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题目浏览 > 现代文阅读 > 《火柴论斤卖》阅读题及答案
题目详细信息

《火柴论斤卖》阅读题及答案

  • 题目编号:29762
  • 是否推荐:
  • 难度平均:3
  • 质量平均:3
  • 收藏次数:0
  • 浏览次数:383
  • 使用次数:0
  • 创建时间:2024-03-01
  • 上传用户:gzywtk
  • 上传时间:2024-03-19
  • 考点详细: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
  • 选文题目:火柴论斤卖 作者:韩羽 体裁:小说

试题内容:

(二)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火柴论斤卖韩羽两辆骡子大车和一位推着自行车的老客,一前一后进了院子。老客面生,可那大车拉的货一瞧便知,是火柴。不用问,是从济南来的。
  老客进了柜房,我赶紧打洗脸水,泡茶。那老客仅和掌柜打个招呼,屁股没挨椅子又匆匆走出来,亲自指点卸车。以前的老客对此从不事必躬亲的。直待两车火柴堆满库房的整整一间屋、锁上库房门、打发了拉脚的大车,这才踱回柜房洗脸、喝茶、抽烟。
  这时市面上正缺火柴,消息不胫而走。第二天就赶来了成群结伙的商贩。可老客发话了:先不卖。
  第三天,老客招呼伙计们帮忙倒腾火柴,篓篓亲自过目,一顿饭工夫,火柴从北间倒腾到了南间。
  老客愣了神。
  “我给大伙作揖了,再辛苦辛苦倒腾一下。”于是一篓篓又从南间倒腾到了北间。
  老客傻了眼,倏地流下了汗珠子。
  “我的祖奶奶,要是找不着了,可坑死我了!”
  问他是什么,说是“十滴年”。
  我问二伙计,什么是“十滴年”?
  二伙计说:“是西药,好家伙,可厉害了,只要放一点儿在舌头尖上,立刻小命玩儿完。”
  我说:“谁试过?”
  他说:“谁他奶奶的敢试,听人说的。”
  我问:“要这个干啥?”
  他说:“嘿,这药贵老鼻子啦,配麻醉药离它不行。西边山里的八路军急等着用哩。”
  二掌柜说:“别扯淡了,快想法找吧。可也是,你也不弄个记号。”
  老客哭丧着脸说:“记号是弄了,可不敢弄得太显眼,要是给查住了,我有几个脑袋!你去齐河的黄河渡口瞧瞧,那国民党的卡子是闹着玩儿的?”
  二掌柜打起哈哈:“你这药也真够‘神’的,先是和国民党‘藏迷糊’,这回又是和你‘藏迷糊’。”
  你看我,我看你,一筹莫展,只好锁上库房,依旧是不卖火柴。
  第四天,只好豁出去了:一篓篓、一包包、一盒盒统统拆开,来个古人所谓的“犁庭扫穴”。一声令下,发一声喊,我们大剪子一抡,咔嚓咔嚓,地地道道的“势如破竹”,那方方整整的竹篾篓子立即四分五裂。那纸包、纸盒更不堪一击,两手一掰,摧枯拉朽。真有些像李逵劫法场,不分青红皂白抡着板斧一路砍去的劲头。快哉快哉!想当初西楚霸王火烧阿房宫大概也如此兴奋吧?人,莫非天生有破坏欲?
  火柴集成小堆,小堆堆成大垛。竹篾、竹叶、包装纸、火柴盒的残骸横七竖八狼藉遍地。“十滴年”像《琵琶行》里“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商人妇,终于从一个火柴盒里蹦了出来。老客抢起手指粗的小瓶也蹦了起来,脸笑得像花朵儿:“学徒的小哥,去馆子里叫桌菜, 今晚我请客。”
  这“十滴年”也真会捉弄人,一会儿让人丧魂失魄,一会儿让人欣喜若狂;一会儿急得要上吊,一会儿乐得像是捡了个天大的便宜,纵使是自家捡的自家的便宜。而且连货栈里的局外人也捎带着闹了个人仰马翻。
  第五天,老客发了话:卖火柴。
  可是火柴成了柴秸垛,怎么卖?
  打那以后好多天,也算是临清街上的一个景观:货摊上摆着的火柴,是用线捆成把,一把火柴搭配一个破火柴盒。
  文本二:
  韩老1931年出生在鲁西北的乡间,小学毕业,种过地,当过学徒,一口地道的鲁西北方言,朴实得如同邻居家老大爷一样,但他熟知三坟五典,经史子集,俚俗传说,民间戏曲……才思泉涌,妙语连珠,诙谐风趣。韩老以其耄耋之年,仍能够保持敏锐镇密的思维,旺盛的创作力,本身就是一个传奇。
  他的文章寓人生哲理于平淡的叙事中,从庸常生活中发现美,在冗杂历史中发现真,如信手拈来,唾手可得,却惜墨如金,三言两语中峰回路转、柳暗花明,螺蛳壳中做道场,杯水中起风波,不疾不徐,从容淡定。
  细读他的文章,虽不乏俚语俗语,却严谨整饬。韩老在文字的推敲锤炼上是积极审慎的,他常年订阅《咬文嚼字》,为的是自己读书写字时不犯错误。
  韩老的文章俭省也是出了名的,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几百字的小文章,却也词浅意深、跌宕生姿。但是简练是由丰富而来的,韩老阅读之丰富,生活之丰富,全都隐匿在那一篇篇文章背后。
  世上没有什么天才,大都是靠着后天的不断地努力积累,把别人游乐嬉戏的时间都用在了自己感兴趣的事上。“不像人家科班出身的都系统地读书,我读书都是兴趣,翻到什么看什么。虽然不深钻,但会琢磨琢磨,考虑考虑。尤其写文章,不能瞎说八道,凭着印象随便写。有时候自己反复地认识,就深入一些。”
  韩老能够恰到好处的运用好“机趣”,韩老通过机趣在与读者较量,如自己所言,每次动笔之前,总是把读者作为假想敌,一则要严谨,不能让读者挑出毛病,再则就是与读者斗智斗勇。于是,在看似轻松的文字中,读者不自觉的被韩老所“虏获”,惊美之余,拍腿叫绝。
  (节选自孟彦君《韩羽印象》,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和二伙计的对话,不仅交代了老客出现种种反常举动的原因,而且介绍了“十滴年”,引出了“十滴年”的特殊用场。
  B.老客将“十滴年”隐藏在火柴盒里,但又不敢把标记“弄得太显眼”,可以看出国民党对药品封锁之严,也暗示了八路军革命斗争之艰苦。
  C.小说通过“我”的视角和感受来描写撕拆火柴盒的场面,表现了全货栈上下寻找“十滴年”急切与焦灼的心情。
  D.“十滴年”从火柴盒里“蹦”了出来,老客也“蹦”了起来,两个“蹦”字增强了画面感,也突出了老客找到“十滴年”后的兴奋。
  7.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篇使用了“仅”“匆匆”“亲自”“直待”“才”等词语,意在表现老客行事利落谨慎,也为下文寻找“十滴年”埋下伏笔。
  B.小说通篇以时间为叙述顺序,以火柴卖与不卖为线索,故事清晰连贯,结构紧凑自然,便于读者理解。
  C.文中方言俯拾皆是,如“贵老鼻子啦”“藏迷糊”,增添了小说的乡土气息,更有人间烟火味,值得玩味。
  本试题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D.小说以临清街上的一个景观收尾,展现了一幅淳朴又充满谐趣的民俗风情画,完善了故事结局,化解了故事的紧张惊险,余韵无穷。
  8.结合文本二,谈谈韩羽为什么能创作出文本一这样的经典小说。
  9.文本二中提到韩羽的文章“词浅意深、跌宕生姿”,请结合文本一简要分析。

试题答案:

6.C 7.A
  8.①出身乡间,熟悉方言俚语。文中“贵老鼻子啦”“藏迷糊”等方言运用自如,富有乡土气息;
  ②种过地,当过学徒,生活阅历丰富。善于从庸常生活中发现美,能够从卖火柴的生活中发现老客的精神之美;
  ③阅读丰富,知识渊博。熟知三坟五典,经史子集,民间戏曲,所以文中旁征博引,才思泉涌;
  ④注重文字推敲锤炼。常年订阅《咬文嚼字》,所以文章诸如“踱”“蹦”等用词精准,富有表现力;
  ⑤能够恰到好处的运用好“机趣”,所以文章选材和语言都很精致,充满谐趣;
  ⑥心中有读者。不让读者挑出毛病,与读者斗智斗勇,所以他的文章有读者意识,深受读者喜爱。
  9.①语言通俗简练,方言信手拈来,多用短句,文章篇幅精短;
  ②主旨深远,通俗的语言、普通的人物却彰显了为革命事业不顾个人安危、不重个人私利的高尚品质;
  ③文章跌岩生姿,先写老客因找不到“十滴年”而着急,再写找“十滴年”的过程紧张刺激,后写找到“十滴年”后的兴奋,最后以街上景观收尾,波澜起伏,跌岩生姿。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C.“急切与焦灼的心情”错误,从“快哉快哉”等看出,除了老客,包括“我”在内的货栈人员并不全是急切焦灼,众人撕纸盒的过程,反而是如“西楚霸王火烧阿房宫”一样“兴奋”。
  故选C。
  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A.“也为下文寻找‘十滴年’埋下伏笔”错误,老客谨慎利落的行为不是造成“十滴年”的丢失的原因,因而不构成伏笔。
  故选A。
  8.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分析与概括的能力。
  从材料二第一段看,韩羽“出生在鲁西北的乡间”“一口地道的鲁西北方言,朴实得如同邻居家老大爷一样”,所以在小说中方言俯拾皆是,如“贵老鼻子啦”“藏迷糊”,增添了小说的乡土气息,更有人间烟火味,值得玩味。
  从材料二第一段看,韩羽“种过地,当过学徒”,所以第二段评价他“从庸常生活中发现美”。小说中卖火柴是普通商人的日常生活,但是韩羽却写出主人公的谨慎、机智、爱国。
  从材料二第一段看,韩羽“熟知三坟五典,经史子集,俚俗传说,民间戏曲……才思泉涌,妙语连珠”,知识渊博使他才思敏捷。小说里“犁庭扫穴”“势如破竹”“当初西楚霸王火烧阿房宫”“李逵劫法场”““千呼万唤始出来””等等,也是旁征博引,妙语连珠。
  从材料二第三段看,韩羽“在文字的推敲锤炼上是积极审慎的,他常年订阅《咬文嚼字》,为的是自己读书写字时不犯错误”,所以,小说里的用词精准,很有表现力,如“这才踱回柜房洗脸”的“踱”表现了老客忙碌后的悠闲。“十滴年”从火柴盒里“蹦”了出来,老客也“蹦”了起来,两个“蹦”字增强了画面感,也突出了老客找到“十滴年”后的兴奋。
  从材料二最后一段看,“韩老能够恰到好处的运用好‘机趣’”,小说《火柴论斤卖》展现了一幅幅淳朴又充满谐趣的民俗风情画,巧妙地设置找“十滴年”的情节,张弛有致的情节令读者拍案叫绝。
  从材料二最后一段看,韩羽“把读者作为假想敌,一则要严谨,不能让读者挑出毛病,再则就是与读者斗智斗勇。于是,在看似轻松的文字中,读者不自觉的被韩老所‘虏获’”,这里体现的是作家的读者意识。
  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词浅”指的是作家作品的语言特点,小说《火柴论斤卖》中语言通俗易懂,方言俯拾皆是,如“贵老鼻子啦”“藏迷糊”等等。“韩老的文章俭省也是出了名的,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这篇小说也体现了简练的语言特点,文章篇幅精短,大量的短句,很多段落是一句一段,以简短的文字,表现丰富的内容。
  “意深”指作品主题深刻。普通的老客,简单的卖火柴的货摊,普普通通的找药的故事,但是在火柴堆里藏着的“十滴年”却不是普普通通的药,短短的一句话“这药贵老鼻子啦,配麻醉药离它不行。西边山里的八路军急等着用哩”,就立刻揭示了主题:为革命事业不重个人私利。“记号是弄了,可不敢弄得太显眼,要是给查住了,我有几个脑袋!你去齐河的黄河渡口瞧瞧,那国民党的卡子是闹着玩儿的”又表现了老客不顾个人安危的高尚品质。
  “跌宕生姿”指的是情节的一波三折。小说先不急不忙的描写了老客的出场,再写忙碌的卸车过程,又卖个关子写不卖火柴却倒腾火柴的过程,然后和盘托出折腾的原因——寻找“十滴年”,情节舒缓而人物内心焦急。介绍完“十滴年”的药用价值和特殊用场后,开始紧张、刺激的寻找过程,期间作者用了大量笔墨,旁征博引,妙语连珠,渲染了紧张、兴奋而又焦急的人物心理。在突然找到“十滴年”的“欣喜若狂”后,以简短的文字、极快的节奏,以“卖火柴”收束全文。文章情节一波三折。

  《火柴论斤卖》阅读题及答案 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加入选题     收藏本题     完善题目
  • 评价此题:难度得分
  •   质量得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