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题目浏览 > 文言文 > 《贞观八年,太宗将发诸道黜陟使》阅读答案及翻译
题目详细信息

《贞观八年,太宗将发诸道黜陟使》阅读答案及翻译

  • 题目编号:28358
  • 是否推荐:
  • 难度平均:3
  • 质量平均:3
  • 收藏次数:0
  • 浏览次数:1136
  • 使用次数:0
  • 创建时间:2023-04-01
  • 上传用户:gzywtk
  • 上传时间:2023-05-14
  • 考点详细:文言文-文言文综合
  • 选文题目:贞观八年,太宗将发诸道黜陟使 作者出处:贞观政要 体裁:传记 文言考点:翻译-断句-概括分析-文化常识 所考实词:畿内|秋毫|从容|宗庙 所考虚词:

试题内容: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贞观八年,太宗将发诸道黜陟使,畿内道未有其人,太宗亲定,问于房玄龄等曰:“此道事最重,谁可充使?”右仆射李靖曰:“畿内事大,非魏征莫可。”太宗作色曰:“朕今欲向九成宫,亦非小,宁可遗魏征出使?朕每行不欲与其相离者,适为其见朕是非得失。公等能正朕不?何因辄有所言,大非道理。”乃即令李靖充使。贞观十一年,太宗谓侍臣曰:“朕昨往怀州,有上封事者云:‘何为恒差山东众丁于苑内营造?即日徭役,似不下隋时。怀、洛以东,残人不堪其命,而田猎犹数,骄逸之主也。今者复来怀州田猎,忠谏不复至洛阳矣。’四时蒐田,既是帝王常礼,今日怀州,秋毫不干于百姓。凡上书谏正自有常准臣贵有词主贵能改 如斯诋毁,有似咒诅。”侍中魏征奏称:“国家开直言之路,所以上封事者尤多。陛下亲自披阅,或冀臣言可取,所以侥幸之士得肆其丑。臣谏其君,甚须折衷,从容讽谏。汉元帝尝以酎祭宗庙,出便门,御楼船。御史大夫薛广德当乘舆免冠曰:‘宜从桥,陛下不听臣言,臣自刎,以颈血污车轮,陛下不入庙矣。’元帝不悦。光禄卿张猛进曰:‘臣闻主圣臣直,乘船危,就桥安。圣主不乘危,广德言可听。’元帝曰:‘晓人不当如是耶!’乃从桥。以此而言,张猛可谓直臣谏君也。”太宗大悦。贞观十五年,太宗谓侍臣曰:“守天下难易?”侍中魏征对曰:“甚难。”太宗曰:“任贤能,受谏诤,即可。何谓为难?”征曰:“观自古帝王,在于忧危之间,则任贤受谏。及至安乐,必怀宽怎,言事者惟令兢惧,日陵月替,以至危亡。圣人所以居安思危,正为此也。安而能惧,岂不为难?”
  (节选自《贞观政要》)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加句读处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卡的横线上。
  凡A上B书C谏D正E自F有G常H准I臣J贵K有L词M主N贵O能P改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畿内,古时称王都及其周围千里以内的地区,也指京城管辖之地。文中指后者。
  B.秋毫,喻指极细微的事物,与《鸿门宴》中“秋毫不敢有所犯”中的“秋毫”意思相同。
  C.从容,指委婉得体,与《屈原列传》中“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的“从容”意思不相同。
  D.宗庙,指天子、诸侯供奉祖宗牌位的处所。宗庙祭祀,追思祖先,是中华传统孝道的体现。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太宗向大臣们征求由谁出任畿内道黜陟使的建议,右仆射李靖极力推荐魏征,而唐太宗最终让李靖来担任这一职务。
  B.唐太宗到怀州去打猎,有人上书进谏,认为如今劳役之重已经和隋朝不相上下,并且皇帝打猎过于频繁,已经是一个骄奢的君王了。
  C.汉元帝想乘楼船前去祭祀,薛广德认为应该从桥上走,并用自己的性命向元帝施压,张猛劝谏元帝说圣明的君主不能置臣子于险地。
  D.魏征认为守住江山很困难,原因在于很多帝王到了天下太平的时候就会懈怠政务,疏远直言进谏的人,长此以往,国家就会灭亡。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本试题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1)公等能正朕不?何因辄有所言,大非道理。
  (2)观自古帝王,在于忧危之间,则任贤受谏。
  14.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唐太宗“每行不欲与其(魏征)相离”的原因。

试题答案:

10.E I M
  11.C
  12.C
  13.(1)你们能够匡正我的错误吗?为什么就说出这样的话来,太没有道理了。
  (2)观察自古以来的帝王,在忧患危难的时候,能够选举贤才接受谏言。
  14.①能匡正太宗是非得失;②能为太宗排忧解难。
  【解析】
  10.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凡是上书提出意见的,一般我都采纳,臣子贵在能直谏,君王贵在能改正。
  “臣贵有词”和“主贵能改”结构一致,应单独成句,前后断开,在“臣”和“主”前停顿;
  “自有常准”的主语是“朕”,结构完整,在“自”前停顿。
  故在E I M三处句读。
  11.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理解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
  A.正确。
  B.正确。对老百姓不会带来一丝一毫的干扰/财物丝毫不敢据为己有。
  C.错误。都是委婉得体。句意:必须言语委婉,措辞得体/都模仿了屈原委婉含蓄的语言。
  D.正确。
  故选C。
  1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不能置臣子于险地”错,由原文:“圣主不乘危”可知,是圣明的君王不会冒着无谓的危险。
  故选C。
  1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正”,匡正;“不”,错误;“有所言”,这样的话。
  (2)“忧危”,忧患危难;“任贤”,选举贤才;“受谏”,接受谏言。
  14.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①由原文“适为其见朕是非得失”可知,能匡正太宗是非得失;
  ②由原文“太宗谓侍臣曰:‘如斯诋毁,有似咒诅。’侍中魏征奏称:‘国家开直言之路,所以上封事者尤多……以此而言,张猛可谓直臣谏君也。’太宗大悦”可知,能为太宗排忧解难。
  参考译文:
  贞观八年,太宗准备派遣各道黜陟使,畿内道这个地方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太宗亲自确定,询问房玄龄等大臣说:“这个地方的事务最为重要,谁可以担当这个重任?”右仆射李靖说:“畿内道的事务重大,非魏征不可。”太宗神情严肃地说:“我如今要到九成宫去,这也不是小事,怎么可以派遣魏征出使?我每次出行都不想与其分开,实在是因为他能够看到我的是非得失。你们能够匡正我的错误吗?为什么就说出这样的话来,太没有道理了。”于是命令李靖担任关内道黜陟使。贞观十一年,唐太宗对侍臣说:“我过去到怀州去,有人上书说:‘为什么总是差遣山东的劳工到宫里修造苑囿呢?当今劳役之重,似乎和隋代不相上下了。怀州、洛水以东,百姓已经苦不堪言了,而皇上还时常到那里去打猎,真是一个骄奢的君王啊。今天皇上又到怀州来打猎,皇上已经听不进忠言了。’一年四季出行打猎,是古代帝王常有的礼数,今日我到怀州,对老百姓不会带来一丝一毫的干扰。凡是上书提出意见的,一般我都采纳,臣子贵在能直谏,君王贵在能改正。但如今这样的诋毁,像是在诅咒我啊。”侍中魏征上奏说:“朝廷广开言路,所以上书提意见的人特别多。陛下亲自批阅奏书,有时希望臣子的意见可以采纳,这是侥幸大胆上书的人能够陈列陛下他们浅见的原因。臣子向国君提意见,必须言语委婉,措辞得体,借此以言彼。汉元帝曾用醇酒去祭祀宗庙,想从便门出去,再乘楼船到宗庙。御史大夫薛广德挡住汉元帝乘坐的马车摘下官帽说:‘陛下应当从桥上经过,如果陛下不听臣的话,我就自刎,让我颈中的鲜血玷污你的车轮,陛下就进不了宗庙了。’汉元帝很不高兴。光禄卿张猛说:‘我听说如果君王圣明,那么臣子就会忠直。乘船危险,过桥安全,圣明的君王不会冒着无谓的危险,薛广德的意见可以采纳。’汉元帝说:‘开导别人不应该像这样吗!’于是就从桥上经过。从这点看,张猛可以算是正直的大臣劝谏君王啊。”唐太宗听后非常高兴。贞观十五年,唐太宗问身边的侍臣:“守江山是难还是易?”侍中魏征回答说:“很难。”唐太宗说:“选拔任用贤才,接受谏言,就行了,有什么难的?”魏征说:“观察自古以来的帝王,在忧患危难的时候,能够选举贤才接受谏言。到了天下太平的时候,一定会懈怠政务,使直言进谏的人变得谨慎恐惧,这样日复一日,就会使国家灭亡。古代圣人居安思危的原因,正是因为这啊。国家太平无事却要国君心怀忧惧,难道不难吗?”

  《贞观八年,太宗将发诸道黜陟使》阅读答案及翻译 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加入选题     收藏本题     完善题目
  • 评价此题:难度得分
  •   质量得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