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试卷浏览 > 高考模拟 > 浙江省温州中学2014届高三3月月考语文试题

全卷浏览

浙江省温州中学2014届高三3月月考语文试题

缺少了大题号、题目说明等内容?请在本页底部下载已排好版的完整版本


21、前曲典雅工巧或含蓄隽永;后者不避口语,畅达泼辣,(或几近俚语,脱口而出;通俗直白)(每空1分)
  22、总析:两首曲子都是咏史用典,寄托历史兴衰之感叹,对劳苦大众的历史命运给予深切的同情。 (1分)
  如果认为以“东风还又,野花开暮春时候”作结好,以景做结,寓情于景(2分),春意阑珊的凄清景象和前三句所写的繁华盛事形成鲜明对照,一兴一衰,一乐一哀,间接抒发无限感慨(2分)。
  如果认为以“读书人一声长叹”作结好,则直抒胸臆(直接抒情),感情激烈饱满、爱憎分明(2分),最后的“叹”字,一是叹国家遭难,二是叹百姓遭殃,三是叹读书人无可奈何,含义丰富,耐人寻味(2分)。
  23、高徒济济一堂,而且具有各自不同的丰富的情感或性格特征(1分),身为这些英才的老师,孔子自然内心充满喜悦(1分)。
  24、①可能是老师高兴时的一句玩笑话。
  ②孔子对他的学生了如指掌,他深知子路的性格刚强易折,所以语言里充满着对弟子的深深的忧虑与牵挂。
  ③孔子知人论事,具有先见之明,因为儒家主张温柔敦厚利于养身修行,这里可能是孔子由性格推断子路的命运。(以上每点1分)
  25.
  (1)安能以晧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2)梳晓鬟也;渭流涨腻。
  (3)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4)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5)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26.略

查看试卷详细描述信息     立即下载本试卷     收藏本试卷     完善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