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试卷浏览 > 高考模拟 > 山西省吕梁市2024届高三模拟测试四语文试卷

全卷浏览

山西省吕梁市2024届高三模拟测试四语文试卷

缺少了大题号、题目说明等内容?请在本页底部下载已排好版的完整版本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 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小李、小刘离开小分队的第一天晚上,宿在一片茫茫宽旷的草原上。因为带形草原的加宽,所以东西两侧的山林显得那样的矮小。他俩喂上马匹,就在雪地上筑成上面露天的四面雪墙,铺上狗子皮,盖上军用大衣,紧紧搂抱在一起,互相用体温来取暖。在这空旷的大草原上,他俩只占着不到两平方米的面积,四外没有一点活气,听不到小分队的欢笑,听不到林海的风涛,只有四壁雪墙,和满天的星斗陪着他们。黑夜寂静得可怕,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他们想着,低语着,想着他们刚离开的二○三首长,想着活泼的小白鸽,想着叔叔般的杨子荣,以及小分队全体的伙伴。想一会儿,谈一会儿,想一遍又一遍。虽然他俩刚离开小分队只有十个钟头,可是好像离开很久很久似的。想着想着,他俩索性爬起来,一面喂马,一面遥望着小分队走的方向。两人猜测着,谈论着,可能小分队这样,可能小分队那样。一会儿,他俩冷了,在雪地上跺跺脚,蹦蹦高。一会儿又靠到马身上取暖。草原上的冬夜是这么漫长,等呀,等呀,愈等愈不亮,好像故意在跟他俩为难。
  20.文中有三个重叠形式“茫茫、紧紧、跺跺”,说说它们和“茫、紧、跺”相比,语意上各自有什么不同。(3分)
  答:
  21.对文学作品来说,标点标示的停顿,有时很有表现力。请分析文中画横线部分的逗号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4分)
  答:
  22.语言文字运用Ⅰ 和Ⅱ中画波浪线部分,都有“好像⋯⋯似的”,说说二者表意上的不同。(3分)
  (1)然而,很多人对这种直播乱象好像习以为常似的。
  (2)虽然他俩刚离开小分队只有十个钟头,可是好像离开很久很久似的。
  答: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①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 ——《吕氏春秋》
  ②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毛泽东
  ③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 ——达·芬奇
  请综合以上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学生写一篇以“青春·运动”为主题的演讲稿,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1.【答案】B
  【解析】“并要坚持农民自主等原则”说法错误,原文中的表述为“一是坚持农民主体原则”,不能把“农民自主”等同于“农民主体”。
  2.【答案】C
  【解析】“就能落实坚持保护好村落这一原则”范围缩小。
  3.【答案】C
  【解析】 A 项谈的是故宫文创;B项谈的是发展特色经济;D项谈的是脱贫攻坚中杨宁的做法。
  4.【答案】①材料二首先提出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乡村文化的振兴;②接着从文化角度,提出东方社会振兴乡村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保护乡村文化;③最后提出通过文化建设,实现乡村的和谐有序发展,实现乡村振兴。(4分,每点1分,答出三点得满分)
  5.【答案】①发掘蕴藏在乡村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充分发掘各种文化资源,激发乡村文化活力,促进乡村振兴;②坚持农民主体原则,引导农民积极参与乡村文化建设;③将乡风文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结合起来,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实现乡村的和谐有序发展;④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乡村文化创新,借用新媒体等传播途径,发展适应时代的乡村新文化。(6分。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得满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6.【答案】A
  【解析】“一生所有的事迹都与‘那棵树’有关系”说法过于绝对,只能说喜忠的主要事迹与“那棵树”有关系。
  7.【答案】B
  【解析】“让将军以当事人的身份回访”没有“突出将军的英雄形象”的作用。
  8.【答案】第①处写喜忠眼中像父亲一样的军长,是他唱学会的红军的歌时,像慈父一样夸赞他,让他沉浸在亲情般的愉悦之中;第②处写喜忠聆听像父亲一样的军长的叮嘱,受到教诲,自觉遵守红军纪律,想快点归还借的门板,表明他的思想变得成熟起来;第③处是喜忠中弹牺牲前脑海中闪过像父亲一样的军长,表现了他对军长的惦念与不舍之情。(4分。每点1分,答出三点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9.【答案】①在情节上,以“红军树”为标题,准确地体现了故事情节,再现了时代的背景特点,能迅速地将读者拉入特定的时代之中;②在人物形象塑造上,以“红军树”为标题,能更好地塑造喜忠这一人物,突出其具有红军战士的品质;③在主题上,以“红军树”为标题,能更好地突出红军和群众血水相融以及红军精神代代相传的主题。(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0.【答案】BDF
  【解析】“御事”为动宾关系,且语意完整,故应在“B”处断开。此句之后的三个句子皆从不同角度阐明了太子监国的后果,“且”表递进关系,故其前应断开,应在“D”处断开。“后”领起最后一种后果,故其前应断开,应在“F”处断开。
  11.【答案】A
  【解析】“‘知’词义相同”错误。“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中的“知”同“智”,指见识。
  12.【答案】B
  【解析】“拒绝了宦官三王、二刘的索贿”错误。从原文“有权阁三王、二刘者以赂于先生”来看,实际上是三王、二刘贿赂王廷相,不是向王廷相索取贿赂。
  13.【答案】(1)在稠人广众中发现薛蕙非同常人,亲自教授来成就他的学问。(4分。“识”“成”各1分,“于稠人中”状语后置句1分,句意1分)
  (2)与人相处,凡是能够成就别人的事,(先生)没有不去做的,但不自认为对别人有恩德。(4分。“处”“济”“德”各1分,句意1分)
  14.【答案】①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只有大臣守法,小臣才会廉洁。②这句话其实是对严嵩的强烈讥刺,之所以“贿赂公行”,是因为严嵩执政,带头贪赃枉法。(3分。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两点即可得满分)
  【参考译文】
  (王)先生名廷相,字子衡,是(河南)仪封人。十三四岁时,就以能赋诗、作古文有名。弘治壬戌年,考取进士,选为庶吉士,授官兵科给事中。与大梁李梦阳、信阳何景明、武功康海、东吴徐祯卿、鄂杜王九思,在全国倡导古文。先生对本朝规章制度、时政方针决策,尤其用心。因为人正直而不合流俗,被贬谪为亳州通判。在稠人广众中发现薛蕙非同常人,亲自教授来成就他的学问。不久担任高淳知县,晋升御史。督学北畿,有权势的宦官三王、二刘向先生行贿,(先生)将使者带到庭中,烧毁了他们的书信,王、刘怀恨在心。等到(先生)巡按陕西时,有权势的宦官廖镗到陕西协助镇守,肆意剥削百姓,先生严厉禁止,痛加遏制。廖镗捏造罪名向皇帝告发,王、刘协力构陷,(先生)被逮捕,关押在诏狱之中。朝廷百官上书直言,论事营救,(先生)被贬谪为赣榆县丞。先后升任四川、山东提督学政。自担任御史以来,三次督导学政,都整饬学术,严明考校。晋升湖广按察使,多次决断疑难案件。凭借山东布政使身份,平定李见叛乱。遭逢母亲丧事,撰写了《丧礼备纂》。守制期满,起用为四川巡抚。沙保任意横行,三巴(巴郡、巴东、巴西的合称,也泛指四川地区)震动不安,
  (先生)率兵剿灭,降服了所有余党。功绩上奏朝廷,(皇帝)赐诏褒奖,(先生)晋升兵部侍郎。后诏令掌管都察院事务,以原职提督十二团营。一天,肃皇帝告谕群臣,想要令太子监管国事,以便(自己)颐养天年。众臣子仓皇惊愕,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先生上奏:“太子年龄尚幼,辨识能力还没有形成。一旦处理国事,恐怕事务轻重、疾徐不分,而且阻塞意见、欺骗隐瞒的事情将由此而生,后来即使察觉也无法补救。”奏疏呈入,太子监国之事作罢。不久加任太子太保。先生位列九卿,兄弟与儿子还是平民百姓。亲近的人曾在合适的时候为此向他请求,先生说:“我领取厚禄,窃居高位,(这)也足够庇护兄弟、儿子了。他们既然学无所成,勉强承受朝廷官爵,别人将怎么议论呢?”与人相处,凡是能够成就别人的事,(先生)没有不去做的,但不自认为对别人有恩德。至于一字的许可,必定谨慎;一毫的取得,必定小心。喜好收藏书籍,至老手不释卷,(对书中所讲的道理)身体力行。凡是有益于国家之事,有补于孔子之学,即使承受天下人的指责也要去做。嘉靖年间,严嵩执政,贿赂公然进行。当时发生了灾异,先生为应对灾异陈述自己的见解,进呈奏疏说:“只有大臣守法,小臣才会廉洁。”讥刺严高非常激烈。先生操守坚定,不避权势,大多就像这样。(先生于)九十一岁去世。隆庆初年追赠少保,谥号肃敏。

查看试卷详细描述信息     立即下载本试卷     收藏本试卷     完善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