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题目浏览 > 文言文 > 《新州司马卢杞遇赦》阅读答案及翻译
题目详细信息

《新州司马卢杞遇赦》阅读答案及翻译

  • 题目编号:28859
  • 是否推荐:
  • 难度平均:3
  • 质量平均:3
  • 收藏次数:0
  • 浏览次数:326
  • 使用次数:0
  • 创建时间:2023-12-01
  • 上传用户:gzywtk
  • 上传时间:2023-12-22
  • 考点详细:文言文-文言文综合
  • 选文题目:新州司马卢杞遇赦 作者出处:资治通鉴 体裁:传记 文言考点:实词 所考实词:止|解|与|可 所考虚词:

试题内容: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新州司马卢杞遇赦,移吉州长史,谓人曰:“吾必再入。”未几,上(唐德宗)果用为饶州刺史。给事中袁高应草制,执以白卢翰、刘从一曰:“卢杞作相,致銮典播迁,海内疮痍,奈何速迁大郡!愿相公执奏。”翰等不从,更命他舍人草制。乙卯,制出,高执之不下,且奏:“杞极恶穷凶百辟疾之若仇六军思食其肉何可复用?”上不听。补阙陈京、赵需等上疏曰:“杞三年撞权,百揆失叙,天地神祇所知,华夏、蛮夷同弃。倘加巨奸之宠,必失万姓之心。”丁巳,袁高复于正牙论奏。上曰:“杞已再更赦。”高曰:“赦者止原其罪,不可为刺史。”陈京等亦争之不已,曰:“杞之执政,百官常如兵在其颈。今复用之,则奸党皆唾掌而起。”上大怒,左右辟易,谏者稍引却。京顾曰:“赵需等勿退,此国大事,当以死争之。”上怒稍解。戌午,上谓宰相:“与杞小州刺史,可乎?"李勉曰:“陛下欲与之,虽大州亦可,其如天下失望何!”壬戌,以杞为澧州别驾。使谓袁高曰:“朕徐思卿言,诚为至当。”又谓李泌曰:“朕已可袁高所奏。”泌曰:“累日外人窃议,比陛下于桓、灵;今承德音,乃尧、舜之不逮也!”上悦,杞竟卒于澧州。
  四年春二月,李泌自陈衰老,独任宰相,精力耗竭,既未听其去,乞更除一相。上曰:“朕深知卿劳苦,但未得其人耳。”上从容与泌论即位以来宰相曰:“卢杞忠清强介,人言杞奸邪,朕殊不觉其然。”泌曰:“人言杞奸邪而陛下独不觉其奸邪,此乃杞之所以为奸邪也。倘陛下觉之,岂有建中之乱乎?杞以私隙杀杨炎,挤颜真卿于死地,激李怀光使叛,赖陛下圣明窜逐之,人心顿喜,天亦悔祸。不然,乱何由弭?"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有删改)
  10.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杞极恶A穷凶B百辟疾之C若仇D六军思E食F其肉G何H可复用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赦者止原其罪”与“而不知其所止”(《赤壁赋》)两句中的“止”意思不同。
  B. “上怒稍解”与“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两句中的“解”意思不同。
  C. “陛下欲与之”与“失其所与”(《烛之武退秦师》)两句中的“与”意思相同。
  D. “朕已可袁高所奏”与“秦地可尽王也”(《鸿门宴》)两句中的“可”意思不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卢杞在遇到大赦调任吉州长史时颇为悲观,因为他认为自己必定会再次入狱,然而不久后发生的事却并不像他事先所预料的那样。
  B. 应命起草诏书的袁高反对让卢杞担任饶州刺史,他找到宰相卢翰、刘从一并明确地表明自己反对的理由,希望二人能够坚持上奏。
  C. 陈京、赵需等上表,认为卢杞独掌大权三年之久,祸乱朝政,罪行很大,如对卢杞这样的巨奸加以宠幸,将会失去天下百姓的心。
  D. 卢杞当政之时,百官常常内心深感恐惧,感觉随时可能会遭受杀身之祸,这也是陈京等人极力反对再次起用卢杞的一个重要原因。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本试题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1)使谓袁高曰:“朕徐思卿言,诚为至当。”
  (2)累日外人窃议,比陛下于桓、灵;今承德音,乃尧、舜之不逮也!
  14. 四年春二月,在与唐德宗谈论卢杞时李泌是从哪几个方面答复的?请简要概括。

试题答案:

【答案】10. BDG 11. C 12. A
  13. (1)(唐德宗)派人对袁高说:“朕慢慢考虑你说的话,确实是极为恰当的。”
  (2)这些天外面的人都在私下里议论,把陛下你比作东汉的桓帝、灵帝;如今承闻陛下的善言,这是尧、舜都比不上的啊!
  14. ①卢杞善于伪装,引起动乱。②卢杞挟私报复,祸乱国家。③夸赞德宗圣明,将卢杞赶了出去。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
  大意:卢杞穷凶极恶,百官痛恨他如同仇敌,军队 将士都想吃他的肉,他怎么可以再次被重用呢?
  “极恶”和“穷凶”做卢杞的谓语,结构完整,其后断开,故在B处断开;
  “百辟”和“六军”是两个主语,应在“六军”前断开,故在D处断开;
  “何可复用”是完整的问句的表达,前面应断开,故在G处断开;
  故选BDG。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
  A.正确。只是/停止。句意:赦书只是宽宥他的罪行。/却不知道它停止的地方。
  B.正确。平息/解释。句意:唐德宗的怒气稍稍平息。/就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
  C.错误。给/结交。句意:陛下打算给卢杞官做。/失掉了自己结交的国家。
  D.正确。同意/可以。句意:朕已经同意袁高的奏议。/秦地就可以全部占领而称王了。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颇为悲观,因为他认为自己必定会再次入狱,然而不久后发生的事却并不像他事先所预料的那样”错误,由“未几,上(唐德宗)果用为饶州刺史”可知,“吾必再入”是卢杞认为他一定能够再次回到朝廷,被委以重任。
  故选A。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1)“徐”,慢慢;“诚”,确实;“至当”,极为恰当。
  (2)“窃”,私下里;“逮”,比得上;“乃……也”,判断句式。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①由“人言杞奸邪而陛下独不觉其奸邪,此乃杞之所以为奸邪也”可知,卢杞善于伪装,引起动乱。
  ②由“倘陛下觉之,岂有建中之乱乎?”可知,卢杞挟私报复,祸乱国家。
  ③由“赖陛下圣明窜逐之,人心顿喜,天亦悔祸”可知,夸赞德宗圣明,将卢杞赶了出去。
  参考译文:
  新州司马卢杞遇大赦,调任吉州长史,他对人说:“我一定能够再次回到朝廷。”没有多久,唐德宗果然任命他为饶州刺史。给事中袁高应命起草这个诏书,他拿着诏书告诉宰相卢翰、刘从一说:“卢杞做宰相期间,导致皇帝流亡在外,天下满目疮痍,怎么能够突然之间把他升迁到大郡去呢?希望相公坚持上奏。”卢翰等不听,改为让其他舍人来起草诏书。乙卯(十九日),制书发出,袁高拿着制书不肯下发,并且上奏说:“卢杞穷凶极恶,百官痛恨他如同仇敌,军队的将士都想吃他的肉,他怎么可以再次被重用呢?”唐德宗不听。补阙陈京、赵需等上疏说:“卢杞独掌大权三年之久,使百官失去次序,已为天地神灵所知晓,为华夏和蛮夷各族所共同唾弃。倘若陛下对巨奸施加宠幸,必定会失去万民的心。”丁巳(二十一日),袁高再次在正殿向唐德宗论奏此事。唐德宗说:“已经再次更改了对卢杞的赦书。”袁高说:“赦书只是宽宥他的罪行,陛下不应该任命他当刺史。”陈京等也就此事争论不止,也都说:“卢杞当政的时候,百官常常就像有兵器放在脖子上。现在再一次起用他,那么奸党都会个个摩拳擦掌东山再起。”唐德宗大怒,随侍诸人纷纷向后倒退,进谏的人们也都向后退缩。陈京回头说:“赵需等人不要退缩,这是国家的大事,我们应该拼死来抗争。”唐德宗的怒气稍稍平息。戊午(二十二日),唐德宗对宰相说:“给卢杞一个小州刺史(的官职),可以吗?”李勉说:“陛下打算给卢杞官做,即使大州也是可以的,只是如果让天下的百姓失望了,那要怎么办呢?”壬戌(二十六日),唐德宗以卢杞为澧州别驾。(唐德宗)派人对袁高说:“朕慢慢考虑你说的话,确实是极为恰当的。”又对李泌说:“朕已经同意袁高的奏议。”李泌说:“这些天外面的人都在私下里议论,把陛下你比作东汉的桓帝、灵帝;如今承闻陛下的善言,这是尧、舜都比不上的啊!”唐德宗非常高兴。卢杞最终死在澧州。
  唐德宗贞元四年(788年)春季二月,李泌上奏诉说自己衰老,独自担任宰相一职,精力耗尽,既然不能听凭他离开相位,请求再任命一位宰相。唐德宗说:“朕深切地知道你特别辛苦劳累,只是没有合适的人选罢了。”唐德宗不慌不忙地和李泌谈论自己即位以来的宰相,说:“卢杞忠诚清廉强干耿直,人们说他奸猾邪恶,朕一点都不觉得他是这样。”李泌说:“人家说卢杞奸猾邪恶而唯独陛下没有觉察到他奸猾邪恶,这正是卢杞被称为奸猾邪恶的原因啊。倘若陛下觉察到了,难道还会有建中时期的动乱吗?卢杞因为个人恩怨杀了杨炎,将颜真卿排挤到了必死之地,激怒李怀光使之叛乱,全仗着陛下圣明,把他赶了出去,人们的心情顿时高兴起来,上天也后悔所造成的灾祸。要不是这样的话,动乱怎么能够消弭呢?”

  《新州司马卢杞遇赦》阅读答案及翻译 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加入选题     收藏本题     完善题目
  • 评价此题:难度得分
  •   质量得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