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试卷浏览 > 高考模拟 > 江西省鹰潭市202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全卷浏览

江西省鹰潭市202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缺少了大题号、题目说明等内容?请在本页底部下载已排好版的完整版本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①春节来临,烟花爆竹的话题重新被捡起,是禁是放,各有说辞。有人建议,应该以立法的方式禁止中心城区燃放烟花,以缓解日益严峻的空气污染。还有人建议,至少应该严格行政审批,对烟花爆竹的运输、燃放等行为进行控制。
  ②近些年来,这一话题几乎每年都会引发激烈争议。从立法和执法的角度对燃放行为进行规范,固然是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的体现,同时也要看到,对于“爆竹声中辞旧岁”的传统风俗,还需要通过文化创新的方式来改造,以适应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正如孟德斯鸠所说:“要改变风俗和习惯,不应当用法律,否则便是粗暴。”
  ③传统农业社会,燃放烟花爆竹寄托了人们“辟邪”、行好运的心愿,也给孩子们添了乐子,给大人带来了喜气儿。但在现代高密度生活的大都市,情况显然不同:一方面,人们已经不堪喧嚣,他们更希望已经浑浊的城市空气能够清爽一些,繁忙工作之后的假日能够安静一些;而另一方面,物质生活的逐渐丰裕,使人们对“年味儿”有了更高的文化期待,甚至赋予其文明传承与传统复兴的意义。“过年”成了现代生活中的文化乡愁,是个体的情结,是民族的时序密码。一串小小的爆竹,是禁是放,也因而承载了传统与现代、文化与文明的价值评判,变得沉甸甸起来。
  ④在“春节”的文化转型中,能不能找到一种方式,让大家各得其所?能否在重建春节习俗的过程中,同时加强文化认同和公共意识?比如,在一些国家民俗中,通过特定的仪式和形式,体现出社区和团体的存在,通过不限于家庭亲人的群体活动,构建出丰富的公共生活领域,在更大的程度上培养对社会、国家、民族的归属、认同与公益心。
  ⑤因此,立法者和执法者应该有更大的文化关怀,通过具体的技术手段,既维护现代社会中人们的法定权利,又为传统文化留下生长的空间,使之成为促进民族认同和强化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节点。
  ⑥自省促进文化创新。这些看似小事,却有助于形成开放的公共生活领域,帮助国家将社会“编织”起来,有助于在复杂、分化的转型社会中增强归属、凝聚共识、增加认同,更好地在继承中发展,在传承中创新,从而体现传统民俗“正风俗、饬人心”之教化正俗的美意。因此,尽管我们的民俗已经有着极为充实的形态,但完全还可以运用法治的手段和法治的方式,进行更丰富美好的文化创新,从而成为中国梦清雅丰富的底色。
  (摘编自支振锋《法律要为民俗留下空间》)
  材料二:
  ①让民俗文化“可听”“可看”“可感”,民俗文化才能更富生命力;紧跟时代步伐、不断赋予传统民俗以新的面貌,民俗背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得到更好的传承,滋养今天的生活。
  ②“三阳始布,四序初开。”春节是阖家团圆之日,也是辞旧迎新之时。饮屠苏、换桃符、放花灯、舞鱼龙,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让美好的节日有声有色、有光有亮。节日民俗文化的声、光、色,凝结着一方风土人情,寄寓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③音乐在节日民俗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深入发掘民间音乐传统,盘活民俗活动中的音乐项目,可以让民俗变得“可听”。“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在阖家团圆、欢庆热闹的春节里,总少不了乐器的身影。四川达州大竹县的“竹唢呐”,乐音清脆嘹亮、清新动听,为节日营造喜庆气氛。广东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的“闹年锣”,桶鼓、大锣、班锣和铙钹等竞相赛乐,把年味儿烘托得更加热烈,寄寓着人们辞旧迎新的喜悦。
  ④色彩能够带给人最直观的视觉感受,自然之色装点四季,民间之“色”则让节日民俗更加亮眼。过年时张贴的春联年画、窗花剪纸,人们精心准备的衣物配饰、屋内装饰,多以红色为主,寓意喜庆吉祥的红色是民俗文化重要符号。红色之外,河南民间年画有使用槐黄、橘黄等黄色调的传统,为年画增添温暖明亮、热烈奔放的气质。
  ⑤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自觉深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库,感受文化赓续绵延的魅力。特别是在传统节日期间,旧民俗有旧味道,新民俗有新样貌,新旧民俗精彩纷呈,丰富和滋养着当代人的节日生活。这其中就包括挖掘并激发民俗文化中的“声”“光”“色”,融合现代声光电的技术手段和当代审美,让节日民俗更“响”更“亮”更出彩,丰富当代人对民俗文化的感受和认识。
  ⑥对中华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离不开切身体验,让民俗文化“可听”“可看”“可感”,不断丰富当代人对民俗文化的切身感受,民俗文化才能更富生命力;不断增强人们对中华民俗的文化认同,同时紧跟时代步伐、不断赋予传统民俗以新的面貌,民俗背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得到更好的传承,进一步滋养今天的生活。
  (摘编自车淑娅《让节日民俗“响”起来“亮”起来》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认为,以立法的方式规范燃放行为,体现了法治思维,但对于传统风俗,不能仅靠立法和执法来改变。
  B.材料一认为,燃放烟花爆竹的传统风俗承载着人们的文化期待,但在现代社会,其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C.材料一指出我国的民俗已具有充实的形态,完全可以运用法治的手段进行创新,使其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D.材料二认为色彩能够带给人最直观的视觉感受,欲使节日民俗更加亮眼,民间之“色”应当发挥重要作用。
  2.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从针对烟花爆竹燃放的不同建议写起,继而直接表明要创新文化传承的形式的观点。
  B.材料一第三段抓住现代都市生活这一背景,细致分析了部分城市人抵制燃放烟花爆竹的原因。
  C.材料二第五段论述新旧民俗各自彰显魅力,既能滋养着当代人的节日生活,也能不断丰富当代人对民俗文化的感受。
  D.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了民俗文化,但是侧重点有所不同,材料一侧重于分析原因,材料二侧重于阐述作用。
  3.下列选项,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关于赋予传统民俗新面貌观点的一项是
  A.西安鼓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B.许多地方的传统民俗活动加入了现代元素,如用灯光秀代替烟花表演。
  C.“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以多样的艺术形式展现传统节日文化内涵。
  D.传统民俗文化得到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喜爱,他们积极参与相关活动。
  4.下列选项最适合补充到下面这幅表横线处的一项是
  节目 民俗活动 创新方式
  春节 贴春联
  清明 祭祖 5G多点位可视网上“云祭扫”
  A.使用3D打印技术制作春联
  B.举办春联书写大赛
  C.在网络平台展示春联
  D.将代表中国文化的春联运上太空
  5.本地区某社区计划在龙年元宵节之际举办一场富有民俗韵味又切合时代感的活动,你认为应当如何安排此次活动?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谈谈你的想法。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7分)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写给孩子的一封信丰子恺 我的孩子们,我憧憬于你们的生活,每天不止一次!我想委曲地说出来,使你们自己晓得。可惜到你们懂得我的话的意思的时候,你们将不复是可以使我憧憬的人了。这是何等可悲哀的事啊!
  瞻瞻!你尤其可佩服。你是身心全部公开的真人。你什么事体都像拼命地用全副精力去对付。小小的失意,像花生米翻落地了,自己嚼了舌头了,小猫不肯吃糕了,你都要哭得嘴唇翻白,昏去一两分钟。外婆去普陀烧香买回来给你的泥人,你何等鞠躬尽瘁地抱他、喂他;有一天你自己失手把他打破了,你的号哭的悲哀,比大人们的破产、失恋、丧考妣,全军覆没的悲哀都要真切。两把芭蕉扇做的脚踏车,麻雀牌堆成的火车、汽车,你何等认真地看待,挺直了嗓子叫“汪——,”“咕咕咕……”,来代替汽笛。宝姐姐讲故事给你听,说到“月亮姐姐挂下一只篮来,宝姐姐坐在篮里吊了上去,瞻瞻在下面看”的时候,你何等激昂地同她争,说“瞻瞻要上去,宝姐姐在下面看!”甚至哭到漫姑面前去求审判。我每次剃了头,你真心地疑我变了和尚,好几时不要我抱。最是今年夏天,你坐在我膝上发见了我腋下的长毛,当作黄鼠狼的时候,你何等伤心,你立刻从我身上爬下去,起初眼瞪瞪地对我端详,继而大失所望地号哭,看看,哭哭,如同对被判定了死罪的亲友一样。你要我抱你到车站里去,多多益善地要买香蕉,满满地擒了两手回来,回到门口时你已经熟睡在我的肩上,手里的香蕉不知落在哪里去了。这是何等可佩服的真率,自然与热情!大人间的所谓“沉默”“含蓄”“深刻”的美德,比起你来,全是不自然的,病的,伪的!
  你们每天做火车,做汽车,办酒,请菩萨,堆六面画,唱歌,全是自动的,创造创作的生活。大人们的呼号“归自然!”“生活的艺术化!”“劳动的艺术化!”在你们面前真是出丑得很了!依样画几笔画,写几篇文的人称为艺术家,创作家,对你们更要愧死!
  你们的创作力,比大人真是强盛得多呢:瞻瞻!你的身体不及椅子的一半,却常常要搬动它,与它一同翻倒在地上;你又要把一杯茶横转来藏在抽斗里,要皮球停在壁上,要拉住火车的尾巴,要月亮出来,要天停止下雨。在这等小小的事件中,明明表示着你们的小弱的体力与智力不足以应付强盛的创作欲、表现欲的驱使,因而遭逢失败。然而你们是不受大自然的支配,不受人类社会的束缚的创造者,所以你们遭逢失败,例如火车尾巴拉不住,月亮呼不出来的时候,你们决不承认是事实的不可能,总以为是爹爹妈妈不肯帮你们办到,同不许你们弄自鸣钟同例,所以愤愤地哭了,你们的世界何等扩大!
  你们一定想:终天无聊地伏在案上弄笔的爸爸,终天闷闷地坐在窗下弄引线的妈妈,是何等无气性的奇怪的动物!你们所视为奇怪动物的我与你们的母亲,有时确实难为了你们,摧残了你们,回想起来,真是不安心得很!
  阿宝!有一晚你拿软软的新鞋子,和自己脚上脱下来的鞋子,给凳子的脚穿了,刬袜立在地上,得意地叫“阿宝两只脚,凳子四只脚”,你们的母亲喊着“龌龊了袜子!”立刻擒你到藤榻上,动手毁坏你的创作。当你蹲在榻上注视你母亲动手毁坏的时候,你的小心里一定感到“母亲这种人是何等煞风景而野蛮”罢!
  瞻瞻!有一天开明书店送了几册新出版的毛边的《音乐入门》来。我用小刀把书页一张一张地裁开来,你侧着头,站在桌边默默地看。后来我从学校回来,你已经在我的书架上拿了一本连史纸印的中国装的《楚辞》,把它裁破了十几页,得意地对我说:“爸爸!瞻瞻也会裁了!”瞻瞻!这在你原是何等成功的欢喜,何等得意的作品!却被我一个惊骇的“哼!”喊得你哭了。那时候你也一定抱怨“爸爸何等不明”罢!
  软软!你常常要弄我的长锋羊毫,我看见了总是无情地夺脱你。现在你一定轻视我,想道:“你终于要我画你的画集的封面!”
  最不安心的,是有时我还要拉一个你们所最怕的陆翁沙医生来,教他用他的大手来摸你们的肚子,甚至用刀来在你们臂上割几下,还教妈妈和漫姑擒住了你们的手脚,捏住了你们的鼻子,把很苦的水灌到你们的嘴里去。这在你们一定认为是太无人道的野蛮举动罢!
  孩子们!你们果真抱怨我,我倒欢喜;到你们的抱怨变为感激的时候,我的悲哀来了!
  我在世间,永没有逢到像你们一样出肺肝相示的人。世间的人群结合,永没有像你们样的彻底地真实而纯洁。最是我到上海去干了无聊的所谓“事”回来,或者去同不相干的人们做了叫做“上课”的一种把戏回来,你们在门口或车站旁等我的时候,我心中何等惭愧而又欢喜!惭愧我为甚么去做这等无聊的事,欢喜我又得暂时放怀一切地加入你们的真生活的团体。
  但是,你们的黄金时代有限,现实终于要暴露的。这是我的经验过来的情形,也是大人们谁也经验过的情形。我眼看见儿时的伴侣中的英雄、好汉,一个个退缩、顺从、妥协、屈服起来,到像绵羊的地步。我自己也是如此。“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你们不久也要走这条路呢!
  我的孩子们!憧憬于你们的生活的我,痴心要为你们永远挽留这黄金时代在这册子里。然真不过像“蜘蛛网落花”,略微保留一点春的痕迹而已。且到你们懂得我这片心情的时候,你早已不是这样的人,我的画在世间已无可印证了!这是何等可悲哀的事啊!
  6.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孩子们比大人更有创造力,他们不受大自然的支配,不受人类社会的束缚,创造者,而大人则是不自然的,病的,伪的。
  B.作者记录了孩子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如瞻瞻为了小事大哭、阿宝给凳子穿鞋等,现了孩子们的天真可爱和纯真的童心。
  C.作者为了将孩子们的黄金时代永远留在册子里,为孩子们画了很多画,但他也知道,随孩子们逐渐长大,他们一定会失去自己的黄金时代。
  D.作者通过描述孩子们的生活,表达了对孩子们的喜爱和对自己不能经常陪伴孩子们的愧疚之情,同时也对孩子们的未来充满了担忧。
  7.下列对作品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孩子们的真率、自然与大人们的“沉默”“含蓄”“深刻”作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成人界的否定与批判。
  B.文章语言朴素率真,多用口语,如“你何等鞠躬尽瘁地抱他、喂他”“你的号哭的悲哀,比大人们的破产、失恋、丧考妣、全军覆没的悲哀都要真切”等,写出了孩子们的天真可爱。
  C.作者描述孩子们的生活场景时,笔触细腻,例如“把它横转来藏在抽斗里,要皮球停在上”等细节,充满了童真童趣。
  D.文章以“我的孩子们”开头,又以“我的孩子们”结尾,既与文章标题相呼应,又形成了一三叹的效果,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8.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作者在孩子们身上看到了哪些人性的闪光点。
  9.作者在文中多次提到“悲哀”一词,请结合文本分析作者“悲哀”的原因有哪些?

查看试卷详细描述信息     立即下载本试卷     收藏本试卷     完善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