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试卷浏览 > 高考模拟 > 四川省达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

全卷浏览

四川省达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

缺少了大题号、题目说明等内容?请在本页底部下载已排好版的完整版本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自从有了文学史以来,散文就好像是受到了歧视。一般人谈论文学类别,往往只谈诗歌、小说、戏剧这“老三样”。即使谈到散文,也令人有“敬陪末座”之感。
  这是非常不公平的。一般讲到散文的应用,不外抒情与叙事两端。抒情接近诗歌,而叙事则邻近小说。不管是抒情还是叙事,散文的真精神在于真实。抒情要真挚动人而又不弄玄虚,叙事不容虚构而又要有文采有神韵。可是有一些人往往是为了消遣而读书。文学作品真实与否,在所不计。即使是胡编乱侃,只要情节动人,能触及他们灵魂深处的某一个并不高明的部位,使他们能够得到一点也并不高明的快感,不用费脑筋而又能获得他们认为的精神享受,在工作之余,在飞机上,在火车中,一卷在手,其乐融融。
  散文担当不了这个差使,于是受到歧视。倘若把文学分为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散文属于阳春白雪。真要欣赏散文,需要一定的基础、一定的艺术修养。虽然用不着焚香静坐,也要有一定的环境。车上、机上、厕上,不是适宜的环境。因为文学作品都要能给读者一点美感享受,否则文学作品就会失去它的社会意义。但是,美感享受在层次上是不尽相同的。散文给予的美感享受应该说是高级的美感享受,是真正的美感享受。它能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洗涤人的灵魂。像古希腊的悲剧,它能使人“净化”;但这是一种性质完全不同的净化。
  在这一点上,外国的散文也同中国一样。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那几个文化大国,文学创作都是非常繁盛的,诗歌、小说和戏剧的创作都比较平衡;一谈到散文,则不尽如此。有的国家散文创作异常发达,有的国家则比较差。英国是散文大国,这里的散文大家灿若列星;法国次之;而德国则几乎找不出一个专以散文著称的大家。我曾经认为英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散文大国,一直到很晚的时候,我才憬然顿悟:世界上真正的散文大国其实就是中国。在“经、史、子、集”中有大量绝妙的散文。无论从质、量上看还是从历史悠久上看,中国都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
  对散文来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身边琐事问题。在中国文学史上,最能感动人的散文写的往往是身边琐事。《陈情表》《兰亭集序》《醉翁亭记》《前赤壁赋》等散文名篇,哪一篇不真挚动人,感人肺腑?又哪一篇写的不是身边琐事或个人的一点即兴的感触?只有真实地写真实的身边琐事,才能真正拨动千千万万平常人的心弦,才能净化他们的灵魂。宇宙大事、世界大事、国家大事当然能震撼人心,然而写这些东西,如果掌握不好,往往容易流于假、大、空、废“四话”。四话一出,真情必隐,又焉能期望这样的文章能感动人呢?
  既然把散文摆上了这样高、这样特殊的位置,散文,特别是中国散文的特点究竟何在呢?有人说,散文的特点就在一个“散”字,散文要松松散散。愿意怎样写就怎样写,愿意写到什么地方就写到什么地方,率意而行,一片天机,挥洒自如,如天马行空。何等潇洒!何等自如!我对这种说法是有怀疑的。一些散文大家,一些散文名篇,都是在长期锻炼修养的基础上经千锤百炼写出来的。尽管有的文章看起来如行云流水,舒卷自如,一点费力的痕迹都没有,背后隐藏着多么大的劳动,只有作者和会心人了解,实不足为外人道也。
  以上就是我对中国散文和世界散文的一点肤浅的看法。
  (摘编自季羡林《散文的真精神》)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文学类别中,散文一直不入主流,与“老三样”不能并列,其地位只能敬陪末座。
  B.因为散文不能满足人们随时随地读书消遣来获得精神享受,所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C.散文是高雅的文学作品,它能够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欣赏散文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
  D.散文对素材的要求很高,身边琐事最能打动人心净化灵魂,而大事却无法担当此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认为散文贵在真实,情节动人但胡编乱侃的作品不能体现散文的真精神。
  B.文章介绍西方文化大国的文学成就,重在阐明其散文的处境和影响不尽相同。
  C.文章把身边琐事与社会大事加以对比,阐述了它们在散文写作中的不同作用。
  D.文章论述散文的真精神时,采用了古今中外散文的相关材料,见解非常独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阐述了有关散文创作和鉴赏方面的独到见解,给阅读者一定的启发。
  B.散文和戏剧都有相似的功能,即都能净化灵魂,能给人高级的美感享受。
  C.作者认为中国是世界散文第一大国,中国散文既质优量大,又历史悠久。
  D.散文要显得行云流水、舒卷自如,需要作者长期锻炼修养并且千锤百炼。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根瘤,豆科植物的绝地反击在我们的常识里,蛋白质丰富这句话常常是用来夸赞肉类食品的。可是在各种食物中,位列蛋白质含量首位的食物既不是牛肉,也不是三文鱼,而是一种植物性食物——大豆。蛋白质含量接近40%的大豆,在所有食物中遥遥领先。还有一种名叫紫苜蓿的植物,其蛋白质含量也超过20%,跑赢了牛肉。紫苜蓿与大豆,都属于豆科植物。
  那么是什么力量,让大豆和紫苜蓿赢了这场比拼呢?科学家经过反复多次的重复实验之后,得到了迄今为止依然正确的答案:豆科植物除了可以从土壤中吸收氮元素,也可以从空气中吸收氮元素,而吸收的途径就是植物根部的根瘤。德国科学家赫尔曼•海瑞格还通过实验证明豆科植物的根瘤并不是贮藏营养的器官,而是进行固氮的场所。
  今天地球生命所需要的全部氢元素,都来自大气中占比78.1%的氮气。这些氮气被一种具有固氮能力的细菌以极其复杂的方式转换成含氮化合物。随后,这些含氮化合物被植物吸收进体内,转化成植物蛋白。而动物则通过食用植物来积累蛋白质。当动植物死亡之后,它们体内的蛋白质就被细菌分解,氮元素则再次进入土壤。一些细菌还将进一步分解土壤中的含氮化合物,让氮元素重新回归到大气中。这就是地球上的氮循环。
  大部分的固氮细菌都是独立工作的,它们把氮元素积累在身体里,到死亡时,又把氮元素贡献给土壤。但是,豆科植物的固氮细菌——根瘤菌不同,它们的工作方式是与豆科植物进行协作。甚至在没有形成共生的时候,根瘤菌自己是不会固氮的,只有在与豆科植物共生并且形成根瘤以后,它们才能发挥出自己的固氮作用。这让科学家百思不得其解,因为根瘤菌在与豆科植物相遇之前,它们并不知道世上有豆科植物的存在,而豆科植物也不知道还有一类细菌名叫根瘤菌。那么它们又是怎样寻找到对方并达成合作的呢?
  1998年的生物酶活性实验为我们揭开了谜底,实验数据强烈地支持了产生根瘤的过程是豆科植物而不是根瘤菌在主导这一结论。
  为了吸引根瘤菌与自己合作,豆科植物会从根部发出类黄酮、肌醇一类的信号抽质,附近的根瘤菌得到信号,就会聚集到豆科植物的根毛附近。接着,豆科植物原本圆润的根毛细胞,就会在靠近土壤的一端伸长、弯曲,尽量扩大与土壤的接触面积。一旦根瘤菌与这些变形的根毛细胞接触,根毛细胞就会在细胞膜上打开一扇门,放根瘤菌进来。随后,周围的根毛细胞的细胞壁会发生水解,形成一条管道,科学家把它叫作“侵染线”。侵染线就像飞机抵达机场后搭建的廊桥一样,引导着根瘤菌进入根部深处。接着根部细胞在根瘤菌的刺激下会大量增殖。一条条根毛就这样长成了一个个根瘤。此时的根瘤菌就再也无法离开这里,因为它们已经成为根瘤组织的一部分了。
  为了让根瘤菌高效地工作,豆科植物还会调动大量资源提供给根瘤菌。想要固定1克的氮气,豆科植物就需要消耗12克的有机碳,这绝对是一个代价巨大的付出。但是,豆科植物可不是冤大头,虽然付出巨大,但它们也真的把握住了全部的主动权。豆科植物体内有一种细胞分裂素,它可以有效地抑制根瘤菌的增殖。一旦豆科植物不再缺乏氮元素,它们就会毫不犹豫地抛弃自己的部分根瘤,以便减少能量消耗。而失去营养供应的根瘤菌却无法离开根瘤,只能接受死亡的命运。
  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共生固氮的现象是植物驯化微生物的一起经典案例。这让我们发现其实植物远不是我们看起来的那样柔弱被动,它会非常主动地适应环境、改变环境,甚至还能在绝地反击中开疆拓土。
  (改编自汪诘《植物的战斗》)
  4.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豆科植物的蛋白质含量能远超肉类食品的蛋白质含量,这与豆科植物的营养贮藏器官根瘤有很大的关系。
  B.固氮细菌不但能将空气中的氮气转换成含氮化合物,还能分解土壤中的含氮化合物,让氮元素重回大气中。
  C.根毛细胞的细胞壁发生水解,就会形成“侵染线”,“侵染线”引导根瘤菌进入根部深处,把根瘤菌变成根瘤。
  D.豆科植物掌握着全部主动权,既能提供大量资源,让根瘤菌高效工作,也能通过细胞分裂素抑制根瘤菌的增殖。
  5.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生物酶活性实验告诉我们,根瘤菌只有与豆科植物协作共生并且形成根瘤以后,才能发挥出自己的固氮作用。
  B.“侵染线就像飞机抵达机场后搭建的廊桥一样”,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写出“侵染线”对根瘤菌的引导作用。
  C.为了使文章表述准确而严密,也更具有说服力和科学性,本文作者在表述中几处使用到了列数据的说明方法。
  D.文章两处运用设问,引发读者思考,在一问一答中让读者了解根瘤的奥秘,和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协作关系。
  6.班上将组织以“植物的奥秘”为主题的分享会,你将就“豆科植物如何驯化根瘤菌”这一话题作交流。请结合文本,梳理你的交流要点。

查看试卷详细描述信息     立即下载本试卷     收藏本试卷     完善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