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试卷浏览 > 高考模拟 > 辽宁省丹东市2023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全卷浏览

辽宁省丹东市2023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缺少了大题号、题目说明等内容?请在本页底部下载已排好版的完整版本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赠司徒鲁郡颜公,讳真卿,事唐为太子太师,与其从父兄杲卿,皆有大节以死。至今虽小夫妇人,皆知公之为烈也。初,公以忤杨国忠斥为平原太守,策安禄山必反,为之备。禄山既举兵,与常山太守杲卿伐其后,贼之不能直窥潼关,以公与杲卿挠其势也。天宝之际,久不见兵,禄山既反,天下莫不震动,公独以区区平原,遂折其锋。四方闻之,争奋而起,唐卒以振者,公为之倡也。
  (节选自曾巩《抚州颜鲁公祠堂记》)
  材料二
  代宗崩,真卿为礼仪使。卢杞专权,忌之。会李希烈陷汝州,杞乃奏曰:“颜真卿四方所信,使谕之,可不劳师旅。”上从之。初见希烈,欲宣诏旨,希烈养子千余人露刃争前迫真卿,将食其肉。诸将丛绕谩骂,举刃以拟之,真卿不动。希烈遽以身翼蔽之,麾众令退,馆真卿而礼之。
  希烈大宴逆党,召真卿坐,使观倡优斥黩朝政为戏,真卿怒曰:“相公,人臣也,奈何使此曹如是乎?”拂衣而起。时朱滔、王武俊等在坐,目真卿谓希烈曰:“闻太师名德久矣,相公欲建大号,而太师至,非天命正位?欲求宰相,孰先太师乎?”真卿正色叱之曰:“是何宰相耶!君等闻颜杲卿无?是吾兄也。禄山反首举义兵及被害诟骂不绝于口。吾今生向八十,官至太师,守吾兄之节,死而后已,岂受汝辈诱胁耶!”希烈乃拘真卿,令甲士十人守,掘方丈坎于庭,曰“坑颜”,真卿怡然不介意。又遣其将辛景臻、安华至真卿所,积柴庭中,沃之以油,且传逆词曰:“不能屈节,当自烧。”真卿乃投身赴火,景臻等遽止之。兴元元年八月三日,乃使阉奴与景臻等杀真卿。先曰:“有敕”。真卿拜,奴曰:“宜赐卿死。”真卿曰:“老臣无状,罪当死,然不知使人何日从长安来?”奴曰:“从大梁来。”真卿骂曰:“乃逆贼耳,何敕耶!”遂缢杀之,年七十七。
  (节选自《旧唐书·颜真卿传》)
  10. 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须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禄A山B反C首D举E义F兵G及H被I害J诟K骂L不M绝N于O口。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父兄,指的是从父家的兄长,即堂兄。从父,指的是父亲的兄弟,即伯父或叔父。
  B. 伐,与成语“矜功伐能”及《屈原列传》中“平伐其功”一句的“伐”含义均相同。
  C. 坎,指的是低洼的地方,就是坑。与《苏武传》中“凿地为坎”的“坎”意思相同。
  D. 无状,可以指没有功绩,也可指行为失检。在文中是颜真卿对朝廷的自谦自责之辞。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对于安禄山造反,颜真卿早有准备,并联合颜杲卿牵制了安禄山的进攻力量,为大唐中兴做出了重大贡献。
  B. 卢杞建议皇上派颜真卿去招安李希烈,其实是出于对颜真卿的忌恨,想借刀杀人,利用李希烈除掉颜真卿。
  C. 从表达方式上看,材料一夹叙夹议,材料二重在叙事,两则材料均彰显了颜真卿的远见卓识及对国家的忠诚。
  D. 颜真卿通过阉奴的回答,断定他的真实身份是叛贼,所谓“皇命”也是无中生有,朝廷并没有想要赐死自己。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颜真卿四方所信,使谕之,可不劳师旅。
  (2)希烈遽以身翼蔽之,麾众令退,馆真卿而礼之。
  14. 颜真卿之“烈”有哪些表现?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杂诗(其六)①曹植飞观②百余尺,临牖御棂轩。远望周千里,朝夕见平原。烈士多悲心,小人偷自闲。国仇亮③不塞,甘心思丧元④。抚剑西南望,思欲赴太山。弦急悲声发,聆我慷慨言。【注】①这首诗大约写于建安19年,当时曹操南征作战,令曹植留守邺都。②观:即是阙,宫门的望楼。③亮:诚然。④丧元:丢掉脑袋。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前四句写登楼远眺,当窗凭槛,有控驭四方之势。既领起下文,又体现作者胸罗万象、气盖当世的雄才大略。
  B. “国仇”两句是说国仇未报,为了消灭敌人,我甘愿献出生命。表现诗人欲亲赴前线、为国捐躯的志士情怀。
  C. “抚剑”两句承接上文登高远眺的描写,表达出与李白《行路难》中“拔剑四顾心茫然”相同的思想情感。
  D. 本诗怨而不怒,哀而不伤,波澜迭起,气象万千。造语悲壮雄浑,结构严整紧凑,体现出很高的艺术成就。
  16. 诗中两处写到“悲”,有什么具体内涵?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以借助车马和舟楫的结果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形象说法,论证了“善假于物”的道理。
  (2)司马迁在《报任安书(节选)》中,先列举古代“倜傥非常之人”在厄境中的事例,后总结他们著书立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词中“四万八千”这一数词,体现出对仗的句式美和平仄的音韵美,是李白在古诗中惯用的夸张用语,如“_________”和“_________”。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不再是一套关于季节、气候、物候变化规律的知识,而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时钟”,从古至今,以节气为指南,组织农事活动,安排日常生活。节气文化温润和滋养着人们的生活,并在传承中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
  以清明节为例,它既是节气,又是扫墓祭祖、踏青春游的节日。清明节融合了上巳节、寒食节习俗,形成了禁火、扫墓、踏青、插柳等丰富的习俗。而在时代变迁中,清明节的习俗也随之嬗变和发展,内涵也更加丰富。一是清明节是礼赞生命的节日,其中蕴含的感恩文化和责任意识得到进一步发展;二是作为传统节日,清明节是维系国家统一、巩固民族团结的重要精神纽带,通过节日仪式实践,可以唤起民族的集体记忆,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三是随着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启,大力弘扬英烈事迹和精神,在全社会深入开展崇尚英烈、缅怀英烈、学习英烈的宣传教育活动,成为时代赋予清明这一传统节日的新的内涵。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19. 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一个长单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23年3月4日,“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揭晓,集体奖花落13位“银发知播”。他们平均年龄77岁,有中科院院士、中国科技馆研究院副馆长,也有大学教授和中小学老教师。借助短视频与直播,他们将毕生所学授以他人,孜孜不倦地传播科学和人文知识,在全国网友之间掀起了一场知播狂欢。
  在鱼龙混杂的网络直播间,“银发知播”无疑是一股可贵的清流。直播过程中,他们从不求打赏,也从不通过和其他主播PK来吸引粉丝、增加流量,而是凭借着对知识的热爱、对真理的追求,将毕生所学 ① 。他们通过扎实功底和丰富阅历的加持,主动求变,“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传播最专业的知识”,让许多“门外汉”都能听得 ② ,深入浅出、幽默风趣的风格吸引了770多万粉丝。
  不老的心态,自信的容颜,积极的探索,热情的奉献—— ③ ,更是他们感动中国的深层原因,就像颁奖词写的那样“春蚕不老,夕阳正红”。对于粉丝学员而言,这无疑是一场既幸福又奇妙的知识之旅; ④ ,这又是一段多么带劲、多么高光、多么有意义的人生体验。
  20. 请在文中①②两处横线上填写适当的成语;在③④两处横线上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1. 相比游戏主播、才艺主播、美妆主播等说法,“银发知播”这一称呼有什么特别之处?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四、整本书阅读(本题共1小题,3分)
  22. 《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警幻仙子邀其听曲。其中有十二支曲子分咏“金陵十二钗”正册人物,预示其命运。请根据相关内容,填写下面表格。
  曲子 内容 对应人物
  分骨肉 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 ①
  聪明累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 ②
  留余庆 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正是乘除加减,上有苍穹。 ③

查看试卷详细描述信息     立即下载本试卷     收藏本试卷     完善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