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试卷浏览 > 高考模拟 > 云南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卷(七)语文试题

全卷浏览

云南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卷(七)语文试题

缺少了大题号、题目说明等内容?请在本页底部下载已排好版的完整版本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易》曰:“王臣蹇蹇,匪躬之故。”人臣之所以蹇蹇为难而谏其君者,非为身也,将欲以匡君之过,矫君之失也。君有过失者,危亡之萌也;见君之过失而不谏,是轻君之危亡也。夫轻君之危亡者,忠臣不忍为也。夫不谏则危君,固谏则危身;与其危君,宁危身。齐景公游于海上而乐之,六月不归。令左右曰敢有先言归者致死不赦颜烛趋进谏曰君乐治海上不乐治国而六月不归彼傥有治国者君且安得乐此海也景公援戟将斫之颜烛趋进,抚衣待之,曰:“君奚不斫也?昔者桀杀关龙逢,纣杀王子比干;君之贤,非此二主也;臣之材,亦非此二子也;君奚不斫?以臣参此二人者,不亦可乎?”景公说,遂归,中道闻国人谋不内矣。景公有马,其圉人杀之,公怒,援戈将自击之。晏子曰:“此不知其罪而死,臣请为君数之,令知其罪而杀之。”公曰:“诺。”晏子举戈而临之曰:“汝为吾君养马而杀之,而罪当死;汝使吾君以马之故杀圉人,而罪又当死;汝使吾君以马故杀人,闻于四邻诸侯,汝罪又当死。”公曰:“夫子释之,夫子释之!勿伤吾仁也。”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节选自《说苑·正谏》)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令左右曰/敢有先言/归者致死不赦/颜烛趋进谏曰/君乐治海上/不乐治国/而六月不归/彼傥有治国者/君且安得乐此海也/景公援戟将斫之/
  B.令左右曰/敢有先言/归者致死不赦/颜烛趋进谏曰/君乐治海上/不乐治国/而六月不归彼/傥有治国者/君且安得乐此海也/景公援戟将斫之/
  C.令左右曰/敢有先言归者/致死不赦/颜烛趋进谏曰/君乐治海上/不乐治国/而六月不归/彼傥有治国者/君且安得乐此海也/景公援戟将斫之/
  D.令左右曰/敢有先言归者/致死不赦/颜烛趋进谏曰/君乐治海上/不乐治国/而六月不归彼/傥有治国者/君且安得乐此海也/景公援戟将斫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内”在文中指使入内、接纳,与《鸿门宴》“距关,毋内诸侯”的“内”字含义相同。
  B.“数”在文中指数落、责备,与《六国论》“胜负之数,存亡之理”的“数”字含义不同。
  C.“敢”在文中指有胆量去做,与《烛之武退秦师》“敢以烦执事”的“敢”字含义不同。
  D.“委身”指托身于人,“委”与《归去来兮辞》“曷不委心任去留”的“委”字含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齐景公耽于海上游玩,六月不归,并下令反对者将处死刑。颜烛匡正君主过错,是为忠臣。
  B.齐景公因为心爱的马被杀,十分愤怒,晏子毫不畏惧,对齐景公举戈相向,以劝君主冷静。
  C.吴王一意孤行,坚持讨伐楚国,少孺子劝说吴王不能只谋取眼前利益,却不顾身后祸患。
  D.君主有失而臣子不谏,可能危及君主,忠臣不忍。但臣子坚持进谏可能会危及自身安全。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有过失者,危亡之萌也;见君之过失而不谏,是轻君之危亡也。
  (2)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
  14.同样是臣子规劝君主,三人的进谏方式有何不同?请简要概括。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猎罢夜饮示独孤生(其二)陆游关辅何时一战收,蜀郊且复猎清秋。洗空狡穴银头鹘,突过重城玉腕骝①。贼势已衰真大庆,士心未振尚私忧。一樽共讲平戎策,勿为飞鸢念少游②。【注】①玉腕骝,骏马名。②语出《后汉书·马援传》,马援从弟少游曾劝说马援:读书人一生但求衣食丰足,乘坐短毂车,做一个郡吏,也就可以了;再想求得更多,只是自找苦吃。马援南征时,身在沼泽迷雾之中,强敌未灭,毒气熏蒸,见到天上飞鹰掉入水中,想到从弟的劝告,心有戚戚。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以疑问起笔,表现诗人对时局的关切,又以“蜀郊”“清秋”点明出猎的地点和时令。
  B.颔联写壮观的出猎场面,表现了出猎者威武豪迈的气概,暗含报效朝廷、北伐杀敌之意。
  C.颈联对仗工整,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敌寇势力衰微的庆贺,对我方士气低靡的担忧。
  D.全诗写诗人出猎归来,豪情满怀,表示自己已经得到朝廷重用,立志抗金,驱逐侵略者。
  16.本诗与苏轼词作《江城子·密州出猎》题材相近,词的下片“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与本诗尾联都运用了典故。请分析两首诗歌在典故运用上有何不同?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屈原列传》中,对《诗经》里的《国风》和《小雅》直接进行评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用生活中常见的树木与泉流作类比,是为了向唐太宗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治国道理。
  (3)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感慨人生短暂、壮志难酬,以酒洒地表示凭吊。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日,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茶”入选非遗成功,证明了中国文化独一无二的特殊魅力,体现了中华文明重要的对人类文化多样性的贡献,彰显了我们的文化自信。
  一杯“中国茶”,初品“色香味”再品“精气神”。“茶和天下”的文化,“清静和雅”的理念,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中国茶文化 ① ,意蕴深厚,是值得挖掘的宝贵文化遗产。
  和而不同的豁达大度,是“中国茶”的鲜明特征。一茶多品,一茶多技,一茶多用。制茶师能 ② ,根据当地风土使用多种工具,运用各样核心技艺发展出绿茶、黄茶、红茶、黑茶、白茶、乌龙茶六大茶类,以不同色香味形满足多种需求。一片小小的茶叶,制茶师又能因茶而宜,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使“南方佳木”精彩纷呈,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各具特色,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一方水土养一方茶,放眼祖国大地,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大江南北、西南边陲、华南沿海,10多个省市都有 ③ 的地方茶,在祖国大茶园里争奇斗艳,香飘人间。不同地区的人们相互欣赏,在一斟一饮中显示出豁达大度。
  茶与国人相伴几千年,行走全世界数万里。《神农本草经》《茶经》中的确切记载,让我们找到了“中国茶”的文化源头;苏轼等文人墨客为其留下的名篇佳作,让我们铭记“中国茶”的流光溢彩;新时代以茶赋能发展,让我们感知致富茶、幸福茶的生生不息。一杯“中国茶”氤氲的文化自信和文化魅力,必将为世界更多人民认可,为共创多彩文明带来更多启发和可能性。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上恰当的成语。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0.请简要分析画波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查看试卷详细描述信息     立即下载本试卷     收藏本试卷     完善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