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题目浏览 > 文言文 > 《初,霍氏奢侈》阅读答案及翻译
题目详细信息

《初,霍氏奢侈》阅读答案及翻译

  • 题目编号:28583
  • 是否推荐:
  • 难度平均:3
  • 质量平均:3
  • 收藏次数:0
  • 浏览次数:767
  • 使用次数:1
  • 创建时间:2023-05-01
  • 上传用户:gzywtk
  • 上传时间:2023-06-15
  • 考点详细:文言文-文言文综合
  • 选文题目:初,霍氏奢侈 作者出处: 体裁:传记 文言考点:翻译-断句-概括分析-文化常识 所考实词:骖乘|颠覆|禄秩|徒 所考虚词:

试题内容: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初,霍氏①奢侈,茂陵徐生曰:“霍氏必亡。夫奢则不逊,不逊必侮上。侮上者,逆道也。在人之右众必害之霍氏秉权日久害之者多矣天下害之而又行以逆道不亡何待”乃上疏言:“霍氏泰盛,陛下即爱厚之,宜以时抑制,无使至亡。”书三上,辄报闻。其后霍氏诛灭,而告霍氏者皆封,人为徐生上书曰:“今茂陵徐福,数上书言霍氏且有变,宜防绝之。乡使福说得行,则国无裂土出爵之费,臣无逆乱诛灭之败。往事既已,而福独不蒙其功,唯陛下察之。”上乃赐福帛十匹,后以为郎。帝②初立,谒见高庙,大将军光骖乘,上内严惮之,若有芒刺在背。后车骑将军张安世代光骖乘,天子从容肆体,甚安近焉。及光身死而宗族竟诛,故俗传霍氏之祸萌于骖乘。
  班固赞曰:霍光受襁褓之托,任汉室之寄,匡国家,安社稷,拥昭,立宣,虽周公、阿衡③何以加此!然光不学亡术,暗于大理,阴妻邪谋,立女为后,湛溺盈溢之欲,以增颠覆之祸,死才三年,宗族诛夷,哀哉!
  臣光④曰:霍光之辅汉室,可谓忠矣。然卒不能庇其宗,何也?夫威福者,人君之器也。人臣执之,久而不归,鲜不及祸矣。以孝昭之明,十四而知上官桀之诈,固可以亲政矣,况孝宣十九即位,聪明刚毅,知民疾苦。而光久专大柄,不知避去,多置亲党,充塞朝廷,使人主蓄愤于上,吏民积怨于下,切齿侧目,待时而发。其得免于身幸矣,况子孙以骄侈趣之哉!虽然,向使孝宣专以禄秩赏赐富其子孙,使之食大县,奉朝请,亦足以报盛德矣;乃复任之以政,授之以兵,及事丛衅积,更加裁夺,遂至怨惧以生邪谋,岂徒霍氏之自祸哉?亦孝宣酝酿以成之也。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十七》)
  【注】①霍氏:指西汉权臣霍光家族。霍光,官至大司马大将军,历经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三朝。②帝:指西汉宣帝。③阿衡:商代官名,常代指商代开国名臣伊尹。④光:司马光。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人之右/众必害之/霍氏秉权/日久害之者多矣/天下害之而又行/以逆道不亡/何待/
  B.在人之右/众必害之/霍氏秉权日久/害之者多矣/天下害之而又行/以逆道不亡/何待/
  C.在人之右/众必害之/霍氏秉权日久/害之者多矣/天下害之/而又行以逆道/不亡何待/
  D.在人之右/众必害之/霍氏秉权/日久害之者多矣/天下害之/而又行以逆道/不亡何待/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骖乘,指站在车右陪乘或担任警卫的人。古时乘车尊者居左,御者居中,骖乘居右。
  B.颠覆,文中是覆灭之意,与《六国论》“至于颠覆,理固宜然”中的“颠覆”意思相同。
  C.禄秩,指官吏的禄位、俸禄。文中假设皇帝赏赐禄秩给霍氏子孙,就会使他们变得富有。
  D.徒,文中是只、仅仅的意思,与《孔雀东南飞》中“徒留无所施”的“徒”意思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徐福预言霍氏一定会被诛灭,于是向皇帝提出了抑制霍氏权势以使其免于覆亡的建议。在霍氏被诛灭之后,徐福与告发者一起得到封赏。
  B.霍光和张安世曾经分别作为骖乘,陪同汉宣帝前去祭祀汉高祖。但二人给宣帝带来的感受不同,民间认为这是霍氏遭受诛灭之祸的开端。
  C.班固对霍光的功绩给予了很高评价,认为霍光辅佐幼主,身担重任,匡扶国家社稷,先后辅佐昭帝、拥立宣帝,与周公、伊尹相比也毫不逊色。
  D.司马光认为霍光辅佐汉室可以说是忠心耿耿,汉宣帝如果对霍氏子孙多加赏赐,让他们享食大县,定期参加朝会,就足以报答霍光的功德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本试题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1)往事既已,而福独不蒙其功,唯陛下察之。
  (2)人臣执之,久而不归,鲜不及祸矣。
  14.司马光认为霍光家族被诛灭的原因有哪些?

试题答案:

10.C
  11.D
  12.A
  13.(1)过去的事情已经结束,却只有徐福没有因功受赏,希望陛下明察这件事。
  (2)(如果)臣子掌握了作威作福的权力,长期不归还君王,那么很少有不招致灾祸的。
  14.①霍光长期专权,招致上下怨恨;②霍氏子孙骄横奢侈,意欲谋反;③孝宣皇帝举措失当,有意放纵。
  【解析】
  10.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身居高位的人,众人必然会厌恶他。霍氏一家长期把持朝政大权,厌恶他们的人很多。天下人厌恶他们,他们又做出有违道义的事,怎么可能不灭亡呢!
  “日久”作“秉权”的后置状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D;
  “天下害之”,主谓宾结构,句意完整,单独成句;“以逆道”作“行”的后置状语,后面断开。排除B。
  故选C。
  1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含义及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A.正确。
  B.正确。句意:加剧了覆亡的灾祸/(六国)到了覆灭的地步,道理本来就应该是这样。
  C.正确。
  D.《孔雀东南飞》中“徒留无所施”的“徒”意思是徒然、白白地,与文中加点的“徒”意思不同。句意:这难道只是霍氏家族自己招致的灾祸吗/徒然留下来也没有什么用处。
  故选D。
  1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一起得到封赏”错误,原文为“‘往事既已,而福独不蒙其功,唯陛下察之。’上乃赐福帛十匹,后以为郎”,是有人上书之后皇帝才封赏徐福的。
  故选A。
  1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已”,结束;“蒙”,蒙受;“唯”,希望。
  (2)“执”,掌握;“归”,归还;“鲜”,很少。
  14.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结合“光久专大柄,不知避去,多置亲党,充塞朝廷,使人主蓄愤于上,吏民积怨于下,切齿侧目,待时而发”可概括出,霍光长期专权,招致上下怨恨;
  结合“况子孙以骄侈趣之哉……至怨惧以生邪谋”可概括出,霍氏子孙骄横奢侈,意欲谋反;
  结合“向使孝宣专以禄秩赏赐富其子孙,使之食大县,奉朝请,亦足以报盛德矣;乃复任之以政,授之以兵,及事丛衅积,更加裁夺,遂至怨惧以生邪谋,岂徒霍氏之自祸哉?亦孝宣酝酿以成之也”可概括出,孝宣皇帝举措失当,有意放纵。
  参考译文:
  当初,霍氏一家骄横奢侈,茂陵人徐福认为:“霍氏一定会败亡。奢侈无度,必然会傲慢不逊;傲慢不逊,必然会冒犯君上。冒犯君上就是大逆不道。身居高位的人,众人必然会厌恶他。霍氏一家长期把持朝政大权,厌恶他们的人很多。天下人厌恶他们,他们又做出有违道义的事,怎么可能不灭亡呢!”于是,上书朝廷说:“霍氏一家权势盛大,陛下既然厚爱他们,就应当随时加以约束限制,不要让他们发展到灭亡的地步!”上书多次,皇帝才批复知晓。后来霍氏一家被诛杀,曾告发过霍氏的人都有封赏,有人替徐福鸣不平,上书皇帝说:“如今茂陵人徐福多次上书说霍氏将会叛逆,应当预先防范制止。假如徐福的建言得以实行,那么国家就不会有划出土地分封爵位的费用,臣子也不会有谋逆叛乱、遭受诛杀的灾祸了。过去的事情已经结束,却只有徐福没有因功受赏,希望陛下明察这件事。”皇帝于是赐给徐福绸缎十匹,后又任命他为郎官。汉宣帝初即皇位时,前往汉高祖庙祭拜,由大将军霍光同车陪乘,宣帝心中十分畏惧,犹如芒刺在背。后改由车骑将军张安世代替霍光同车陪乘,宣帝这才觉得轻松从容,十分舒适亲近。等到霍光死后,其宗族最终遭到诛杀,所以民间传说霍家的灾祸早在霍光陪同宣帝乘车时就已经有苗头了。
  班固评价认为:霍光身受辅佐幼主的重任,承担汉室的未来寄托,匡扶国家,安定社稷,拥护昭帝,拥立宣帝,即使是周公、伊尹,又怎能超过他!然而霍光不学无术,不明大理,隐瞒妻子的邪恶逆谋,立自己的女儿为皇后,沉溺于过多的欲望之中,加剧了覆亡的灾祸,死后才三年,他的宗族就遭到诛灭,可悲啊!
  臣司马光认为:“霍光辅佐汉室,可以说是忠心耿耿。然而终究未能庇护他的宗族,为什么呢?威严权柄,是君王才能享有的国器。如果臣子掌握了威严权力,长期不归还君王,那么很少有不招致灾祸的。以汉昭帝的贤明,十四岁就能洞察上官桀的奸诈行为,本来可以亲理朝政了,更何况汉宣帝十九岁即位,聪明刚毅,了解民间疾苦。但是霍光却依然长期专擅大权,不知引退,反而广植私党,充满朝堂,致使在上君王积蓄怨愤,在下官民积蓄不满,咬牙切齿,侧目而视,都在等待时机而暴发。霍光自己能够免于祸患,已经是侥幸了,何况他的子孙因为骄横奢侈而加速灾祸到来呢!尽管如此,假如当初汉宣帝专门把官阶俸禄赏赐给霍光的子孙,使他们变得富有,让他们享用大县的收入,定期前来朝见皇帝,也就足以报答霍光的大德了;而汉宣帝仍然让他们主持朝政,授以兵权,等到事态罪行积累得更多,才对他们加以裁夺,以至于他们恐惧怨恨,产生反叛朝廷的阴谋,这难道只是霍氏家族自己招致的灾祸吗?也是汉宣帝酝酿而成的。

  《初,霍氏奢侈》阅读答案及翻译 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加入选题     收藏本题     完善题目
  • 评价此题:难度得分
  •   质量得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