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试卷浏览 > 高考模拟 >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全卷浏览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缺少了大题号、题目说明等内容?请在本页底部下载已排好版的完整版本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赵王将使赵郝约事于秦,割六县。虞卿谓赵王曰:“秦之攻王也,倦而归乎?王以其力尚能进,爱王而弗攻乎?”王曰:“秦不遗余力矣,必以倦而归也。”虞卿曰:“秦以其力攻其所不能取,倦而归,王又以其力之所不能取以送之,是助秦自攻也。来年秦攻王,王无救矣。”赵王计未定,楼缓至赵,赵王与之计之。楼缓曰:“虞卿得其一,不得其二。秦、赵构难而天下皆说,何也?曰:‘吾且因强而乘弱矣。’今赵不如亟割地为和以疑天下,慰秦之心。不然,天下将因秦之怒,乘赵之敝,瓜分之,赵且亡,何秦之图乎!”虞卿闻之,复见曰:“危哉楼子之计是愈疑天下而何慰秦之心独不言其示天下弱乎?且臣言勿与者,非固勿与而已也。秦索六城于王,而王以六城赂齐。齐,秦之深仇也,其听王不待辞之毕也。则是王失之于齐而取偿于秦,而示天下有能为也。王以此发声。兵未窥于境,臣见秦之重赂至赵而反媾于王也。从秦为媾,韩、魏闻之,必尽重王。是王一举而结三国之亲而与秦易道也。”赵王曰:“善。”使虞卿东见齐王,与之谋秦。虞卿未返,秦使者已在赵矣。楼缓闻之,亡去。赵王封虞卿以一城。
  (节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五》)
  材料二:
  从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而衡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皆非所以持国也。今人臣之言衡者,皆曰:“不事大。则遇敌受祸矣。”事大未必有实,则举图而委,效玺而请兵矣。献图则地削。效玺则名卑。事大为衡,未见其利也,而亡地乱政矣。人臣之言从者,皆曰:“不救小而伐大。则失天下。失天下则国危,国危而主卑。”救小未必有实。则起兵而敌大矣。救小未必能存,而伐大未必不有疏,有疏则为强国制矣。救小为从,未见其利,而亡地败军矣。治强岂独责于外,内政之有也。今不行法术于内,而事智于外。则不至于治强矣。
  (节选自《韩非子·五蠹》)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危哉楼A子之B计C是愈疑D天下E而何慰F秦之心G独不言其示H天下弱乎?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赂,财物,与《苏武传》“因厚赂单于,答其谢意”中“赂”的意思不同。
  B.媾,交互为婚,文中指讲和:“从秦为媾”意即“依从秦国要求与之讲和”。
  C.东,作状语,往东,向东,与《赤壁赋》“顺流而东”中“东”的用法相同。
  D.玺,君主大印,“效玺”的意思是国君献出自己的大印,表示臣服于对方。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虞卿看来,当下秦国是因为军队疲倦而停战,赵国如把秦国凭借实力都无法攻取的城邑送给秦国,将助长秦国攻打自己的气焰。
  B.楼缓向赵王指出,秦国和赵国如果结怨,那么其他国家都会很高兴,因为他们可以趁机分一杯羹,可见楼缓并不认同虞卿的观点。
  C.虞卿认为,可以利用秦国和齐国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将秦国索要的城池送给齐国,换取齐国帮助,以缓解来自强秦方面的压力。
  D.赵王最终采纳了虞卿的建议,在虞卿主动请缨出使齐国尚未返回时,秦国就已派遣使者到赵国求和,赵王因此赏给虞卿一座城邑。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下将因秦之怒,乘赵之敝,瓜分之,赵且亡,何秦之图乎!
  (2)救小未必能存,而伐大未必不有疏,有疏则为强国制矣。
  14.“强秦时代该如何持国”,虞卿、楼缓和韩非子对这一问题各有见解,请简要概括。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寄萧颖士补正字邹象先六月度开云,三峰玩山翠。尔时黄绶屈,别后青云致。答邹象先萧颖士桂枝常共擢,茅茨冀同荐。一命何阻修,载驰各川县。壮图悲岁月,明代耻贫贱。回首无津梁,只令二毛变。注:邹象先任临涣尉,萧颖士自京邑无成东归,来年萧颖士补正字(正字,官名),邹象先寄诗,萧颖士后有答。
  15.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中“黄绶”“青云”“桂枝”等意象,表现出仕途追求之志。
  B.邹诗和萧诗开头两句彼此呼应,展现两位友人昔日游处的经历。
  C.萧诗颈联表达了诗人在功成名就之后回首峥嵘岁月的无尽喟叹。
  D.萧诗尾联中的“只令二毛变”一句表达了时光易逝的感慨之情。
  16.曾巩说“诗当使人一览语尽而意有余”,结合两首诗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以“ 、 ”批评当时存在的不正“士风”。
  (2)调查研究是成事之道,苏轼“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探求石钟山得名由来,否定陋者“ , ”。
  (3)中华文化润物无声,总能激发我们在困境中看到希望,比如诗句“ , ”。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人的一生约有三分之一左右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健康的睡眠可以恢复体力和能量,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促进生长发育,巩固学习效果。 A ,具体时长因人而异,总的来说,年龄越小睡眠需求越多,多数健康成年人每天需要睡眠7~8小时。
  ②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熬夜”成了一种常见的行为现象。“熬夜”分为被动熬夜和主动熬夜。前者是指因工作学习需要不得不熬夜或“失眠”后不得不被动选择熬夜。③而后者是指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在经历了一天的学习和工作以后,夜晚成了难得的属于自己的私人时间,因此“舍不得睡”。但是,当健康睡眠被偷走,不良后果便接踵而来。有实验反复证实。睡眠不足会影响记忆的巩固。如果努力学习一段时间后,立即进入睡眠状态,则对于所学的内容和记忆有加强作用。 B 。睡眠时大脑可高效清除白天积聚的代谢产物β-淀粉样蛋白,长期热夜,则会影响β-淀粉样蛋白的有效清除,而该物质在脑内的堆积与“痴呆”的发病有关。④研究发现,当睡眠时间少于7小时/天时,睡眠时间每增加1小时,痴呆风险会降低27%。
  ⑤因此,为了一个健康的大脑,请拒绝长期熬夜,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
  18.请在文中A、B两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这里宝玉又说:“不必烫热了,我只爱吃冷的。”宝钗笑道:“宝兄弟。亏你每日家杂学旁收的,难道就不知道酒性最热,若热吃下去,发散得就快;若冷吃下去,便凝结在内,以五脏去暖他,岂不受害?从此还不快不要吃那冷的呢!(甲)”宝玉听这话有情理,便放下冷的,命人暖来方饮。
  黛玉嗑着瓜子儿,只抿着嘴笑。可巧黛玉的小丫鬟雪雁走来,与黛玉送小手炉,黛玉因含笑问他说:“谁叫你送来的?难为他费心,那里就冷死了我!(乙)”雪雁道:“紫鹃姐姐怕姑娘冷,使我送来的。”黛玉一面接了,抱在怀中,笑道:“也亏你倒听他的话。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呢?”宝玉听这话,知是黛玉借此奚落他,也无回复之词,只嘻嘻的笑了两阵罢了。
  (节选自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回》)20.请简要分析画横线句子中“你”和“他”独特的表达效果。
  21.文中甲、乙两处的感叹号均表达了丰富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22.文中句式灵活多变,请简要分析。

查看试卷详细描述信息     立即下载本试卷     收藏本试卷     完善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