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题目浏览 > 现代文阅读 > 《温曹氏》阅读题及答案
题目详细信息

《温曹氏》阅读题及答案

  • 题目编号:27325
  • 是否推荐:
  • 难度平均:3
  • 质量平均:3
  • 收藏次数:0
  • 浏览次数:627
  • 使用次数:0
  • 创建时间:2022-12-01
  • 上传用户:gzywtk
  • 上传时间:2023-01-14
  • 考点详细: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
  • 选文题目:温曹氏 作者:吴卫华 体裁:小说

试题内容: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温曹氏吴卫华陕西华县县城赤水街上的“摩登照相馆”,开县城照相风气之先,标榜奢侈和洋气。摄影师兼老板张宝山,摄影技术娴熟,拍出的照片人物眉目清晰,面貌俊美。哪家有了值得庆祝或者有重大纪念意义的事,都会去“摩登照相馆”拍照留影,男的新衣盛装,女的搽脂抹粉,冲洗出的黑白照片纯净而庄重,透着满满的生活仪式感,也是鲜活的历史证明。
  1928年5月29日那天接近中午时,张宝山才卸下照相馆的红色木板门,开门营业。一队荷枪实弹的国民党警察,押着一个高大的年轻人向西城门外走去。被五花大绑的年轻人头发凌乱、衣服破烂,但瘀青的脸上神情肃正。
  张宝山缩在照相馆的门槛内向外探看。等那队行色匆匆、面容紧张的警察过去,他才跨出高高的门槛走到街面上,问旁边卖羊汤泡馍的窦老头儿:“又抓人了?”
  窦老头儿一边熬着油亮亮的乳白色羊肉汤,一边叹气:“抓共产党呢,这些天听说抓了不少人。世道乱了,咱们的生意也不好做了。”
  张宝山也叹气:“我的照相馆几天都没有一个顾客了,门都懒得开了。但说句实话,共产党打土豪、分田地、砸大烟馆,也确实让农民扬眉吐气了,说不定这天真要翻了。”窦老头儿向小竹筐里丢几个白面饼:“天翻不翻另说,命可能先丢了。唉,都是青壮汉子,一个个不知是谁家的顶梁柱啊!”
  张宝山的照相馆里大半天没有一个顾客。下午三点半,张宝山正在照相馆里枯坐发呆时,一个年轻女人走了进来。终于有顾客上门了,张宝山忙露出笑容,起身招呼客人:“咱们这儿的价格很公道,您是照大相还是小相?”
  年轻女人的目光发直。她看着张宝山,张宝山却分明感觉她没有看到自己。年轻女人从衣袋里掏出两块光洋放到桌子上,张宝山一愣,就是照一整套相也用不了这么多钱:“您这是要怎么照?”
  女人神思恍惚地说:“请您上门照相。”
  张宝山一口回绝:“我这是坐家生意.不上门服务。”
  女人又掏出两块光洋放到桌子上:“要照相的人不能亲自来。我只有这些了,请您务必关照!”
  张宝山看看桌子上诱人的光洋,又看看神色肃然的女人,问:“你家住在哪儿?”
  女人说:“露泽院西村。”
  张宝山拿起照相机:“在西关那块儿,也不远,走吧。”
  女人是走来照相馆的,张宝山骑着洋车(自行车)驮着女人,很快就到了不远的露泽院西村。
  “去哪条巷子?进哪户人家?”张宝山在村里的主路分岔口问女人。
  女人说:“穿过村子去西头的小庙。”
  张宝山还从没有在庙里给人照过相,心里虽然疑惑,还是驮着女人到了村西头的小庙。
  女人说:“到了。”
  两人下车进庙,庙的主建筑又小又寒碜,一副破败相,两个窗户用乱砖填塞着,庙前场地还算宽敞。女人说:“您在这儿等着,我去请照相的人来。”
  张宝山满腹狐疑地问女人:“你是哪家的人?”“温家的。”女人说完匆匆地走了。
  一会儿,女人匆匆地回来了,右肩上扛着一把罗圈椅,左手提着个高脚荼几。她把罗圈椅和高脚茶几摆放在庙墙边的窗户下,又匆匆地走了。张宝山看得一头雾水:瞧这精细的家具,也是富裕人家了,怎么要在这么晦气破败的小庙旁照相呢?
  女人又一次回来时,是同三个人一块儿来的:一个戴麦秸草帽的汉子,吃力地背着一个戴瓜皮帽的男子,那男子的袍褂鞋袜簇新得直扎张宝山的眼睛;女人在后面一手拉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儿,一手扶着新衣男子。他们到了摆放好的罗圈椅跟前,戴草帽的汉子退步找好椅面位置,在女人的帮助下,费劲地把背上的男子安放到罗圈椅里坐好。新衣男子以一种怪异的僵硬姿势坐着,就像一个在夏天里尸僵缓慢肢体还能弯曲的死人。张宝山心想这要照相的人病得还真不轻,上前伸手去扶持一把时,顿感新衣男子的肢体冰凉僵硬;又仔细看,见他面色灰青、双眼紧闭,而且很像上午从他照相馆前经过的被绑着的年轻人。
  张宝山吓得一激灵,后退几步:“他?”
  女人平静地说:“这是我家先生,温济厚【注】。”
  戴草帽的汉子声音嘶哑地说:“七里寺小学的校长、共产党员温济厚,今天上午在西门外被枪杀。我是他族弟温志德,亲眼看着他被枪杀,上午跟嫂子把尸体搬运回来,要照一张‘全家福’!”
  女人深情地看着温济厚,喃喃地说:“我把你整理得像个样子了,血迹完全擦去了,身上的鞭伤和烙铁的烫伤,被新买的寿衣遮住了,你脸上也搽了粉,这样看起来显得精神些。你一直说要照张‘全家福’,我今儿把县城里最好的摄影师请了来。家里嫌晦气不让我们照,我们就在这小庙照。”
  张宝山突然热泪盈眶,他举起相机,打开镜盖。女人抱起孩子,用右胳膊顶住双眼紧闭的温济厚,不让他身子斜歪。四个人努力面向照相机。张宝山的手有些哆嗦,他努力稳住手,习惯性地冲镜头里的四个人喊出:“一、二、三,不要闭眼!”
  咔嚓一声,历史定格,书生温济厚永远定格在25岁!
  (有删改)
  【注】温济厚:陕西省渭南市华县华州乡露泽院西村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渭华起义爆发后不幸被捕,英勇就义。温济厚牺牲后,妻子温曹氏和族弟温志德一起将他的遗体运回,拍摄了一张“全家福”。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介绍张宝山的摄影技术以及拍照留影的意义,为后文相关情节的发展做铺垫。
  B.小说第四、五段写张宝山与窦老头儿都叹着气说话,他们是为革命者的牺牲感到痛心悲哀。
  C.“咔嚓一声,历史定格”意蕴丰富,既意味着照相的结束,也意味着温济厚人生的结束。
  D.文章层层铺垫,到最后才交代是为牺牲的革命者照全家福,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
  7.关于小说倒数第三段写温曹氏对着温济厚遗体说话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语言自然亲切,就像丈夫仍在世一般与他说话,情感真挚,很有感染力。
  B.交代照全家福的原因,与前文的情节相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
  C.“家里嫌晦气不让我们照”,反映出温家人的愚昧和对革命的不理解。
  本试题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D.“身上的鞭伤和烙铁的烫伤”展现了革命者所受的迫害和钢铁般的意志。
  8.张宝山从见到温曹氏到拍照结束,心理活动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9.从标题看,文章的主人公是“温曹氏”,但也有人认为文章的主人公应该是“温济厚”,对此你如何理解?

试题答案:

6.B
  7.C
  8.①看到温曹氏上门,认为有生意来,很高兴;②看到温曹氏给两块光洋拍照,有点诧异;③对要到庙里照相的要求和到庙后温曹氏的行为感到非常疑惑;④得知照相的人是上午见到的被抓的年轻人,且已去世时,感到非常震惊;⑤听完温济厚的事迹以及温曹氏对丈夫讲的话,非常感动。
  9.观点一:主人公是温曹氏。①从情节上看,全文主要围绕温曹氏展开,讲述了温曹氏为英勇就义的丈夫温济厚拍摄全家福的故事;②从人物上看,文章着重塑造了温曹氏这一人物形象,全文通过对温曹氏的叙述和描写塑造并赞美了她挚爱丈夫、坚强勇敢的形象;③从主题上看,文章主要是借温曹氏这一人物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
  观点二:主人公是温济厚。①从情节上看,故事以温济厚被五花大绑押走开篇,以为牺牲的温济厚拍照结尾,故事情节完整;②从人物上看,文章塑造温曹氏这一形象的目的是从侧面烘托革命党人温济厚钢铁般的革命意志;③从主题上看,文章主要歌颂的是革命者温济厚的牺牲精神,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
  【解析】
  6.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B.“他们是为革命者的牺牲感到痛心悲哀”错误,从原文中的“咱们的生意也不好做了”“我的照相馆几天都没有一个顾客了,门都懒得开了”可知,他们主要是为生意不好做而叹气。
  故选B。
  7.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作品重要情节的能力。
  C.“反映出温家人的愚昧和对革命的不理解”错误,从“家里嫌晦气不让我们照”这一句话只能看出温家人的愚昧,并不能看出他们对革命的态度。
  故选C。
  8.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的心理变化的能力。
  审题干分析题干可知,“张宝山从见到温曹氏到拍照结束”限定了答题区间,“心理活动发生了哪些变化”指明了答题方向。需从原文中找到与张宝山见到温曹氏之后的心理活动有关的内容进行具体分析。
  联文本理思路从“终于有顾客上门了,张宝山忙露出笑容”可以看出,张宝山见到有客人来拍照时很高兴;
  从“张宝山一愣,就是照一整套相也用不了这么多钱”可以看出,张宝山对温曹氏出手阔绰感到诧异;
  从“张宝山还从没有在庙里给人照过相,心里虽然疑惑”“张宝山看得一头雾水……怎么要在这么晦气破败的小庙旁照相呢”可以看出,张宝山对要在小庙里照相以及温曹氏的行为感到非常疑惑;
  从“顿感新衣男子的肢体冰凉僵硬……很像上午从他照相馆前经过的被绑着的年轻人”“吓得一激灵”可以看出,得知照相的人是上午见到的被抓的年轻人,而且他已经去世,张宝山感到十分震惊;
  从“张宝山突然热泪盈眶”可以看出,张宝山被温济厚英勇就义的故事以及温曹氏的行为感动。
  9.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主题的能力。
  此题为开放性试题,题干要求谈谈对文章主人公的看法,解答时可从情节、人物和主题等角度思考。
  如果认为主人公是温曹氏,从情节上,故事情节主要是围绕温曹氏展开的,文章讲述了温曹氏为实现已牺牲的丈夫温济厚拍全家福的愿望,到县城请来照相馆老板张宝山帮忙拍全家福的故事;
  从人物上,文章着重塑造了温曹氏这一人物形象,文章写了她在丈夫就义后与族弟一起“把尸体搬运回来”,又宁可花大钱请张宝山来给丈夫照相,还有“女人深情地看着温济厚”等细节描述,塑造了一位坚强勇敢、挚爱丈夫的女性形象;
  从主题上,文章结尾点明温曹氏革命者家属的身份,表达了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
  如果认为主人公是温济厚,从情节上,文章第二段提到国民党警察“押着一个高大的年轻人向西城门外走去”,从后文的内容可知,这个年轻人就是温济厚,文章结尾写牺牲的温济厚与妻儿族弟照了一张全家福,故事情节完整;
  从人物形象上,文章突出的是温济厚作为革命党人拥有钢铁般的坚强意志,既有直接描写,如“瘀青的脸上神情肃正”,又有间接描写,如温曹氏说的“身上的鞭伤和烙铁的烫伤”;
  从主题上看,文章通过温曹氏照全家福一事展示出的是革命者温济厚舍小家为大家、勇于牺牲的精神,歌颂了革命者钢铁般的坚强意志,表达出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

  《温曹氏》阅读题及答案 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加入选题     收藏本题     完善题目
  • 评价此题:难度得分
  •   质量得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