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试卷浏览 > 月考试题 > 广州市番禺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全卷浏览

广州市番禺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缺少了大题号、题目说明等内容?请在本页底部下载已排好版的完整版本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对人类来说,病毒①_________。比如有一种被称为噬菌体的病毒,它能感染生活在人体内的一些细菌,发挥抗感染的作用。不同于抗生素不分青红皂白地“滥杀”,噬菌体②___________,通常不会针对那些对人体有益的细菌。
  当然也有一些病毒,③___________,最后却走向反面,例如肿瘤病毒。它们平时在宿主细胞的基因组里复制、传代,并不会损害宿主细胞。但是在某些状态下它们可以形成转化蛋白,不再接受细胞的调节,导致疾病。
  科学家巧妙利用病毒的遗传特性,将它们作为基因工程的工具,利用病毒载体将特定的遗传物质运送进细胞,使其在细胞内发挥各种特定作用。这种利用病毒载体的模式现在已经广泛地用于生命科学研究和治疗。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2.请分别用一个句子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三个句子构成因果关系,每句不超过10个字。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威廉·詹姆斯有一部小说,说的是一位贵妇人在剧院里为剧中人物的悲惨命运啜泣不已,但她的马夫就在戏院外面冻得快要死去。
  ——罗翔
  材料二:
  爱全人类容易,爱一个人难。去帮助一个人,比宣称我爱人类要困难的多。
  ——苏霍姆林斯基
  材料三:
  一个人对共同体的价值主要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促进共同体中其他人的生存条件。
  ——爱因斯坦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1.A
  2.B
  3.B
  4.①材料一侧重分析诗歌受时代的娱乐化影响而陷入了困境,引发人们的思考。
  ②材料二侧重指出新媒体时代诗歌实现高质量传播的做法。
  5.①打造品牌。节目内容充实,形式新颖。
  ②扩大受众群体。以时尚元素吸引年轻人,提升了年轻受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喜爱。
  ③跨界创新。将视频和音频相结合,形成了诗歌新的传播方式。
  ④关注现实。以传统文化为基石,折射出新时代人们的精神风貌,引起人们的共鸣。
  【解析】
  1.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互联网和手机的高速发展,是……的关键原因”错误。结合原文“伴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高速发展,受众早就进入了娱乐至死的大众狂欢时代,诗歌的传播也容易被‘泛娱乐化’思维侵蚀,成为读图时代饭后谈资和娱乐消遣。对诗歌而言,这是一种饮鸩止渴的异化传播,在喧嚣过后,严重背离了受众对诗歌固有的审美期待,在及时行乐的拟态环境中,诗人、诗歌和诗坛正被时代和受众疏远和放逐”分析可知,诗人、诗歌和诗坛被受众疏远的原因是“诗歌的传播也容易被‘泛娱乐化’思维侵蚀”“严重背离了受众对诗歌固有的审美期待”“及时行乐的拟态环境”,选项强加因果。
  故选A。
  2.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B.“……无法使诗歌在新媒体时代传播”错误。原文的表述是“若以诗歌为母体,仅仅依靠‘诗歌+’,以诗歌加朗诵、音乐、短视频的罗列结合,换汤不换药,是不能衍生出“第八艺术”的”,即仅仅依靠“诗歌+”,是无法衍生出“第八艺术”的,并非无法使诗歌在新媒体时代传播。
  故选B。
  3.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一的观点是:诗歌受时代的娱乐化影响而陷入了困境。
  A.说的是诗歌朗诵会获得成功。
  C.说的是微博传播的碎片化的局限。
  D.说的是传统刊物《诗刊》的局限性。
  故选B。
  4.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材料一:
  结合本文的标题“诗歌‘破圈’难,‘出圈’更难”以及文中的关键句“伴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高速发展,受众早就进入了娱乐至死的大众狂欢时代,诗歌的传播也容易被‘泛娱乐化’思维侵蚀,成为读图时代饭后谈资和娱乐消遣”可知,材料一侧重分析诗歌受时代的娱乐化影响而陷入了困境,引发人们的思考。
  材料二:
  结合本文的标题“新媒体语境下诗歌破圈传播的路径探析”以及文中的关键句“那么,面临着‘后疫情时代’的全新语境,当下诗歌写作如何适应并融合新媒体的发展,实现破圈后高质量传播呢?”分析可知,材料二侧重指出新媒体时代诗歌实现高质量传播的做法。
  5.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问题,提出见解的能力。
  结合“《中国诗词大会》依靠良好的创意、精妙的题目与赛制、完美的视觉效果收获了良好的口碑”“品牌的塑造和建设对于诗歌传播而言极为重要,尤其在当下新媒体传播语境下,品牌形象对于推动诗歌生态的健康发展作用巨大”分析可知,《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内容充实,形式新颖,成功在于打造了品牌。
  结合“其中的时尚元素十分明显,符合年轻人话语表达的新方式”“受众的接收程度,决定了诗歌传播的到达率问题。这就要分析了解受众需求,进行圈层和心理分析,做到精准传播,实现事半功倍”分析可知,扩大受众群体。以时尚元素吸引年轻人,提升了年轻受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喜爱。
  结合“《中国诗词大会》依靠良好的创意、精妙的题目与赛制、完美的视觉效果收获了良好的口碑”“2021年启动‘跨界创新’,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音频客户端云听,推出诗词类系列音频节目”“诗歌是小众的艺术,如何通过跨平台‘借力’,实现诗歌的融合发展”分析可知,跨界创新。将视频和音频相结合,形成了诗歌新的传播方式。
  结合“《中国诗词大会》将古人的审美境界、文化品格与当代社会生活方式、思想理念相互融合”“2022年聚焦新时代的伟大奋斗,以诗词为媒,艺术性地描绘人民群众饱满自信、昂扬进取的奋斗姿态”“当下我们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文学创作提供着取之不尽的题材、生动壮阔的想象力和源源不断的激情”分析可知,关注现实。以传统文化为基石,折射出新时代人们的精神风貌,引起人们的共鸣。
  6.B
  7.B
  8.①“我”是故事的叙述者,由“我”把握着情节叙述节奏;②“我”是故事的评价者,强调其教育性,暗示小说主旨,引发读者思考;③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来叙事,拉近与读者的距离,给读者带来真实可信的感觉。
  9.悲悯情怀:①虽然农夫的交换不断亏损,面临着生活的困窘,但他却从中获得了快乐,作者认可和接纳这种生活态度。②选材上关注到了底层人民的生活。
  善良愿望:①作者在农夫夫妇身上寄寓了一种单纯善良、憨厚老实、互信互爱的人性之美;②作者有意用轻松调侃的语气,营造喜剧氛围,淡化现实的苦痛与辛酸;③为故事设置超越现实的美好结局,表达人性美善终有回报的愿望,将现实世界导向理想世界,有意回避现实可能存在的不幸。
  【分析】
  6.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B.“输赢与否都不影响他们从中获得庸俗的快乐”错。根据文中“‘我喜欢看这幅情景!’两个英国人齐声说,‘老是走下坡路,却老是快乐。这件事本身就值钱。’他们付给这个种田人相应的金币”可知,两个英国人从农夫和妻子之间彼此信任和关怀这份坚贞的情感中获得了对待一切的乐观态度,所以,打赌的输赢影响他们获得快乐。
  故选B。
  7.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B.“人物……性格多元”错。小说通过物质十分贫困的农夫,用唯一值钱的瘦马换了一大袋子烂苹果,最后却得到金币的经过,塑造了一位乐观憨厚、农夫形象。小说中的农夫和他的妻子性格非常简单——因彼此信任而生活非常快乐。
  故选B。
  8.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中次要人物的作用的能力。
  小说开篇就说“现在我要告诉你一个故事。那是我小时候听来的……”,接着小说以“我”的叙事视角展开故事情节,小说最后说“请听着,这是一个故事!我在小时候听到的。现在你也听到了,并且知道那个老头子做的事儿总是对的”,可见,“我”是小说中的故事的叙述者,由“我”把握着情节叙述节奏。
  结合小说第二段中的“我想你一定到乡下去过吧?你一定看到过老农舍……”分析,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来叙事,拉近与读者的距离,给读者带来真实可信的感觉。
  结合文中“从那时起,我一想到它,就似乎觉得它更可爱。故事也跟许多人一样,年纪越大,越显得可爱”“一个庄稼人和他的妻子。不管他们的财产少得多么可怜,他们总觉得放弃件把东西没有什么关系”分析,小说中的“我”是故事的评价者,“我”觉得这个故事里的农夫可爱,因为农夫和他的妻子虽然物质生活非常贫穷,但是精神生活是快乐的,强调其教育性,暗示小说主旨,引发读者思考。
  9.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先分析安徒生的童话里的悲悯情怀。
  从“老农舍。屋顶是草扎的,上面零乱地长了许多青苔和小植物。墙都有些倾斜,窗子也很低,而且只有一扇窗子是可以开的”可知,农夫和他的妻子生活的困窘,所以,在选材上作者关注到了底层人民的生活。
  从 “那里住着一对年老的夫妇——一个庄稼人和他的妻子。不管他们的财产少得多么可怜,他们总觉得放弃件把东西没有什么关系”“老太婆说,‘你做的事总不会错的’”,他去集市,一路上他把价值高的一头牛换了一头价值低的羊,但是他很满意,因为“它可以在我们沟旁找到许多草吃。冬天它可以跟我们一起待在屋子里。”接着他又把羊换了一只鹅,把鹅换成母鸡,直到他最后换成一袋子烂苹果。不管他怎么吃亏,他总觉得他换的东西对他家有用,可以给他的生活带来愉快。一般人都认为他是个蠢材,回到家去一定会受到妻子的痛骂。所以两个有钱的英国人愿意和他打赌。他们不懂得农民的纯朴和他们纯朴的爱情。那个老农妇的想法完全和丈夫一样,认为“老头子做的事总不会错”。因此老头子不但没有挨打挨骂,“而是得到了吻”,最后,连两个只考虑眼前利益的英国人也说他们喜欢看这“幅情景”,“两个英国人齐声说,‘老是走下坡路,却老是快乐。这件事本身就值钱。’”作者安徒生是认可和接纳这种生活态度的。
  再分析安徒生的童话里的善良愿望。
  从“‘老头子,你最清楚呀,’老太婆说,‘你做的事总不会错的。’于是她替他裹好围巾,把它打成一个双蝴蝶结,看起来非常漂亮。然后用她的手掌心把他的帽子擦了几下,同时在他温暖的嘴上接了一个吻”“我将会得到一个吻,而不是一顿痛打,’农人说,‘我女人会说:老头子做的事儿总是对的’”以及农夫回家后夫妻之间的对话,妻子说完后就在农夫的嘴上接了一个响亮的吻等内容可知,作者是在了一位生性善良,勤劳节俭,纯真朴质,热爱自己的工作和家庭典型的农民。他的妻子对他非常信任、温柔,作者在农夫夫妇身上寄寓了一种单纯善良、憨厚老实、互信互爱的人性之美。
  根据““听我讲吧,我想一匹马比一头牛的价值大,不过这点我倒不在乎。你愿意交换吗?”“它的毛长得多,又很肥!如果把它放在我们的小池子里,那倒是蛮好的呢。我的老女人可以收集些菜头果皮给它吃。它应该属于她才是。你愿不愿交换?”根据“这可不少!去年我们炭棚子旁的那棵老苹果树只结了一个苹果。我们把它保藏起来。它在碗柜一直待到裂开为止。‘那总算是一笔财产呀,’我老婆说。现在她可以看到一大堆财产了!我希望她能看看”等内容分析,尽管农夫在物物交换的过程中换的东西一再贬值,他考虑在一般人看来不免显得很荒唐,但是他考虑问题总是从他家庭的实际出发。作者有意用轻松调侃的语气,营造喜剧氛围,淡化现实的苦痛与辛酸。
  根据“她说完后就在他的嘴上接了一个响亮的吻。‘我喜欢看这幅情景!’两个英国人齐声说‘老是走下坡路,却老是快乐。这件事本身就值钱。’他们付给这个种田人相应的金币。”等内容分析,作者为故事设置超越现实的美好结局,表达人性美善终有回报的愿望,将现实世界导向理想世界,有意回避现实可能存在的不幸。

查看试卷详细描述信息     立即下载本试卷     收藏本试卷     完善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