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试卷浏览 > 期中期末 > 山东省临沂24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题(A卷)

全卷浏览

山东省临沂24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题(A卷)

缺少了大题号、题目说明等内容?请在本页底部下载已排好版的完整版本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着色(zháo) 炽热(chì) 压轴戏(yā) 一暴十寒(pù)
  B. 瓶颈(jǐng) 包扎(zā) 角斗士(jué) 苍劲有力(jìng)
  C.毛坯(pī) 濒临(bīn) 酵母菌(xiào) 断壁残垣(yuán)
  D. 横财(hèng) 花冠(guān) 处女作(chǔ) 麻痹大意(p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枯燥 璀灿 活性炭 望风披靡 绵里藏针 立竿见影
  B.震撼 嗔怪 一副画 无耻谰言 死不瞑目 严惩不待
  C.宣泄 慰藉 元霄节 震聋发聩 郑重其事 黄粱美梦
  D.惊蛰 坐落 亲和力 谈笑风生 恻隐之心 拭目以待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2013年7月22日,新华社授权全文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条例》。
  B.这几个犯罪嫌疑人虽拒不交待问题,但从他们的行迹看,心里有鬼还是可以肯定的。
  C.黄仁宇先生是当代中国学者中罕见的具有见微知著,融会贯通的驾驭史料能力的“通史”之才。
  D.这样的小错误对于整个题目来说无伤大雅,不足为训的,我们决不能只纠缠于细枝末节而忘了根本的目标。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习近平定义“中国梦”——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而且满怀信心地表示这个梦想“一定能实现”。
  B.笔者听说过挂羊头卖狗肉,如今鼠肉冒充羊肉却是实实在在,堂而皇之被端上了餐桌。笔者想问,这么多的伪劣羊肉甚至可能是“毒羊肉”都销售到了哪里?我们的监管部门又干嘛了?
  C.一名小学生每天摄入的肉食总量,不应当超过1个小鸡腿或2个鸡翅中,小学生每日至少应睡10个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中小学生健康指引》)
  D.北京人艺最近推出四个轮换剧目:《天下第一楼》、《小井胡同》、《上帝的宠儿》和《洋麻将》,这些剧目都是经过观众检验的,确实是优秀剧目。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新交规”不仅让城市交通事故大幅减少,人们日益增强的交通法规意识也使得公路交通较以前更为畅通。
  B.上海某中学为强化学生创新意识,专门开设展台,展出了十多个学生制作的飞机模型。
  C.因三公经费紧缩,今年奢侈用品的销售出现了实际行情与市场预估截然相反的现象。
  D.在这部作品中,刻画了一位历经沧桑却仍对生活充满热爱之情的老人形象,揭示了人生存在的终极意义及美的真谛。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论文雅孙克强在古典美学中,雅俗与“文野”分别组合,成为两组相对的范畴,即文雅和野俗。二者是对立的两极,相反而又相成。
  从人类文明脱离动物本性起步之际,雅与俗的分野就产生了。人类文明进步愈大,文化层次愈高,知识修养积累得愈丰厚,雅俗的差异就愈显著。上古时期,典型的雅俗差异表现在《诗经》之中。《诗经》的内容分为风、雅、颂三类,风诗的作者多为农夫走卒、妇人女子,多道田间闾巷的山情水音,显得浅近野俗一些;雅诗则多出自公卿士大夫之手,较为讲求辞彩,显示出作者较高的文化修养。因而雅诗与文采相联系,成为“文雅”。文雅观念的形成也与孔子有关,《论语•雍也》记孔子语:“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其文质观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雅适合的是士大夫知识阶层的口味,反映的是他们的思想感情和审美习惯。文雅的重要内容是指语言中显示出的文化知识的积累。在语言中引用或化用古人语句、古典古事,可使语言有苍古博厚之风。古代的批评家认为,知识、学问的有无或多少是区别雅俗的重要标准。清人毛奇龄说:“天下惟雅须学,而俗不必学;惟典则须学,而鄙与熟则不必学。”读书是求雅去俗的最好途径。
  在中国古典美学史上,雅俗的表现是复杂的、多样的。雅俗的差异在于文化层次的高低,在于文化积累的多少。然而这种高低和多少却又是相对的,是在比较中呈现的。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度”,超过度的限制,就会走向它的反面。
  雅和俗虽然异势,但也并非水火不容,雅俗在一定的条件下也会互相易位。“以俗为雅”这个中国美学史和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影响的理念即是典型的例证。文雅本指文采华美,语言修辞工致,是艺术修养高的标志,但如果一味追求文采华丽、语言精致,则又会成为千口一腔的陈辞滥调,又成了凡俗、陈俗的东西而令人生厌。这时如果别出心裁,有意从以前已遭摒弃的民间语言中汲取材料,用入作品中,则会产生清新出奇的效果,这正是高雅的一种表现。“以俗为雅”的作品,其外在的形式特征是“俗”,而其体现出来的品格、趣味却是“雅”。这里“俗”和“雅”是相互协调、相反相成、浑融一体的。
  “以俗为雅”的理念还可以运用到文学创作的体裁、题材、意境等领域。如表现在体裁方面,古代文学家、批评家通常推崇雅体,贬斥俗体,如民间歌谣就被视为俗体而受到贬斥。但也有一些作家看到了这种体裁所蕴含的艺术价值,如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也能创造出优秀的作品。
  我们要辩证地看待文雅和通俗。梁启超的看法对我们很有启发。他将诗分为“文人诗”和“民间歌谣”两类,并指出:“简单说,好歌谣纯属自然美,好诗便要加上人工的美。”“对于自然美加上些人工,又是别一种风味的美,譬如美的璞玉,经琢磨雕饰而更美;美的花卉,经栽植布置而更美。”
  (选自《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1期,有删改)
  6.下列关于“文雅”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中国古典美学中,文雅是和野俗相对的范畴,二者是对立的两极,相反相成。
  B.“以俗为雅”理念出现后,文采华美、语言修辞工致,就不再是文雅的标准了。
  C.文雅观念的形成与人类文明进步直接相关,也与孔子影响后世的文质观有关。
  D.引用化用古语,使语言苍古博厚,显示出丰厚的文化积累,是文雅的重要内容。
  7.下面对雅俗关系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雅俗的差异在于文化层次的高低和文化积累的多少,唯有读书才能求雅去俗。
  B.任何事物都有度,超过度的限制,就会走向它的反面,以俗为雅即是典型例证。
  C.一味讲求文采和语言,就会成“俗”;使用民间语言别出心裁,则会现“雅”。
  D.雅和俗虽然异势,但并非水火不容,它们是相互协调、相反相成、浑融一体的。
  8.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
  A.《诗经》中“风诗”显得浅近野俗,“雅诗”讲求辞彩成为“文雅”,是我国古典美学史上最典型的雅俗差异。
  B.梁启超将诗分为“文人诗”和“民间歌谣”两类,他认为好民间歌谣纯属自然美,而好文人诗则属人工美。
  C.古代文学家通常不能发现民间歌谣所蕴含的艺术价值,将其视为俗体加以贬斥,因而创造不出优秀的作品。
  D.在中国古典美学史上,虽然雅俗的表现是复杂的,但知识、学问的有无或多少始终是区别雅俗的重要标准。

查看试卷详细描述信息     立即下载本试卷     收藏本试卷     完善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