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试卷浏览 > 高考模拟 > 山东省青岛市2023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全卷浏览

山东省青岛市2023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缺少了大题号、题目说明等内容?请在本页底部下载已排好版的完整版本


15.A
  16.①其二中的“野云”居无定所、来去自由,是作者自况,既表现作者宦海沉浮、漂泊不定的情感,又表现其旷达自由、独立不羁的精神;
  ②其四中的“冻云”难以移动,顾虑重重,是诗人被贬处境的真实写照,以此反衬作者高远不俗的情怀。
  【解析】
  15.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A.“烘托作者焦躁烦乱的情绪”错误。作者独自拄着竹杖在河上的亭子上边避暑边吟诗,写出了作者的悠闲自在。
  故选A。
  16.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意象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
  其二中写到“却爱野云无定处”,这些“野云”居无定处,飘来飘去,不受约束,自由自在,从而表现出作者对“野云”自由、独立的喜爱之情。同时这一组诗写于作者被贬之时,所以“野云”的居无定所象征着作者的宦海沉浮、漂泊不定。所以其二中的“野云”是作者自况,既表现作者宦海沉浮、漂泊不定的情感,又表现其旷达自由、独立不羁的精神。
  其四中写到的云是“冻云”,“暮天寥落冻云垂”写到傍晚的天空一片寥廓,只有云彩一动不动,用一“冻”字来形容,体现出云难以移动的特点,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这组诗写于作者被贬之时,所以“冻云”也是作者当时境遇的写照,表明自己像这“冻云”一样难以移动、顾虑重重,而后文写景的诗句却视野开阔,仿佛描绘了一幅美妙的山水画,所以作者以“冻云”反衬作者高远不俗的情怀。
  17. 乌鸟私情 愿乞终养 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艰难苦恨繁霜,倒新停浊酒杯/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乞”“繁”“暮”。
  18.D
  19.“式”是特色鲜明、个性化的,这里突出基于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化”传达出中国已经由传统走向现代,由弱变强的过程。两个词语便于国际友人了解当代中国现状,表意简洁准确。
  【解析】
  18.
  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概念的把握能力。
  A.“老朋友”中“老”指的是认识很久。“老地方”中“老”指原来的。“老年人”中“老”指年龄大。
  B.“中国风”“复古风”中“风”这一词缀指的是一种是一种潮流。“龙卷风”中“风”指的就是自然界的风。
  C.“南天门”“凯旋门”“推拉门”指的就是具体可感的“门”。
  D.“感”是一词缀,一个“感”字表明了人的情绪感受。
  故选D。
  19.
  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般词语表达效果的理解能力。
  “中国式”是由词缀“式”组成的新词,一个“式”字具有特色鲜明、个性化的意思,和“中国”组成“中国式”,突出了这一特色、这一个性是基于中国国情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
  “现代化”是由词缀“化”组成的新词,一个“化”字就说明了渐变的过程。和“现代”组成“现代化”,说明了中国已经由传统走向现代,由弱变强的过程。
  用“中国式现代化”向国际友人介绍中国有利于国际友人了解中国的国情、特色和中国的现状,表意简洁准确。
  20.第四季度的享乐型消费虽然比前三个季度明显向好,但依然明显低于其他类型的消费水平。
  21.多向客户推荐商业养老保险和理财产品,依据不同消费层次客户的心理意向,推荐心仪的养老产品或服务模式。
  【解析】
  20.
  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
  根据图表,2022年享乐型消费第一季度是91.0,第二季度是90.3,第三季度是86.7,而第四季度是93.4,第四季度明显比前三个季度要高。2022年生存型消费第三季度最低,为108.9。2022年发展型消费第三季度最低,为111.2。所以享乐型消费明显低于生存型消费和发展型消费。享乐型消费明显低于生存型消费和发展型消费正好和第四季度的享乐型消费比前三个季度要高形成转折。
  21.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由原文“在储备个人养老金产品选择方面,多数人偏爱商业养老保险和理财产品”可知,作为银行从业人员要多向客户推荐商业养老保险和理财产品。
  由原文“中低收入群体更愿意购买低风险养老产品,高收入群体则更愿意购买中高风险养老产品”可知,依据不同消费层次客户的心理意向,推荐心仪的养老产品或服务模式。
  22.首先,摆明事情的重要性,“老太太生气呢”,然后,“你老人家不去,没个开交了”,让薛姨妈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然后,“只当疼我们吧”,将薛姨妈摆在体恤下人的主子位置,最后,“你老人家嫌乏,我背了你老人家去”提出解决办法,虽有点夸张,但如此连撒娇带恳求,自然有效。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语言表达技巧的把握能力。
  小丫头的话一共有四句,每句话都从不同的角度来说。
  “好亲亲的姨太太,姨祖宗,我们老太太生气呢”中“我们老太太生气呢”让薛姨妈认识到事情的重要性。
  “你老人家不去,没个开交了”让薛姨妈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只有薛姨妈才能让老祖宗的怒气消除。
  “只当疼我们吧”薛姨妈去是体恤这些下人,省得下人不好交差,所以将薛姨妈摆在体恤下人的主子位置。
  最后“你老人家嫌乏,我背了你老人家去”中“背了你老人家去”,提出了解决的办法,既解决了贾母让接薛姨妈的问题,也解决了薛姨妈嫌乏的问题,话语虽有点夸张,但如此连撒娇带恳求,自然有效。
  23.略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本题作文材料的框架是“谁告诉我们什么”。“什么”=“鸿沟”,是界线,是隔阂,也创造着对话的可能与沟通的途径。这句话是“鸿沟”的定义,主要表达了“鸿沟”的两个特点:
  ①是界线,是隔阂(完全的割裂);②创造着对话的可能与沟通的途径(也可能产生联系)。
  怎么理解这两个特点?首先,结合现代文阅读I《鸿沟为什么是古代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楚汉依“鸿沟”而划,“鸿沟”两侧,势力不同。同时,原文还有“1983年,美国哲学家莱文在论文中提出一种观点,认为外在的科学视角与内在的经验视角之间存在一条无法弥补的沟壑。1999年,美国国家远程通信和信息管理局在一份报告中阐释了一种现象,即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存在差距。在我们的话语里,前一种现象,叫作‘解释鸿沟’,后一种差距,意为‘数字鸿沟’。”由此,我们可以理解出“鸿沟”意味着两者之间的差距。因此:“鸿沟”是界线,是隔阂=“鸿沟”意味着两者不同、差距。但正因为“鸿沟”意味着两者不同、差距,我们要消除“鸿沟”,所以才能“创造着对话的可能与沟通的途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特点②是特点①的果。“创造着对话的可能与沟通的途径”是我们消除“鸿沟”的方法和策略,比如:交流,学习,取长补短。此外,对于“鸿沟”,我们应该认识到,今天的人类不再是一座孤岛,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避免以邻为壑,需要不断跨越鸿沟,需要加强对话,寻找沟通的多种可能,以解决人类面临的诸多共同问题。所以,从现实意义看,无论是个体间,还是群体间,还是不同民族与国家间,虽然普遍存在着鸿沟及造成的隔膜,诸如数字鸿沟、情感鸿沟、人际鸿沟、代际鸿沟、贫富鸿沟、文化鸿沟、文明鸿沟、价值观鸿沟等等,无论这鸿沟是历史遗留的,抑或是当下发展历程中新产生的,但追求对话,渴望沟通,避免误判,也是共同的心声。即使是根深蒂固的隔阂甚至敌意,也可能在历史的某个节点上出现转机,这是对话与沟通的力量所在,就像中国提供了沟通的平台,让多年的宿敌伊朗和沙特实现了对话,并以此为契机,中东迎来了和解潮,这是人心所思与所向。
  行文时,首先应当明确“鸿沟”是哪二者之间的不同和差距,然后我们应该怎样用“创造着对话的可能与沟通的途径”去消解“鸿沟”。写作时要注意,材料安排的先后关系告诉我们,写作重点还是应当侧重于消解“鸿沟”。比如可从科技与国力等角度切入,针对华为芯片技术和美帝之间有鸿沟,我们要如何消解这一问题,给出建议,如可交流学习,可自我奋发等等。也可以从人文关怀的角度思考老年人如何跨越“数字鸿沟”的问题,或数字化时代,如何更好地消解速度与温度在“鸿沟”面前难以跨越的问题。总之要层层深入,从“为什么”“怎么办”等角度把问题分析透彻。
  立意:
  1.加强创新合作,变“鸿沟”为桥梁。
  2.用温度消解“数字鸿沟”。
  3.“鸿沟”也会带来奋发进步的动力。

查看试卷详细描述信息     立即下载本试卷     收藏本试卷     完善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