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题目浏览 > 诗歌鉴赏 > 《过桐庐》(姜夔)鉴赏试题及答案
题目详细信息

《过桐庐》(姜夔)鉴赏试题及答案

  • 题目编号:30143
  • 是否推荐:
  • 难度平均:3
  • 质量平均:3
  • 收藏次数:0
  • 浏览次数:145
  • 使用次数:0
  • 创建时间:2024-04-01
  • 上传用户:gzywtk
  • 上传时间:2024-04-23
  • 考点详细:诗歌鉴赏-诗歌鉴赏
  • 题目:过桐庐 朝代:宋 作者:姜夔 体裁:诗 题材类别:写景抒情诗

试题内容: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过桐庐[宋]姜夔横看山色仰看云,十幅风帆不藉人。记取合江江畔树,他年此处好垂纶①。钓台[宋]范成大山林朝市两尘埃,邂逅人生有往来。各向此心安处住,钓台无意压云台②。注释:①垂纶:垂钓,常指隐居。②云台:汉宫中高台名,后用以借指朝廷。
  15.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姜诗首句以“横”“仰”视角的变化,展现了桐庐的山水景色,同时也透露诗人自在闲适的行游状态。
  B.姜诗中“十幅风帆不藉人”用拟人手法写出船随风动的轻盈、迅捷,“不藉人”语义双关,颇有意味。
  本试题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C.范诗首句“山林朝市”与结尾的“钓台云台”所指相同,两相呼应,传达了对人生不同境遇的深刻体悟。
  D.姜诗以景起兴,借景寄情,含蓄表达了诗人的情感;范诗则以议论为主,富有哲理,具有宋诗典型特色。
  16.两首诗都写桐庐山水,或明或暗涉及严子陵钓台,寄寓的情感却有所不同。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试题答案:

15.B
  16.①姜诗在怡然自得之中隐含归隐之意。诗人领略桐庐山水风光,用他年“垂纶”暗用严子陵垂钓的典故,委婉表达归隐之心。②)范诗写尊重自己内心的选择,认为归隐与入世没有高下之判。诗中“山林”“钓台”与“朝市”“云台”借指归隐与入世,两种人生选择结果都是“尘埃”,钓台并没有比云台更胜一筹。
  【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B.“拟人手法”错,此句意思是风帆不需凭借人力就能潇洒自行,并非拟人手法。
  故选B。
  1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①姜诗在怡然自得之中隐含归隐之意。诗人领略桐庐山水风光,从眼前看到的景色,想到了这里曾是东汉严子陵垂钓之地。严子陵刚正不阿,视权贵如浮云,在同学刘秀称帝后,他挂冠归隐桐庐富春山,以耕读垂钓传世。作者通过严子陵垂钓的典故,含蓄引出自己虽有绝世才华,但不被朝廷所重用,终年流落江湖的多舛命运。然而,诗人没有因为命运的不公自暴自弃,而是以儒家士大夫“达则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的思想理念,希望来年也能和严子陵一样归隐桐庐。用他年“垂纶”暗用严子陵垂钓的典故,委婉表达归隐之心。
  ②)范诗写尊重自己内心的选择,认为归隐与入世没有高下之判。“山林朝市两尘埃”中“山林”代表隐逸,“朝市”代表红尘,这是两种不同的人生选择,而作者认为“两尘埃”,它们并没有什么分别,体现出诗人的人生态度。为何诗人认为它们没有分别?是因为“各向此心安处住”,只要自己的内心是安适的,选择哪种生活都无可厚非,因此诗人说“钓台无意压云台”,“钓台”代表隐逸,“云台”代表为官。“无意”表明隐逸并不比为官更胜一筹。由此可见诗人认为要尊重内心的选择,不必认为归隐就胜过入世为官。

  《过桐庐》(姜夔)鉴赏试题及答案 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加入选题     收藏本题     完善题目
  • 评价此题:难度得分
  •   质量得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