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题目浏览 > 文言文 > 《有道之士固骄人主》阅读答案及翻译
题目详细信息

《有道之士固骄人主》阅读答案及翻译

  • 题目编号:28301
  • 是否推荐:
  • 难度平均:3
  • 质量平均:3
  • 收藏次数:0
  • 浏览次数:922
  • 使用次数:0
  • 创建时间:2023-04-01
  • 上传用户:gzywtk
  • 上传时间:2023-05-06
  • 考点详细:文言文-文言文综合
  • 选文题目:有道之士固骄人主 作者出处:吕氏春秋 体裁:传记 文言考点:翻译-断句-概括分析-文化常识 所考实词: 所考虚词:

试题内容: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小题6
  材料: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节选自《论语·八佾篇》)
  材料二:
  有道之士固骄人主,人主之不肖者亦骄有道之士,日以相骄,奚时相得?若儒墨之议与齐荆之服矣。贤主则不然,士虽骄之,而己愈礼之,士安得不归之?士所归,天下从之,为帝。帝也者,天下之适也;王也者,天下之往也。尧不以帝见善绻,北面而问焉。尧,天子也;善绻,布衣也。何故礼之若此其甚也?善绻,得道之士也。得道之人,不可骄也。尧论其德行达智而弗若,故北面而问焉。此之谓至公。非至公其孰能礼贤? 周公旦,文王之子也,武王之弟也,成王之叔父也。所朝於穷巷之中,瓮牖之下者七十人。文王造之而未遂,武王遂之而未成,周公旦抱少主而成之。故曰成王不唯以身下士邪?齐桓公见小臣稷,一日三至弗得见。从者曰:“万乘之主,见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弗得见,亦可以止矣。”桓公曰:“不然。士骜禄爵者,固轻其主,其主骜霸王者,亦轻其士。纵夫子骜禄爵,吾庸敢骜霸王乎?” 遂见之,不可止。世多举桓公之内行内行虽不修霸亦可矣诚行之此论而内行修,王犹少。魏文侯见段干木,立倦而不敢息。反见翟黄,踞於堂而与之言。翟黄不说,文侯曰:“段干木官之则不肯,禄之则不受;今女欲官则相位,欲禄则上卿。既受吾实,又责吾礼,无乃难乎!”故贤主之畜人也,不肯受实者其礼之。礼士莫高乎节欲,欲节则令行矣。文侯可谓好礼士矣。好礼士,故南胜荆於连堤,东胜齐於长城,虏齐侯,献诸天子,天子赏文侯以上闻。
  (节选自《吕氏春秋》卷十五)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斯句。正确的 项是(3分)
  A.世多举桓公之内行/内行虽不/修霸亦可矣/诚行之/此论而内行修/王犹少
  B.世侈举租公之内行/内行虽不修/霸亦可矣/诚行之/此论而内行修王/犹少
  C.世多举桓公之内行/内行虽不修/霸亦可矣/诚行之此论/面内行修/王犹少
  D.世多举桓公之内行/内行虽不/修霸亦可矣/诚行之此论/而内行修王/犹少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儒墨,指儒家和墨家,儒家讲“爱人”,墨家讲“兼爱”,理念不同,战国时并为显学。
  B.“天下之所适也”与“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赤壁赋》)两句中的“适”字含义不同.
  C.“三至”指多次前往,“三”在古文里常虚指多数,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D. 踞,文中指伸开剧坐,是无礼之举,《鸿门宴》"项王按剑而跽"中的"跽"与此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有道之士傲视君主,君主亦傲视有道之士,这将使君臣不相得,作者对后者有批评之意。
  B.路公旦朝见住在穷巷陋室中人,礼贤下士。辅佐周成王在文王和武王的基础上实现大治。
  C.面对翟黄的不悦,文侯认为其已获得官位故可无礼待之,依孔子的观点,文侯做法不当。
  D.材料二以尧、周公、齐祖公、魏文侯为例,阐明了“礼贤”之因,也提出了贤才的标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本试题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1)贤主则不然,士虽骄之,而己愈礼之,士安得不归之?
  (2)士骜禄爵者,固轻其主,其主骜霸王者,亦轻其士。
  14.“礼贤下士”素来为执政者之美德。请结合文段,概括执政者礼贤下士的原因。(3分)

试题答案:

10 (3分)C
  【试题分析】世多举桓公之内行,内行虽不修,霸亦可矣。诚行之此论,而内行修,王犹少,此句意为:世人大多指责桓公的私生活,他的私生活虽然不检点,(但有如此好士之心)称霸还是可以的。如果真的按上述原则去做,而且私生活还好,就是称王恐怕还不止呢!
  11.(3分)C
  【试题分析】 "三而竭"中"三"表序数,即"第三"的意思。
  12.(3分)D
  【试题分析】文段并未提出贤才的标准是什么。
  13(8分)
  (1)(4分)贤明的君主则不是这样,士虽然傲视自己,而自己却越发用礼对待他们,(这样的话)士人怎么能不归附他呢?
  【评分参考:4分。译出大意给1分;“骄”“礼”“安”三处,每译对一处给 1 分。】
  (2)(4分)看轻爵位俸禄的士人,显然轻视君主,看轻王霸之业的君主,也轻视士人。
  【评分参考:4分。译出大意给1分;“傲”“固”“士傲爵禄者”(句式)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14. (3分)
  ①贤才品行高尚,聪明智慧,值得尊重。
  ②礼贤下士可招致人才,成就大业。
  ③贤才多不慕名利,执政者只需以礼相待方可招揽。
  【评分参考:3分。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
  【参考译文】
  材料一:
  鲁定公问:"君王差使臣子,臣子侍奉君王,依什么原则?"孔子回答说:"君王差使臣下要以礼相待,臣子要用忠心侍奉君王。”
  材料二:
  有道的士人本来就傲视君主,不贤明的君主也傲视有道的士人,他们天天这样互相傲视,什么时候才能相投?这就像儒家、墨家的观点和齐国、楚国的服饰互相不同一样。贤明的君主就不是这样,士虽然傲视自己,而自己却越发用礼对待他们,(这样,)士人怎能不归附他呢?士人归附他了,天下人就会跟着他们(归附)。所谓帝,是指天下人都来亲附的人;所谓王,是指天下人都来归服的人。尧不用帝王的身份去会见善绻,面朝北恭敬地向他请教。尧是天子;善绻是平民。尧为什么这样过分地礼遇他呢?因为善继是得道的人,对得道的人,不可傲视。尧衡量自己的德行智谋不如善绻,所以面向北恭敬地向他请教,这就叫做无比公正。不是无比公正,谁又能礼遇贤者呢?周公旦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弟弟,周成王的叔父。他拜访过七十个住在穷巷陋室里的人。对于周朝,文王开了头而没有完全成就大功:武王灭商成就大功而天下大治尚未完成:直到周公辅佐年幼的成王才真正完成.“成王”之称由此而来,(这种情况的出现)难道不是因为礼贤下士吗?齐桓公去见小臣稷,一天中多次前往都没能见到。跟随的人说:“大国的君主去见一个平民,一天中多次前往都没能见到,就算了吧!”桓公说:“不对。看轻爵位俸禄的士人,固然轻视君主;看轻王霸之业的君主,也轻视士人。纵使先生他看轻爵位俸禄,我怎么敢看轻王霸之业呢?”桓公终究见到了小臣稷,随从没能阻止住他。世人大多指责桓公的私生活,他的私生活虽然不检点,(但有如此好士之心,)称霸还是叫以的。如果真的按上述原则去做,而且私生活还好,就是称王恐怕还不止呢!魏文侯去见段干木、站得疲倦了却不敢休息。回来以后见翟黄,箕踞于堂上来跟他谈话。瞿黄很不高民。文侯说:“段干木,让他做官他不肯做。现在你想当官就身居相位,你已经接受了我给你的官职,又要求我以礼相待,恐怕很难办到吧。”所以贤明的君主对待士人,不肯接受官职的就以礼相待。礼遇士人没有比节制自己的欲望更好的了。欲望得到节制,命令就可以执行了。魏文侯可以说是喜好以礼待士了。喜好以礼待士,所以向东能在长城战胜齐国,俘虏齐侯,并把他献给周天子,周天子封赏他为上卿。

  《有道之士固骄人主》阅读答案及翻译 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加入选题     收藏本题     完善题目
  • 评价此题:难度得分
  •   质量得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