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题目浏览 > 现代文阅读 > 《中华传统揖礼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阅读题及答案
题目详细信息

《中华传统揖礼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阅读题及答案

  • 题目编号:29890
  • 是否推荐:
  • 难度平均:3
  • 质量平均:3
  • 收藏次数:0
  • 浏览次数:178
  • 使用次数:0
  • 创建时间:2024-03-01
  • 上传用户:gzywtk
  • 上传时间:2024-04-02
  • 考点详细:现代文阅读-信息类文本
  • 选文题目:中华传统揖礼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作者:潘祥辉 体裁:单材料文本

试题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揖让之礼作为人们交往中的重要礼节,充分体现了中国礼文化“主敬”“谦让”的特征。《说文解字》中“揖,攘也,从手,异声。一曰手箸留曰揖”,“攘”即为推,双手置于胸前向前推就叫作“揖”。而“让”字最早书写为“讓”,古同“攘”,意为谦让。揖让之礼承载的是儒家君子“谦卑”的德行,即便在“射礼”这种尚武的礼仪中也必不可少,“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论语·八佾》)。古人对揖让之礼十分重视,认为这是诚敬之心在行为上的体现,是礼乐文明的重要体现,因而有“揖让而天下治者,礼乐之谓也”的说法。揖让之礼始于何时已不可考,但据文献记载,周公“制礼作乐”中已包含作揖礼。
  揖礼在古代有许多类型。如《周礼》中记载了三种揖礼的形式:“诏王仪,南乡见诸侯,土揖庶姓,时揖异姓,天揖同姓。”即推手时分别有微微往下推手、举手平臂向前推平、与眉齐平再行礼之别。《周礼·夏官·司士》还记载:“孤卿特揖,大夫以其等旅揖,士旁三揖。”古人行作揖礼时不仅要区别身份官职,还有吉凶之分。《道德经》中记载了先秦时期“吉事尚左,凶事尚右”的观念。揖礼常与其他礼仪搭配使用。如周代“宾礼”的“士相见礼”中就有士人相互作揖的交往礼仪,以示尊重和谦卑。不同历史时期,揖礼的名称和身体表达姿势有所不同。广义而言,先秦时期的揖礼、唐宋时期的叉手礼、明清时期的拱手礼及清代流行的抱拳手势都可以称为揖礼。尽管与其他礼仪一样,作揖礼最早也只用于贵族之间的交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礼下庶人”成为重要的社会教化目标。随着礼文化的推广和下移,揖礼成为了规范平民之间日常交往的一种礼仪,实现了礼仪的“流行化”和“民俗化”。宋代王说《唐语林补遗四》云:“凡入门至食,凡数揖。祗揖者,古之肃拜也。”这里的“祗揖”即宋时流行的揖礼,文人著作中多有记载。《吕氏乡约》是我国最早在民间乡里制定的由乡人共同遵守的成文规约,书中曾载,晚辈拜见尊长有“揖而退”“揖而坐”“趋进揖”“揖而行”“下马前揖”等详细的行使规范。由此可见,在古代中国民间,揖礼也是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礼仪之一。
  国内推行揖礼最主要的困境就是“封建”标签难撕,刻板印象阻碍。揖礼主要借助手势以及躯体上半部分的动作来完成,对尊卑贵贱的区分没有拜礼那么显著。整体而言,“揖拜之礼”自周代一直延续到清代。朝代更迭,凡少数民族政权统治的时代,为了强化皇权及尊卑,揖拜之礼中的拜礼得到强化。反之,汉族政权则致力于恢复传统,如明朝推翻元朝统治后,明太祖就多次下令禁止跪拜礼,从而强化了揖礼。为了维护皇权和社会等级秩序,在清朝“跪拜之礼”再次得到了强化,清政府甚至将其推广至与外国人的交往中,这导致了近代中西方的“礼仪之争”。握手礼起源于中世纪欧洲,自辛亥革命后在中国流行。1928年,国民政府拟定了《相见礼》,规定朋友相见时彼此互行一鞠躬礼或握手礼,已不见揖礼。1949年建国以后,从官方到民间,“揖礼”逐渐消失,握手礼取而代之。
  握手礼虽然体现了西方的“平等观”和价值观,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最大的问题在于手部的接触容易传染疾病,尤其是在流行性疾病爆发期间。相比之下,“非接触式问候”的揖礼具有显著的优势。作家韩少功就曾指出揖礼具有卫生、省时、优美和自主的优点。鸦片战争后,西方礼俗文化的流入动摇了我国传统的礼俗体系,在一个主权国家的传播场域里,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本末倒置会危及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体系的认知态度。重估并复兴传统揖礼更是重新建构中国文化主体性的重要途径之一。诚如赵世瑜教授所言:“中国传统社会的良性运转,正在于礼俗互动的政治制度框架与弹性实践机制的设计:在社会理念上,国家讲究礼制而不至于脱离俗情,民众以贴近国家正统为正途。在国家政治层面,倡导‘为政必先究风俗’‘居官以正风俗为先’等民俗原则,注重因俗制礼与以礼化俗相结合的社会实践。冀望通过礼仪教化达到礼俗融合的社会理想状态。”礼乐文明理念时至今日仍有现实意义,“因俗制礼,以礼化俗”是政治治理与社会教化的重要路径。
  复兴中华传统揖礼,需要正视文化资产,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推广,实现现代转化和国际传播价值。一方面,要师古不泥,简化身体姿势与手势,可参考清代流行的拱手礼甚至进一步简化,以保留其谦让、友好和尊敬的含义为重。另一方面,应“以我为主”,从国内开始推广普及,通过政治家发挥垂范引领作用、制定政策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发挥大众媒介优势打造“中国名片”、拓宽深化国际交流渠道等路径,让中国揖礼走向世界。
  (摘编自潘祥辉《“揖让而天下治”:中华传统揖礼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揖让之礼是深受古人重视的传统交往礼仪,尽管其确切的发源时间无法考证,但在周代已有文献记载。
  B.古代揖礼类型繁多,手势不尽相同,根据场合吉凶可分为土揖、时揖、天揖、特揖、旅揖、三揖等形式。
  C.广义揖礼的身体表达并不局限于双手置于胸前向前推的动作,也包括了叉手、拱手、抱拳、肃拜等姿势。
  D.传统揖礼在历代政权更迭中经历过曲折反复的流变,是应被重估价值、合理取舍、着力复兴的文化资产。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多种礼仪在历朝历代常常搭配使用,这些搭配丰富着揖礼的运用范畴,深化着揖礼的积极意义。
  B.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礼俗体系受到西方礼俗文化冲击,揖礼自此逐渐从官方和民间视野中淡出。
  C.近代握手礼与揖拜之礼的斗争,隐含着社会文明场域内“平等观”与皇权等级秩序之间的较量。
  D.推广揖礼不但要发挥官方引导作用,还应拓宽渠道,鼓励在B站、抖音等自媒体平台上的创作。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五段观点的一项是( )
  A.清代诗人汪缙以诗句“揖让看闾里,诗书慕搢绅”表达了他在灾荒凶年后出门见到平民百姓作揖礼让时的欣慰之情。
  B.林语堂《论握手》一文曾言:“拱手之源,我虽然未考,但是由医学上卫生上讲比拉手文明,这是谁也不能否认的。”
  C.埃及驻华大使阿西姆·哈奈菲曾在“国际在线”网站《国际微访谈》栏目上写新春“福”字,向全球网友作揖拜年。
  D.浙江省衢州市致力于打造“南孔圣地·衢州有礼”的城市文化IP,全体机关干部在市“两会”等活动上改行作揖礼。
  4.论证时可以想象存在一个“虚拟论敌”,在对其驳论的过程中推出相关论点。根据本文的论证逻辑,对下表中的虚拟论敌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 )
  虚拟论敌 本文论据 本文分论点
  A 《唐语林》对宋代流行“祇揖”的记载:《吕氏乡约》对揖礼详细规范的记载 揖礼在古代也是民间乡里的日常礼仪
  B 明太祖多次下令禁止跪拜礼,强化揖礼 传统揖礼对尊卑贵贱的区分并不显著
  C 手部接触容易传染疾病:韩少功曾指出揖礼具有卫生等优点 握手礼存在局限性:揖礼相比之下有显著优势
  D 赵世瑜教授的言论 礼乐文明理念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A.揖礼在古代只用于贵族间交往。
  B.古代政权曾弱化揖礼传统。
  C.握手礼比揖礼更有优越性。
  D.揖礼体现的礼文化在当代已过时。
  5.请运用本文观点,参照示例,简要阐释下列材料中揖礼的意义。
  【示例】材料: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唐·李白《赠孟浩然》)
  阐释:李白用“揖清芬”表达了对孟浩然清雅品格的尊敬,揖礼是古代士人相见的交往礼节,
  材料一:入郡腰恒折,逢人手尽叉。(唐·柳宗元《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感时书事》)
  本试题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阐释一:
  材料二:24年2月2日,小年之际,庆云县邀请外国留学生体验庆云过大年活动,留学生体验穿汉服、乘马车等活动,感受浓浓年味和当地节日文化特色。外国友人穿上汉服,学习揖礼,体验传统之美。
  阐释二:

试题答案:

1.B 2.A 3.D 4.B
  5.阐释一:柳宗元“手尽叉”暗示了唐代叉手礼的流行化和民俗化,揖礼也是平民日常交往的礼仪。
  阐释二:外国留学生身着汉服,学习揖礼,说明了揖礼正成为“中国名片”之一,助力我国的文化传播与国际交流。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根据场合吉凶”错。土揖、时揖、天揖、特揖、旅揖都引自《周礼》,是后文“古人行作揖礼时不仅要区别身份官职”的例证。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
  A.“积极意义”以偏概全,根据“为了维护皇权和社会等级秩序,在清朝‘跪拜之礼’再次得到了强化,清政府甚至将其推广至与外国人的交往中,这导致了近代中西方的‘礼仪之争’”可知,第三自然段清代的例证可知揖拜之礼不乏消极意义。
  故选A。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第五段观点是:从国内开始推广普及,通过政治家发挥垂范引领作用、制定政策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让中国揖礼走向世界。
  A.诗句说明揖让之礼的民俗化有助社会稳定;
  B.言论佐证了拱手在医学上、卫生上的好处;
  C.行为体现的是揖礼国际传播的成效;
  D.由“全体机关干部在市‘两会’等活动上改行作揖礼”可知,支撑了“通过政治家发挥率先垂范引领作用”观点。
  故选D。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论点、论据的能力。
  B.偏离驳论重点,虚拟论敌应为“传统揖礼是‘封建’的写照”。
  故选B。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
  分析例句“阐释”,先明确对象“李白”,再写出诗句中的礼节“揖清芬”,最后阐释出揖礼的意义“表达了对孟浩然清雅品格的尊敬,揖礼是古代士人相见的交往礼节”。
  “入郡腰恒折,逢人手尽叉”说明叉手礼成为了当时社交的常用礼仪,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礼下庶人”成为重要的社会教化目标。随着礼文化的推广和下移,揖礼成为了规范平民之间日常交往的一种礼仪,实现了礼仪的“流行化”和“民俗化”,依据例句结构对“材料一”阐释为“柳宗元‘手尽叉’暗示了唐代叉手礼的流行化和民俗化,揖礼也是平民日常交往的礼仪”。
  结合“复兴中华传统揖礼,需要正视文化资产,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推广,实现现代转化和国际传播价值”可知,“外国友人穿上汉服,学习揖礼,体验传统之美”说明了揖礼正成为“中国名片”之一,助力我国的文化传播与国际交流。

  《中华传统揖礼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阅读题及答案 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加入选题     收藏本题     完善题目
  • 评价此题:难度得分
  •   质量得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