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题目浏览 > 文言文 >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_文言文翻译及试题答案
题目详细信息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_文言文翻译及试题答案

  • 题目编号:2973
  • 是否推荐:
  • 难度平均:3
  • 质量平均:3
  • 收藏次数:0
  • 浏览次数:2691
  • 使用次数:1
  • 创建时间:2011-09-13
  • 上传用户:gzywtk
  • 上传时间:2012-01-09
  • 考点详细:文言文-文言文综合
  • 选文题目:齐宣王 见颜斶 作者出处:战国策•齐策四 体裁:其它 文言考点:实词-虚词-翻译-断句 所考实词:贵|亟|病|备 所考虚词:莫|之|焉|则

试题内容: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0—12 题。(9分,每小题3分)
  10.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B、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C、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D、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2题。
  齐宣王 见颜斶①,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宣王不悦。左右曰:“王,人君也。斶,人臣也。王曰‘斶前’,亦曰‘王前’,可乎?”斶对曰:“夫斶前为慕势,王前为趋士。与使斶为趋势,不如使王为趋士。”王忿然作色曰:“王者贵乎?士贵乎?”对曰:“士贵耳,王者不贵。”宣王默然不悦。
  左右皆曰:“大王据千乘之地,天下之士,仁义皆来役处,东西南北,莫敢不服。今夫士之高者,乃称匹夫,徒步而处农亩。士之贱也,亦甚矣!”
  斶对曰:“不然。斶闻古大禹之时,诸侯万国。何则?德厚之道,得贵士之 力也。及汤之时,诸侯三千。当今之世,南面称寡者,乃二十四。由此观之,非得失之策欤?是故《易传》不云乎:‘居上位,未得其实,以喜其为名者,必以骄奢为行。倨慢骄奢,则凶从之。是以君王无羞亟问,不愧下学。是故成其道德而扬功名于后世者,尧、舜、禹、汤、周文王是也。夫上见其源,下通其流,至圣明 学,何不吉之有哉!老子曰:‘虽贵,必以贱为本;虽高,必以下为基。是以侯王称孤、寡,是其贱必本欤!’非夫孤寡者,人之困贱下位也,侯王以自谓,岂非下人而尊贵士欤?夫尧传舜,舜传禹,周成王任周公 旦,而世世称曰明主,是以明乎士之贵也。”
  宣王曰:“嗟乎!君子焉可侮哉,寡人自取病耳!及今闻君子之言。愿请受为弟子。”颜斶辞去曰:“夫玉生于山,制则破焉,非弗宝贵矣,然夫璞不完。士生乎鄙野,推选则禄焉,非不得尊遂也,然而形神不全。制言者王也,尽忠直言者斶也。言要道已备矣,愿得赐归。”则再拜而辞去也。(取材于《战国策•齐策四》)
  【注】①斶:读chù。颜斶,齐国隐士。
  1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得士之力也 贵:以……为贵
  B.是以君王无羞问 亟:多次
  C.寡人自取耳 病:缺点
  D.言要道已矣 备:详尽
  1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 东西南北,敢不服 B. 何不吉有哉
  四境之内,不有求于王 是以明乎士贵也
  C. 君子可侮哉 D. 制破焉
  不入虎穴,得虎子 金就砺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夫斶前为慕势,王前为趋士。与使斶为趋势,不如使王为趋士。(4分)
  译文:
  (2)、居上位,未得其实,以喜其为名者,必以骄奢为行。(4分)
  本试题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译文:
  (3)、士生乎鄙野,推选则禄焉,非不得尊遂也,然而形神不全。(4分)
  译文:

试题答案:

10.(3分)A
  人不用学习而有的能力,是本能;不用思考而知道的事情,是自身的意识。小孩子没有不知道爱自己的父母的,等到他长大,没有不知道尊敬自己的兄长的。爱父母,是仁;尊敬兄长,是义。(有了仁义,)无需别的,也能通达天下的道理。
  11.C(病:不愉快)
  12.B(A代词,没有谁。B助词,宾语前置标志;助词,的。C代词,怎么。D副词,就)
  13.(1)、我上前是趋炎附势,大王上前是礼贤下士。与其让我趋炎附势,不如让大王礼贤下士。(采分点:“为”“慕势”“前”固定句式)
  (2)(国君)在统治地位,(却)没有那种实际的(才德),喜欢(追求)那种虚名的(人),必然用傲慢奢侈(的举动)行事。(采分点:“其实”“名”“ 骄奢”“行”)
  (3)士人生在偏僻乡野,(一经)推举选拔就享有禄位了,不是(享有禄位就)不尊贵显达了,但是(他的)身体和精神(就)不(再)完整独立。(采分点:“鄙野”“推选”“形神”“然而”)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齐宣王召见颜斶,说:“颜斶上前来!”颜斶也说:“大王上前来!”宣王很不高兴。左右近臣说:“大王是人君,颜斶(你)是人臣。大王说‘颜斶上前来’,(你)也说‘大王上前来’,(这样)可以吗?”颜斶回答说:“我上前是趋炎附势,大王上前是礼贤下士。与其让我趋炎附势,不如让大王礼贤下士。”宣王生气地变了脸色说:“王尊贵,还是士尊贵?”(颜斶)回答说:“士尊贵,王不尊贵。”宣王不说话,很不高兴。
  左右近臣说:“大王拥有千乘大国的土地,天下的士人,仁义者都来到齐国,甘心为大王服务,四方诸侯没有谁敢不服从(大王)。现在士人中那些高尚的人,也就被称作匹夫,(以)平民(身份)居住在乡间(而已)。士人这样下贱呀,也真是够可以了。”
  颜斶回答说:“不对。我听说上古大禹之时,诸侯国有上万个。什么原因呢?(他们治国)贤能的原因,是得力于重用士人。到了商汤 时代,诸侯(尚存)三千。到了现在,面向南方称王的,才二十四位(诸侯)。由此看来,(难道)不是(由于)政策的得失(造成的)吗?因此《易传》不是说吗:‘国君在统治地位,(却)没有那种实际的(才德),喜欢(追求)那种虚名的(人),必然用傲慢奢侈(的举动)行事。傲慢奢侈,那么灾祸就会随之而来。因此君主不以多次向别人请教为羞耻,不以向地位低微的人学习为愧疚。以此成就他的道德,在后世扬名立功的,尧、舜、禹、汤、周文王(都)是这样的人。(若能)向上看清事物的本源,向下通晓事物的流变,至圣者懂得(该)学些什么,(那还会)有什么不吉祥的事情呢?老子说:‘虽然贵,一定以贱为根本;虽然高,一定以下为基础。因此诸侯君主自称为孤、寡,这大概是(因为他们懂得)贱一定是(贵的)根本(的道理)吧。’(他们)并不是那种孤寡的人,(孤寡是指)生活困窘、地位卑微,诸侯君主(却)用(这些称呼)自称,难道不是(谦居于)别人之下,把士人看得很尊贵(的做法)吗?尧传位给舜,舜传位给禹,周成王任用周公旦 ,世世代代称(他们是)贤明的君主,这是因为(他们)明白士人是可贵的。”
  宣王说:“唉呀!君子怎么能侮慢呢,我是自找不痛快呀!到现在(我才)听到了君子的高论。希望您收下(我)做学生。”颜斶辞谢,(要)离开,说:“玉生在山中,(一经)雕琢就破坏(本色)了,不是(经过雕琢就)不宝贵了,但是那璞玉(就)不(再有本真的)完美了。士人生在偏僻乡野,(一经)推举选拔就享有禄位了,不是(享有禄位就)不尊贵显达了,但是(他的)身体和精神(就)不(再)完整独立。发号施令的是大王,竭尽忠心直言进谏的是颜斶。(我)阐述主要的意见已经很详尽了,希望您能允许我回去。”于是(颜斶)行再拜礼辞谢离去。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_文言文翻译及试题答案 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加入选题     收藏本题     完善题目
  • 评价此题:难度得分
  •   质量得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