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题目浏览 > 现代文阅读 > 《三娘娘》阅读题及答案
题目详细信息

《三娘娘》阅读题及答案

  • 题目编号:30291
  • 是否推荐:
  • 难度平均:3
  • 质量平均:3
  • 收藏次数:0
  • 浏览次数:150
  • 使用次数:0
  • 创建时间:2024-05-01
  • 上传用户:gzywtk
  • 上传时间:2024-05-08
  • 考点详细: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
  • 选文题目:三娘娘 作者: 体裁:小说

试题内容: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三娘娘我的船停泊在小桥塊的小杂货店的门口,已经三天了。每次从船舱的玻璃窗中向岸上眺望,必然看见那小杂货店里有一位中年以上的妇人坐在凳子上打绵线。后来看得烂熟,不须写生,拿着铅笔便能随时背摹其状。我从她的样子上推想她的名字大约是三娘娘。就这样假定。
  从船舱的玻璃窗中望去,三娘娘家的杂货店只有一个板橱和一只板桌。板橱内陈列着草纸,蚊虫香和香烟等。板桌上排列着四五个玻璃瓶,瓶内盛着花生米糖果等。还有一只黑猫,有时也并列在玻璃瓶旁。难得有一个老人或一个青年在这店里出现,常见的只有三娘娘一人。但我从未见过有人来三娘娘的店里买物。每次眺望,总见她坐在板桌旁边的独人凳上打绵线。
  午后天下雨。我暂不上岸,靠在船窗上吃枇杷。枇杷有核该是一件憾事。我说水果中枇杷顶好吃,而且多吃无害。可惜吃的手续麻烦:堆了半桌子的皮和核,弄脏了两手。同吃蟹相似,善后甚是吃力。但靠在船窗上吃,省力得多。皮和核都可丢在水里,不须善后。以前我只是向窗中探首一望,瞥见三娘娘的刹那间的姿态而已。这会因吃枇杷,久凭窗际,方才看见三娘娘的打绵线的能干,其技法的敏捷,态度的坚忍。可以使人吃惊。都会里的人和非蚕丝之乡的人,恐怕没有知道打绵线为何物,看了我这幅画,将误认为打弹子、放风筝、抽陀螺,亦未可知。我生长在穷乡,见惯这种苦工,现在可为不知者略道之:这是一架人制的纺丝机器。在一根三四尺长的手指粗细的木棒上,装一个铜叉头,我曰“绵叉梗”,再用一根约一尺长的筷子粗细的竹棒,上端雕刻极疏的螺旋纹,下端装顺治铜钿(康熙,乾隆铜钿亦可)十余枚,中间套一芦管,名曰“锤子”。纺丝的工具,就是绵叉梗和锤子这两件。应用之法,取不能缫丝的坏茧子或茧子上剥下来的东西,并作绵絮似的一团,顶在绵叉梗上的铜叉头上。左手持绵叉梗,右手扭那绵絮,使成为线。将线头卷在锤子的芦管上,嵌在螺旋纹里。然后右手指用力将竹棒一旋,使锤子一边旋转,一边靠了顺治铜钱的重力而挂下去。上面扭,下面挂,线便长起来。挂到将要碰着地了,右手停止扭线而捉取锤子,将线卷在芦管上。卷了再挂,挂了再卷,锤子上的线球渐渐大起来。大到像上海水果店里的芒果一般了,便可连芦管拔脱,另将新芦管换上,如法再制。这种芒果般的线球,名曰绵线。用绵线织成的绸,名曰绵绸:像我现在身上所穿的衣服,正是由三娘娘之类的人的右手一寸一寸地扭出来,而一寸一寸地卷上去的绵线所织成的。近来绵绸大贱,每尺只买一角多钱。据说,照这价钱合算起工资来,像三娘娘这样勤劳地一天扭到晚,所得不到个十铜板。但我想,假如用“勤劳”的国土里的金钱来定起工价来,这样纯熟的技能,这样忍苦的劳作,定他每天十个金镑,也不算过多呢。三娘娘的操持绵叉梗的手,比闲人们打弹子的手更为稳固;扭绵线的手,比闲人似放风筝的手更为敏捷;旋锤子的手,比闲人们抽陀螺的手更为有力,扛一个弹子可赢得不少的洋钱,打一天绵线赚不到十个铜板。如使三娘娘欲富,应该不打绵线打弹子。
  三娘娘为求工作的速成,扭的绵线特别长,要两手向上攀得无可再高,锤子向下挂得比她的小脚尖还低,方才收卷。线长了,收卷的时候两臂非极度向左右张开不可。看她一挂一卷,手臂的动作非常辛苦!一挂一卷,费时不到一分钟。假定她每天打绵线八小时,统计起来,她的手臂每天要攀高五六百次,张开五六百次。就算她每天赚得十个铜板,她的手臂要攀五六十次,张五六土次,还要扭五六十通,方才得一个铜板的酬报。
  黑猫端坐在她面前,静悄悄地注视她的工作,好像在那里留心计数她的手臂的动作的次数。
  三娘娘小说我的船停泊在小桥塊的小杂货店的门口已经三天了每
  (选自《闲居》,丰子恺写于1934年6月16日)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看到一位中年女人常坐在小杂货店里打绵线,看得烂熟,随时都能画出她的形状。
  B.三娘娘在店里,一边打绵线,一边卖糖果、香烟、草纸、蚊虫香等,却很少有人来光顾。
  C.三娘娘的纺丝工具是人工制成的,散发出传统气息,与夏衍《包身工》中纺织机器相同。
  D.三娘娘扭绵线两手向上攀得无可再高时,才收卷;线长了,收卷时两臂极度向左右张开。
  7.下列对文本及漫画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漫画《三娘娘》用笔简浩,与文字相映成趣,画中三娘娘脸部没画眼睛、鼻子与嘴巴,虽给人丰富的想象,但这不是漫画的重心。这体现了丰子恺漫画的匠心独具。
  B.文章以第一人称视角来写“我”在停泊的小船上眺望三娘娘,以及在写闲吃枇杷时又久久地凭窗眺望她打绵线的过程,这些描写突出了三娘娘劳作场景的真实性。
  C.作者描写三娘娘打绵线,先介绍工具构成,再写打绵线过程,“然后”“一边……一边”“再……再”等词,合符逻辑事理,突出了三娘娘技艺的纯熟。
  本试题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D.画波浪线句子写出了三娘娘生活的清苦。闲人们打弹子、放风筝、抽陀螺的手反衬了三娘娘操持绵叉梗的手,打弹子赢钱与打绵线赚钱形成鲜明对比。
  8.文中画横线内容与贾平凹《秦腔》“一出戏排成了,一人传出,全村振奋,扳着指头盼那上演日期。一年十二个月,正月元宵日,二月龙抬头,三月三,四月四,五月五日过端午,六月六日晒丝绸,七月过半,八月中秋,九月初九,十月一日,再是那腊月五豆,腊八,二十三……”都用了繁笔。请分析各自的妙用。(5分)
  9.文章写“打绵线”这一中心事件有什么意图?请从人物、主旨及文化三个角度简析。(6分)

试题答案:

6.C项“相同”不对。
  7.D项“反衬”应为正衬,同为“稳固”“敏捷”与“有力”。
  8.①本文采用繁笔,突出了三娘娘打绵线工序之繁复,劳作之艰辛,生活之不易,流露出了同情之心。(3分)②《秦腔》中的繁笔,写出了秦腔戏对人们生活影响之大以及人们等待秦腔戏上演的迫切心情。(2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①人物:体现了三娘娘技艺高超、勤劳、坚忍的形象;②主旨:体现了作者对底层人民的关注和同情,歌颂他们勤劳艰忍的品格;③文化:对农耕文明(“打绵线”这一传统纺织工艺)的传承。(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满分。共6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三娘娘》阅读题及答案 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加入选题     收藏本题     完善题目
  • 评价此题:难度得分
  •   质量得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