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题目浏览 > 现代文阅读 > 《中国儒家文化有“乐学”的传统》阅读题及答案
题目详细信息

《中国儒家文化有“乐学”的传统》阅读题及答案

  • 题目编号:29489
  • 是否推荐:
  • 难度平均:3
  • 质量平均:3
  • 收藏次数:0
  • 浏览次数:408
  • 使用次数:0
  • 创建时间:2024-01-01
  • 上传用户:gzywtk
  • 上传时间:2024-02-15
  • 考点详细:现代文阅读-信息类文本
  • 选文题目:中国儒家文化有“乐学”的传统 作者:谢青松 体裁:单材料文本

试题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中国儒家文化有“乐学”的传统。《论语》开篇就讲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明确指出了“学”与“悦”之间的关系。孔子还谈到学习的三重境界——知之、好之、乐之,在他看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中国文化史上备受尊崇的“孔毅之乐”,就是儒家“乐学”理念的生动实践,明代大儒王良(字汝止,号心斋,阳明后学的集大成者,泰州学派创始人)有一首《乐学歌》流传于世,这首诗就集中体现了儒家的“乐学”理念。
  “人心本自乐,自将私欲缚。”在儒家看来,乐乃是心之本体。明代大儒、王艮之子王东压也指出:“乐者,心之本体也。有不乐焉,非心之初也。吾求以复其初而已矣。”快乐乃是心的本来状态,如果有烦恼出现,那就是离开了心的最初状态。读书人通过修身养性,就是要恢复心的最初状态。在现实生活中,苦乐掺杂,悲喜交替,乃是人生常态,“不乐”与“乐”如同孪生兄弟,它们往往结伴而来。在王艮看来,真正的“乐”,不依赖于外在的条件,也不受外境的干扰,它不是一个人能够获得的某种外在之物,而是他存在的本来状态,真正的“乐”并非是欣喜若狂或兴高采烈,而是内心宁静、无有忧愁。刚出生的婴儿,既没有开心,也没有不开心,他只是处在一种简单自然、自在自适的状态,这种状态也可以看作一种“乐”。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个人的头脑开始发育,欲望逐渐萌生:正是头脑所制造的私欲,把“心之本体”给蒙蔽、束缚了。一旦陷入欲望的泥潭,必然患得患失,烦恼也将如影随形。
  “私欲一萌时,良知还自觉。一觉便消除,人心依旧乐。”当一个人私欲萌发,即刻就会被自己的良知觉察到。私欲一旦被良知觉察,自然而然地就被消除了,作为本体之真乐将会重新显露出来。所谓良知,就是本来的“知”,亦即“婴儿意识”,或者说纯净的意识。良知的功能就是知道、感知。所谓“致良知”,简单来说就是始终保持警觉,觉知当下的一切。这是阳明心学的重要修养功夫。良知与私欲,如同光明与黑暗,当光明进来的时候,黑暗将自然消退,正如王阳明所说:“有如烈火之燎毛,太阳一出,而魍魉潜消也。”
  “乐是乐此学,学是学此乐。不乐不是学,不学不是乐。”在王艮看来,真正的“学”就是致良知。真正的“乐”,就是通过致良知,发现自己的本体之乐。如果在致良知的过程中体会不到“乐”,那就偏离了圣贤之学的宗旨,也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致良知。当然,如果不去学习和践行致良知,也难以体会到这个本体之乐。这意味着,当我们处在放松而警觉的状态,内心宁静、无有思虑,那就是在“学”(致良知);当我们处在紧张和焦虑的状态,内心躁动、思绪纷杂,那就不是在“学”(致良知)。在王阳明看来,“常快活便是功夫”,故而,要体会到真正的“乐”,不仅要研读圣贤之书,而且需要恰当的训练或通过一定的方式,把情绪的垃圾丢出去,“心之本体”才有可能显露出来,当一个人的内心越来越宁静,越来越平和,越来越喜乐,就意味着这个“学”是卓有成效的,那是处在正确的学习方向;如果内心越来越纠结,越来越疲惫,越来越痛苦,那就意味着它是不自然的,很有可能偏离了圣人之学的方向。
  “乐便然后学,学便然后乐。乐是学,学是乐。”王艮提出,要在乐中求学,当我们的心处在宁静愉悦的状态,学习圣贤之学(致良知)将会更有效率,如果心中感觉到不乐。那还不如停下来歇息。与此同时,学中也有乐,在学习圣贤之学(致良知)的过程中,将自然而然地体会到那个本体之乐。在儒家看来,“乐”就是“学”,“学”就是“乐”。“学”与“乐”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一旦把它们割裂开来,也就步入歧途了。这意味着,真正的“学”并不是拿起书本来读的那个状态,而是保持觉知,安住当下。通过这个“学”所带来的放松和开心,也远远比记住那些具体的知识更为重要。
  “天下之乐,何如此学!天下之学,何如此乐!”王艮感慨“天下之乐,何如此学”,世间各种欲望之乐,犹如过客一般转瞬即逝,丝毫不值得贪恋,而致良知所带来的精神之乐,是长久的乐、最大的乐。倘若读书只是增加了我们对于知识的执着,甚至带来诸多的负累和烦恼,那么就应该去反思学习的方向和方式。若是出现了偏差,只要及时加以调整,我们的心将重新回归平静与喜乐。
  在现代社会。有的人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只关注知识的累积、技能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道德的涵养,智慧的提升,学习变得趋向功利化、技术化,陷入所谓的“学习焦虑”。今天,重温王艮的《乐学歌》,无疑有助于我们明晰学习的动机,真正通过学习来滋养心灵、唤醒智慧,进而增益人生的幸福。
  (摘编自谢青松《“乐是乐此学,学是学此乐”——王艮(乐学歌)解读》)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开篇以《论语》的“学”“悦”关系和孔子倡导的学习以乐之为上的理念导入,为进一步论证中心观点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B.王艮父子对心的本来状态的认识一致,都认为快乐是心的本体,而烦恼不是心的最初状态,违背了读书人对修身养性的终极追求。
  C.致良知和体会本体之乐之间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人们通过致良知,能够发现本体之乐:处于本体之乐中的学,才是真正的致良知。
  D.王艮感慨“天下之乐,何如此学”,在作者看来,王艮的这句话表达了对致良知带来的精神之乐的极大肯定和对欲望之乐的否定。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苦乐掺杂,悲喜交替,乃是人生常态”,可见要体会到真正的“乐”是不可能的。
  B.文章告诉我们,成人应寻找像初生婴儿那样简单自然、自在自适的“乐”的状态。
  C.即使学习很刻苦,但如果偏离圣贤之学的方向,人们也可能会感觉疲惫,成效不高。
  D.从文中我们得到启示:拿起书来读不是真学习,学习状态比学到具体的知识更重要。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四段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天下之学……若费些子气力,便不是圣人之学,便不乐。”
  B.“读书作文安能累人?人自累于得失耳!”
  C.“良知昏迷,众欲乱行:良知精明,众欲消化,亦犹是也。”
  本试题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D.“圣贤只是为己之学,重功夫不重效验。”
  4.王阳明说:“良知犹主人翁,私欲犹豪奴悍婢。”请结合文本分析其中蕴含的良知与私欲的关系。(4分)
  5.高三学习生活紧张,有的同学难免存在“学习焦虑”情绪。请根据对文本的理解,为同学提供三条有益建议。(6分)

试题答案:

1.B[解析]“违背了读书人对修身养性的终极追求”错。原文说“读书人通过修身养性,就是要恢复心的最初状态。”
  2.C[解析]A项,原文说通过恰当方法有可能体会到真正的“乐”;B项,成人寻找的乐的状态是消除烦恼之后的乐,与婴儿的不一样;D项,原文说的是:通过这个“学”所带来的“放松和开心”,也远远比记住那些具体的知识更为重要。
  3.A[解析]B项可论证第五段,C项可论证第三段,D项与本文观点无关。A项符合第四段观点。
  4.①良知为主,私欲为奴仆,良知可以管控私欲;②私欲强悍,常有萌发,任其蔓延会蒙蔽良知;良知要保持警醒,及时清除私欲。
  【评分标准】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5.①“学”“乐”结合,保持“乐”的状态。不被私欲蒙蔽,不要受外境干扰,保持内心宁静喜乐。②若有焦虑,及时调整。可停下来歇息,可通过一定的方式排解,可反思学习的方向方式等。③正确看待学习。不要让学习变得功利化、技术化,除了关注知识累积、技能培养,更要涵养道德、提升智慧。
  【评分标准】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中国儒家文化有“乐学”的传统》阅读题及答案 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加入选题     收藏本题     完善题目
  • 评价此题:难度得分
  •   质量得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