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试卷浏览 > 高考模拟 > 山东省潍坊市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全卷浏览

山东省潍坊市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缺少了大题号、题目说明等内容?请在本页底部下载已排好版的完整版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正是初夏时节,阳光有些恍惚,有些摇摆。它醉醺醺地穿行于山野巷陌间,(透露/流露)出对盛夏的一丝幢憬。山色朦胧,田野青葱。___________。绿,由高及低,错落有致。远山是梦里的黛绿,禾苗是清翠欲滴的新鲜。溪畔的马鞭草、向日葵、矢车菊、金盏菊尽情绽放,(肆意/随意)绚烂。民居簇新,树影婆娑,庭前的竹子修长而涓秀。乡村戏台边,怒放的蔷薇(渲染/浸染)着一种自由和热烈的气氛,没有人可以阻挡它肆无忌诞地倾诉。一条苔痕斑驳的石板路通向村头的水塘。___________。
  1.文中加点词语,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恍惚 错落有致 B.簇新 清翠欲滴
  C.涓秀 树影婆娑 D.斑驳 肆无忌诞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透露 随意 渲染 B.透露 肆意 浸染
  C.流露 肆意 渲染 D.流露 随意 浸染
  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远山与青青田园构成富有层次感的画卷
  塘中浮萍零落,荷花含苞;塘边农妇捣衣,孩童嬉水
  B.青青田园与远山构成富有层次感的画卷
  塘中浮萍零落,荷花含苞;塘边农妇捣衣,孩童嬉水
  C.远山与青青田园构成富有层次感的画卷
  塘中浮萍零落,亦有含苞的荷花;塘边农妇捣衣,还有嬉水的孩童
  D.青青田园与远山构成富有层次感的画卷
  塘中浮萍零落,亦有含苞的荷花;塘边农妇捣衣,还有嬉水的孩童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本次世锦赛上 ,丁俊晖精准的远台进攻让观众不时发出赞叹声,但他充耳不闻,冷静地寻找战机,力求给对手致命一击。
  B.青年教师有的讲课水平高,有的科研能力强,半斤八两,高校应该建立更加科学的评价体系,让他们在擅长的领域中发挥作用。
  C.国有企业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环境,我们必须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进程,理直气壮地发展壮大国有经济。
  D.受南方持续强降雨影响,福建省泰宁市池潭水电厂附近山体突然分崩离析,引发大型泥石流灾害,当地政府紧急展开救援。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我国版权保护大环境尽管持续改善,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仍将是版权纠纷高发期,保护知识产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B.既然环评的目的是预防环境不被污染,那么有关方面就应该将项目建设中的环境隐患纳入环评范围,全过程回应民众关切。
  C.我刚四岁,爸爸就离开奶奶和妈妈去广东打工,一直到我七岁的时候才回来,我孤僻、不爱说话的性格,大概就与此有关吧。
  D.园林专家指出,海芋、马蹄莲等植物体内所含的草酸钙针晶会刺激皮肤,引起瘙痒和水肿,严重的可诱发窒息,导致死亡。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①古典诗歌欣赏不约而同地集中在情景上,将其作为核心范畴。古典诗论之所以这样重视情景的关系,表面上看,是由于诗歌往往作为现场交往的手段,自然景观和人情世事都在现场引发,现场感决定了触景生情和即景抒情。往深处探索,这里似乎还有和中国的绘画一样的美学原则,那就是把重点放在人和自然的和谐上,在天人合一的基础上建构出情景交融的“意境的 诗学范畴”。
  ②现场感的“感”,一方面指所感对象是景物,另一方面指所感主体是人情。但有些诗评家却常把两者绝对割裂开来。如宋诗评家范晞文,在分析诗歌时,往往把律诗对仗句的情景机械分割为“上联景,下联情”“上联情,下联景”之类。个中原因,可能在于中国传统的诗学理念中片面强调真和实,不免将之推向极端。至于把“真”和“实”机械地等同起来,就更加僵化了。在这一点上,连王夫之也未能免俗。他把景钉死在“实”,也就是现场感上。他说:“身之所历,目之所见,是铁门限。”这就把景观的“真”变成了现场亲历的“实”。
  ③对这个理论上的 偏颇,许多诗评家长期含而混之,只有清代的黄生提出挑战:“诗家写有景之景不难,所难者写无景之景。”有景之景,写五官直接感知,因情绪而产生变异感,这是常规现象。而“无景之景”乃不见之见,变不见为见者,情也。后来,清人乔亿提出了一个与王夫之的“目接”相反的范畴“神遇”,可以说为黄生的“无景之景”提供了理论支撑。“景有神遇,有目接。神遇者,虚拟以成辞……”这个“神”隐含着诗的虚拟、想象,由情而感的自由。
  ④“神遇”是想象的,有可能 不是真的。其感染力从何而来呢?早在明朝,谢榛就提出与写实相对的“写虚”。认为诗人的功夫就是在虚实之间“权衡”。实际上就是说写实与写虚的对立并不是僵化凝固的,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他认为贯休的“庭花濛濛水泠泠,小儿啼索树上莺”,“景实而无趣”;而李白的“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景虚而有情”。
  ⑤在汉语中,虚和假是联系在一起的,怎样才避免由虚而假,达到由虚而真呢?元好问曾经提出,虚不要紧,只要虚得诚就是根本。实际上,诗人无不自以为是诚心而发,可是事实上,假诗还是滔滔者天下皆是也。乔亿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有了突破,这个突破首先在理论范畴上。一般诗评词评,大都从鉴赏学出发,而乔亿却从创作论出发,从创作过程、从难度的克服来展开论述:景观万象已经给前人写光了,经典的、权威的诗语,已经充满了心理空间。怎样才能再虚而不假,虚而入诚呢?乔亿提出“同题而异趣”,也就是同景而异趣。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找到自我之心与他人之心的不同,即使面对的是相同的景物,诗文也会有无穷的不同。
  (节选自孙绍振《情景之真实、变异和相生》,有删改)
  6.根据全文内容,下列有关诗歌情景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作为现场交往的手段时,景物和 人情都在现场引发,现场感决定了不能把它们绝对割裂开。
  B.诗歌情景的真和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鉴赏诗歌时不能把“真”和“实”机械地联系在一起。
  C.诗歌的景可以是实,也可以是虚,实景和虚景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诗人的功夫就是“权衡”虚实。
  D.只要诗人能找到自我之心与他人之心的不同,即使所写的景物与其他诗歌相同,表 现的情趣也会不同。
  7.依据第③段内容,下列诗句及分析不符合“无景之景”特点的一项是
  A.“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通过想象酒醒时只能独自面对岸边杨柳、凄冷晓风和如钩残月,表现无法排遣的离愁别绪。
  B.“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借景抒情,用白云随风飘浮比喻友人行踪不定,用夕阳不忍离开大地,表现对朋友依依不舍的心情。
  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通过写日后一定登上泰山顶峰,那时俯瞰群山,群山会显得更渺小,表现 泰山的雄姿和气势。
  D.“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通过想象与亲人团圆时,共剪西窗烛,再谈及今日巴山夜雨的情景,表现对亲人的思念。
  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传统的诗学理念中片面强调真和实,可能是导致一些诗评家常把所感对象和所感主体绝对割裂开的原因。
  B. 元好问认为,只要虚得诚就能避免由虚而假,可实际上,尽管诗人无不诚心而发,假诗仍然遍布天下。
  C.一般的诗评词评大都从鉴赏学出发,而乔亿则从创作论出发展开论述,这在诗论的理论范畴上是个突破。
  D.文章引用了大量古代诗评家的评论,通过对这些观点的批评或肯定,表达了作者对诗歌情景关系的独特见解。

查看试卷详细描述信息     立即下载本试卷     收藏本试卷     完善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