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试卷浏览 > 月考试题 > 广州市番禺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全卷浏览

广州市番禺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缺少了大题号、题目说明等内容?请在本页底部下载已排好版的完整版本


17. 《诗》三百篇 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家住吴门 久作长安旅 示例:千骑拥高牙;千里澄江似练;千古凭高对此;千里孤坟;惟有泪千行;千古风流人物;千古江山;落木千山天远大…… 参差十万人家;万里归船弄长笛;浊酒一杯家万里;气吞万里如虎……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愤、旅、澄、练、惟、参差、笛、浊。
  18.①魂牵梦萦/魂牵梦绕/刻骨铭心/牵肠挂肚;②必不可少/不可或缺;③穷乡僻壤/穷山恶水/不毛之地
  19.原句的表达更好。①“更多人”能够显示出“对方言的态度转变”的人在数量上的变化,“更坚定自信”“更强烈认同”中的“更”字表示在原有基础上程度的加深。③“可能”表猜测、推断,原句中使用“可能”表示后文的结论属于作者的推测,增强了表达的严谨性。
  20.D
  【解析】
  18.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①处,此处是说方言给游子带来的眷恋感,突出更强烈的牵挂,可用“魂牵梦萦”“魂牵梦绕”“刻骨铭心”“牵肠挂肚”一类的成语。魂牵梦萦(魂牵梦绕):形容万分思念。刻骨铭心:铭刻在心灵深处:形容记忆深刻,难以忘却。牵肠挂肚:形容十分惦念,放心不下。
  ②处,文中强调“带有方言特色的表达”的重要性,已经成为“Z世代”日常社交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可以填“必不可少”或“不可或缺”。必不可少:绝对需要的。不可或缺:表示非常重要,不能有一点点的缺失,不能少一点。
  ③处,语境中强调贫穷,对应后文的“丰衣足食”,可以填“穷乡僻壤”“不毛之地”或“穷山恶水”一类的成语。穷乡僻壤:指贫穷落后、荒远偏僻的地方。穷山恶水:指贫瘠偏僻的荒山;水质不良未曾治理的河流。形容恶劣的自然条件。不毛之地: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形容某地荒凉、贫瘠。
  19.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
  ①改句将“更多人”改成了“人们”,“人们”是一个更普遍的概念,不存在前后的变化;而“更多人”表明“对方言的态度转变”的人在数量上有所变化,比以往要多,从而证明方言的重要性在增强。
  ②将“可能意味着”改成了“意味着”,“可能”表示一种推测,原句中使用“可能”表示后文的结论属于作者的推测,是作者的推断,而不是客观事实,“可能”一词的加入,让文章的表达更加严谨。
  ③将“对人生来源的更坚定自信和更强烈认同”改成了“对人生来源的坚定自信和强烈认同”,原句中的“更”字表示在原有基础上程度的加深,是通过与过去的对比来表达如今人们对方言态度的变化,从而突出了方言所蕴含的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原句的表达效果要更好一些。
  20.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
  原句用“水土”“桑梓”代指家乡,运用了借代手法。
  A.比喻,把月光比作流霜。
  B.比拟,“瘦蛟舞”指瘦蛟也翩翩起舞乐悠悠,一个“舞”字把瘦蛟赋予了人的行为。
  C.夸张,意思是:天姥山高耸入云,连着天际,横向天外;山势高峻超过五岳,遮掩过赤城山。其中的“连天”“向天横”“拔五岳”“掩赤城”是夸张。
  D.借代,“铁衣”代指戍卒,“玉著”代指思妇。与原句修辞手法相同。
  故选D。
  21.①并非都是有害的 ②只针对特定的细菌 ③刚开始不会危害身体
  22.有些病毒对人类有害,有些病毒对人类有益,所以要正确认识病毒。
  【解析】
  21.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由下句“比如有一种被称为噬菌体的病毒,它能够感染生活在人体内的一些细菌,发挥抗感染的作用”可知,列举了对人体有益的病毒噬菌体,可见,对人类来说,病毒并不是都是有害的,所以此处应该填写“并非都是有害的”。
  第二空,结合上句“不同于抗生素不分青红皂白地‘滥杀’”和下句“通常不会针对那些对人体有益的细菌”可知,噬菌体不会“滥杀”,通常不会针对那些对人体有益的细菌,说明噬菌体只针对特定的细菌,所以此处应该填写“只针对特定的细菌”。
  第三空,结合下文“它们平时在宿主细胞的基因组里复制、传代,并不会损害宿主细胞。但是在某些状态下它们可以形成转化蛋白,不再接受细胞的调节,导致疾病”可知,肿瘤病毒平时不会损害宿主细胞,但是在某些状态下会导致疾病,说明病毒刚开始不会危害身体,最后却走向反面,所以此处应该填写“刚开始不会危害身体”。
  22.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概括的能力。
  由第一段“比如有一种被称为噬菌体的病毒,它能够感染生活在人体内的一些细菌,发挥抗感染的作用。不同于抗生素不分青红皂白地‘滥杀’,噬菌体并非都是有害的,通常不会针对那些对人体有益的细菌”可概括出:有些病毒对人类有益;
  由第二段“当然也有一些病毒,刚开始不会危害身体,最后却走向反面,例如肿瘤病毒”可概括出“有些病毒对人类有害”;
  由第三段“这种利用病毒载体的模式现在已经广泛地用于生命科学研究和治疗”可概括出“要正确认识病毒”。
  题目要求三个句子构成因果关系,可以用关联词“所以”把各段的主要内容联系在一起,得出材料的主要内容“有些病毒对人类有害,有些病毒对人类有益,所以要正确认识病毒”。
  23.例文:
  关爱是具体的非虚空的一位贵妇人在剧院里为剧中人物的悲惨命运啜泣不已,但她的马夫就在戏院外面冻得快要死去。无疑,贵妇人有仁爱之心,但她的关爱是虚空的,她同情的是虚拟的剧中人物,而对眼前需要实际关爱的马夫视而不见。关爱、同情,这些人类普遍有价值的情感需要现实付出,不是只停留在口头上和思想里。
  叶公好龙,嘴上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这是生活中常见的情形。关爱农民,就要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让他们种粮有收成不愁吃穿,孩子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有保障;关爱工人,就要让他们有班上有活干有钱赚;关爱商人,就要让他们有良好的营商环境;关爱企业家,就要在融资生产税收上处处提供便利;关爱学生,就要提供教学效率减少不必要的作业量;关爱教师,就要减轻各种非校园负担不搞各种形式主义的网络学习……凡此种种关爱,落地见效才是真。否则,只能是停留在口头上的噱头,成为某些主事者增添颜面的幌子。
  关爱是具体的行为,不是漂亮的虚空言辞。口头上的关爱,这很容易慷慨激昂地来表达。但都比不上一个实实在在的关爱行动,这比大话聊天要好得多。去帮助一位看不起医生的病人,去老少边穷地区帮助一位孤寡老人,去帮助一位孤儿上小学中学大学,去帮助一位陷入生活绝境的人……这些帮助,都很具体很实在,在现实社会中需要大力弘扬。社会上也确实有不少各种志愿者,在身体力行地做着各种关爱行动。
  一个人,不要只从理论上感觉自己有爱心,只有把爱心付诸实践,那么才对他人有价值。
  爱抽象的人容易,而爱具体的人却很难。站在道德的至高点指责别人容易,设身处地的行动,却难上加难。古往今来,很多战争的发动者,高喊爱国家爱人民的口号,却极力宣传侵略口实骗取老百姓的信任,大举入侵他国,生灵涂炭,万户萧条鬼唱歌。所以,关爱从来都应该具体的。
  中国政法大学罗翔教授认为,“真正的知识,要从书本走向现实,真正的法律,并不仅仅是抽象的逻辑,而是每一个人鲜活的故事。”“用良知驾驭我们之所学,而不因所学蒙蔽了良知”。同样,关爱不应在思想意识上,而应该在具体的行动上。因此要爱具体的人,不要爱抽象的人,愿大家都能走进真实的世界,走出习以为常的虚空。
  二十大已胜利闭幕,新航程正式开启。相信社会主义价值观会逐步落实到每个人的内心和行动,人人都献出自己的爱心,彼此都相互关爱,我们将生活在一个和谐美满的世界。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一用贵妇的所感和所为形成鲜明的对比,说明人的思想和行动的背离之处;材料二中提到“爱全人类容易,爱一个人难”,表明人们在行动上的普遍现象,关爱抽象的人,却很难爱具体的人;材料三用爱因斯坦的话,表明一个人对共同体的价值在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能够达到最大程度上的统一。
  综上所述,我们要深入人性幽微处观照个体的所思所行,勇敢剖析自己,谦卑地内省,选择关爱真实的人,而不是抽象的书本理论和话语。真正的爱,一定是对具体人的关爱,要爱生活的每一个细节,而不是爱所谓生活的意义。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一个人对共同体的价值主要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促进共同体中其他人的生存条件。”也就是说感情、思想行动要有高度的统一,只有感情和思想,没有实践是没有价值的,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在行文思路上,首先由社会现实现象引出中心论点,关爱是一种具体的行为,而不是一种意识和思想,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采用对比式论证结构,然后运用例证和引证,说明行动胜于空想,如纸上谈兵的赵括,成语故事闭门造车,蜀之鄙二僧的故事中富和尚的南海之梦等,再如墨子的名言“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行者行不果”等,证明只有思想,没有行动,结果概率永远为0。最后归结全篇,重申论点,提出应落实由内心到行动的号召。
  立意:
  1.行动远胜于思想。
  2.关爱他人贵在行动。
  3.行动上的关爱胜过意识的虚无。
  4.关爱他人让我们从现在做起。

查看试卷详细描述信息     立即下载本试卷     收藏本试卷     完善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