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试卷浏览 > 高考模拟 > 山东省临沂市2016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一模)语文试题

全卷浏览

山东省临沂市2016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一模)语文试题

缺少了大题号、题目说明等内容?请在本页底部下载已排好版的完整版本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着凉/着陆 给予/供给侧 衡量/量体裁衣
  B.绰号/龌龊 打擂/擂战鼓 包扎/安营扎寨
  C.宿命/星宿 湖泊/舶来品 拾遗/拾级而上
  D.连累/累赘 节约/节骨眼 纤细/纤尘不染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凑和 端倪 棚户区 异曲同工 B.褪色 谛造 出洋相 察言观色
  C.辖制 戈壁 座谈会 攻城略地 D.机率 遏止 老皇历 礼尚往来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在基层栉风沐雨、摸爬滚打,与群众——的10个春秋,给我的身心深深地烙上了“来自老百姓”的印记,乡亲们还馈赠我“农民书记”的绰号。
  (2)“互联网+”是这两年来人们 的词汇。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制定 “互联网+”行动计划,全社会立即掀起了新一轮关注和解读“互联网+”的热潮。
  (3)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我们需要更多 的老干部,继续奋斗在各行各业的前线,发挥余热,奉献社会。
  A.水乳交融 耳濡目染 老骥伏枥 B.如胶似漆 耳濡目染 老骥伏枥
  C. 水乳交融 耳熟能详 老当益壮 D.如胶似漆 耳熟能详 老当益壮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用法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天刚蒙蒙亮,薄雾还未散去,田家的烧饼、潘家的包子、李家的肠子面等……热腾腾的蒸汽搅合在一起,唤醒了整座老城。
  B.岁月是用时光来计算的。那么时光又在哪里,在钟表上,日历上,还是行走的窗前的时光上?
  C.“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习近平新春谈家风一周年之际,人民网今日推出《学习有方.“家风”系列报道》o
  D.一位手持鲜花的民众告诉记者,自己一家三代人都是阎肃先生的粉丝,“从我老父亲开始,还有我,我的孩子,都非常喜欢阎肃老师。”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第五届“创新作文大赛”颁奖典礼,是设在颇具文艺范的市图书馆举行的,现场揭晓了“构思之星”“最佳团队”等获奖名单。
  B.坚定不移地以利用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切实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
  C.今年春晚表现了“你我中国梦,全面建小康”的主题,尤其是弘扬传统美德的歌舞小品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互联网应建设成“护联网”,一方面要联合起来删除不健康的网页,另一方面要培养孩子正确使用、识别、传播网络信息的能力。
  二、(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论自然美李泽厚就美的本质说,自然美是美学的难题。各派不是认为自然无美,美只是人类主观意识加
  上去的,便是认为自然美在其本身的自然条件,与人类无关。对这个问题,我当年提出了“美
  的客观性与社会性相统一”亦即“自然的人化”说。
  但“自然的人化”说却一直遭到误解和反对。它常常被人们从字面含义上肤浅地理解为
  被人力开发了的自然对象。其实,“自然的人化”可以分狭义和广义两种含义。通过劳动、技术去改造自然事物,这是狭义的自然人化。而我所说的,是广义的概念。天空、大海、沙漠、荒山野林,没有经人去改造,但也是“自然的人化”。因为“自然的人化”指的是人类征服自然的历史尺度,指的是整个社会发展达到一定阶段,人和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改变。
  “自然的人化”不能仅仅从狭义上去理解。人所培植的花草等,也确乎是关的,但社会越发展,人们便越要也越能欣赏暴风骤雨、沙漠、荒凉的风景等等没有改造的自然,越要也越能欣赏像昆明石林这样似乎是杂乱无章的奇特美景,这些东西对人有害或为敌的内容已消失,而愈以其感性形式吸引着人们.,人在欣赏这些表面上似乎与人抗争的感性自然形式中,得到一种高昂的美感愉快。所以应该站在一种广阔的历史视野上理解“自然的人化”。此外,还有人经常把“自然的人化”解释为比拟性的,将自然对象赋予人的想象、情感、意会,如把松、竹、梅比作人的清风亮节,将自然对象作为人格的理想等等。,这是康德讲的“道德的象征”。这样理解“自然的人化”只能是种借用。
  社会美有历史尺度问题,自然美亦然。那么,这种人与自然关系的改变的历史尺度.又如何理解和计算呢?这个广义的“自然的人化”大体从何时开始的呢?
  首先要指出,狭义的“自然的人化”是广义的“自然的人化”的基础,是使人与自然界发生关系改变的根本原因.原始人为什么不能欣赏山水花鸟,就是因为当时狭义的自然人化水平即生产力水平,使他跟自然的关系不存在那广义的自然的人化。在狩猎的时代或狞猎的原始民族中,大概只有某些种类的动物成为人类活动和意识的对象,其他的自然事物不是与人无关,便是与人敌对.、农业社会之所以是人类历史的最大进展也正在于它使人类安居,并循天时、地利而延续着巩固着秩序化的生活,众多自然事物和整个大自然逐渐成为人类生活活动的真正的客观环境、条件、资源、工具,从而成为对象。这虽然还不是审美对象,却是它们日后成为个人审美对象的前提基础和根源,即是说,它们开始获有了美的本质,具有了审美性质:可见,“自然的人化”作为哲学美学概念,只涉及美的本质,它是山水花鸟、自然景物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的最后根源和前提条件。至于具体的自然景物如何和何时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则属于历史具体地逐一研讨的实证科学问题。
  (选自李泽厚《美学三书》,有删改)
  6.下列是关于作者对“自然的人化”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然的人化”是美的客观性与社会性相统一,分狭义的“自然的人化”和广义的“自然的人化”两种含义。
  B.狭义的“自然的人化”作为广义的“自然的人化”的基础,是使人与自然界发生关系改变的根本原因。
  C.“自然的人化”是指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其感性形式吸引着人们的对人有害或为敌的没有改造的自然。
  D.“自然的人化”是一个哲学美学概念,是自然景物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的最后根源和前提条件。
  7.下列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改变的历史尺度”的理解,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原始人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使他还只能停留在狭义的“自然的人化”的层面上,还不能做到欣赏山水花鸟等广义的“自然的人化”。
  B.在狩猎的时代或狩猎的原始民族中,很多自然事物不是与人无关,便是与人敌对,大概也只有某些种类的动物能成为人类活动和意识的对象。
  C.由于农业社会能使人类安居,才使众多自然事物和整个大自然逐渐成为人类生活活动的真正的客观环境、条件、资源、工具,从而成为“自然的人化”的对象。
  D.农业社会让已经成为对象的众多自然事物和整个大自然开始获有了美的本质,具有了审美性质,是日后成为个人审美对象的前提基础和根源。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就自然美这个美学的难题,作者认为,自然美在其本身的自然条件,与人类无关,美只是人类主观意识加上去的。
  B.作者认为,“自然的人化”指的是人类征服自然的历史尺度,没有经人改造的天空、大海、沙漠,也可以是“自然的人化”..
  C.作者认为,把“自然的人化”解释为比拟性的,将自然对象赋予人的想象、情感、意会等等,只能是一种借用。
  D.作者认为,具体的自然景物如何和何时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不属于哲学美学研究的范畴,它是需要实证的科学问题.、

查看试卷详细描述信息     立即下载本试卷     收藏本试卷     完善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