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题目浏览 > 文言文 > 《允,字伯恭,渤海人也》阅读答案及翻译
题目详细信息

《允,字伯恭,渤海人也》阅读答案及翻译

  • 题目编号:30197
  • 是否推荐:
  • 难度平均:3
  • 质量平均:3
  • 收藏次数:0
  • 浏览次数:76
  • 使用次数:0
  • 创建时间:2024-03-01
  • 上传用户:gzywtk
  • 上传时间:2024-04-26
  • 考点详细:文言文-文言文综合
  • 选文题目:允,字伯恭,渤海人也 作者出处:资治通鉴 体裁:传记 文言考点:实词-翻译-断句-概括分析 所考实词:负|省|石 所考虚词:

试题内容: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高允,字伯恭,渤海人也。允少孤夙成。有奇度,清河崔玄伯见而异之,叹曰:“高子黄中内润,文明外照,必为一代伟器,但恐吾不见耳。”年十余,奉祖父丧还本郡。性好文学,担笈负书,千里就业,博通经史天文术数,尤好《春秋公羊》。
  世祖引允与论刑政,言甚称旨。因问允曰:“万机之务,何者为先?”允因言曰:“臣少也贱,所知唯田,请言农事。古人云:方一里则为田三顷七十亩,百里则田三万七千顷。若勤之,则亩益三斗,不勤则亩损三斗。若公私有储、虽遇饥年,复何忧哉?”世祖善之。
  (选自《魏书·列传第三十六》,有删改)
  材料二:
  魏高宗起太华殿。给事中郭善明,性倾巧,说帝大起宫室。高允谏曰:“太祖始建都邑,其所营立,必因农隙。况建国已久,永安前殿足以朝会,西堂、温室足以宴息,紫楼足以临望;纵有修广,亦宜驯致,不可仓猝。一夫不耕或受之饥况四万人之劳费可胜道乎!此陛下所宜留心也。”帝纳之。
  允好切谏,朝廷事有不便,允辄求见,帝常屏左右以待之。或自朝至暮,或连日不出,群臣莫知其所言。语或痛切,帝所不忍闻,命左右扶出,然终善遇之。时有上事为激讦者,帝省之,谓群臣曰:“君、父一也。父有过,子何不作书于众中谏之?而于私室屏处谏者,岂非不欲其父之恶彰于外邪!至于事君,何独不然!如高允者,乃忠臣也。朕有过,未尝不面言,至有朕所不堪闻者,允皆无所避。朕闻其过而天下不知,可不谓忠乎!”
  允所与同征者皆至大官,封侯,部下吏至刺史、二千石者亦数十百人,而允为郎,二十七年不徙官。帝谓群臣曰:“汝等虽执弓刀在朕左右,唯伺朕喜悦之际,祈官乞爵,允执笔佐我国家数十年,为益不小,不过为郎,汝等不自愧乎!”乃拜允中书令。
  (选自《资治通鉴·宋纪第一百二十八卷》,有删改)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一夫不耕A或受B之C饥D况E四万F人之劳G费H可胜道乎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担笈负书”与“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齐桓晋文之事》)两句中的“负”字含义相同。
  B.《春秋公羊》是专门解释《春秋》的一部典籍,与《左传》《谷梁传》并称为“春秋三传”。
  C.“帝省之”与“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荀子·劝学》)两句中的“省”字含义相同。
  D.二千石,官秩等级。因所得俸禄以米谷为标准,故以“石”(十斗为一石)称之。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允少时气度非凡,崔玄伯见到他后很惊异,认为他将来必成一代人杰。
  B.魏高宗想要大起宫室,高允认为不可,并以太祖为例进行劝谏,皇帝采纳了高允的建议。
  C.朝廷中有人上疏激烈地批评高允,魏高宗以父子关系类比君臣关系,肯定了高允是忠臣。
  D.人仕多年,与高允同时期被征召的人大多身处高位;而高允却多年没有升迁,担任郎官。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本试题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1)若公私有储,虽遇饥年,复何忧哉?
  (2)语或痛切,帝所不忍闻,命左右扶出,然终善遇之。
  14.简要概括高允形象的一个主要特点,并说明材料是如何刻画这一特点的。

试题答案:

10.ADH 11.C 12.B
  13.(1)如果官府和百姓都有粮食储备,即使遇上饥荒年成,又担忧什么呢?
  (2)高允说话有时太激烈恳切,皇帝(魏高宗)听不下去,就命令身边侍从把他扶出皇宫,但是始终好好地对待他。
  14.形象特点:忠直敢谏。
  形象刻画:正面通过语言描写突出这一特点;侧面通过皇帝对他的认可衬托其形象特点。
  【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一个男子不耕种,就会有人饥饿,更何况四万人的花费,怎么可数得了呢!
  “一夫不耕”为主谓结构,句意完整,应该在A处断开;
  “况”,意思是“何况”,一般放在分句句首,用于引出下文,应该在D处断开;
  “乎”用在句末,表反问语气,“可……乎”为固定句式,意思是“怎么可以……呢!”。因此,应该在H处断开。
  故选ADH。
  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一词多义现象和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A.正确。都解释为“背着”。句意:身背书籍。/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路上背着或者顶着东西了。
  B.正确。
  C.错误。了解,知道;/检查,反省。句意:魏高宗知道后。/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进行检查和反省。
  D.正确。
  故选C。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魏高宗想要大起宫室”错误,根据原文“给事中郭善明,性倾巧,说帝大起宫室”,应该是郭善明劝说魏高宗大起宫室。
  故选B。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公私”,官府和百姓;“虽”,即使;“何忧”,宾语前置句,应为“忧何”
  (2)“痛切”,激烈恳切;“不忍闻”,听不下去;“遇”,对待。
  14.本题考查学生对概括分析人物形象、鉴赏艺术手法的能力。
  形象特点:根据材料二第一段中“给事中郭善明游说魏高宗大肆建造宫殿,高允谏止”这件事,以及材料二第二段“允好切谏”可知,高允喜爱直言进谏,刚正。
  刻画人物的方法:
  (1)正面描写,语言描写。高允谏曰:“太祖始建都邑,其所营立,必因农隙。况建国已久,永安前殿足以朝会,西堂、温室足以宴息,紫楼足以临望;纵有修广,亦宜驯致,不可仓猝。一夫不耕或受之饥况四万人之劳费可胜道乎!此陛下所宜留心也。”
  (2)侧面描写。根据“帝省之,谓群臣曰:‘君、父一也。父有过,子何不作书于众中谏之?而于私室屏处谏者,岂非不欲其父之恶彰于外邪!至于事君,何独不然!如高允者,乃忠臣也。朕有过,未尝不面言,至有朕所不堪闻者,允皆无所避。朕闻其过而天下不知,可不谓忠乎!’”可知,皇帝认为高允直言敢谏,是忠臣。
  参考译文:
  材料一:
  高允,字伯恭,渤海郡人。高允很小就成为孤儿,早熟,有非凡的气度,清河人崔玄伯见到他后极为惊异,赞叹道:“高允内心高尚,德才深藏不露,神情文雅俊朗,如镜子闪光一般,将来必定是一代人杰,只可惜我见不到了。”高允十几岁时,护送祖父灵柩回到本郡。他生性喜欢文史典籍,身背书籍,远到千里之外拜师求学,精通儒家经典和天文历法占卜等,特别喜欢《春秋公羊》。
  魏世祖召高允谈论刑法和政务,高允的话很合魏世祖的心意。于是魏世祖问高允:“国家众多事务中,哪一件是首先应该做的?”高允于是说:“我从小出身微贱,知道的只是种田,请允许我讲一讲农事。古人说:方圆一里地有田地三顷七十亩,方圆百里就有田地三万七千顷。如果辛勤耕地,一亩就多收三斗,不辛勤每亩就少收三斗。如果官府和百姓都有粮食储备,即使遇上饥荒年成,又担忧什么呢?”魏世祖认为他说得好。
  材料二:
  魏高宗建筑太华殿。(当时)给事中郭善明,生性机巧,游说魏高宗大肆建造宫殿。中书侍郎高允劝谏说:“太祖开始建立都城时,所有营建,一定是利用农事的闲暇。何况建国已久,永安前殿已足够供朝会之用,西堂、温室已足够供游乐休息之用,紫楼已足够供远望之用;纵然要扩大建设工程,也应该慢慢来,不可急促。一个男子不耕种,就会有人饥饿,更何况四万人的花费,怎么可数得了呢!这是陛下所应当注意的事。”魏高宗采纳了他的建议。
  高允喜爱直言进谏,朝廷事务有不好的,高允就要求见魏高宗,魏高宗常屏去左右单独接待他。有时从早上到黄昏,有时一连几天不出皇宫,群臣都不知道他们的谈话。高允说话有时太激烈恳切,皇帝(魏高宗)听不下去,就命令身边侍从把他扶出宫,但是始终好好地对待他。当时有人上书激烈批评高允,魏高宗知道后,向群臣说:“君主和父亲是一样的。父亲有过错,儿子为什么不把它写在纸上,在大庭广众之中进行劝谏?而偏偏私下在隐蔽之处劝谏,这难道不是不想让他父亲的罪恶昭彰在外,让天下人都知道吗?至于侍奉国君,何尝不是这样!如高允,就是忠臣。我有过失,他未尝不当面直言,甚至有时有些话,我已经难以接受,但高允并不回避。我(由此)知道自己有过失,而天下人不知道,(这)难道不叫忠吗?” 和高允同时被征用的人都做到大官,被封候,他部下官吏一直到刺史、二千石官的也有数十百人,而高允任郎官,二十七年中从来没有升官。魏高宗向大臣们说:“你们拿着弓刀站在我的左右,只等我高兴的时候,请求官爵,高允执笔辅佐我国家有数十年,贡献不小,不过郎官,你们不觉得惭愧吗?”于是魏高宗任用高允为中书令。

  《允,字伯恭,渤海人也》阅读答案及翻译 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加入选题     收藏本题     完善题目
  • 评价此题:难度得分
  •   质量得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