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试卷浏览 > 高考模拟 > 云南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卷(七)语文试题

全卷浏览

云南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卷(七)语文试题

缺少了大题号、题目说明等内容?请在本页底部下载已排好版的完整版本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同样体积的冷水跟热水一起放冰箱里, ① ?你可能会觉得,肯定是冷水,因为要结冰,热水得先变成冷水才可以。但其实, ② 。这背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热水挥发会形成大量水蒸气和小液滴,和冷空气接触比表面积大,能够快速冻成冰块。另外还有一个你可能想不到的影响因素,那就是热水本身就比冷水更容易结冰。这个现象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被人发现了,但当时人们并没有深入去研究它。直到1963年,一位坦桑尼亚的中学生再次注意到了这个现象,他还据此发表了一篇论文。发现这个现象的学生叫做姆潘巴,这个现象也被称为“姆潘巴效应”。那“姆潘巴效应”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其实直到今天, ③ 。有人认为,这跟冷水里的溶解气体比热水里的多有关;有人认为,加热之后的水,氢键能量变高了,这对形成冰块的过程有利;还有人认为,在冷冻的时候,热水的对流比冷水的剧烈,所以整体降温更快……想找到真正的答案,可能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但姆潘巴现象说明,即便在今天,我们身边依然有很多未被破解的神奇的科学现象。科学探索的道路也远远没有到尽头,如果你也发现了什么反直觉的现象,多多留心,说不定,你就是下一个姆潘巴!
  2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2.文中交替使用多种人称,请简要分析其写作效果。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汉字的源流演化中寄寓着中国古人的智慧与追求。如“楚”字,其本义“丛木,一名荆也”(《说文解字》)。从甲骨文字形上看,上面双木为林,下面疋(shū)为足,故有学者认为足历山林,是“开发山林”之义。人入山林,荆棘丛生,不免被刺破、划伤,故而引申出“痛楚”“酸楚”之义。披荆斩棘,终于走出林莽,豁然开朗,眼前看得分外“清楚”,能率先走出丛林,可谓杰出之士,名曰“翘楚”。楚地之人以此为傲,命国名为“楚”其地曰“荆楚大地”。武昌木牌楼与长沙岳麓书院有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则楚本即材,其自豪之感跃然纸上。
  上述材料能给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材料内容联系自身成长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1.B
  2.B
  3.D
  4.①提升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自知之明”(加强对中华文化的“文化自觉”),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②认识并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取长补短。
  ③学会应对文化差异和冲突,参与构建人类文明的和谐共生形态。
  5.①发扬其“温柔敦厚”的柔性感召力,发挥其传统伦理道德的教化功能。
  ②挖掘其蕴含的文化软实力思想资源,奠定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传统基础。
  ③对其进行历史研究,继承文化成果,完成“文化自觉”使命,推动中西文化比较研究。
  ④以其加强我国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争取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为世界文化发展做出贡献。
  【解析】
  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规范着个体的情感表达”错误。“诗言志”作为一种诗学原则,代表了春秋时代对诗歌的社会作用的最通行和直接的认识,在政治、外交等礼仪中受到重视,对个体情感的表达可以说起到提倡、引导作用,选项表述为“规范”,语义过重,与原文不符。
  故选B。
  2.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还原”和原文意思不符。原文“可以说文化转型是当前人类共同的问题。所以我说‘文化自觉’这个概念可以从小见大,从人口较少的民族看到中华民族以至全人类的共同问题。其意义在于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的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可知,调研“人口较少民族”的困境是为让他们了解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文化发展变化的一般过程,让他们有“文化自觉”,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并没有论及“调整”文化发展的趋向。
  故选B。
  3.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一的观点是:文化自觉要求对传统文化继承下来,然后用现代的眼光研究传统。文化自觉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文化发展的自主地位。
  A.张岱年的观点是文化创造、再生与民族复兴的关系。不符合材料一“文化自觉”的观点。
  B.严复的观点是新旧治学之法。不符合材料一“文化自觉”的观点。
  C.章太炎的观点是历史、语言文字对国家特性的重要性。不符合材料一“文化自觉”的观点。
  D.梁启超的观点是儒家学说的价值和重要性,以及发扬儒家文化的必要。符合材料一“文化自觉”的观点。
  故选D。
  4.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含义是:人们要懂得各自欣赏自己创造的美,还要包容的欣赏别人创造的美,这样将各自之美和别人之美拼合在一起,就会实现理想中的大同世界。
  由原文“其意义在于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的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我们真要懂得中国文化的特点,并能与西方文化进行比较,必须回到历史研究中去,下大功夫,把上一代学者已有的成就继承下来”“在和西方世界保持接触、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把我们文化中好的东西讲清楚,使其变成世界性的东西。首先是本土化,然后是全球化”可知,提升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自知之明”(加强对中华文化的“文化自觉”),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由原文“一方面要了解和认识他人的文化,学会解决处理各种不同文化接触的问题,为全人类的明天做出贡献”可知,认识并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取长补短。
  由原文“学会解决处理各种不同文化接触的问题”可知,学会应对文化差异和冲突,参与构建人类文明的和谐共生形态。
  5.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问题,提出见解的能力。
  由原文“孔子希望通过诗教为社会培养出‘温柔敦厚’的‘君子’”可知,发扬其“温柔敦厚”的柔性感召力,发挥其传统伦理道德的教化功能。
  由原文“可以说,这种诗教传统看到了诗(广义而言艺术)所拥有的柔性感召的力量,远比强制性的道德约束来得‘温柔敦厚’因而实际上蕴含了丰厚的文化软实力思想资源,从而为现代文化软实力理论在中国的实践奠定了深厚的传统基础”可知,挖掘其蕴含的文化软实力思想资源,奠定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传统基础。
  由原文“我们真要懂得中国文化的特点,并能与西方文化进行比较,必须回到历史研究中去,下大功夫,把上一代学者已有的成就继承下来。切实做到把中国文化里边好的东西提炼出来,应用到现实中去。在和西方世界保持接触、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把我们文化中好的东西讲清楚,使其变成世界性的东西。首先是本土化,然后是全球化”“我们一方面要承认我们中国文化里边有好东西,进一步用现代科学的方法研究我们历史,以完成我们‘文化自觉’的使命,努力创造现代的中华文化;一方面要了解和认识他人的文化,学会解决处理各种不同文化接触的问题,为全人类的明天做出贡献”可知,对“诗教”的传统进行历史研究,继承文化成果,完成“文化自觉”使命,推动中西文化比较研究。
  由原文“其意义在于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的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我们一方面要承认我们中国文化里边有好东西,进一步用现代科学的方法研究我们历史,以完成我们‘文化自觉’的使命,努力创造现代的中华文化;一方面要了解和认识他人的文化,学会解决处理各种不同文化接触的问题,为全人类的明天做出贡献”可知,以“诗教”传统加强我国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争取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为世界文化发展做出贡献。

查看试卷详细描述信息     立即下载本试卷     收藏本试卷     完善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