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题目浏览 > 文言文 >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阅读答案及翻译
题目详细信息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阅读答案及翻译

  • 题目编号:27864
  • 是否推荐:
  • 难度平均:3
  • 质量平均:3
  • 收藏次数:0
  • 浏览次数:674
  • 使用次数:0
  • 创建时间:2023-02-01
  • 上传用户:gzywtk
  • 上传时间:2023-03-12
  • 考点详细:文言文-文言文综合
  • 选文题目: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作者出处:吕留良 体裁:传记 文言考点:翻译-断句-概括分析-文化常识 所考实词: 所考虚词:

试题内容: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喻”只是明白,君子只于是非上明白得尽,小人只于利欲上明白得尽。力行在笃好之后,笃好又在深喻之后。
  程子谓“惟其深喻,是以笃好”,正指已成之君子小人。
  “喻”字兼深知笃好而言,然必深知然后笃好。看“深”字“笃”字,皆非恒人之知与好所得而与也。喻利人但将贪污一流罩煞不知这里面正有人物在。天下颇有忠信廉洁之行而其实从喻利来者盖其智慧实晓得如是则利非然则害故所行亦复近义。然要其隐微端倪之地,实不从天理是非上起脚,而从人事利害上得力,此之谓喻利之深笃;若贪污之人,止知小利而不知大害,知近利而不知其后之大不利,此并不能喻利者。虽均之为小人,而其等高下悬殊。不能深喻者,其为小人犹浅,至喻之能深笃者,直与君子疑似,后世不察,每为所欺,而此种学术,遂流传于天地之间。如孔孟所指之乡愿,今人竟望为君子不可及之人矣,岂不可恨可痛!
  喻兼性学,不是漫然便晓,只是人门一歧,一路必造其极。
  世间只有这两条路,不喻义即喻利,中间并无隙地可闲歇一班人!而且喻义者必远利,喻利者必贼义,中间亦更无调停妙法可两不相妨。
  陆子静说志习在此,则喻在此,是从喻字前说。子静谓科举纯是喻利,看来确然如此。今日举业愈趋愈下,即不利亦骛之,只是妄求耳,并未曾喻,然则求昔日之小人亦不可得矣。
  (节选自吕留良《四书讲义》)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天下颇有忠信廉洁之行/而其实从喻利来者/盖其智慧实晓得如是则利/非然则害/故所行亦复近义。
  B.天下颇有忠信/廉洁之行而其实从喻利来者/盖其智慧实晓得/如是则利非然则害/故所行亦复近义。
  C.天下颇有忠信/廉洁之行而其实从喻利来者/盖其智慧实晓得如是则利/非然则害/故所行亦复近义。
  D.天下颇有忠信廉洁之行/而其实从喻利来者/盖其智慧实晓得/如是则利非然则害/故所行亦复近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力行在笃好之后”与“有志与力,而不随以怠”(《游褒禅山记》)两句中的“力”字含义不同。
  B.“惟其深喻,是以笃好”与“则刘病日笃”(《陈情表》)两句中的“笃”字含义相同。
  C.“后世不察”与“察邻国之政”(《寡人之于国也》)两句中的“察”字含义相同。
  D.“而且喻义者必远利”与“亲贤臣,远小人”(《出师表》)两句中的“远”字含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子对于义和小人对于利,都有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因为深刻地明白它,进而十分爱好它。
  B.都是小人,但是不同的小人其实差异很大,那些对利益原则领悟极深刻的小人其实与君子已经差异不大。
  C.追求道义的人和追求私利的人走的是不同的道路,所以二者没有可能调和。
  D.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某种程度上,科举制度已经背离了君子之道。
  本试题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贪污之人,止知小利而不知大害,知近利而不知其后之大不利,此并不能喻利者。
  (2)今日举业愈趋愈下,即不利亦骛之,只是妄求耳,并未曾喻,然则求昔日之小人亦不可得矣。

试题答案:

10.A
  11.B
  12.B
  13.(1)像那贪婪肮脏之人,只知道小利并不知道大害,只知道眼前的利益而不知道眼前小利之后的大害,这并不能说他们透彻地明白了利益。
  (2)如今科举制度每况愈下,即便科举无利可图也追逐,只是虚妄地追求罢了,人们并没有熟悉明白科举,这样,今天的士人就是想成为以前虚伪的小人也是不可能的了。
  【解析】
  10.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断句的能力。
  句意:天下一些忠信廉洁的品行,而正好是因为一些人明白利益,大抵是他们的智慧确实明白这样做会得利,不这样做会受害,所以他们所做的也貌似符合道义。
  “忠信廉洁”是修饰“行”的定语,而“忠信廉洁之行”整体作为“有”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C;
  “如是则利”作“晓得”的宾语,动宾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
  故选A。
  11.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辨析一词多义的能力。
  A.“力”:副词,矢志不渝地/名词,体力。句意:简单热爱一件事才能矢志不渝地践行这件事/有了志气与体力,也不盲从别人、有所懈怠。
  B.“笃”副词,十分/疾病加重。两句中的“笃”字含义不同。句意:只有深刻领悟,所以才能坚定热爱/但刘氏的病情却日渐加重。
  C.“察”:都意为鉴别,观察。句意:后世的人们不去鉴别/观察邻国的政治。
  D.“远”:都意为远离,摒弃。句意:而且执着道义的人一定会摒除私利/亲近贤臣,疏远小人。
  故选B。
  12.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那些对利益原则领悟极深刻的小人其实与君子已经差异不大”表述有误,根据原文“至喻之能深笃者,直与君子疑似,后世不察,每为所欺”可知,是小人和君子外表看着相似,但是小人和君子有着本质的区别。
  故选B。
  13.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1)“若”,像;“止”,副词,只;“喻”,明白。
  (2)“愈趋愈下”,可意译为“每况愈下”;“骛”,追逐;“妄”,虚妄。
  参考译文:
  孔子说:“君子知晓道义,小人熟悉利益。”
  “喻”只是熟悉明白,君子只在是非道义上能明白地透彻,小人只在利益欲望上能明白地透彻。简单热爱一件事才能矢志不渝地践行这件事,深刻领悟一件事才能坚定热爱这件事。
  程子(程颐、程颢)说:“只有深刻领悟,所以才能坚定热爱”,这正好说的就是那些君子和小人。
  “喻”字兼有深知热爱的意思,然而一定是深刻领悟后才会坚定热爱。看“深知”和“热爱”这词,都不是一般人的了解和爱好所能达到。透彻明白利益的人,只将他们看成是贪婪肮脏的人,殊不知透彻明白利益的人里面,正好有一些貌似值得称赞的人。天下一些忠信廉洁的品行,而正好是因为一些人明白利益,大抵是他们的智慧确实明白这样做会得利,不这样做会受害,所以他们所做的也貌似符合道义。然而,他们做事的原始的隐藏着的动机,并不是从天理是非上考虑,而是着眼于人事利害,这其实是在对利益熟悉明白之后的坚定热爱;像那贪婪肮脏之人,只知道小利并不知道大害,只知道眼前的利益而不知道眼前小利之后的大害,这并不能说他们透彻地明白了利益。虽然这两种人都是小人,然而他们的层次相差很大。不能深刻领悟利益的,做小人都是低层次的,等到能够深刻领悟并进而坚定热爱,差不多外表就跟君子很相似了。后世的人们不去鉴别,常常被这些人欺骗,而这种虚伪、欺诈的为人处世之法就在天地之间流传。像孔子孟子所指摘的伪君子,今天的人们竟然把他们当成不可企及的君子,难道不可恨可痛吗!
  要洞悉的事情包括“性”和“学”,这不是随便就能明白的,只是入门错了,一路走下去就会误入歧途,难以返回。
  世间只有“喻义”“喻利”这两条路,不是道义就会是利益,中间并没有别的道路让常人选择!而且执着道义的人一定会摒除私利,追逐利益的人一定会败坏道义,中间也没有好的调和办法让二者互不妨害。
  陆子静(陆九渊)说一个人志向习惯在这里,这个人熟悉明白的事理就在这里, 陆九渊是从一个人深刻领悟一件事之前的状态说起的。陆子静说科举制度完全是让人追名逐利,看来确实是这样。如今科举制度每况愈下,即便科举无利可图也追逐,只是虚妄地追求罢了,人们并没有熟悉明白科举,这样,今天的士人就是想成为以前虚伪的小人也是不可能的了。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阅读答案及翻译 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加入选题     收藏本题     完善题目
  • 评价此题:难度得分
  •   质量得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