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题目浏览 > 文言文 > 《德宗命李泌为相》阅读答案及翻译
题目详细信息

《德宗命李泌为相》阅读答案及翻译

  • 题目编号:28439
  • 是否推荐:
  • 难度平均:4
  • 质量平均:2
  • 收藏次数:0
  • 浏览次数:1113
  • 使用次数:1
  • 创建时间:2023-04-01
  • 上传用户:gzywtk
  • 上传时间:2023-05-21
  • 考点详细:文言文-文言文综合
  • 选文题目:德宗命李泌为相 作者出处:松窗杂录 体裁:传记 文言考点:翻译-断句-概括分析-文化常识 所考实词:东封|赋敛|锋镝|晚节 所考虚词:

试题内容:

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5小题,共20.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德宗命李泌为相,常于便殿语及玄宗朝,尤惜谬用李林甫,因再三叹息曰:“中原之祸,自林甫始也。然以玄宗英特之姿,何始不察耶?”泌因奏曰:“玄宗盛年始初,已历则天、中宗多难之后,及降封临淄,备闻人间疾苦。又以天纵英姿,志除内难,有汉高之多异,仗萧王①之赤诚。故英威一震,奸凶自殪。而夙尚儒学,深达政经。自初登宝位,乐近正人。惟帝之难,力所能举。上既勤俭,政事无不施行,又得良臣,天下自化。及东封之后,上每览帝籍,有自多之言。用声色为娱,渐堂阶之峻。故古语曰:‘贫不学俭而俭自来,富不学奢而奢自至。’若以勤俭为志,则臣下守法,官无邪人。及嗜欲稍深则政亦怠矣故林甫善为承迎上意招顾金玉讬庇左右安国委相之迹如是则百吏可知是以扬雄言:昔武帝运帑藏之财,填庐山②之壑,未为害也。今货入权门,甚于此矣。”由是泌屡以是非讽之,上怡然听从,似喜所得。
  (节选自唐·李濬《松窗杂录》)
  材料二:
  德宗愤积世之弊,悯王室之卑,南面之初,赫然有拔乱之志。而识度暗浅,资性猜愎,亲信多非其人,举措不由其道,赋敛烦重,果于诛杀,故关外之寇未平而京师之盗③先起矣,于是困辱于奉天④,播迁于山南,公卿拜于贼庭,锋镝集于黄屋,尚赖陆贽尽心于内,李晟、浑瑊输力于外,故能诛夷元凶,还奉宗社。自是之后,消刚为柔,刓方为圆,逮其晚节,偷懦之政甚于祖考矣。
  (节选自宋·司马光《稽古录》卷十五)
  【注】①萧王:汉光武帝刘秀登基前的封号。②庐山:匈奴山名。③京师之盗:指“泾原兵变”,建中四年(783年),泾原镇士卒兵变,攻陷长安。④奉天:今陕西乾县。下文的“山南”指太华、终南两山以南之地。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及嗜欲稍深/则政亦怠矣/故林甫善为承迎/上意招顾/金玉讬庇左右/安国委相之迹如是/则百吏可知/
  B. 及嗜欲稍深则政/亦怠矣/故林甫善为承迎/上意招顾/金玉讬庇左右/安国委相之迹/如是则百吏可知/
  C. 及嗜欲稍深/则政亦怠矣/故林甫善为承迎上意/招顾金玉/讬庇左右/安国委相之迹如是/则百吏可知/
  D. 及嗜欲稍深则政/亦怠矣/故林甫善为承迎上意/招顾金玉/讬庇左右/安国委相之迹/如是则百吏可知/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东封,指帝王行封禅事,与《烛之武退秦师》中“既东封郑”的“东封”意思不同。
  B. 赋敛,此处意为田赋、税收,与《捕蛇者说》中“赋敛之毒”的“赋敛”意思相同。
  C. 锋镝,指兵刃与箭头,泛指兵器,与《过秦论》中“销锋镝”的“锋镝”意思相同。
  D. 晚节,指晚年的节操,同“晚节不保”中的“晚节”,古人重保晚节以求人生完美。
  12. 下列对两则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德宗非常赏识李泌,任用他担任宰相,常和他谈论玄宗时的朝政,并慨叹玄宗不能及时明察用人之弊。
  B. 起初玄宗励精图治,任人唯贤,后来玄宗效武帝穷奢极欲,致天下大乱;李泌以此劝谏德宗勤俭毋奢。
  C. 司马光认为德宗见识浅薄,本性多疑刚愎,施政多有不当,以致外患未平而内患滋生,被迫逃离了京城。
  D. 依靠陆贽、李晟等忠臣良将平定叛乱后,德宗转变了执政思想和态度;后来德宗苟且懒政,甚于先人。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本试题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1)故英威一震,奸凶自殪。而夙尚儒学,深达政经。
  (2)德宗愤积世之弊,悯王室之卑,南面之初,赫然有拨乱之志。
  14. “中原之祸”的原因有哪些?请从唐玄宗自身的角度简要概括。

试题答案:

10~14.【答案】C、D、B、【参考答案】(1)所以英勇威武之气一旦振奋,奸诈凶恶之人自会灭亡。而且玄宗向来崇尚儒学,深深通晓理政之法。
  (2)德宗对数代累积的社会弊病感到愤恨,为王室地位的衰弱而忧愁,刚刚登基的时候,显然有治理乱政的决心。
  、【参考答案】①功成则满,骄矜自傲; ②奢靡放纵,耽于享乐; ③怠于政事,任用奸佞。
  【解析】1.
  【试题分析】句意:等到玄宗追求享受的欲望逐渐加深,对待国家政事也就懈怠了,所以李林甫善于做奉承迎合皇帝的意图,如聚敛惦念金玉钱财,庇护安插左右近人的事情,像安定国家的宰相的行迹就是这样,那么百官众吏可以知道也是如此了。
  “政亦怠矣”中“政”作主语,与后面“亦怠矣”不宜断开,且“则”一般放 句首,前面应当断开,排除BD。
  “承迎上意”和“招顾金玉”都是动宾结构,各自中间不宜断开,排除A。
  2. 【试题分析】
  A选项“既东封郑”的“东封”意思是在东边使……成为边境。意思不同,判断正确。句意:等到其泰山封禅之后。/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
  B选项都指田赋、税收,判断正确。句意:赋税日加烦重。/搜刮老百姓的税收的毒害。
  C选项都指兵刃与箭头,泛指兵器,判断正确。句意:兵器藏于帝王所居宫室。/销毁兵器。
  D选项说法错误,文中的“晚节”指晚年,“晚节不保”中的“晚节”指晚年的节操,不相同。句意:到了晚年。/已经到了晚年却未能保住自己的节操。也指事情快成功的时候却失败了。
  3. 【试题分析】B选项“玄宗效武帝穷奢极欲”说法错误,原文为“用声色为娱,渐堂阶之峻”“及嗜欲稍深则政亦怠矣”,并没有说玄宗效武帝穷奢极欲,选项无中生有。
  4. 【试题分析】
  (1)“震”,同“振”,振奋;“殪”,灭亡;“夙尚”,向来崇尚;“政经”,理政之法。
  (2)“愤”,意动用法,对……感到愤恨;“悯”,为动用法,为……忧愁;“南面”,登基;“拨乱”,治理乱政。
  5. 【试题分析】
  结合“及东封之后,上每览帝籍,有自多之言”可知功成则满,骄矜自傲;
  结合“用声色为娱,渐堂阶之峻”可知奢靡放纵,耽于享乐;
  结合“及嗜欲稍深则政亦怠矣故林甫善为承迎上意……”可知怠于政事,任用奸佞。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唐德宗任命李泌担任宰相,常常和他在休息宴饮的宫殿谈及玄宗时的朝政,特别感到痛惜的是玄宗误用李林甫为相,因而多次叹息说:“中原遭受的祸乱(安史之乱),是从李林甫开始的。然而凭借玄宗的超群才智,为什么最开始的时候他没有明察呢?”李泌趁机上奏说:“唐玄宗年轻之时,就已亲历武则天、唐中宗时的众多苦难,等到他受封到临淄,已尽知天下疾苦。他又凭借卓越的天资才华,立志清除朝廷内部的动乱灾难,李隆基既有汉高祖刘邦的异像异能,又有光武帝刘秀推心置腹的赤诚。所以英勇威武之气一旦振奋,奸诈凶恶之人自会灭亡。而且玄宗向来崇尚儒学,深深通晓理政之法。自玄宗始登皇位,乐于接近正直之人,想要作为皇帝所面对的困难之事,(玄宗就)尽力把能够做的(都)做到。皇帝做到了勤俭,那么凡是政事就没有不执行实施的,又有良臣辅佐,天下便可自然化育。等到其泰山封禅之后,每次浏览皇室谱录,已多有自夸之言。用声色作为娱乐,会浸染淹没朝堂的威严。所以古话说:贫不学俭而俭自来,富不学奢而奢自至。如果以勤俭作为志向,那么臣子们便会奉公守法,官场也没有心术不正的人。等到玄宗追求享受的欲望逐渐加深,对待国家政事也就懈怠了,所以李林甫善于做奉承迎合皇帝的意图,如聚敛惦念金玉钱财,庇护安插左右近人的事情,像安定国家的宰相的行迹就是这样,那么百官众吏可以知道也是如此了。用扬雄所说的话:当初汉武帝把国库的钱财,填匈奴庐山的沟壑(指汉武帝征伐匈奴耗尽国家财资,穷兵黩武之事。李隆基亦有类似行径,杜甫有诗云“武皇开边意未已”)对国家并没有产生什么危害。而今财货进入权贵手中,却比这要严重的多了”。自此,李泌多次用是非之理来劝谏德宗,德宗也欣然听从,好像对自己的所得而感喜悦。
  材料二
  德宗非常愤恨安史之乱以来积累的诸多弊端,感慨于朝廷威严的衰微,即位之初,奋然有拨乱反正重振大唐的国威的志向。然而他的见识与器度愚昧浅薄,天生又好猜忌并自负,所任用的亲信都不是什么正人君子,他们颁布的许多军政措施不符合富国强军之道。他不体恤百姓,在赋税之外大量聚敛财物且日加烦重,轻率武断地诛杀大臣,以致关外的叛乱还未平定,而京城却首先遭到叛贼的窃夺,结果德宗狼狈地逃到奉天后又避难于山南。留在京师的王公大臣们都在叛贼朱呲的伪朝充任官职,兵器藏于帝王所居宫室,幸亏朝内有陆贽的尽心谋划,朝外则靠大将李晟、浑瑊的捍卫和调集各路军队围攻叛贼,才能够消灭了盘踞长安的首恶叛逆,得以奉迎德宗回京。自从这次磨难以后,德宗刚烈方直之气一下变为柔弱怯懦。到了晚年,偷安怯懦之性,更甚于肃宗代宗。

  《德宗命李泌为相》阅读答案及翻译 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加入选题     收藏本题     完善题目
  • 评价此题:难度得分
  •   质量得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