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试卷浏览 > 高考模拟 > 山东省济宁市2023届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全卷浏览

山东省济宁市2023届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缺少了大题号、题目说明等内容?请在本页底部下载已排好版的完整版本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婴儿哭闹时,嘴里常会被大人塞一个奶嘴。婴儿吮吸着,虽然吸进去的只是空气,并没有吃到什么,却停止了啼哭,甚至还会满足地笑起来。
  其实,成年人也会被有意无意地塞进各种“奶嘴”。这些“奶嘴”包括短视频、肥皂剧、偶像剧、真人秀、明星八卦、花边新闻等等,以及形形色色的网络游戏。人们不停地吮吸着,虽然什么都得到,却乐在其中,无法自拔。
  这就是我们身边普遍存在的所谓“奶嘴乐没有”现象。它使得人们不仅荒废了大好光阴,还慢慢丧失了生命的活力、奋斗的热情和思考判断的能力,对青少年的危害尤其严重,应该引起每个人和全社会的重视和警醒。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结合材料内容,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1.B
  2.C
  3.C
  4.①“期待威压”作用更大。②因为“话语威压”只是表现为一般读者个体对全民热读的作家作品经典地位的质疑,而“期待威压”可以引起不同读者对作家作品优劣的辩论,能够比较充分地发挥读者在文学经典地位建构中的作用。
  5.①作为知名学者、作家,蒋勋对《红楼梦》进行了深入细致地讲解,发挥了权威力量在《红楼梦》经典地位建构和传播中的作用。②作者的独特音质和新的文学传播方式,顺应了技术的发展趋势和读者的接受变化,吸引了更多读者参与“阅读”。
  【解析】
  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可以看出两种分回模式的优劣”错误。可看出的应是“《红楼梦》遵循了章回体制的一般原则,但也表现出破体求变的特点”,没有谈到两种分回模式的优劣。
  故选B。
  2.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会导致严肃文学经典与通俗娱乐文学经典的界限逐渐变得模糊”错误,根据材料二第二段“这种‘阅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重新定义了严肃文学的经典地位”,可知“重新定义了严肃文学的经典地位”不是模糊严肃文学经典和通俗娱乐文学经典的界限。
  故选C。
  3.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C.强调网络文学作者和读者的交互性、界限的模糊性,与读者在文学经典地位建构中的作用无关。
  故选C。
  4.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话语威压”表现为一般读者个体对全民热读的作家作品经典地位的询问;
  “期待威压”主要来自粉丝群体之于网络文学经典地位的建构。期待威压有时会引起关于粉丝喜爱的作家作品优劣的辩论,这种辩论与话语威压的不同之处,在于话语威压中的个体发声者对于作家作品的经典地位仅仅是有此疑问,期待威压中的个体则是已经做出了肯定评价并且以绝不动摇的姿态坚持其肯定评价。
  据此可知,“期待威压”作用更大。
  5.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内容,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
  结合“在严肃文学的经典地位建构方面,一般读者群体是权威力量的接受者”分析,作为知名学者、作家的蒋勋就是权威力量,他对《红楼梦》进行了深入细致地讲解,使一般读者群体乐于接受,发挥了权威力量在《红楼梦》经典地位建构和传播中的作用。
  结合“……技术带来的文学接受方式的变化,使一般读者群体在文学经典地位建构方面的作用发生了变化”分析,作者的独特音质和新的文学传播方式,顺应了技术的发展趋势和读者的接受变化,吸引了更多读者参与“阅读”。
  6.B
  7.C
  8.①借用“王子猷雪夜访戴”的故事,为自己看牙未成而美食一顿开释解嘲;②突出了“我”潇洒放达、随性而为的性情;③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加了情致和趣味。
  9.①选材多是日常琐事。两篇文章都聚焦于生活中的小事,《项脊轩志》叙写了作者读书、生活的细节小事,《牙疼》回顾了我数次看牙的经历。②结构紧凑,线索清晰。《项脊轩志》将所有的人和事集于一轩,以“悲”“喜”为情感线索贯通全文;本文以“牙疼”为中心,将治牙的几个事件串联为一体。③情感真实。《项脊轩志》抒发了作者与家人之间的浓郁亲情,《牙疼》真实写出了“我”在看牙治牙过程中的感受。④语言质朴自然。两篇文章均多用日常口语,不事雕琢,让人读后感到亲切自然。
  【解析】
  6.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理解的能力。
  A.“乐在其中”不合文意,作者的描述只是风趣幽默,表现其泰然处之的态度,没有乐在其中;
  C.体现不出“幽默风趣”,根据踢门的动作及翻跟头的武戏演员的身份,吃油饼要便宜了应该是他本人的真实理解;
  D.“就是因为他们不能适应”不准确,文中有“也许是因为假牙做得不好”。
  故选B。
  7.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相关内容的能力。
  C.“对主任医师‘劲大手狠’不是十分认可”错误。结合原文“小宋悄悄跟我说:‘我们主任,是在日本学的。她的劲儿特别大,出名的手狠’”分析,小宋是变相夸主任的拔牙技术好。
  故选C。
  8.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中相关内容作用的能力。
  “王子猷雪夜访戴,乘兴而去,兴尽而归,何必见戴!我拿了这笔钱,到了小西门马家牛肉馆,要了一盘冷拼,四两酒,美美地吃了一顿”,借用“王子猷雪夜访戴”的故事,为自己看牙未成而美食一顿开释解嘲;
  王子猷雪夜访戴安道,并没有见到戴安道本人但兴尽而返,体现了王子猷潇洒率真的个性,以此突出了“我”潇洒放达、随性而为的性情;
  王子猷雪夜访戴安道兴尽而返的故事,体现了王子猷率真,任性张扬个性,追求事实的过程,而并非结果,也反映了当时士族知识分子任性放达的精神风貌。文中用此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加了情致和趣味。
  9.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艺术特色的能力。
  《项脊轩志》叙写了作者在轩中读书、祖母探问、妻子学字等生活的细节小事,《牙疼》回顾了我数次拔牙、换牙的经历。两篇文章选材多是日常琐事,都聚焦于生活中的小事。
  《项脊轩志》将所有的人和事集于一轩,“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以“悲”“喜”为情感线索贯通全文;本文以“牙疼”为中心,写从大学、到教书,从昆明到北平,将治牙的几个事件串联为一体。两篇文章都结构紧凑,线索清晰。
  《项脊轩志》怀念祖母、母亲、妻子,抒发了作者与家人之间的浓郁亲情,《牙疼》真实写出了“我”在看牙治牙过程中的感受,“腮帮子肿得老高,还能谈笑风生,语惊一座……美美地吃了一顿……我还是应该感谢这位票友牙医,这副假牙让我能吃爆肚,虽然我觉得他颇有江湖气,不像上海的麦医生那样有书卷气……假牙嘛,哪能一下就合适,开头总会格格不入的。慢慢地,等牙床和假牙已经严丝合缝,浑然一体,就好了”,情感真实。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我倒看你疼出一朵什么花来……对这么个人,我能说什么呢?他又不是有心……凡事都是这样,要能适应、习惯、凑合”,两篇文章均多用日常口语,不事雕琢,让人读后感到亲切自然。语言质朴自然。
  10.C
  11.D
  12.A
  13.(1)过去的事情已经结束,却只有徐福没有因功受赏,希望陛下明察这件事。
  (2)(如果)臣子掌握了作威作福的权力,长期不归还君王,那么很少有不招致灾祸的。
  14.①霍光长期专权,招致上下怨恨;②霍氏子孙骄横奢侈,意欲谋反;③孝宣皇帝举措失当,有意放纵。
  【解析】
  10.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身居高位的人,众人必然会厌恶他。霍氏一家长期把持朝政大权,厌恶他们的人很多。天下人厌恶他们,他们又做出有违道义的事,怎么可能不灭亡呢!
  “日久”作“秉权”的后置状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D;
  “天下害之”,主谓宾结构,句意完整,单独成句;“以逆道”作“行”的后置状语,后面断开。排除B。
  故选C。
  1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含义及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A.正确。
  B.正确。句意:加剧了覆亡的灾祸/(六国)到了覆灭的地步,道理本来就应该是这样。
  C.正确。
  D.《孔雀东南飞》中“徒留无所施”的“徒”意思是徒然、白白地,与文中加点的“徒”意思不同。句意:这难道只是霍氏家族自己招致的灾祸吗/徒然留下来也没有什么用处。
  故选D。
  1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一起得到封赏”错误,原文为“‘往事既已,而福独不蒙其功,唯陛下察之。’上乃赐福帛十匹,后以为郎”,是有人上书之后皇帝才封赏徐福的。
  故选A。
  1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已”,结束;“蒙”,蒙受;“唯”,希望。
  (2)“执”,掌握;“归”,归还;“鲜”,很少。
  14.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结合“光久专大柄,不知避去,多置亲党,充塞朝廷,使人主蓄愤于上,吏民积怨于下,切齿侧目,待时而发”可概括出,霍光长期专权,招致上下怨恨;
  结合“况子孙以骄侈趣之哉……至怨惧以生邪谋”可概括出,霍氏子孙骄横奢侈,意欲谋反;
  结合“向使孝宣专以禄秩赏赐富其子孙,使之食大县,奉朝请,亦足以报盛德矣;乃复任之以政,授之以兵,及事丛衅积,更加裁夺,遂至怨惧以生邪谋,岂徒霍氏之自祸哉?亦孝宣酝酿以成之也”可概括出,孝宣皇帝举措失当,有意放纵。
  参考译文:
  当初,霍氏一家骄横奢侈,茂陵人徐福认为:“霍氏一定会败亡。奢侈无度,必然会傲慢不逊;傲慢不逊,必然会冒犯君上。冒犯君上就是大逆不道。身居高位的人,众人必然会厌恶他。霍氏一家长期把持朝政大权,厌恶他们的人很多。天下人厌恶他们,他们又做出有违道义的事,怎么可能不灭亡呢!”于是,上书朝廷说:“霍氏一家权势盛大,陛下既然厚爱他们,就应当随时加以约束限制,不要让他们发展到灭亡的地步!”上书多次,皇帝才批复知晓。后来霍氏一家被诛杀,曾告发过霍氏的人都有封赏,有人替徐福鸣不平,上书皇帝说:“如今茂陵人徐福多次上书说霍氏将会叛逆,应当预先防范制止。假如徐福的建言得以实行,那么国家就不会有划出土地分封爵位的费用,臣子也不会有谋逆叛乱、遭受诛杀的灾祸了。过去的事情已经结束,却只有徐福没有因功受赏,希望陛下明察这件事。”皇帝于是赐给徐福绸缎十匹,后又任命他为郎官。汉宣帝初即皇位时,前往汉高祖庙祭拜,由大将军霍光同车陪乘,宣帝心中十分畏惧,犹如芒刺在背。后改由车骑将军张安世代替霍光同车陪乘,宣帝这才觉得轻松从容,十分舒适亲近。等到霍光死后,其宗族最终遭到诛杀,所以民间传说霍家的灾祸早在霍光陪同宣帝乘车时就已经有苗头了。
  班固评价认为:霍光身受辅佐幼主的重任,承担汉室的未来寄托,匡扶国家,安定社稷,拥护昭帝,拥立宣帝,即使是周公、伊尹,又怎能超过他!然而霍光不学无术,不明大理,隐瞒妻子的邪恶逆谋,立自己的女儿为皇后,沉溺于过多的欲望之中,加剧了覆亡的灾祸,死后才三年,他的宗族就遭到诛灭,可悲啊!
  臣司马光认为:“霍光辅佐汉室,可以说是忠心耿耿。然而终究未能庇护他的宗族,为什么呢?威严权柄,是君王才能享有的国器。如果臣子掌握了威严权力,长期不归还君王,那么很少有不招致灾祸的。以汉昭帝的贤明,十四岁就能洞察上官桀的奸诈行为,本来可以亲理朝政了,更何况汉宣帝十九岁即位,聪明刚毅,了解民间疾苦。但是霍光却依然长期专擅大权,不知引退,反而广植私党,充满朝堂,致使在上君王积蓄怨愤,在下官民积蓄不满,咬牙切齿,侧目而视,都在等待时机而暴发。霍光自己能够免于祸患,已经是侥幸了,何况他的子孙因为骄横奢侈而加速灾祸到来呢!尽管如此,假如当初汉宣帝专门把官阶俸禄赏赐给霍光的子孙,使他们变得富有,让他们享用大县的收入,定期前来朝见皇帝,也就足以报答霍光的大德了;而汉宣帝仍然让他们主持朝政,授以兵权,等到事态罪行积累得更多,才对他们加以裁夺,以至于他们恐惧怨恨,产生反叛朝廷的阴谋,这难道只是霍氏家族自己招致的灾祸吗?也是汉宣帝酝酿而成的。

查看试卷详细描述信息     立即下载本试卷     收藏本试卷     完善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