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题目浏览 > 语言运用 > 综合语用_英国当代诗人萨松曾写过一行不朽的警句
题目详细信息

综合语用_英国当代诗人萨松曾写过一行不朽的警句

  • 题目编号:30241
  • 是否推荐:
  • 难度平均:3
  • 质量平均:3
  • 收藏次数:0
  • 浏览次数:114
  • 使用次数:0
  • 创建时间:2024-03-01
  • 上传用户:gzywtk
  • 上传时间:2024-04-29
  • 考点详细:语言运用-综合语用
  • 语用考点:词语-补写句子-表达效果

试题内容: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英国当代诗人萨松曾写过一行不朽的警句,勉强把它译成中文,便是“我心里有猛虎细嗅蔷薇”。
  我说这行诗是象征诗派的代表,猛虎象征人性的一方面,蔷薇象征人性的另一面,而“细嗅”刚刚象征着两者的关系,两者的调和与统一。原来人性含有两面:其一如苍鹰,如飞瀑,如怒马;其一如夜莺,如静池,如驯羊。所谓“大江东去”和“杨柳岸,晓风残月”, ,实际上每个人多多少少都兼有( ① )和( ② )这两种气质,只是比例不同而已。
  “我心里有猛虎细嗅蔷薇。”人生原是战场,有猛虎才能在逆流里立定脚跟,在逆风里把握方向,做暴风雨中的海燕,做不改颜色的孤星。有猛虎,才能创造慷慨悲歌的英雄事业,才能含蕴耿介拔俗的志士胸怀,才能做到孟郊所谓的“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同时人生又是幽谷,有蔷薇才能烛隐显幽,体贴入微;有蔷薇才能看到苍蝇搓脚,蜘蛛吐丝,春草萌芽;有蔷薇才能做到“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国”。在人性的国度里,一只真正的猛虎应该能充分地欣赏蔷薇,而一朵真正的蔷薇也应该能充分地尊敬猛虎。微蔷薇,猛虎变成了菲力斯丁;微猛虎,蔷薇变成了懦夫。一个人到了这种境界,他能动也能静,能屈也能伸,能微笑也能痛哭。
  (节选自余光中《猛虎和蔷薇》,有删改)
  20.请结合文段,在括号内填入恰当的词语,不得使用原文。
  本试题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① ②
  21.请在横线处仿照上句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正确贴切,语意完整连贯。
  22.文中画线的语句能否修改成“其一如苍鹰、飞瀑、怒马,其一如夜莺、静池、驯羊”?说说你的理由。

试题答案:

20.①雄伟(阳刚)②秀美(婉约)
  21.示例:所谓“无边落木萧萧下”和“云破月来花弄影” 所谓“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和“别有幽愁暗恨生”等
  22.不能。
  (1)原文层次是分号与逗号,其停顿时间较长,有强调作用,引起读者关注,修改之后无此效果。
  (2)原文的句式是两组短句,句式整齐,在音节上一气呵成,具有节奏感。修改之后无此效果。
  (3)原文“如”多次出现在修辞上属于反复,构成排比,具有文采。修改之后无此效果。
  【解析】20.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并运用常见的词语的能力。
  根据“猛虎象征人性的一方面,蔷薇象征人性的另一面”“原来人性含有两面”“实际上每个人多多少少都兼有”可知,这两个空应填写人性中猛虎、蔷薇这两个方面;前文中先提人性中猛虎的一面,再提人性中蔷薇的一面,可以确定①处指人性猛虎的一面,②处指人性蔷薇的一面;因此,在①处填写能代表猛虎气质的词语:雄伟、阳刚等,在②处填写能代表蔷薇气质的词语:秀美、婉约等。
  2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根据“猛虎象征人性的一方面,蔷薇象征人性的另一面”“所谓‘大江东去’和‘杨柳岸,晓风残月’”可知,此处应当填写能表达人性中猛虎、蔷薇这两个方面气质的诗句,能代表猛虎气质的应是豪放风格的诗句,能代表蔷薇气质的应是婉约风格的诗句,然后从自己所熟悉的诗句中按要求选择填入即可。
  2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分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
  原文中的描述,以其独特的修辞和句式,展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画面。
  首先,“其一如苍鹰,如飞瀑,如怒马”,这里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手法,形象地描绘出一种雄浑、奔放、激昂的气势,准确地表现了人性中猛虎的气质特点。而接下来的“其一如夜莺,如静池,如驯羊”,则呈现出另一种静谧、柔和、温顺的氛围,也准确地表现了人性中蔷薇的气质特点。
  修改后的句子虽然也包含了这些元素,但由于不用分号和逗号而使用表示停顿较短的逗号和顿号,使得整个句子的停顿变得短促,使句子的节奏感变弱,起不到强调的作用,无法引起读者的强烈关注。同时,修改后的句子也失去了原文那种两组短句的整齐划一的句式和反复排比的修辞效果,使得整个句子的文采和韵律都大打折扣。因此,原文的表述方式不仅更加生动有力,而且更具有艺术性和感染力。

  综合语用_英国当代诗人萨松曾写过一行不朽的警句 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加入选题     收藏本题     完善题目
  • 评价此题:难度得分
  •   质量得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