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试卷浏览 > 高考模拟 > 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语文试题

全卷浏览

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语文试题

缺少了大题号、题目说明等内容?请在本页底部下载已排好版的完整版本


15.B
  16.①此地虽风景壮阔美丽,但因偏远,贵人们不会来此,只能画在屏风上,放到华堂之上欣赏。
  ②洞庭湖的壮美风景对华堂贵人而言是赏心悦目的,但对此刻的诗人而言,却能触动去国怀乡之愁、漂泊无依之叹。
  ③身份变化的对比,揭示出华堂贵人与天涯迁客境遇与心情的极大反差,表达了诗人宦途坎坷的悲苦与愤懑之情。
  【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B.“一直延伸到长安附近”错误,“夕波红处近长安”只是作者的想象,实际上洞庭湖离长安相距甚远,因此诗中“近长安”是虚写不是实写。
  故选B。
  1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诗句尾联“此地唯堪画图障,华堂张与贵人看”表现了诗人的突发奇想:这个地方风景壮阔美丽,只可画成画障,挂在贵富人家的厅堂里供他们欣赏。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洞庭湖地处偏远湘境,离贵人们所处的长安甚远,贵人们显然不会来此,因此只能画在屏风上。
  结合背景可知,白居易是于赴任途中写下的《题岳阳楼》,既写到了洞庭湖的壮阔,也写到了猿啼雁飞的悲景。把这番景象画到图中,贵人们或许只能看到洞庭湖的壮美风景,感到赏心悦目;但作者所见的,或许其实是壮阔较少,“猿啼雁飞的悲景”更甚。因为正是这景象,深刻地触发了诗人的去国怀乡、漂泊无依之苦。
  诗人在描写了洞庭湖的凄凉之景后,态度转为激愤,直言真应该把洞庭湖的这番景象绘成图画,给贵人们看看,让他们也能感受到猿啼雁渡的凄凉,体会到羁旅漂泊之人的不易。两者境遇与心情的极大反差,充分表达了诗人宦途坎坷的悲苦与愤懑之情。
  17.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准确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有:愁、爪、疏、弘毅、材。
  18.淋漓尽致 栽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 家有梧桐树,招得凤凰来
  19.①可用来制作乐器;②梧桐还有药用价值;③具有很强的城市环境适应性
  【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第一空,依据“一株青玉立,千叶绿云委”可知,这句诗把梧桐描绘得非常充分和传神,故可填写“淋漓尽致”。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非常充分、透彻;也可形容非常痛快。
  第二、三空,依据“梧桐因有引凤的传说而具有传奇色彩”“俗语”推断前文所引俗语意思为有了梧桐树,就会有凤凰栖息在上,且两个俗语意思一样,故可填写“栽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和“家有梧桐树,招得凤凰来”。两者意思都是说种好了梧桐,凤凰就会在这里安家落户。
  19.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依据“很多古琴都是用梧桐木做成的”推断材质轻软可以用来制作乐器,故可填写“可用来制作乐器”;
  第二空,依据“它的叶子、花、根和种子都可以入药,可治腹泻、疝气、须发早白,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推断梧桐还有入药的价值,故可填写“梧桐还有药用价值”;
  第三空,依据“并能吸收有害气体,还能抵抗烟尘、隔离噪音”推断梧桐比较适应现代城市的环境,故可填写“具有很强的城市环境适应性”。
  20.修改后的句子为:叶广芩最新出版的《猴子老曹》,把动物视作“同伴物种”,重新构建起一种人与动物相互尊重与平等交往的关系,向少年儿童读者传递一种独特的生态文明思想。
  21.①从内容上说,画横线的语句是作者为前文所说的“野生动物……呈现出活泼、健康、独立和野性的生命状态”而找的一个例子,使观点更有说服力。
  ②从表现手法上说,在议论说明性的文字中添加这样一段细节描写,使得文字更加灵动而富有变化,更有表现力。
  ③从文段主旨上说,这样的描写增加了秦岭自然环境的神秘性,凸显了自然生态的野性美。
  22.叶广芩的新书《猴子老曹》把动物视作“同伴物种”,向孩子们传递独特的生态文明思想。
  【解析】20.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语病的能力。
  画波浪线句有两处语病:
  ①“动物被视作‘同伴物种’”是被动句,主语是“动物”,而整个句子的主语是“叶广芩最新出版的《猴子老曹》”,这一表述不符合语境,应改为主动句“把动物视作‘同伴物种’”。
  ②“向少年儿童读者传递一种独特的生态文明”成分残缺,“传递”的不可能是“生态文明”,应在“生态文明”的后面补出宾语中心语“思想”。
  故句子应修改为:叶广芩最新出版的《猴子老曹》,把动物视作“同伴物种”,重新构建起一种人与动物相互尊重与平等交往的关系,向少年儿童读者传递一种独特的生态文明思想。
  2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句的作用的能力。
  首先,在该段中,作者着重强调了叶广芩这一作家笔下的动物形象所具有的“呈现出活泼、健康、独立和野性的生命状态”这一与以往儿童文学中动物形象不同的特点。但她笔下的动物如何活泼、健康并且独立、野性呢?读者并无从知晓,但增加了“一个黄色黑斑的身影倏地一闪,没了踪影”这一野生猴子一闪而过的景象,这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这一特点,使作者的观点更有说服力。
  从表现手法上,文段总体上是议论说明内容,作者通过“工具性价值”“他者”“松动与消解”等专有名词,赋予文段以科学严谨的特点。但这也容易使得文段偏向严肃、枯燥,而作者举了一个展现动物活泼、健康的具体细节作为例子,则能通过所举例子的活泼灵动,也赋予文章一点灵动与变化之美,使得文章更具表现力。
  从该段主旨表达来说,一般作者所举的例子都是为了证明观点而存在。而作者举了秀儿与爷爷在雪中穿过秦岭大梁的所见所闻这一具体事例,并以“倏地一闪,没了踪影”结束举例而并不说明这一闪而过的到底是什么动物,使得观众更相信秦岭这片土地的神秘性,从而彰显“搭建起一幅富有生机活力和灵气韵味的生态图景”这一主题。
  22.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之概括段意的能力。
  本题文段一共有四段。其中,前两段讲述的主要是动物的工具性、“他者”地位向主体性地位的转变。作者在第一段首先说明以往的儿童文学中,动物往往不具有主体性,从而引出第二段内容,说明如今很多作家和研究者正尝试突破这一观念,并由此具体介绍叶广芩最新出版的《猴子老曹》这部作品展现人与动物平等相处的革命性突破。由此,可概括出前半部分内容:叶广芩的新书《猴子老曹》把动物视作“同伴物种”。
  而后两段中,作者这并没有针对“同伴”这一点再深入下去,而是针对“同时也传递出作者对于生命和生存的思考和观照”这一点展开另一层面的分析。在这里,作者通过详细的分析以及具体细节的例子,说明《猴子老曹》一书想要强调与展现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自然的独立野性与生机活力的生态观念,并于最后一段强调“是一本写给孩子们看的秦岭生态说明书”,说明其写作对象。由此,可概括出后半部分内容:向孩子们传递独特的生态文明思想。
  由此,可概括为:叶广芩的新书《猴子老曹》把动物视作“同伴物种”,向孩子们传递独特的生态文明思想。
  23.略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借助语言文字运用Ⅱ的相关内容,引出对于新时代人与自然关系的讨论话题。并且,还围绕“人类世”这一新概念展开,强调了当下自然环境变化以及人与自然关系中,人类所起到的主导作用。对此,首先要结合材料及自身的阅读、生活经验,准确理解“人类世”这一概念:以前每一次物种灭绝,基本上都是由于自然环境的巨大变化造成的,而在“人类世”这个地质年代里,人可能就是让人类灭亡的原因。比如,锦绣大地被过度开采变成荒芜异域;雄壮大象只剩长牙堆成盗猎者的残酷罪证。人自视为地球主宰,对气候环境及生态系统构成不可逆转的影响。所以,人类成为影响环境演化的重要力量,用一个新的地质年代来表明这一重大变化,这就是“人类世”。
  因此,考生首先应该认识到,材料之所以提出“人类世”这一概念,意在强调人类负责任地照顾地球的必要性,形成保护自然、爱护环境的“主人翁”意识。写作时,首先可以阐述自己对于“人类世”这一概念的理解,并借助自己亲眼所见或通过书本、电视、网站等渠道所看到的人类破坏自然的例子来加以佐证。然后,说明我们作为人类的一份子,应该发扬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保护环境而非破坏环境。对此,可以针对政府、学界等给出建议,如应继续开展相关研究,深入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以针对自身表决心,说明我们应如何从小事做起。最后,则可呼吁总结,在这个“人类世”时代,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是全人类的责任。
  立意:
  1.人是自然的伙伴而非主宰。
  2.与自然为友,而非驾驭自然。
  3.在人类世时代树立保护自然的“主人翁”意识。

查看试卷详细描述信息     立即下载本试卷     收藏本试卷     完善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