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题目浏览 > 现代文阅读 > 《人工智能与AIGC》阅读题及答案
题目详细信息

《人工智能与AIGC》阅读题及答案

  • 题目编号:28638
  • 是否推荐:
  • 难度平均:3
  • 质量平均:3
  • 收藏次数:0
  • 浏览次数:1113
  • 使用次数:1
  • 创建时间:2023-04-01
  • 上传用户:gzywtk
  • 上传时间:2023-07-04
  • 考点详细:现代文阅读-信息类文本
  • 选文题目:人工智能与AIGC 作者: 体裁:多材料文本

试题内容: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
  1950年,“图灵测试”给出判定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方法,即机器是否能够模仿人类的思维方式来生成内容继而与人交互。某种程度来说,人工智能从那时起就被寄予了用于内容创造的期许。随着数据快速积累、算力性能提升和算法效力增强,今天的人工智能已经可以进行写作、编曲等创意工作。人工智能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内容创作,AIGC的概念随之悄然兴起。
  从创作者的角度看,机器内容生态的发展大致可以分成四个阶段:专业生成内容(PGC)、用户生成内容(UGC)、AI辅助生产内容、AI生成内容(AIGC)。目前,对于AIGC这一概念,尚无统一规范的定义。国内产学研各界大都认为,AIGC是继专业生成内容和用户生成内容之后,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自动生成内容的新型生产方式。AI绘画、AI写作等都属于AIGC的应用分支。
  2022年8月,AI自动生成的画作《太空歌剧院》获得了数字艺术类冠军。该画作恢宏细腻的画风很难让人相信它是由AI自动生成的作品,而它的夺冠也大大冲击了人们过往对于“人工智能的创造力远逊于人”的固有认知。自此,AIGC从看似遥远的概念逐步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走入人们的生活。11月30日,微软旗下的OpenAI发布了名为ChatGPT的超级AI语言模型,再次引爆人们对于AIGC的讨论热潮。ChatGPT不仅可以理解并回答用户的问题,还能完成一些复杂任务,包括按照特定文风撰写诗歌、假扮特定角色对话、修改错误代码等。此外,因为ChatGPT被加入了预先设计的“道德”准则,即人类反馈强化学习(RLHF)技术,所以它还能表现出一些人类特质,例如承认自己的错误、按照设定的道德准则拒绝不怀好意的请求等。上线短短几个月,ChatGPT即火爆全网,并影响着人们惯有的参与生产、生活的模式和框架,有些行业已然将ChatGPT等相关技术融入并应用于现有工作或生产中。
  在智能创作时代,创作者生产力的提升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代替创作中的重复工作或重复环节,提升创作效率;借助人工智能,创作者可以找寻创作灵感与思路;综合海量预训练的数据,并结合模型中引入的随机性,创作者可以生产出过去无法想出的杰出创意。
  目前AIGC在很多方面仍存在巨大挑战或争议。但不管怎样,我们必须承认AIGC的发展趋势无法阻挡,而人类的创造物终究会帮助人类自身的发展。AIGC无疑是一种内容生产力的变革,会将世界送入智能创作时代。
  (取材于杜雨、张孜铭等人的文章)
  材料二
  相较于用户生成内容,AIGC最大的不同是新技术驱动了机器智能创作内容。这使得AIGC具有显著的技术特征。
  AIGC具有超强的想象力和创作能力,这些能力是计算机在海量数据的基础上学习和模拟生成的,每一幅AI画作背后都是不计其数的标注数据和训练数据。CNN(卷积神经网络)和Transformer大模型的流行成功使深度学习模型参数量跃升至亿级,由此带来的数据巨量化,推动了AIGC发展的进程。如ChatGPT的训练就使用了约45TB的数据,其中包含了多达近1万亿个单词的文本内容,约等于4500万本《红楼梦》的内容。
  有了巨量数据的加持,创造力成为AIGC最吸引用户的特色。借助海量语料库,AI工具仿佛超级画手或作曲家一样生成出指定风格的图像、音乐或视频。例如NST(神经风格迁移算法)利用CNN识别图像内容表征和风格表征,并在特定神经网络层对图像进行重构,这就使AI工具能够模仿特定风格的艺术作品,在此基础上而创造相应风格的艺术作品。随着AIGC技术的持续进步,内容生产将向更具想象力、创造力的方向发展。
  跨模态融合是AIGC重要发展目标之一。跨模态生成的本质是文本、视觉、听觉乃至脑电等不同模态的知识融合,覆盖图文、视频、数字人、机器人等更多场景。2022年,“AI画家”度晓晓创作的“无界”系列作品使用了“百度文心”大模型跨模态图文生成模型ERNIE-ViLG,这一模型具备了领先的跨模态理解和生成能力。
  拥有一定程度的认知和交互能力,是AIGC发展的趋势。在用户感知方面,AIGC逐步向认知智能发展,可根据用户个性化需求生成个性化内容,如集成ChatGPT的搜索引擎“新必应”在进行搜索时,将推送更加精准、人性化的定制答案;在交互界面方面,AIGC技术支持多模态内容生成,可实现音视听等多感官自然交互,提供沉浸式体验,如AIGC+数字人可实现人机智能交互等。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一次又一次地超越了人们认为无法达到的极限。今天的ChatGPT又刷新了人类的认知。据报道,有多所美国名校的学生用ChatGPT代替自己写论文或完成考试;有人要求ChatGPT删除信用报告中的不良账户;“ChatGPT引发十大职业危机”“ChatGPT将对教育行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产生挑战和颠覆”等话题也频上热搜。伴随其热度的飙升,质疑和争议也随之而来。如何保证ChatGPT内容的真实性、正确性和时效性?未来人们是否将生活在一个无法辨别信息真伪的世界里?未来人类是否会因过于依赖机器而使自己变得愚蠢?AIGC产生的作品版权属于谁?这一个个问号都是需要我们警惕和深思的。而围绕ChatGPT等AIGC应用产生的诸多商业伦理、技术伦理甚至人文伦理的争议,更该引起人们的关注。坚持AI向善,守住AI伦理,应是从事AIGC的原则和底线。特别是当人工智能走向人格化、具备了某种程度的“自我意识”时,我们就更需要积极倡导合法合理的使用,以确保技术的健康发展和正确的社会应用。
  面对尚在探索中的AIGC,我们需要明确,技术不是目的,追求更好的世界、更美好的生活才是目的。
  (取材于李白杨、詹新惠等人的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AIGC的兴起,推动了机器在数据积累、算力性能和算法效力等方面能力的发展。
  B.AIGC是一种属于用户生成内容的新型生产方式,AI绘画、AI写作是其应用分支。
  C.《太空歌剧院》因冲击了“人工智能的创造力远逊于人”的固有认知而获得冠军。
  D.人类反馈强化学习(RLHF)技术的加入,使得ChatGPT能够表现出一些人类特质。
  2.根据材料二,下列不属于AIGC显著的技术特征的一项是(3分)
  A.内容模仿力 B.跨模态融合
  C.认知能力 D.交互能力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应用场景不符合智能创作时代“创作者生产力的提升”主要表现的一项是(3分)
  A.ChatGPT可以为教学课程提供创意思路,并代替教师回答学生重复性的问题。
  B.ChatGPT与人类连续进行对话和交流的时候,可以生成与问题不相关的答案。
  C.ERNIE-ViLG可应用于工业设计、动漫设计、摄影艺术等场景,激发创作灵感。
  D.ERNIE-ViLG能够根据文字描述,生成现实世界当中没有的具有创造性的图像。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分析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ChatGPT在完成假扮特定角色对话、修改错误代码等复杂任务时,使用了海量数据。
  B.画风恢宏细腻的AI画作《太空歌剧院》可能是利用NST技术生成制作的艺术作品。
  本试题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C.“新必应”推送人性化定制答案,会影响人们某些惯有的参与生产、生活的模式。
  D.AIGC已迈向人格化的阶段,并具备“自我意识”,未来将保持持续向上的发展趋势。
  5.文中说“AIGC无疑是一种生产力的变革”,那么我们该如何对待人工智能这样的变革?请结合两则材料加以概括。(6分)

试题答案: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1.(3分)D(A项,数据快速积累、算力性能提升和算法效力增强,是AIGC兴起的基础;B项,AIGC不属于用户生成内容;C项,因果倒置。)
  2.(3分)A(应为“内容创造力”。)
  3.(3分)B(不符合“创作者生产力的提升”的主要表现。)
  4.(3分)D(与原文表述不符。)
  5.(6分)
  答案要点:
  ①接受、融入: AIGC是人类的创造物,我们应学会接受并利用它,来帮助人类自身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融入并应用于工作或产品,有利于创作者生产力的提升。
  ②警惕、深思: 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利用ChatGPT等应用激发调动创造力,而不应该让它成为论文造假或作弊的手段;ChatGPT生成内容的真实性、正确性和时效性不能保证,因此我们要学会辨别,警惕陷入无法辨别信息真伪的世界;更要警惕过于依靠人工智能,而导致人类思维弱化。
  ③坚守向善、坚守伦理:AIGC产生的作品版权属于谁,AIGC应用产生的诸多商业伦理、技术伦理甚至人文伦理的争议等等,都提醒我们应当尊重社会公德和伦理道德,合理合法使用,以确保技术的健康发展和正确的社会应用。
  【评分标准】共6分。3个要点每点2分。答出3点即给满分。意思对即可。

  《人工智能与AIGC》阅读题及答案 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加入选题     收藏本题     完善题目
  • 评价此题:难度得分
  •   质量得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