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试卷浏览 > 高考模拟 > 山西省2022-2023学年高三1月联考语文试题

全卷浏览

山西省2022-2023学年高三1月联考语文试题

缺少了大题号、题目说明等内容?请在本页底部下载已排好版的完整版本


17.【答案】 ①.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②.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③. 春江花朝秋月夜 ④. 往往取酒还独倾 ⑤. 雕栏玉砌应犹在 ⑥. 只是朱颜改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有:“省”“知”“还”“砌”。
  【答案】18. ①风生水起 ②轻而易举 ③明日黄花
  19. 在舜陵、舜源峰公园、紫霞岩等处,每天可以看到不少摆摊的村民。他们“近水楼台先得月”,既增加了收入,又开拓了眼界。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处,由“‘直播带货’让农产品搭上互联网平台,拉近了农民与市场的距离,使农产品卖得更远,更好”可知,语境意在强调“直播带货”目前发展势头很好,蓬勃兴旺,填写“风生水起”。风生水起:风从水面吹过,水面掀起波澜。形容事情做得有生气,蓬勃兴旺。
  第二处,由“消费者只需动动手”“下单购物”可知,语境意在强调“直播带货”购买东西非常省时省力,很容易,填写“轻而易举”。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容易做,不费力,省事。
  第三处,语境强调互联网信息时代,“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销售理念已经成为过时的事物,因此填写“明日黄花”。明日黄花:比喻过时或无意义的事物。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
  首先分析题干的仿写要求,“引用诗句‘养在深闺人未识’,但改变了原句的意思”,也就是说,既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引用合适的诗句等,还要使用该诗句的语境义,而不是本义。
  比如“近水楼台先得月”本义是水边的楼台先得到月光,后比喻由于接近某些人或事物而抢先得到某种利益或便利。而“舜陵、舜源峰公园、紫霞岩”周围的居民,因为占据了有利的地理位置,因此可以先得到摆摊获利的“月”。当然也可以用“向阳花木早逢春”“病树前头万木春”之类的诗句。一定主意引用的诗句要符合语境的意思。
  【答案】20. ①蔬菜与水果哪一种营养更高呢 ②水果的营养更加丰富一些 ③水果不能代替蔬菜
  21. ①把“人类离不开主食”比喻成“鱼儿离不开水”,突出了主食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性。②化抽象为具象,使抽象的道理表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22. 既然蔬菜与水果这么重要,那么,干脆只吃蔬菜与水果,不吃粮食算了。
  【解析】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处,由“一般地说,大多数蔬菜所含的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和植物化学物质都要高于水……果”等可知,后文分析了蔬菜和水果谁的营养高,再结合第一处是问句可以推断出,应填写“蔬菜与水果哪一种营养更高呢”一类的句子。
  第二处,由“但水果中的有机酸,如苹果酸、柠檬酸以及芳香物质、香豆素等植物化学物质的含量比蔬菜更加丰富,再加上大多数水果可以生食,营养成分不会因高温烹调而流失,从这一角度看”可知,虽然蔬菜和水果各有优势,但是水果中“植物化学物质的含量比蔬菜更加丰富”“营养成分不会因高温烹调而流失”,因此,应该填写“水果的营养更加丰富一些”一类的句子。
  第三处,“所以”说明该句是在强调结果,而前文说“既然如此,是不是可以用水果代替蔬菜呢?回答当然是否定的”,再结合“蔬菜也不能代替水果”可知,前文是说“水果不能代替蔬菜”。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
  “人类离不开主食,就像鱼儿离不开水一样”运用比喻修辞,将“人类离不开主食”比喻成“鱼儿离不开水”,鱼儿离开水会死亡,人类离开粮食也会如此。
  重要的程度有多大是抽象的,而“鱼儿离不开水”是具体的,这里化抽象为具象,使抽象的道理表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更能引起读者的重视。因此这一比喻句将抽象的道理,用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比喻句来进行阐释,突出了主食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性。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句有以下语病:
  第一处,用词不当,举足轻重:原义是一抬起脚就可以改变两边的重量,使之失去平衡与均势。形容身份或地位特殊,一举一动足以影响全局。而水果和蔬菜显然没有如此重要,句子大词小用,应改为“这么重要”一类的词;
  第二处,搭配不当,“既然”“所以”关联词搭配不当,应将“所以”改为“那么”。
  故原句改为:既然蔬菜与水果这么重要,那么,干脆只吃蔬菜与水果,不吃粮食算了。
  23.【答案】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
  材料分两段。第一段引《论语·子路》中的君子小人之辨:“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与“小人”分指两类人,不同在于:
  人际关系方面,君子与人和谐,小人则不能;
  思考能力方面,君子对事有独立见解,小人则无;
  意见主张方面,君子不从众,小人则苟合。
  因此,“和”强调人际和谐,“同”强调意见一致,尚“和”不尚“同”。中国传统观念主张以和为贵,体现儒家中庸特点,有利于构建和谐凝聚的社会。但尚“和”不等于失去自我人格,君子拥有并坚持独立见解,故不会随意附和他人,不当“乌合之众”。相反,小人恰恰因为缺乏独立思考,没有合理见解,才总是与他人保持一致以求自安,即使卷入错误舆论的漩涡,失去底线原则也满不在乎,虚浮表面的“同”之下包藏着为自己谋利益的私心,不仅无益社会和谐,反而造成危害。
  做人应提倡君子风度。联系《论语》其他地方对“君子”“小人”的论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皆是颂扬君子,批评小人。一为褒,一为贬,正邪立判。
  第二段举古人王安石和苏轼的交往事迹,佐证君子风度。一、君子不同,不同在政见。王安石主张变法,苏轼则反对变法,两人针锋相对,毫不退让。二、君子相和,和在诗文唱和,互相赞许。王安石评苏轼“不知更几百年,方有如此人物”,说这话时,王安石已变法失败,两遭罢相,苏轼也远谪黄州,诗文艺术弥合了两人政治上的宿怨。而当王安石病逝,苏轼起草制书,赞其“名高一时,学贯千载”。可见历史名家如何襟怀磊落,真可谓君子之交!
  导语要求写一篇“《论语》读书会”上的发言稿,文体为议论文,注意演讲稿格式。先明确态度,赞扬君子,贬抑小人,提倡君子之风;再区分君子与小人的不同,理解“和而不同”与“同而不和”的内涵之别;王、苏交往事迹及其他同类例子正面佐证君子风度,可使用对比论证,举小人交往趋炎附势的反例进行对照;结合当下,思考现代社会中如何践行君子人格,可拓展谈《论语》这类经典古籍的思想文化价值。
  立意:
  1.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2.为人君子,和而不同。
  3.争当君子不为小人,与人和谐但不苟同。
  4.君子之“和”长流后世,小人之“同”转瞬离析。

查看试卷详细描述信息     立即下载本试卷     收藏本试卷     完善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