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题目浏览 > 文言文 > 《己未,突厥寇边》阅读答案及翻译
题目详细信息

《己未,突厥寇边》阅读答案及翻译

  • 题目编号:30174
  • 是否推荐:
  • 难度平均:3
  • 质量平均:3
  • 收藏次数:0
  • 浏览次数:79
  • 使用次数:0
  • 创建时间:2024-03-01
  • 上传用户:gzywtk
  • 上传时间:2024-04-25
  • 考点详细:文言文-文言文综合
  • 选文题目:己未,突厥寇边 作者出处:资治通鉴 体裁:传记 文言考点:实词-翻译-断句-概括分析 所考实词:空|首丘|靡|穷 所考虚词:

试题内容: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
  己未,突厥寇边。朝臣或请修古长城,发民乘堡障。上曰:“突厥灾异相仍,颉利不惧而修德,暴虐滋甚。骨肉相攻亡在朝夕朕方为公扫清沙漠安用劳民远修障塞乎!”突厥既亡,其部落或北附薛延陀,或西奔西域,其降唐者尚十万口,诏群臣议区处之宜。朝士多言:“北狄自古为中国患,今幸而破亡,宜悉徙之河南兖、豫之间,分其种落,散居州县,教之耕织,可以化胡虏为农民,永空塞北之地。”夏州都督窦静以为:“戎狄之性,有如禽兽,不可以刑法成,不可以仁义教,况彼首丘之情,未易忘也。置之中国,有损无益,恐一旦变生,犯我王略。莫若因其破亡之余,施以望外之恩,假之王候之号,妻以宗室之女,分其土地,析其部落,使其权弱势分,易为羁制,可使常为藩臣,永保边塞。”温彦博以为:“徙于兖、豫之间,则乖违物性,非所以存养之也。请准汉光武故事,置降匈奴于塞下,全其部落,顺其土俗,以实空虚之地,使为中国捍蔽,策之善者也。”魏征以为:“突厥世为寇盗,百姓之雠也。今幸而破亡,陛下以其降附,不忍尽杀,宜纵之使还故土,不可留之中国。夫戎狄人面兽心,弱则请服,强则叛乱,困其常性。今降者众近十万,数年之后,蕃息倍多,必为腹心之疾,不可悔也。”彦博曰:“王者之于万物,天覆地载,靡有所遗。今突厥穷来归我,奈何弃之而不受乎!孔子曰:‘有教无类。’若救其死亡,授以生业,教之礼义,数年之后,悉为吾民。选其酋长,入朝宿卫,畏威怀德,何后患之有!”上卒用彦博策。谓侍臣曰:“治国如治病,病虽愈,犹宜将护,傥遽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今中国幸安,四夷俱服,诚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惧不终,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魏征曰:“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
  (节选自《资治通鉴》第一百九十三卷)
  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骨肉相攻A亡B在朝夕C朕方为公D扫清E沙漠F安用劳民G远修H障塞乎!
  10.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空,指使空旷,与《苏武传》中“空以身膏草野”的“空”意思不同。
  B.首丘,原指狐狸在临死时头一定会朝着出生的山丘,文中指留恋故土。
  C.靡,指无、没有,与《曹列论战》中“望其旗靡”的“靡”意思相同。
  D.穷,困窘,与《荆轲刺秦王》中“图穷而匕首见”的“穷”意思不同。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突厥侵犯边境,朝臣建议太宗修复古长城,利用城堡巩固边防,太宗不以为意,表示要亲自荡平贼寇,以振国威。
  B.很多大臣提议迁徙突厥降众到黄河以南的兖豫地区,打破种族部落限制,令其散居,再教以耕织,将其转化为农民。
  C.窦静主张借突厥破亡之机,对其施以望外之恩,封侯联姻,分而治之,削弱其权势,令其永为藩臣,以保边塞安定。
  D.太宗诏令群臣商议安置突厥降众的办法,窦静、魏征和温彦博皆不主张留其于中原,太宗最终采纳了温彦博的建议。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本试题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1)请准汉光武故事,置降匈奴于塞下,全其部落,顺其土俗。
  (2)选其酋长,入朝宿卫,畏威怀德,何后患之有!
  13.文章结尾处太宗对侍臣所言,包含怎样的治国理政主张?请用三个短语加以概括。(3分)

试题答案:

9.ACF
  10.C(A项白白地;C项倒下;D项尽)
  11.A(“不以为意”“亲自”理解有误)
  12.参考答案:(1)请求依照汉光武帝时的旧例,将投降的匈奴人安置到塞外,保全他们的部落,顺应他们的风俗习惯。(准,依照;故事,旧例;降,投降的;全,保全;顺,顺应。每点1分)(2)挑选他们中间的部落首领,入朝值宿宫禁,担任警卫,(他们)畏惧皇威感念皇恩,有什么后患呢!(选,挑选;宿卫,值宿宫禁,担任警卫;威,皇威,威风;怀,感念,感激;宾语前置,有什么后患。每点1分)
  13.参考答案:①谨慎行事/自我约束/慎始敬终;②居安思危/防患未然/安不忘虞;③从谏如流/从善如流/察纳雅言。(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己未(十六日),突厥兵侵犯边境。大臣中有人请求修复古代的长城,征发百姓利用城堡以巩固边防。太宗说:“突厥天灾人祸不断,颉利可汗并不畏惧而修养品德,反而更加暴虐。骨肉相残,其灭亡时日不远了。我正要为你们扫清沙漠上的敌人,哪里用得着辛劳百姓到远方去修筑城堡要塞呢!”突厥灭亡后,其属下的部落有的向北归附薛延陀,有的向西投奔西域,投降唐朝的还有十万户,太宗下诏让群臣商议安置的办法。大臣们大都说:“北方狄人自古以来就是中原的祸患,现在很幸运他们已经败亡,应当全部迁徙到黄河以南的兖、豫之间,分开各个种族部落,让他们分散居住在各州县,教他们耕种织布,将他们转化为农民,使塞北地区永远空旷无人。”夏州都督窦静认为:“戎狄的本性,如同禽兽一般,不能用刑罚法令使其威服,不能用仁义道德使其受教化,况且他们留恋故土的心情也不易忘却。将他们安置在中原一带,只有损害大唐而没有益处,恐怕一旦陡生变故,对大唐政权构成威胁。不如借着它将要灭亡的时机,施加意外的恩宠,封他们王侯称号,将宗室之女嫁给他们,分割他们的土地,离析他们的部落,使其权势分化削弱,易于钳制,可让他们永为藩臣,使边塞永保平定。”温彦博认为:“将突厥人迁徙到兖、豫之间,则违背其本性,这不是让他们生存的办法。请求依照汉光武帝时的旧例,将投降的匈奴人安置到塞外,保全他们的部落,顺应他们的风俗习惯,以充斥空旷之地,使其成为中原的屏障,这是较完善的策略。”魏征认为:“突厥世代为寇盗,是老百姓的敌人。如今幸而灭亡,陛下因为他们投降归附,不忍心将他们全部杀掉,应当将他们放归故土,不能留在大唐境内。戎狄人面兽心,力量削弱就请求归服,强盛就重又叛乱,这本来是他们的本性。现在投降的将近十万人,几年之后,发展到几倍之多,必是心腹大患,后悔都来不及。”温彦博说:“君王对于天地万物,没有遗漏的。现在突厥困窘,前来归附我大唐,为什么抛弃而不予接受呢!孔子说:‘对于教育对象不应区分亲疏贵贱。’如果拯救他们于将亡之际,教他们生产生活,教他们仁义礼教,几年之后,全都变成我大唐民众。挑选他们中间的部落首领,入朝值宿宫禁,担任警卫,(他们)畏惧皇威感念皇恩,有什么后患呢!”太宗最后采纳了温彦博的献策。太宗对亲近大臣说:“治理国家如同治病,病虽好了,还应该调养一段时间,倘若立即放纵自己,病会复发,那就不可救治了。如今中原幸得安定,四方顺服,实在是自古以来所少有,然而朕每日谨慎行事,惟恐不能持久,所以想多次听到你们的谏诤。”魏征说:“国家内外俱得安定,我并不觉得高兴,只是高兴陛下能够居安思危。”

  《己未,突厥寇边》阅读答案及翻译 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加入选题     收藏本题     完善题目
  • 评价此题:难度得分
  •   质量得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