  B.《家》主人公觉慧是一个充满朝气的叛逆者典型,做了许多大胆而又幼稚的“新潮行为”,包括参加学生运动,逃婚,以及最终从家中出走等。
  C.《巴黎圣母院》集中体现了雨果的“美丑对照”原则,如爱斯梅拉达的美貌与卡西莫多的丑陋,爱斯梅拉达的钟情与弗罗洛的轻薄。
  D.哈姆雷特是个有理想并勤于思索的人文主义者,“脆弱啊,你的名字叫女人”是他对乔特鲁德的精炼概括。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朱熹在《大学章句》中将古本《大学》中的“亲民”改为“新民”:“亲,当作新。”朱子有云:“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故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新者,革其旧之谓也,言既自明其明德,又当推己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污也。”就朱子看来,“明德”就是人的本体,是全善的。但人就其现实的存在来说,则存在“为气禀所拘”和“为人欲所蔽”的问题。故本体“明德”存在“有时而昏”的情况,需要做“明”之功以“复其初”,即“明明德”。“学者”完成“明明德”之后,则又需要“推己及人”。这就从“明明德”转向了“在新民”,使民也在学者的教化下去完成德性的复归,复其本性之初的“明德”状态。朱子在这里诠释的关键是由“旧”转向“新”,或者说是回归“新”的问题。所谓“旧”,就是指“为气禀所拘”和“为人欲所蔽”的不合理状态;而“新”自然是指在学者推己及人的教化下民众回归到本然的“明德”之初的全善的理想状态。总之,教化是朱子的“新民”思想的核心,即“学者”对“民”的教而化之。
  与朱子的“新本”《大学》主“新民”不同,王阳明则主古本的“亲民”。阳明反对朱子的“新民”而主“亲民”,最重要的理由是他认为“说‘亲民’便兼教养意,说‘新民’便觉偏了。”所谓“偏”,是指朱子偏重于“教”的一面,而忽视“养”之一面,而说“亲民”,本身就包含了“教”“养”两个方面。换言之,“教”“养”都统一于“亲民”中。在教养关系上,阳明主张的是教养合一,而这个合一之“一”就是“亲民”。或者可以说,即使单就“新民”之“教”来说,也不能脱离“亲民”的根本宗旨。如果只讲“新民”,就是一种“偏”见。这种“偏”,不仅是教养关系的“偏”,还可能“偏”离儒家教化的根本宗旨,而儒家教化的根本宗旨就是“亲民”。另外,阳明的“亲民”,还体现了他对“民”的恻隐仁爱和悲天悯人的道德情怀。这可以通过阳明“万物一体”的道德境界得到说明。“万物一体”是宋明儒者共同的追求,阳明对此的理解是“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所谓的“万物一体”,基本内涵就是对生民之困苦荼毒感同身受的体会与同情,是把生民之疾痛等同于自我之疾痛的一体感通。而从阳明的“明明德者,立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体也。亲民者,达其天地万物一体之用也”的观点来看,“亲民”正是“万物一体”精神的具体运用与表现。“亲民”所体现的也正是对生民之困苦荼毒感同身受的一体感通之仁。总的来说,阳明的“亲民”,蕴含的是他在教养关系上的中正理解,体现了他对民众一体感通的仁者关怀,是他对民众疾苦感同身受的思想表现。
  6.下列有关“亲民”与“新民”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亲民”思想包含“教”“养”两个方面且二者合一,统一于儒家教化的根本宗旨,即“亲民”。
  B.“亲民”的基本内涵是对生民之困苦荼毒感同身受的体会与同情,是把生民之疾痛等同于自我之疾痛的一体感通。
  C.“新民”思想强调“学者”对“民”的教而化之,使“民”本性之初的“明德”得以恢复。
  D.“新民”思想是基于人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为气禀所拘”和“为人欲所蔽”的问题而提出的。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在朱熹看来,“明德”是人的本体,“明明德”就是“民”通过做“明”之功来恢复其因“有时而昏”而暂时被“拘”“蔽”的人之本性。
  B.“新民”的关键是由“旧”转向“新”,即从“为气禀所拘”和“为人欲所蔽”的不合理状态回归到本然的“明德”之初的全善的理想状态。
  C.朱熹的“新民”思想过于强调对民众的教化,而偏忽了“养”的一面;王阳明的“亲民”思想则很好地将“教”“养”统一了起来。
  D.文章运用比较的方法,异中求同,既分析了“新民”“亲民”两种思想的不同,又归纳了它们的本质特点是儒家的“仁爱”思想。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学者不仅要完成“明德”的自我内化,还应该“推己及人”,以榜样的力量去影响他人。
  B.“新民”之“教”如果不脱离“亲民”的根本宗旨,就不会偏离儒家教化的根本宗旨。
  C.发展生产,增加社会财富,解决民生疾苦,这是“新民”与“亲民”思想的现实要义。
  D.教师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帮助其提升思想素质,这符合“新民”思想的内在要求。

查看试卷详细描述信息     立即下载本试卷     收藏本试卷     完善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