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题目浏览 > 现代文阅读 > 《多种叙述视角的完美融合》阅读题及答案
题目详细信息

《多种叙述视角的完美融合》阅读题及答案

  • 题目编号:28905
  • 是否推荐:
  • 难度平均:3
  • 质量平均:3
  • 收藏次数:0
  • 浏览次数:285
  • 使用次数:0
  • 创建时间:2023-11-01
  • 上传用户:gzywtk
  • 上传时间:2023-12-26
  • 考点详细: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章
  • 选文题目:多种叙述视角的完美融合 作者:田华 体裁:社会科学类

试题内容: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叙述视角即叙述者观察和叙述故事的角度,传统上小说的叙述视角主要有:第一人称视角、第三人称视角,全知视角、有限视角等。这种分类出发点比较简单,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混淆了“谁说”和“谁看”,导致了研究的混乱。
  ②20世纪以来,不同的叙述视角分类进入小说研究领域,其中热奈特的零聚焦、内聚焦和外聚焦的分类被广泛接受。零聚焦即通常所谓的“全知视角”,叙述者如上帝一般全知全能,不仅知道作品中人物的公开言行,而且对人物的内心深处的私密想法、秘而不宣的情绪和不可示人的动机全都了如指掌。对于《巴黎圣母院》而言,零聚焦的叙述视角可以充分体现叙述者主体意识,对于描述宏伟的社会画卷和一个庞大的故事结构而言,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因此,全知全能的叙述手法在小说中占据了主体地位。
  ③一般而言,叙述者在文本中有很多功能,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叙述者的干预功能。对于作品中的人物而言,零聚焦叙述角度下的叙述者居高临下并全知全能,干预功能表现得尤为突出。其中的一个干预功能就是召唤受述者,即小说的读者,以期引起受述者的注意。例如:“若承蒙看官同意,我们不妨就竭力开动脑筋,想象看官跟我们一道,夹杂在穿着短上衣、半截衫、短袄的嘈杂人群中间,跨进大厅时会有什么样的感觉。”文中的“看官”即读者,叙述者直接将受述者引入叙述,引起了读者的注意并产生参与其中之感。
  ④除此之外,叙述者还可以采用评论性的干预。评论干预主要用来对文章的叙述进行补充说明,或是表达叙述者本人对被叙述的事件和人物的态度和观点。例如:“但是,对于可怜的红衣主教来说,事情并没有到此结束,与这般没有教养的人为伴,看来这杯苦酒非饮到底不可了。”这种干预的主要功能就是补充情节,引导受述者的注意力,这不但有助于文章结构的紧凑和完整,也可以使读者顺着作者的思路,被作者“牵着鼻子”走。
  ⑤内聚焦经常被称为内视角,叙述者的视角和作品中某一人物的视角相重合,一般为第三人称视角,叙述者和作品中的某个人物知道的同样多。对于作品中事件的来龙去脉,在作品中的人物未发现之前,叙述者不能向受述者提供任何信息。例如:“这个男人……他穿着教士的服装。当他从人群中跳出来的时候,一直没有注意他的甘果瓦立刻就认出了他。‘真的,’甘果瓦惊呼道,‘这是我那艾尔美斯式的老师堂·克洛德·孚罗洛副主教呀!’”这段话的叙述者还是作者,但是他的视角却和作品中的人物甘果瓦的视角完全一致,受述者从叙述者接收到的信息完全和甘果瓦得到的信息一致。内聚焦叙述角度利用作品中的人物来叙述,自然就会令读者感到亲切和真实。尤其是一些人物内心隐秘的东西,通过作品中的人物来袒露比通过全知全能的叙述视角更真实、更可信。
  ⑥总之,《巴黎圣母院》中的各种叙述视角的使用及其完美融合,不仅帮助雨果顺利地完成小说的情节推进和人物塑造,同时文本叙述视角本身就是一大创新,值得我们关注并继续研究。
  (摘编自田华《多种叙述视角的完美融合——巴黎圣母院〉中的叙述视角及其功能浅析》)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小说叙述视角的传统分类,混淆了“谁说”和“谁看”,这导致了相关研究混乱。
  B. 在零聚焦叙述视角下,叙述者对人物内心深处的一切想法、情绪和动机了如指掌。
  C. 干预功能是叙述者在文本中最主要的功能,干预功能之一是引起小说读者的注意。
  D. 当叙述者的视角和作品中某一人物的视角相重合时,叙述者就是作品中某一人物。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文章第①段比较两种视角分类,为论证不同叙述视角运用及其效果奠定基础。
  B. 文章第④段先引出评论性干预的作用,再结合具体的事例阐述其作用、意义。
  C. 文章第⑤段例举《巴黎圣母院》中的内容,旨在论述内聚焦视角的叙述功能。
  D. 文章的论证结构清晰,论述了零聚焦视角和内聚焦视角在小说中的功能价值。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零聚焦视角在《巴黎圣母院》中占据着主体地位,这视角也是作者的最佳选择。
  本试题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B. 零聚焦角度下的叙述者干预作用明显,既能补充说明,又能引导受述者的注意。
  C. 内聚焦角度以作品中人物的见闻来叙述,能够向读者提供叙述者不知道的信息。
  D. 《巴黎圣母院》如果采用单一视角,可能会在情节推进和人物塑造上遇到挑战。

试题答案:

1.【答案】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D.“叙述者就是作品中某一人物” 错,原文第⑤段中“这段话的叙述者还是作者,但是他的视角却和作品中的人物甘果瓦的视角完全一致”,由此可知叙述者只是和作品中某一人物视角相同,他其实还是作者。
  故选D。
  2.【答案】A
  【解析】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第①段比较两种视角分类”错,原文第①段的信息“传统上小说的叙述视角主要有:第一人称视角、第三人称视角,全知视角、有限视角等。这种分类出发点比较简单,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据此可知应为“第①段分析传统视角分类的缺陷”。
  故选A。
  3. 【答案】 C
  【解析】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C.“能够向读者提供叙述者不知道的信息”错,原文第⑤段提到“内聚焦经常被称为内视角,叙述者的视角和作品中某一人物的视角相重合”“叙述者和作品中的某个人物知道的同样多。对于作品中事件的来龙去脉,在作品中的人物未发现之前,叙述者不能向受述者提供任何信息”,据此可知应为“不能够向读者提供叙述者不知道的信息”。
  故选C。

  《多种叙述视角的完美融合》阅读题及答案 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加入选题     收藏本题     完善题目
  • 评价此题:难度得分
  •   质量得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