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试卷浏览 > 高考模拟 > 山东省日照市2023届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全卷浏览

山东省日照市2023届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缺少了大题号、题目说明等内容?请在本页底部下载已排好版的完整版本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礼记·中庸》有言:“行前定则不疚。”意思是事先想好就不会内心不安,强调做事之前要周密谋划。
  《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说:“猛虎之犹豫,不若蜂虿之致螫。”说明行事犹豫不决,事业很难成功,强调做事要坚决果断。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1.B 2.D 3.C 4.①“民族互嵌”政策既看到了各民族之间在不同方面的差异性,又借此推动各民族在你来我往中形成丰富的互动性、有机联系性和共生性,并从中不断凝聚共同性。②“民族互嵌”政策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5.①有利于深化文化交流。开放文化活动室、举办百家宴等,破解风俗习惯差异导致的文化交流不畅现象,增加文化交流机会。②有利于消减心理距离。通过各民族文化的互嵌和日常交流活动,增加各民族成员间的了解、认知、尊重和认同。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产生自上而下、由中心到边缘的影响”错误,原文为“经历‘上层——基层’‘中心——边球’的互动过程”,“上层——基层”“中心——边缘”是互动关系。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二者是从属关系”错误,原文有“民族互嵌包括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和民族互嵌式社区环境”,可见二者是并列关系,不是从属关系。
  B.“主要因素”不当,原文为“基层社会在政靠尖践和日常生活中,积黑了大量的新鲜经验。这些促进了各民族的团结互助和情感认同,展现了日常生活中民族团结现象本身的活力”,没有提到是主要因素,选项于文无据。
  C.“这是因为血缘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方式”错误,原文为“在市场化进程中,流动族群会因在陌生的城市,倾向选择聚族而居、抱团取火的生活方式”,可见聚族而居不一定是因为血缘影响,还有陌生及抱团取暖的原因。
  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C.材料一观点是民族互嵌政策对国家民族的凝聚力的巨大作用,本选项强调每一个国民和民族都要奉献国家,与材料一观点无关。
  故选C。
  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结合“各民族在你来我往中形成丰富的互动性、有机联系性和共生性,并从中不断凝聚共同性。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成功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妥善处理了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可概括出,“民族互嵌”政策既看到了各民族之间在不同方面的差异性,又借此推动各民族在你来我往中形成丰富的互动性、有机联系性和共生性,并从中不断凝聚共同性。
  结合“促进了各民族的团结互助和情感认同,展现了日常生活中民族团结现象本身的活力……民族互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概括出,“民族互嵌”政策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观点,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结合原文“民族互嵌式社区在增进各民族成员的居住空间交融、日常文化交流、经济生活关联、社会保障服务和消减心理距离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开放文化活动室、举办百家宴等,破解风俗习惯差异导致的文化交流不畅现象,增加文化交流机会,有利于深化文化交流;
  结合“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中还存在心理距离现象。建设民族互嵌式社区的重要内容之一便是通过各民族文化的互嵌和日常交流活动,增加各民族成员间的了解、认知、尊重和认同”可分析出,通过各民族文化的互嵌和日常交流活动,增加各民族成员间的了解、认知、尊重和认同,有利于消减心理距离。
  6.B 7.D 8.①客观记录胡也频的生活细节以及被捕、遇害的经历,展现胡也频真实、饱满的人物形象。
  ②作者尽情抒发对胡也频浓烈的情感,表达出对胡也频深深的惋惜、赞美和怀念。
  ③客观记录与浓烈抒情相结合,有收有放,富有艺术张力,感染力强。 9.不矛盾。
  ①丁玲以“没有一时忘记过他”表达对胡也频的怀念以及继承胡也频革命事业的决心。
  ②鲁迅说“不如忘却”是因为反动政府统治黑暗,革命道路曲折,鲁迅以此表达对反动政府禁锢思想、钳制舆论的控诉。
  ③二者都表达了对光明的向往、对胡也频等革命烈士的悼念。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他担心‘我’的思想觉悟还不够高”理解不当。原文“上海这年的夏天很热闹,刚成立不久的左翼作家联盟和社会科学家联盟等团体在上海都有许多活动”可知,是因为他担心我知道内容后会为他担忧。
  C.“渐渐冷静下来”无中生有。原文“我不知在什么时候冲出了房,在马路上狂奔。我疯了似的又跑回了家。房子里仍没有也频的影子,孩子乖乖地睡着,他什么也不知道啊!啊!我的孩子”可知,从相关内容中无法解读出选项的内容。
  D.“后一处表现出‘我’对革命前途的茫然”理解不当。原文“从他被捕后,我第一次流下了眼泪,也无法停止这眼泪”“我擦干了泪,立了起来,不知做什么事好,就走到窗前去望天”可知,作者对胡也频的死虽然悲伤,但是没有放弃理想的希望,更谈不上对前途悲观。
  故选B。
  7.本题考查学生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D.“本文运用象征手法,用海虎绒袍子象征‘我’和胡也频生活的拮据”理解有误。原文“沈从文从武汉大学来上海了。他看见也频穿得那样单薄,我们生活得那样窘,就把他一件新海虎绒袍子借给也频穿了”可知,原文中明确说明了生活拮据,没有使用象征的手法。
  故选D。
  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由原文“也频忽然连我也瞒着参加了一个会议”“他穿着暖和的长袍,兴高采烈地走了”“他身上有三个洞”等内容可知,客观记录胡也频的生活细节以及被捕、遇害的经历,展现胡也频真实、饱满的人物形象。
  由原文“他这封信是二月七日白天写好的。他的生命还那样美好,……我擦干了泪,立了起来,不知做什么事好,就走到窗前去望天。天上是蓝粉粉的,有白云在飞逝”可知,作者尽情抒发对胡也频浓烈的情感,表达出对胡也频深深的惋惜、赞美和怀念。
  由原文“上海这年的夏天很热闹,刚成立不久的左翼作家联盟和社会科学家联盟等团体在上海都有许多活动。我们都参加了左联,也频被选为左联的执行委员。我感到他变了,他前进了,而且是飞跃的”“我的事业就是他的事业。他人是死了,但他的理想活看,他的理担就是人民的理想,他的事业就是人民的革命事业,而这事业是胜利了啊!如果也频活着。眼看着这胜利,他该是多么的愉快;如果也频还活着,他该对人民有多少贡献啊”可知,客观记录与浓烈抒情相结合,有收有放,富有艺术张力,感染力强。
  9.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首先,两人说法不一样,但是内在的本质是一致的,并不矛盾。
  由原文“这样的人,永远值得我纪念,永远为后代的模范。二十年来我没有一时忘记过他”,丁玲以“没有一时忘记过他”表达对胡也频的怀念以及继承胡也频革命事业的决心。
  由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中相关左联烈士的纪念内容和鲁迅时事政治类杂文的风格,可知,鲁迅说“不如忘却”是因为反动政府统治黑暗,革命道路曲折,鲁迅以此表达对反动政府禁锢思想、钳制舆论的控诉。
  丁玲对胡也频的纪念感情浓烈,充满了深情厚谊;而《为了忘却的纪念》中鲁迅运用激愤的反语同样也表达了对反动政府的控诉,对进步青年的惋惜哀痛之情,二者都表达了对光明的向往、对胡也频等革命烈士的悼念。

查看试卷详细描述信息     立即下载本试卷     收藏本试卷     完善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