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题目浏览 > 现代文阅读 > 《论中国诗画艺术中的禅趣》阅读题及答案
题目详细信息

《论中国诗画艺术中的禅趣》阅读题及答案

  • 题目编号:27292
  • 是否推荐:
  • 难度平均:3
  • 质量平均:3
  • 收藏次数:0
  • 浏览次数:378
  • 使用次数:0
  • 创建时间:2022-12-01
  • 上传用户:gzywtk
  • 上传时间:2023-01-12
  • 考点详细:现代文阅读-信息类文本
  • 选文题目:论中国诗画艺术中的禅趣 作者:刘庆华 体裁:多材料文本

试题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禅宗很强调“悟”。首先,这种“悟”是悟“空”的女其次,“悟”是超越时空、物我关系的。在“穷则独善其身”的境况下,超凡脱俗,万事无求便是中国失意文人的人生理想。而这种理想的实现,又没有比涉入禅宗空门以求清静为更好地途径了。文人的逃禅避世,影响文人艺术创作的另一面,便是艺术作品中透露出的寂无、空明澄澈之境。禅宗追求一种心空的境界。心空,则无欲、无执、不生、不死、大休、大息,达到永恒的涅槃。这种思想渗透在文人的许多诗画中,即追求空、寂,遣求瞬间的顿悟,追求心的解脱,表现出超越时空、忘我的无我之境。王维的许多诗作都着意描写空寂的心、空寂的人事。他在孤寂、淡然的心境中,一面参禅悟道,一面把自己心领神会的禅悟形之于艺术的象征性图景中。如《过香积奇》:“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以“无人”与“有声”对照,更显示出幽深之境中的无人无我的空寂。
  然而,这种“空”“寂”又并不是一种虚无化的世界和人生的理念。正如禅宗所谓“空何妨色在,妙岂废身存?”是空处有意,寂处有音。如盛唐诗人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水潭清澈,山光、天色映入水中,是那样明晰、澄净,观之使人杂念顿逝,很有悟空的意味。
  由此可见,禅理的“空”并不是我们现代科学意义上的真空,也不是闭眼不见一切现实存在的绝对的虚无,而是一种超充实的空,任何实体都无法比拟。因为具体物象是有限的,而禅理的空所包容的内容是无限的。清代恽秉怡在《溪山卧游录·序》中把“空”的实象意义说得更明确:“实处皆空,空处皆实,通于禅理”。因而,禅理的“空”,便是从那飘荡的落叶、荡漾的微波、如泻的月光等自然存在、自生自息的境界中,感觉到生灭不息,剃那间流转不住的“存在”。
  (摘编自刘庆华《论中国诗画艺术中的禅趣》)
  材料二:
  诗虽不是讨论哲学和宣传宗教的工具,但是它的后面如果没有哲学和宗教,就不易达到深广的境界。诗好比一株花,哲学和宗教好比土壤,土壤不肥沃,根就不能深,花就不能茂。受佛教影响的中国诗大半只有“禅趣”而无"佛理"。"佛理"是真正的佛家哲学,"禅趣"是和尚们静坐山寺参悟佛理的趣味。
  佛教于汉朝时传入中国,到魏晋以后才见诸吟咏。陶潜以后,中国诗人受佛教影响最深而成就最大的要推谢灵运、王维和苏轼三人。他们的诗专说佛理的极少,但处处都流露一种禅趣。我们细玩他们的全集,才可以得到这么一个总印象。以摘句为例,则谢灵运的"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虚馆绝诤讼,空庭来鸟雀",王维的"兴阑啼鸟换,坐久落花多""倘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和苏轼的"舟行无人岸自移,我卧读书牛不知""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诸句的境界都是我所谓的"禅趣"。
  他们所以有“禅趣”而无“佛理”者,固然由于诗讲究形象思维,本来不宜说理,同时也由于他们所羡慕的不是佛教而是佛教徒。晋以后中国诗人大半都有“方外交”,谢灵运有远公,王维有瑗公和操禅师,苏轼有佛印。他们很羡慕这班高僧的言论风采,常偷“浮生半日闲”到寺里去领略“参禅”的滋味,或是同禅师交换几句趣语。诗境与禅境本来相通,所以诗人和禅师常能默然相契。中国诗人对于自然的嗜好比西方诗要早一千几百年,究其原因,也和佛教有关系。魏晋的僧侣已有择山水胜境筑寺观的风气,最早见到自然美的是僧侣。僧侣首先见到自然美,诗人则从他们的“方外交”学得这种新趣味。“禅趣”中最大的成分便是静中所得于自然的妙悟,中国诗人所最得力于佛教者就在此一点。但是他们虽有意“参禅”,却无心“证佛”,要在佛理中求消遣,并不要信奉佛教求彻底了悟,彻底解脱;入山参禅,出山仍然做他们的官,吃他们的酒肉,眷恋他们的妻子。本来佛教的妙义在“不立文字,见性成佛”,诗歌到底仍不免是一种尘障。
  佛教只扩大了中国诗的情趣的根底,并没有扩大它的哲理的根底。中国诗的哲理的根底始终不外儒道两家。佛学为外来哲学,所以能合中国诗人口味者,正因其与道家言在表面上有若干类似。晋以后一般人常把释道并为一事,以为升仙就是成佛。孙绰的《天台山赋》和李白的《赠僧屋公》都以为佛老原来可以相通,韩愈辟“异端邪说”,也把佛老并为一说。老子虽尚虚无而却未明言寂灭。他是一个彻底的个人主义者,《道德经》中大部分是老于世故者的经验之谈,所以后来流为申韩刑名法律的学问,佛则以普济众生为旨。老子主张人类回到原始时代的愚昧,佛教人明心见性,衡以老子的“绝圣弃知”的主旨,则佛亦当在绝弃之列。从此可知老与佛根本不能相容。晋唐人合佛于老,也犹如他们合道于老一样,绝对没有想到这种凑合的矛盾。尤其奇怪的是儒家诗人也往往同时信佛。白居易和元稹本来都是彻底的儒者,而白有“吾学空门非学仙,归则须归兜率天”的话,元稹在《遗病》诗里也说“况我早师佛,屋宅此身形”。中国人原来有“好信教不求甚解”的习惯,这种马虎妥协的精神本也有它的优点,但是与深邃的哲理和有宗教性的热烈的祈求都不相容。中国诗达到幽美的境界而没有达到伟大的境界,也正由于此。
  (摘编自朱光潜《中西诗在情趣上的比较》)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禅理的"空"不是绝对的虚无和现代科学意义上的真空,而是包容无限的超充实的空。
  B.哲学和宗教犹如诗歌创作的土壤,诗在二者的有力支撑下,相对容易达到深广的境界。
  C.晋代以后的中国诗人多半都有僧道朋友,从交往中领略到的禅趣往往体现在其诗境中。
  D.中国诗人参禅是为了让诗境和禅境相通,在寂静的自然中获得妙悟,在佛理中求得解脱。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禅宗追求心空无我,道家则崇尚虚无,主张寂灭,两者从表面上来看有若干类似。
  B.佛教扩大了中国诗的情趣根底,其负面影响在于它没有扩大中国诗的哲理根底。
  C.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就是朱光潜先生所说的具有“禅趣”的诗句。
  D.诗讲究形象思维,不宜抽象说理,这是中国诗有"禅趣"而无"佛理"的原因之一。
  3.下列各项中,最能体现诗歌空明澄澈的无我之境的一项是(3分)
  A.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B.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C.碧芦青柳不宜霜,染作沧州一带黄。(范成大《秋日》)
  D.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韦应物《东郊》)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思路。(4分)
  本试题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答∶
  5.如何理解中国诗中的“禅趣”?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4分)
  答∶

试题答案:

1.D(“中国诗人参禅是为了让诗境和禅境相通……在佛理中求得解脱”错,诗境和禅境本来就相通,中国诗人参禅的目的多是为了满足他们对佛教徒的生活羡慕和追求,是要“在佛理中求消遣”而非求“解脱”。)
  2,D(A项,"道家……主张寂灭"错,文中说道家"未明言寂灭"。B项,"其负面影响在于它没有扩大中国诗的哲理根底"分析错误,"没有扩大中国诗的哲理根底”,说的是影响的有限性,不是负面影响。C项,对照作者所举例句可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重在“理”,不具有作者所说的“禅趣”。)
  3.A(B项是文,不是诗歌。C项体现的是荒寒的意境。D项体现的是自然淡泊的意境。)
  4.①材料一首先指出文人的逃禅避世,使文人艺术作品透露出寂无、空明澄澈之境的中心论点,然后列举王维和常建的诗分析禅宗追求的“空寂”的内涵及其在诗歌中的表现。②材料二首先提出受佛教影响的中国诗大半只有“禅趣”而无“佛理”这一中心论点,然后列举陶潜以后,中国诗人受佛教影响最深而成就最大的谢灵运、王维和苏轼三人的诗句加以佐证,最后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每点2分,意对即可,其他答案酌情给分)
  5.中国诗中的“禅趣”指中国诗人受佛教影响(1分),将于静中所得于自然的妙悟形之于艺术的象征性图景中(1分),用有限的具体形象(1分)营造出寂无、空明澄澈的无我之境(1分)。(意对即可,其他答案酌情给分)

  《论中国诗画艺术中的禅趣》阅读题及答案 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加入选题     收藏本题     完善题目
  • 评价此题:难度得分
  •   质量得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