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题目浏览 > 文言文 > 《司空马之赵》阅读答案及翻译
题目详细信息

《司空马之赵》阅读答案及翻译

  • 题目编号:27310
  • 是否推荐:
  • 难度平均:3
  • 质量平均:3
  • 收藏次数:0
  • 浏览次数:2475
  • 使用次数:0
  • 创建时间:2022-12-01
  • 上传用户:gzywtk
  • 上传时间:2023-01-13
  • 考点详细:文言文-文言文综合
  • 选文题目:司空马之赵 作者出处:战国策 体裁:传记 文言考点:翻译-断句-概括分析-文化常识 所考实词: 所考虚词:

试题内容: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司空马之赵,赵以为守相。秦下甲而攻赵。司空马曰:“大王裂赵之半以赂秦,秦不接刃而得赵之半。内恶赵之守,外恐诸侯之救,秦必受之。秦受地而却兵,赵守半国以自存。秦衔赂以自强,诸侯必惧。惧而相救,则从事可成。臣请大王约从。从事成,则是大王名亡赵之半,实得山东以敌秦,秦不足亡。”赵王曰:“前日秦下甲攻赵赵赂以河间十二县地削兵弱卒不免秦患今又割赵之半以强秦力不能自存因以亡矣愿卿之更计”司空马曰:“臣少为秦刀笔,未尝为兵首,请为大王悉赵兵以遇。”赵王不能将。司空马曰:“臣效愚计,大王不用,是臣无以事大王,愿自请。”司空马去赵,渡平原。平原津令郭遗劳而问:“秦兵下赵,上客从赵来,赵事何如?”司空马言其为赵王计而弗用,赵必亡。平原令曰:“以上客料之,赵何时亡?”司空马曰:“赵将武安君,期年而亡;若杀武安君,不过半年。赵王之臣有韩仓者,以曲合于赵王,其交甚亲,其为人嫉贤妒功臣。今国危亡,王必用其言,武安君必死。”韩仓果恶之,王使人代。武安君至,使韩仓数之曰:“将军战胜,王觞将军。将军为寿于前而捍匕首,当死。”武安君曰:“繓【注】病钩,不能及地,起居不敬,恐惧死罪于前,故使工人为木材以接手。上若不信,绿请以出示。”出之袖中,以示韩仓,曰:“愿公入明之。”韩仓曰:“受命于王,赐将军死,不赦。臣不敢言。”武安君北面再拜赐死。武安君死。五月赵亡。平原令见诸公,必为言之曰:“磋磁乎,司空马!”赵去司空马而国亡。国亡者,非无贤人,不能用也。
  (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五》,有删改)
  【注】繓:指武安君,李牧名繓。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前日秦下甲攻赵/赵赂以河间/十二县地削兵弱/卒不免秦患/今又割赵之半以强秦/力不能自存/因以亡矣/愿卿之更计/
  B.前日秦下甲攻赵/赵赂以河间十二县/地削兵弱/卒不免秦患/今又割赵之半以强秦/力不能自存/因以亡矣/愿卿之更计/
  C.前日秦下甲攻赵/赵赂以河间十二县/地削兵弱/卒不免秦患/今又割赵之半/以强秦力不能自存/因以亡矣/愿卿之更计/
  D.前日秦下甲攻赵/赵赂以河间/十二县地削兵弱/卒不免秦患/今又割赵之半/以强秦力不能自存/因以亡矣/愿卿之更计/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东,地理区域名称,指崤山以东,战国七雄除秦国外,其他六国都在崤山以东。
  B.刀笔,古人在竹简上记事,用刀刮去错字,后以刀笔称公文,文中指管公文的官吏。
  C.“请为大王悉赵兵以遇”与“怀王乃悉发国中兵”(《屈原列传》)两句中的“悉”含义相同。
  D.“王觞将军”中的“觞”与《归去来兮辞》中“引壶觞以自酌”的“觞”含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司空马认为秦国攻打赵国时既担心赵国境内守卫,又唯恐其他诸侯国前来救援,所以如果赵国以一半国土贿赂秦国,秦国必然接受并退兵。
  B.司空马请求获得赵国的兵权,带领赵国军队抗击秦军,但没有获得赵王的允许,司空马感觉自己无用武之地,就向赵王请求离开赵国。
  C.司空马认为武安君是赵国扭转乾坤的关键人物,但赵王听信谗言,因此武安君的悲剧命运无法逆转,契合《六国论》中“洎牧以谗诛”的说法。
  D.韩仓以武安君向赵王敬酒时手握匕首为由宣其死罪,尽管武安君为自己辩解称那是自己因病而用木头做的假臂,依然无法摆脱被赐死的命运。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本试题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1)秦衔赂以自强,诸侯必惧。惧而相救,则从事可成。
  (2)赵王之臣有韩仓者,以曲合于赵王,其交甚亲,其为人嫉贤妒功臣。
  14.请结合文章内容,从赵王的角度分析赵国灭亡的原因。

试题答案:

10.B
  11.D
  12.C
  13.(1)秦国接受贿赂后自身更加强大,各诸侯一定感到恐惧。感到恐惧就会援救赵国,那么合纵的事情就可以成功了。
  (2)赵王的大臣中有个叫韩仓的,用邪僻不正的手段迎合赵王,和赵王交往非常亲密,他为人嫉恨贤能、妒忌功臣。
  14.①不能采纳贤才建议;②亲信小人,听信谗言;③诛杀忠臣。
  【解析】
  10.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前些日子秦国派遣士兵攻打赵国,我用河间十二县贿赂秦国,(赵国)土地减少,兵力削弱,最终仍不能避免秦国的祸害。如今又割让赵国一半国土去增强秦国,赵国国力无法自保,就会因此灭亡了。希望您更换个计策。
  “十二县”是指前文“河间”的十二县,不是后文“地削兵弱”的主语,故应在“十二县”后断开,排除AD;
  “以强秦”是前文“割赵之半”的结果,中间不能断开,故排除C。
  故选B。
  1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C.两个“悉”字含义相同,副词,全、都。句意:我请求带领赵国的全军去抗击秦国/于是楚怀王调遣全部国内兵力。
  D.两个“觞”字含义不同。“王觞将军”,“觞”,动词,给……敬酒。句意:大王向将军敬酒。“引壶觞以自酌”“觞”,名词,酒杯。句意:举起酒杯自湛自酌。
  故选D。
  12.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C.“司空马认为武安君是赵国扭转乾坤的关键人物”理解错误。由原文中的“赵将武安君,期年而亡;若杀武安君,不过半年”,可见赵国以武安君为将,也不过使赵国的存活期变成一年,因此不能说他能扭转乾坤。
  故选C。
  1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衔”,接受;“从事”,合纵的事情。
  (2)“曲”,邪僻不正;“交”,交往;“亲”,亲密。
  1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首先,依据原文“司空马言其为赵王计而弗用,赵必亡”可知,赵王在司空马提出良计之后并没有听从,由此可知,赵王没有采纳贤才建议而导致赵国灭亡;
  其次,依据原文“王必用其言,武安君必死”可知,司空马预言,赵王一定会采用韩仓的意见,并杀死武安君,由此可知,赵王亲信小人,听信谗言导致赵国灭亡;
  最后,依据“武安君死。五月赵亡”等内容可知,赵王最终赐武安君死,而赵国也在5月灭亡了,由此可知,赵王诛杀忠臣,最终导致赵国灭亡。
  参考译文:
  司空马到赵国,赵王任命他为代理相国。(此时)秦国派遣士兵进攻赵国。司空马(对赵王)说:“大王可割让赵国一半领土来贿赂秦国,秦国不交战便可获得赵国一半领土。顾忌赵国境内守卫,恐惧外部诸侯的救援,秦国必定会接受土地。秦国接受土地便会退兵,赵国守住一半的国土,可以保全国家。秦国接受贿赂后自身更加强大,各诸侯一定感到恐惧。感到恐惧就会援救赵国,那么合纵的事情就可以成功了。臣请求为大王邀约合纵。合纵的事情完成,那么大王名义上失去了赵国一半领土,实际上得到山东(各诸侯)的援助来抗击秦国,秦国也不难被灭亡了。”赵王说:“前些日子秦国派遣士兵攻打赵国,我用河间十二县贿赂秦国,(赵国)土地减少,兵力削弱,最终仍不能避免秦国的祸害。如今又割让赵国一半国土去增强秦国,赵国国力无法自保,就会因此灭亡了。希望您更换个计策。”司空马说:“臣年轻时是秦国办理文书的官吏,没有做过主将,请允许我替大王带领赵国全军去抗击秦国。”赵王没有让司空马为将。司空马说:“臣进献愚拙之计,大王不采用,这样臣也没什么可以侍奉大王的了,希望允许我离开赵国。”司空马离开赵国,渡过平原津。平原津县令郭遗慰劳并询问他:“秦国军队攻打赵国,贵客从赵国来,赵国情况怎么样?”司空马说他为赵王献计却没有被采纳,赵国必然灭亡。平原津县令郭遗说:“根据贵客的判断,赵国什么时候会灭亡?”司空马说:“赵王若以武安君李牧为将,一年后才会灭亡;如果杀了武安君,不超过半年就会灭亡。赵王的大臣中有个叫韩仓的,用邪僻不正的手段迎合赵王,和赵王交往非常亲密,他为人嫉恨贤能、妒忌功臣。如今赵国处于危难之时,赵王一定会听信韩仓的谗言,武安君一定会被杀死。”韩仓果然诋毁武安君李牧,赵王派人取代李牧(为将)。武安君回到朝廷,赵王派韩仓责备他说:“将军在战争中取得胜利,大王向将军敬酒。将军在大王面前敬酒时却手握匕首,应当处死。”武安君说:“我手臂因病无法伸直,(跪拜时双手)不能碰到地面,这样问候大王起居很不恭敬,害怕在大王面前犯下死罪,所以让工匠做了一块木头来接在手上。大王如果不相信,请让我拿出来给您看。”武安君把木头从袖中拿出,给韩仓看,说:“希望您进宫说明此事。”韩仓说:“我接受大王的命令,大王要赐将军死罪,不能赦免。我不敢替你说话。”武安君向北面拜了两拜以谢大王赐死。武安君死了。五个月后赵国灭亡。(后来)平原津县令见到别人,一定会为此感叹说:“哎呀,司空马!”赵国让司空马离开后国家灭亡。国家之所以灭亡,不是因为没有贤能的人,而是因为不能任用他们啊。

  《司空马之赵》阅读答案及翻译 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加入选题     收藏本题     完善题目
  • 评价此题:难度得分
  •   质量得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