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题目浏览 > 现代文阅读 > 《常香玉的艺术人生》阅读题及答案
题目详细信息

《常香玉的艺术人生》阅读题及答案

  • 题目编号:21060
  • 是否推荐:
  • 难度平均:3
  • 质量平均:3
  • 收藏次数:0
  • 浏览次数:5424
  • 使用次数:0
  • 创建时间:2016-05-01
  • 上传用户:gzywtk
  • 上传时间:2016-05-26
  • 考点详细: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选文题目:常香玉的艺术人生 作者:樊城 体裁:传记

试题内容: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常香玉的艺术人生常香玉原名张妙玲,生在河南巩县,家贫如洗,只有半亩薄田。父亲张凤仙是民间艺人。九岁那年,香玉去密县土煤窑小窝班学练武功。一年后,一家人开始走村串乡跑高台,香玉边演边学垫戏。后来张凤仙去郑州投奔了周海水的太乙班。香玉在戏班先当丫鬟,跑龙套,渐渐才演起重要角色。
  1936年元月,太乙班走进开封,演出在醒豫舞台。初来开封,弱小的香玉,只能演垫戏。第一场垫戏名叫《曹庄杀妻》,常香玉主演好吃懒做、对母不孝的妻子焦氏,是个彩旦角色。香玉演得幽默活泼,生动有趣,赢得了观众阵阵喝彩。见香玉是可造之材,戏班前辈都把绝活妙招都倾囊相授,周海水催促张凤仙赶快学新戏。张凤仙请来教书先生张丙运,
  为香玉改编了《秦雪梅吊孝》。凭唱此戏,香玉不久就和戏班头名演员分庭抗礼了。
  但戏班的戏没有几部,观众渐生厌倦,于是周海水去了陕西。张凤仙没有同去,他说服张同庆留下,还请来了“小火鞭”王金玉,又请来了演小生的马天德、演武生的徐双槐、演净行的韩小丹等优秀演员,凑够一个戏班,自己当了掌班。众角之中,香玉最受欢迎,自然成了头牌主演。
  豫声剧院的陈素真,声名最响。大笔杆子樊粹庭连续给陈素真编新戏,惹得戏迷像发狂不止。张凤仙垂涎欲滴,抓耳挠腮,不料王镇南竟然主动上门,那这令张凤仙喜不自禁。王振南学识渊博,名噪开封。他痴迷戏曲,热衷戏曲改良。樊粹庭的成功让他技痒欲试。他相中了香玉的天赋,提出要为香玉编写新戏。王镇南为戏班起名“中州戏曲研究社”。剧社成立不久,王镇南和史树明根据王实甫的《西厢记》编写了《六部西厢》。
  王镇南深谙京剧,让香玉的表演揉进了京剧方法,观众看得如痴如醉,尤其《红娘》唱段,更是让常香玉辉煌一生。文人的加盟,使得剧社日益红火,香玉迅速成为名动省城的红角。
  陈素真唱的是“祥符调”,艺压群芳。看了陈素真摇曳多姿的表演,香玉就想想学“祥符调”的唱法。豫剧大致分两类腔调:“豫东调”和“豫西调”。这两大唱腔以往是“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门禁森严。可是香玉每当唱完戏,都要赶快卸装,跑去看“祥符调”、“豫东调”和京剧。但“偷戏”难窥堂奥。于是,父亲请来“祥符调”名旦聂良卿。这让他们背上了“豫剧叛徒”的骂名。但是学了“祥符调”之后,香玉的唱腔、表演渐入新境,人生也向大师跨出了一步。1938年春天, 醒豫舞台门庭若市,十四岁的香玉显出势不可挡之势。
  1938年戏社离开封,不就戏社返回。当时开封已近沦陷,市民外逃避难,演员也四散而去。张凤仙一家逃到密县。三年后的秋天,常香玉就去洛阳搭班,不久戏班奔向西安。一路上,香玉边走边唱,演唱回响在三秦大地。
  1942年,河南大旱,发生严重饥荒。灾民流徙西安、宝鸡。宝鸡河南同乡会建设“河声剧院”,香玉以义演入股。她还自设“难民营”,提供居住,购粮舍粥。次年元宵节,香玉
  在西安成功演出黄自芳为她写的《灯节缘》,庆祝会上,香玉芳心春动,爱上了宝鸡三青团书记陈宪章。一年后,梦萦魂牵。1944年6月,两人在西安喜结良缘。婚后,陈宪章毅然辞职,为香玉服务。他改编了《花木兰》、《拷红》、《白蛇传》等名戏。
  个人的天分只是火花,让它成为熊熊火焰的是锐意求进。演出的同时,香玉广采博纳,终成一代大家。她的唱腔艺术,以豫西调为基础,与祥符调融合,兼容其他,形成了独特风格。
  回开封再演《西厢记》时,《国光月刊》评论说:她的豫剧之歌,“摄取了秦腔的低音,洛阳调的柔音,评剧的尖团音”。
  1948年,河南受灾,难民再次向西安流动。香玉举办了灾童豫剧学校,培养豫剧演员。 “香玉剧校”刚一挂牌,就吸引了大批灾童。剧校教学正规,包吃包住,很有吸引力。为适应演出需要,“香玉剧校”改为“香玉剧社”。香玉在兰州演出引起轰动。此时进军西北的号角吹响,政府要员纷纷西逃。香玉离开兰州,途径武威、张掖,来到酒泉。在那里,常香玉迎来了解放。
  抗美援朝期间,香玉决定捐献一架战机。陈宪章仅用了四天,就改编了京剧《木兰从军》。
  “香玉剧社号”在西北、中南、华南各地巡演,仅用半年时间,成功捐献了一架战斗机,香玉也成为名震全国的艺术家。文革期间,常香玉受到迫害,远离了舞台,2004年6月,常香玉与世长辞。
  (摘编自樊城著《豫剧春秋》)
  相关链接
  ①徐双槐,主工武生,功夫令人目不暇接,观众好评如潮。常香玉主动向徐双槐学习双抢绝艺,香玉练得风雨不透,精绝惊人。(摘编自《豫剧春秋》)
  ②1938年春,豫剧空前繁荣、“狮吼”的陈素真,豫声的司凤英、醒豫的常香玉在开封唱“对台戏”。观众评出豫剧三鼎甲:陈素真是“状元”,司凤英市“榜眼”,常香玉是“探花”。
  ③1941年秋,常香玉洛阳演出,家乡来人,说老家年年发水,冲毁了土地,要常香玉捐钱修坝。常香玉为筹善款,募捐演出了十天。堤坝修成后,家乡人称堤坝为“香玉堤”。
  (1)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常香玉走上豫剧舞台,一是因为家里一贫如洗,谋生艰难,二是因为父亲是个民间艺人,愿意让她走向这条人生道路。
  B.常香玉学了受到开封人欣赏摇曳多姿的“祥符调”之后,她唱腔、表演进入了全新的境界,从此走上了豫剧大师之路。
  C.常香玉在开封与“狮吼”的陈素真、豫声的司凤英唱“对台戏”,说明她与另两位豫剧名家有着很深的矛盾,水火不容。
  D.常香玉举办灾童豫剧学校,是用新的方式救助灾民,这种方式让他们有吃饭的地方,更重要的是给了他们一种谋生手段。
  E.常香玉是个德艺双馨的豫剧大师,她不仅为家乡人慷慨解囊,修堤保护村庄,而且为支援抗美援朝,捐资购买战机。
  本试题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2)常香玉的舞台演唱持续受到观众欢迎,主要与哪些客观因素密切相关?请简要回答。(6分)
  (3)作为一篇以记事为主的传记,在叙述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回答。(6分)
  (4)“人的天分只是火花,让它成为熊熊火焰的是锐意求进。”这句话有什么含义?请结合常香玉的成长经历,谈谈文章这样说的理由。(8分)

试题答案:

12.(25分)(1)A、D(选D得3分,选A得2分,选B得1分,答C、E不得分。B项原文是“渐入新境”。C项“有着很深的矛盾,水火不容”,歪曲文意。E项“保护村庄”应为保护农田,“捐资购买战机”应为用演出获得的钱购买战机)
  (2)①家人的无私帮助。父亲张凤仙请人为她编写新剧本,请名师聂良卿向她传授。丈夫陈宪章辞去自己职务,为她改编质量上乘的剧本。②文人加盟,为她编写高质剧本。先后有张丙运改编《秦雪梅吊孝》、镇南和史树明编写《六部西厢》、黄自芳写《灯节缘》。③先辈指点。戏班内先辈、名家都向她无私传授绝技。④对手激励。对手技高一筹,激励她不断进取。(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意思对即可得分)
  (3)①以人生经历为主线,串联不同时地的经历、事迹。②叙述主次分明,详略得当。传文以香玉的艺术成长历程为主,穿插募捐事迹,表现她进取、爱国、济困的品格。③叙事生动自然,增加了作品的可读性。(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4)含义:天分随时会泯灭,把天分变成自己的辉煌事业要靠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2分)理由:常香玉靠积极进取的精神,成为了豫剧大师。①常香玉主动向徐双槐学习双抢绝艺。②常香玉偷学“祥符调”、“豫东调”和京剧。③常香玉自觉摄取了秦腔、洛阳调、评剧唱腔艺术。(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常香玉的艺术人生》阅读题及答案 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加入选题     收藏本题     完善题目
  • 评价此题:难度得分
  •   质量得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