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试卷浏览 > 高考模拟 > 福建省漳州市2017届高三毕业班5月质量检查语文试题

全卷浏览

福建省漳州市2017届高三毕业班5月质量检查语文试题

缺少了大题号、题目说明等内容?请在本页底部下载已排好版的完整版本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雪诗张孜长安大雪天,鸟雀难相觅。其中豪贵家,捣椒①泥四壁。到处爇②红炉,周回下罗幂。暖手调金丝,蘸甲斟琼液。醉唱玉尘飞,困融香汁滴。岂知饥寒人,手脚生皴劈。【注】①椒:植物名,古人常以椒末和泥涂抹墙壁,取其温暖芳香。②爇:烧。
  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诗的首联用“鸟雀难相觅”写出了长安冬天冰天雪地的情景,为后面情感的抒写营造了氛围。
  B.“到处爇红炉”两句写室内陈设,分别用“到处”、“周回”来修饰“爇”红炉、“下罗幂”,极写室内的温暖。
  C.“醉唱玉尘飞”两句,写豪贵人家在大雪纷飞的雪天里的征歌逐舞、纵情酣饮、寻欢作乐,场面令人愉悦。
  D.结尾两句,笔锋一转,写“饥寒人”的手脚因受冻裂开了口子,照应开头“鸟雀难相觅”,构思巧妙精当。
  E.全诗用了三分之二的篇幅虚写宝贵人家的宴饮,描写生动逼真,色彩秾丽,不失为讽喻诗中的佳作。
  1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种情感又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文本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荀子在《劝学》中说“ ”,但他们常识却超过一般人,这是因为他们善于利用客观条件来弥补自身的不足。
  (2)《阿房宫赋》中,杜牧用“ , ”两句对秦在六国的尽情搜刮与挥霍无度的情形进行了责问,揭露秦的自私无道。
  (3)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达希望收复中原、一战成名的报国情怀和人生追求的两句是“ , ”。
  1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两项是(4分)
  A.不为不必要的社交耗费时间和才华,不在经营酒桌朋友的过程中忘记理想,这是独处能带给人的独一无二的感受。
  B.人事部门选拔干部时不断探索创新人用人机制,提高干部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水平,防止身无长物者蒙混过关。
  C.“中国当代徐霞客”评选活动旨在纪念徐霞客这位中国旅游界当之无愧的先驱,塑造有尊严、有涵养的中国游客形象。
  D.我们虽然始终以居高临下的目光俯视着还没长大的孩子们,心中却也明白他们的未来远非我们可以预测和限量。
  E.春运期间,车站设备车间那些年轻的值班员每天都要为60多部列车加水,每人平均日行四万多步,他们却依然精神矍烁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中华民族在修齐治平、知常达变、建功立业过程中形成和培育的基本思想理念,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借鉴。
  B.现在每年有无数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而某些时候,金钱的多寡、权势的大小,成为了决定他们生存的因素。
  C.鉴于这所学校积极探索全民阅读新思路的做法初见成效,有人建议在全国中小学推广该校的“学生家庭书房”。
  D.时至今日,耕读传家仍让人回味和向往,这可能是因为人们意识到,在工业文明到来后,生命的 异化太严重。
  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当真相变得稀缺,舆情 ① 争先恐后、喧宾夺主。吃瓜群众“面朝八卦、春暖花开” ② 成了最廉价的娱乐,而 ③ 严肃事实娱乐化, ④ 意味着真相尚未分娩, ⑤ 已离席退场,舆论的狂欢表面热闹,内里只有寂寞与萧条。 ⑥ ,舆情“反转”也便成为常见现象。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一定 更 只要 就 也 /
  B 必定 就 倘若 那么 而 进而
  C 势必 / 一旦 往往 却 因而
  D 必然 也 假如 常常 / 而且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许多人都曾有如此经历:某段旋律在脑海里一直萦绕, ① ,那声音越是在耳边闹腾。这种现象叫“耳虫效应” 。确实,有些歌曲就是 ② ,比如曲调简单、不断重复、节奏感强是“耳虫曲”的制胜法定。简单又熟悉的旋律和好记的歌词最得耳虫的心。所以那些你可能不大瞧得上的“口水歌” ③ ,让你想忘难忘,欲罢不能。
  21.根据下面图表提供的信息写一段话,说明2015年中国青年进行创业的动机变化。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5分)
  根据下面图表提供的信息写一段话,说明2015年中国青年进行创业的动机变化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见字如面》是黑龙江卫视一档以明星读信为主要形式的节目 ,旨在用书信 打开历史节点,带领观众走进那些依然鲜活的时代场景、人生故事,去触碰那些依然可感的人物情状和社会风物,重新领会中国人的精神情怀与生活智慧。该节目播出后赢得超高人气。
  《朗读者》是央视推出的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用最平实 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旨在实现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传导作用。观众纷纷赞扬,“感谢节目让我们得以享受一场精神的盛宴。”
  两档节目的火爆,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1. (3 分)D
  本项属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相关举措,与“城市的农村化”现象无关。
  2. (3 分)C
  本项的理解和分析与原文内容不符。原文“真正可使一种社会变化获得文明标志……还要靠第三层面的变化”的表述,说明“新文明”的蔚然成风并非只是“旧制度的完善更新,及各方面法律规则的变化”的结果。
  3. (3 分)A
  逆文明现象“有既定的规律”,但并非是“也必然是无法治理的”的原因。第三段提到“有些具体主管部门常发些口气强硬的治标不治本的文件”,可见是我们在治理上还没有抓住问题的要害,而不是逆文明现象“无法治理”。
  4. (3 分)C
  本项中,“情节波澜起伏”的说法有误。小说展示了 “我”的心理变化,但情节比较单一。
  5. (5 分)
  ①可以充分展示人物心理活动。它让两个原本没有交集的人相处在一个车厢同一单元的空间里,表现他们在努力打开心扉过程中的复杂而微妙变化。②有助于人物深层心理的发掘与表现。把人物安排在相对封闭的环境,让他们接受心理的考验,不断挖掘出他们内心的善意和表达的勇气。③营造一个特殊环境,折射社会心理。小说通过他们在这个特殊空间的活动,揭示了当下的人们在生活中封闭孤独同时又渴望沟通交流的矛盾。
  (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两点给4分,答对三点给5分。其他分析,言之成理亦可。)
  6. (6 分)
  ①艺术结构上,通过我们彼此微笑挥手再见,交代美好结局,呼应题目,引人深思,意味深长;②人物形象上,既表现了两人内心的善意和温暖,也反衬两人突破自我封闭的欣喜和激动,丰富了人物形象;③情感表现上,两人真心的理解化为温情的祝福,蕴含了人与人之间渴望交流的美好愿望;④思想内容上,从因戒备而产生冷漠隔阂到袒露自己灵魂后的默契、感动,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每一点2分,答对三点给6分。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查看试卷详细描述信息     立即下载本试卷     收藏本试卷     完善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