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题目浏览 > 文言文 > 《书契之兴,肇乎中古》阅读答案及翻译
题目详细信息

《书契之兴,肇乎中古》阅读答案及翻译

  • 题目编号:28575
  • 是否推荐:
  • 难度平均:3
  • 质量平均:3
  • 收藏次数:0
  • 浏览次数:1653
  • 使用次数:1
  • 创建时间:2023-05-01
  • 上传用户:gzywtk
  • 上传时间:2023-06-14
  • 考点详细:文言文-文言文综合
  • 选文题目:书契之兴,肇乎中古 作者出处:李世民 体裁:传记 文言考点:翻译-断句-概括分析-文化常识 所考实词:赞|逮|江表|播 所考虚词:

试题内容: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赞曰:书契之兴,肇乎中古,绳文鸟迹,不足可观,末代去朴归华,舒笺点翰,争相夸尚,竞其工拙。逮乎钟、王以降,略可言焉。钟繇虽擅美一时,亦为迥绝,论其尽善,或有所疑,至于布纤浓,分疏密,霞舒云卷,无所间然。然其体则古而不今字则长而逾制语其大量以此为瑕献之虽有父风,殊非新巧。观其字势疏瘦,如隆冬之枯树;览其笔踪拘束,若严家之饿隶。子云近出,擅名江表,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以兹播美,非其滥名邪!此数子者皆誉过其实。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直。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心慕手追,此人而已。
  (选自李世民《王羲之传论》)
  文本二:
  夫学书之法,先于研墨,凝神静虑,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则筋脉相联,意在笔前,然后作字。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此不是书,但得其点画耳。昔宋翼尝作是书,繇乃叱之,遂三年不敢见繇,潜心改迹。每作一波,常三过折;每作一撇,常隐锋而为之;每作一横画,如列阵之排云;每作一戈,如百钧之弩发;每作一点,如危峰之坠石;每作一屈折,曲折如钢钩;每作一牵,如万岁之枯藤;每作一放纵,如足行之趋骤。状如惊蛇之透水,激楚浪以成文。似虬龙之蜿蜒,谓其妙也;若鸾凤之徘徊,言其勇也。摆拨似惊雷掣电,此乃飞空妙密,顷刻沉浮。统摄铿锵,启发厥意,能使昏迷之辈,渐觉称心;博识之流,显然开朗。
  (选自王羲之《启心章第二》)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加句读处的字母写在答题卡上。
  然A其B体C则D古E而F不G今H字I则J长K而L逾M制N语O其P大Q量R以S此T为U瑕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赞”,赞叹、赞美,同成语“不赞一词”的“赞”意思不同。
  B.“逮”,及、等到,与《陈情表》中“逮奉圣朝”的“逮”意思相同。
  C.江表,即江外,在古代中原人看来,江南地区在长江以外,故江南即江外。
  D.“播”,传扬,与《谏太宗十思疏》中“仁者播其惠”的“播”意思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本一评论王献之和子云的书法,认为他们的书法作品一个缺少创新,一个则缺少大丈夫的豪气,都是名不副实。
  B.文本一认为王羲之的字,一点一划都极其工整,整体看,像云烟弥漫、玉露凝结,笔画似断实连,让人在游玩之余消除疲倦。
  C.文本二认为如果笔画平直呆板,字写得像摆算盘珠子,上下前后方正整齐,那就不能算是真正的书法。
  D.文本二中王羲之认为好的书法应该遒劲有力,还能使蒙昧的人逐渐感到心情顺遂,使博识的人更加通达开朗。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本试题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1)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
  (2)每作一戈,如百钧之弩发;每作一点,如危峰之坠石。
  14.文本一、二都谈到了魏晋书法家钟繇,各有何作用?

试题答案:

10.HNR
  11.A
  12.B
  13.(1)仔细地观察古往今来的书法家,精心地研究所有书法作品,能够做到尽善尽美的,大概只有王羲之了!
  (2)每写一个“戈”,如同百钧的力量拉开弓弩发射;每写一个“点”,如同从高高的山峰上坠下石头。
  14.文本一谈到钟繇的书法特点,是为了突出王羲之书法的精巧自然;文本二陈述钟繇叱责学生宋翼,是为了说明写字时笔画不要平直呆板。
  【解析】
  10.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不过,他的书法守古多而要创新少,字体采取横势,长度超过了标准。大抵而言,这就是他的缺点。
  “体则古而不今字”“字则长而逾制”为并列关系的主谓结构,可独立成句,“体则古而不今字”后需停顿,“字则长而逾制”后也停顿,故选HN;
  “以此为瑕”为完整的主谓结构,可独立成句,“语其大量”与“以此为瑕”的中间应停顿,故选R。
  故选HNR。
  11.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及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赞’,赞叹、赞美”错。“赞”,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添加。句意: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在再添一词一句。
  B.正确。“逮”,都是等到的意思。句意:到了钟繇、王羲之以后/到了晋朝建立。
  C.正确。
  D.正确。“播”,都是传播的意思。句意:凭着这样的书法来扬名显声/仁慈的人传播他的恩惠。
  故选A。
  1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一点一划都极其工整”错。由原文“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直”可知,细观他的书法点画精工,布局巧妙,有如烟浓露结,笔形似断而实连;又象凤飞龙绕,字体似斜而实正。
  故选B。
  1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详”,仔细;“篆素”,写篆书于素帛,泛指书法作品;“其”,表推测,大概。
  (2)“作”,写;“发”,发射;“危”,高。
  14.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由原文“钟繇虽擅美一时,亦为迥绝,论其尽善,或有所疑,至于布纤浓,分疏密,霞舒云卷,无所间然。然其体则古而不今,字则长而逾制,语其大量,以此为瑕”“此数子者皆誉过其实。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直”可知,文本一谈到钟繇的书法特点,是为了突出王羲之书法的精巧自然;
  由原文“意在笔前,然后作字。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此不是书,但得其点画耳。昔宋翼尝作是书,繇乃叱之,遂三年不敢见繇,潜心改迹”可知,文本二陈述钟繇叱责学生宋翼,是为了说明写字时笔画不要平直呆板。
  参考译文:
  文本一:
  赞说:文字的产生,开始于中古黄帝时代,当时那些结绳记事和摹仿鸟兽之迹的原始文字,实在很不中看。商周以后,人们舍弃古朴的书法,极力追求华美的文字。大家铺纸运笔,争着以字体的华丽相标榜,以笔画的美丑相竞赛。到了钟繇、王羲之以后,书坛略有一些名家值得评论。钟繇虽然一时负有盛名,他的书法也的确高超绝异,但要说他尽善尽美,或许还有怀疑。至于说他笔画的粗细浓淡,字体的结构疏密,则有如霞飞云卷,毫无缺憾。不过,他的书法守古多而要创新少,字体采取横势,长度超过了标准。大抵而言,这就是他的缺点。王献之虽然具有他父亲的书风,但其书法很不新巧。看他字形的疏散瘦弱,恰象深冬的枯树一般;再看他的笔画过分拘束,犹如刻薄家庭饥饿的奴仆一样。萧子云出于近代,在江南很有声名,但他的书法只能说写得成字,没有一点男子汉的刚劲气势,一行一行就象春天的蚯蚓萦绕,一字一字恰如秋天的长蛇盘结。凭着这样的书法来扬名显声,岂不成了虚名吗!以上这几位书法家,都是名声超过了他们的实际。所以广泛考察一古今书坛,研习书法最为精妙,达到尽善尽美,只有王羲之一人啊!细观他的书法点画精工,布局巧妙,有如烟浓露结,笔形似断而实连;又象凤飞龙绕,字体似斜而实正。把玩它不觉厌倦,观赏它不识端绪,心中仰慕,手上临摹,我只是推崇王羲之一个人罢了。
  (选自李世民《王羲之传论》)
  文本二:
  学习书法的方法,先要磨好浓墨,集中意念,考虑好字形的大小、偃仰、平直、振动,这样就会使笔锋脉络互相连属。构思成熟了,然后才可落笔写字。如笔画平直呆板,一个字一个字像摆算筹,上下方整,前后齐平,这不是书法,顶多不过会一些点画的写法而已。过去,钟繇的学生宋翼就曾经这样写字,钟繇严厉批评了他,使得宋翼三年都不敢见老师,遂即潜心改变笔法。每写一笔平捺,要有三次折笔,每写一笔竖画,要隐锋藏头;每写一个横画,如同天边层积的云彩;每写一个“戈”,如同拉开百钧的弓弩发射;每写一个点,应如从险峰上坠下的石头;每写一钩,其转折处如钢钩坚挺有力;每写一笔牵丝,要如万年的枯藤;每写一个纵捺,应如疾步奔走,形状好像惊蛇出水,激扬楚水之浪而成自然的纹理。书写像蜿蜒的虬龙,这是比喻它的妙处;像鸾凤徘徊,这是说它的英勇。运笔左摆右拨似惊雷掣电,这就是用笔的空灵神奇,一瞬间笔墨立见沉浮,笔端统摄铿锵的力量,这足以启发人们的意气。它能使蒙昧的人,逐渐产生同感,使博识的人,更通达开朗。
  (选自王羲之《启心章第二》)

  《书契之兴,肇乎中古》阅读答案及翻译 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加入选题     收藏本题     完善题目
  • 评价此题:难度得分
  •   质量得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