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题目浏览 > 现代文阅读 > 《论“天人合一”》阅读题及答案
题目详细信息

《论“天人合一”》阅读题及答案

  • 题目编号:28445
  • 是否推荐:
  • 难度平均:3
  • 质量平均:3
  • 收藏次数:0
  • 浏览次数:467
  • 使用次数:1
  • 创建时间:2023-04-01
  • 上传用户:gzywtk
  • 上传时间:2023-05-21
  • 考点详细:现代文阅读-信息类文本
  • 选文题目:论“天人合一” 作者:汤一介 体裁:多材料文本

试题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天”和“人”可以说是两个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天人关系”问题则是历史上我国哲学讨论的最重要的问题。司马迁说他的《史记》是一部“究天人之际”的书,宋朝的思想家邵雍说得很明白,“学不际天人,不足以谓之学”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对天人关系问题的认识有种种不同的理论,例如荀子提出“明天人之分”,道教提出“我命在我不在天”等等。但唯有“天人合一”学说影响最大,它不仅是一个根本性的哲学命题,而且构成了中国哲学的一种思维模式。
  在中国哲学史上,讲“天人合一”的哲学家很多。也许成书于公元前三百年前的《郭店楚简·语丛一》中的“易,所以会天道、人道也”,是关于“天人合一”思想最早最明确的表述。它的意思是说,《易经》是一部讲会通“天道”和“人道”的关系(即“天人合一”)的书。由《易经》开始提出的“天人合一”思想,作为一种哲学的思考、一种思维模式,或可对我们解决当前生态问题有所启发。
  我们不能把“人”和“天”看成是对立的,这是由于“人”是“天”的一部分,“人之始生,得之于天”。“人”不仅应“知天”,而且应该“畏天”。现在人们强调“知天”,只是一味用“知识”来利用自然,以至于无序地破坏自然,把“天”看作是征服的对象,而不知对“天”应有所敬畏,这无疑是“科学主义”极端发展的表现。“知天”和“畏天”是统一的,这种统一表现着“人”对“天”的一种内在的责任。我们不能把“天”和“人”的关系看成是一种外在关系,这是因为“天即人,人即天”,“天”和“人”是相即不离的。“人”离不开“天”,离开“天”则“人”无法生存;“天”离不开“人”,离开“人”则“天”的活泼的气象无以彰显。如果“人”与“天”是一种外在关系(即它们是相离且不相干的),那么“人”就可以向“天”无限制地索取,而把“天”看成敌对的力量,最终人将自取灭亡。“天”和“人”不仅不是对立的,而且存在着内在的相即不离的关系。所以说,“为天地立心”就是“为生民立命”,不可分为两截。
  “天”和“人”之所以有着相即不离的内在关系,皆因“天”和“人”皆以“仁”为性。“天”有生长养育万物的功能,这是“天”的“仁”的表现。“人”既为“天”所生,又与“天”有着相即不离的内在关系,那么“人”之本性就不能不“仁”,故有“爱人利物之心”。如果“天”无生长养育万物的功能,“人”如何生存,又如何发展?如果“人”无“爱人利物之心”,无情地破坏着“天”的“生物之心”,同样“人”又如何生存?因此,中国哲学认为,不能把“天”和“人”看成是不相干的两截,不能“研究其中之一能够不牵涉另一个”。
  “天人合一”这一哲学命题体现着“天”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它不仅包含着“人”应如何认识“天”的方面,同样也包含“人”应该尊敬“天”的方面,因为“天”有其神圣性(神性)。故而,虽然中国哲学(主要是儒家哲学)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宗教(如基督教、佛教),但它却有强烈的宗教性,可以起着某种宗教的功能。中国哲学(主要是儒家哲学)强调“天”和“人”存在着一种内在相即不离的有机联系,“天人合一”不仅意味着“人”对“天”的认知,还强调“人”应在实现“天人合一”的境界过程中达到“人”的自我超越。无论如何,这样一种思维路径对我们走出“天人二分”(或“天人对立”)的困境是十分有意义的。
  从上述四点中,我们可以看出,“天人合一”作为一种思维模式,对解决“天人关系”无疑有其正面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它赋予了“人”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即“人”必须在追求“同于天”的过程中,实现“人”的自身超越,达到理想的“天人合一”的 境界。
  (摘编自汤一介《论“天人合一”》,有删改)
  材料二:
  “天人合一”,语出张载《正蒙·乾称》。作为一种表达天人之间关系的特殊思想,它成熟甚早,至少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是儒家等学派所阐发的宇宙观之核心理念之一.从儒家的“四书”、《易传》,到道家的《老》《庄》等,无不以天人相和谐为其思想旨归。但何为天?何为人?又如何相合?则各呈异说、内涵丰富,构成了先秦诸子学说的一个重要内容。
  “天人合一”的思想,历经秦汉、隋唐、宋明,下至晚清,经历了极为复杂的演变和发展过程,就儒学之主流而言,大致有汉儒的天人感应说、汉唐间的自然论、宋明时期的“天理”以及性即理、心即理等,一直到近代西学传入,又有了科学诸解释。在现代学术研究的方式和视野之下,“天人合一”观念成为历史叙述的内容,同时也作为传统文化向现代转化的重要资源之一被重新加以理解和阐释。总的说来,在科学宇宙观和自然进化论已经成为常识,并为一般大众所理解和接受的情形下,再来谈所谓“天人合一”,其论说的前提必然包含了对科学知识的承认,也预设了现代性批判的眼光,即对迷信观念的鄙夷和对宗教信仰的排斥,以及知识的分类意识和科学研究方法的运用等等。
  在此背景之下,对“天人合一”的阐释,一般是用中西文化比较的方式来进行的,有意模糊了传统儒、释、道的思想界线,从中国文化之总体特性来确立其现代意义。其现代诠释,大略可概括为三种模式:一是科学的理解;二是历史的解释;三是哲学的阐发。
  (摘编自景海峰《“天人合一”观念的三种诠释模式》,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与“人”的关系是历史上我国哲学讨论的最重要的问题,《易经》就开始涉及“天人合一”这一思想。
  B.“人”是“天”的一部分,应该“知天”“畏天”,人的生存得益于天的养育,应该像天一样以“仁”为本性。
  C.先秦诸子百家虽然各有主张,但在“天人合一”方面表述相同、理念相同,进而演变发展出复杂丰富的理论。
  D.在科学思想深入人心的今天,人们讨论“天人合一”,需要具有现代科学知识、批判的眼光和科学的研究方法。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古代学者对“天人关系”进行着孜孜不倦地探讨,有些甚至针锋相对,如司马迁与邵雍的认识。
  B.“天即人,人即天”,二者相即不离,“为天地立心”与“为生民立命”关联紧密, 不能孤立理解。
  C.在对“天人合一”的认识上,儒家思想因其宗教属性而认为“天”具有神性,应该受到人们的尊敬。
  D.只有认识到传统儒、释、道思想并无本质区别,才能对“天人合一”的哲学命题进行现代化的阐释。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天人合一”思想的一项是( )
  A.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B.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C.人之受命于天也,取仁于天而仁也。
  本试题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D.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4.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梳理古今学者阐释“天人合一”思想的历史演变过程。
  5.请结合材料一古人关于“天人合一”思想的理解,谈谈对我们当下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的启示。

试题答案:

1.C
  2.B
  3.B
  4.①先秦时期,儒家等学派将“天人合一”思想作为其宇宙观核心理念之一,但各有阐发;②汉儒提出天人感应说,汉唐时有自然论,宋明时有“天理”以及性即理,心即理等学说,近代有科学诸解释;③现代学术界通过已有的现代常识诠释“天人合一”思想,大略分为科学的理解、历史的解释、哲学的阐发三种模式。
  5.①人不仅应“知天”,而且应该“畏天”,对大自然存敬畏之心,不应肆意破坏自然;②“天即人,人即天”,“天”和“人”是相即不离的,对大自然的破坏就是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③因为“天”和“人”皆以“仁”为性,天“仁”而养育万物,人也应从“仁”出发去护佑自然。
  【解析】
  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先秦诸子百家”扩大范围,在“天人合一”理念上,材料中提到了儒家和道家,并没有说诸子百家。
  故选C。
  2.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有些甚至针锋相对,如司马迁与邵雍的认识”说法错误,依据原文“司马迁说他的《史记》是一部‘究天人之际’的书,宋朝的思想家邵雍说得很明白,‘学不究天人,不足以谓之学’”可知,司马迁提倡探究天人关系,邵雍也提倡探究天人关系,两者观点有一致性,并不是针锋相对的关系。
  C.“儒家思想因其宗教属性而认为‘天’具有神性”因果倒置,依据原文“因为‘天’有其神圣性(神性)。故而,虽然中国哲学(主要是儒家哲学)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宗教(如基督教、佛教),但它却有强烈的宗教性,可以起着某种宗教的功能”可知,“天”有其神圣性是原因,而它有强烈的宗教性,可以起着某种宗教的功能是结果,选项因果倒置。
  D.“只有……才能……”条件关系不成立,“认识到传统儒、释、道思想并无本质区别”说法错误,依据原文“在此背景之下,对‘天人合一’的阐释,一般是用中西文化比较的方式来进行的,有意模糊了传统儒、释、道的思想界线,从中国文化之总体特性来确立其现代意义”可知,原文是“有意模糊了传统儒、释、道的思想界线”,并非“认识到传统儒、释、道思想并无本质区别”,而且模糊传统儒、释、道思想和对“天人合一”的哲学命题进行现代学术研究并无条件关系。
  故选B。
  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概念含义的能力。
  解答此题要首先理解“天人合一”是“天”和“人”相即不离的,四个论据中,ABD均体现天人一体的关系,符合论点。
  而B项是荀子的观点,说天道是持久不变的,它并不因为尧而存在,也不因为桀而消失,强调的是“天人之分”,“人”不能对“天”有所改变,所以此项不能体现天人合一的观点。
  故选B。
  4.
  本题考查学生梳理文章论证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结合材料二“它成熟甚早,至少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是儒家等学派所阐发的宇宙观之核心理念之一”“但何为天?何为人?又如何相合?则各呈异说、内涵丰富,构成了先秦诸子学说的一个重要内容”可知,先秦时期,儒家等学派将“天人合一”思想作为其宇宙观核心理念之一,但各有阐发;
  结合材料二“就儒学之主流而言,大致有汉儒的天人感应说、汉唐间的自然论、宋明时期的‘天理’以及性即理、心即理等,一直到近代西学传入,又有了科学诸解释”可知,汉儒提出天人感应说,汉唐时有自然论,宋明时有“天理”以及性即理,心即理等学说,近代有科学诸解释;
  结合材料二“其现代诠释,大略可概括为三种模式:一是科学的理解;二是历史的解释;三是哲学的阐发”可知,现代学术界通过已有的现代常识诠释“天人合一”思想,大略分为科学的理解、历史的解释、哲学的阐发三种模式。
  5.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依据材料一第四段“我们不能把‘人’和‘天’看成是对立的,这是由于‘人’是‘天’的一部分,‘人之始生,得之于天’。‘人’不仅应‘知天’,而且应该‘畏天’”“‘知天’和畏天’是统一的,这种统一表现着‘人’对‘天’的一种内在的责任”可知,我们人类应“知天”、“畏天”,对大自然要保有敬畏之心,不应肆意破坏自然;
  依据材料一第五段“‘天’和‘人’是相即不离的……离开‘人’则‘天’的活泼的气象无以彰显”“如果‘人’与‘天’是一种外在关系(即它们是相离且不相干的),那么……最终人将自取灭亡。所以‘天’和‘人’不仅不是对立的,而且存在着内在的相即不离的关系”可知,“天即人,人即天”,“天”和“人”是相即不离的,如果人类向大自然无限制地索取,对大自然无休止的破坏其实就是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最终人将自取灭亡;
  依据材料一第六段“‘天’和‘人’皆以‘仁’为性”“如果‘天’无生长养育万物的功能,‘人’如何生存,又如何发展?如果‘人’‘无爱人利物之心’,无情地破坏着‘天’的‘生物之心’,同样‘人’又如何生存”可知,“天”和“人”皆以“仁”为性,天“仁”而养育万物,人也应从“仁”出发去护佑自然,而不能去破坏自然;
  依据材料一第七段“因为‘天’有其神圣性(神性)”“‘天人合一’不仅意味着‘人’对‘天’的认知,还强调‘人’应在实现‘天人合一’的境界过程中达到‘人’的自我超越”可知,“天”具有神圣性,我们应该尊敬“天”的神圣性,在实现“天人合一”的境界过程中达到“人”的自我超越。

  《论“天人合一”》阅读题及答案 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加入选题     收藏本题     完善题目
  • 评价此题:难度得分
  •   质量得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