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题目浏览 > 语言运用 > 综合语用_晚秋的北京,天气也是多变的
题目详细信息

综合语用_晚秋的北京,天气也是多变的

  • 题目编号:29879
  • 是否推荐:
  • 难度平均:3
  • 质量平均:3
  • 收藏次数:0
  • 浏览次数:348
  • 使用次数:0
  • 创建时间:2024-03-01
  • 上传用户:gzywtk
  • 上传时间:2024-04-01
  • 考点详细:语言运用-综合语用
  • 语用考点:词语-病句-表达效果

试题内容: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晚秋的北京,天气也是多变的。抬头,云层正在变厚、挪移,水气_________于湖面。不多时,细雨淅淅沥沥地下了起来,很绅士。雨滴细如发丝,静静地落于水面。一群白色的水鸟翩然落下,在凫水,在追逐,_________,仿佛潇潇雨丝与它们无关。
  举目北望,万寿山与佛香阁被水雾轻轻地笼罩着。历史,在朦胧中隐约浮现:仿佛看到一群提着宫灯的宫女婀娜地行走于长廊,又似乎听到了十七孔桥边的那头铜牛哞哞地叫了两声。西岸的五泉山在细雨中_________。那高高的玉峰塔,被雨丝削成一株瘦瘦的青竹,似在轻轻摇动,使人想起“_________”的诗句。
  ①西堤东边有两行高大的树木,②被细雨打湿后色彩越发鲜艳起来。③红与黄,诗意地相接,④雨丝似乎也被带入晚秋的斑斓世界。⑤雨停了。西山那边,霎时露出一抹玫瑰红。⑥云收雨霁,山水又回复它宁静而开阔的原貌。⑦一晴一阴之间,整个园林的变化让人目不暇接。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弥漫 悠然自得 若隐若现 竹摇清影罩幽窗
  B.弥散 泰然自若 隐隐绰绰 瘦玉亭亭十数竿
  C.弥漫 泰然自若 若隐若现 疏竹虚窗时滴沥
  本试题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D.弥散 悠然自得 隐隐绰绰 始怜幽竹山窗下
  19.文中第三段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20.在现代汉语中,“绅士”一词可形容男士有现代文明修养,文中以此修饰细雨,别有意趣。请简要分析。

试题答案:

18.A
  19.(1)第①处,“有”改为“的”或“那”;或第②处,在句首加“它们”;
  (2)第⑦处。“一晴一阴”改为“一阴一晴”。
  20.①使用拟人修辞,赋予细雨以人的情态,使“淅淅沥沥”的细雨显得更形象、亲切;
  ②以形容男士风度、修养的词语来表现细雨的安静、和缓、优雅,颇具新意。
  【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
  第一组:弥漫,指(烟尘、雾气、水)充满。弥散,指(光线、气体、声音等)向四周扩散。文中用以形容水气,故“弥漫”最恰当。
  第二组:悠然自得,指神态从容,心情闲适。泰然自若,形容在紧急情况下沉着镇定,不慌不乱。文中没有紧急情况,故“悠然自得”最恰当。
  第三组:若隐若现,形容似有似无,不真切、不明朗。隐隐绰绰,指隐隐约约。且“隐隐绰绰”直接作谓语不妥,根据语境宜用“若隐若现”。
  第四组:“竹摇清影罩幽窗”出自宋朱淑真《初夏》,描写的对象是“竹影”。“瘦玉亭亭十数竿”出自金郭长倩《义师院丛竹》,描写的对象是“丛竹”,多竿竹子,与“玉峰塔”形象不符。“疏竹虚窗时滴沥”出自《红楼梦》第四十五回林黛玉所作《秋窗风雨夕》,从“滴沥”可知描写的对象化是“雨”。“始怜幽竹山窗下”出自唐钱起《暮春归故山草堂诗》,描写的是书斋之下的竹子,与“高高的玉峰塔”语境不符。原文描写的是塔影在雨雾中“轻轻摇动”的视觉感受,故选“竹摇清影罩幽窗”恰当。
  故选A。
  19.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第①处,“有”字使用不当,造成主语错位,改为“的”或“那”;或在②句前加上“它们”,使用代词,让主语不缺失。
  第⑦处,“一晴一阴”造成前后不呼应,结合整段分析,先讲雨中的园林,再说雨后的园林,故搭配要先阴后晴,修改为“一阴一晴”。
  20.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词语表达效果的能力。
  原句“细雨淅淅沥沥地下了起来,很绅士”,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类的行为特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让读者感到所描写的物体显得更活泼、亲近,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具体到本句,赋予细雨以人的情态,使“淅淅沥沥”的细雨显得更形象、亲切。
  “绅士”一词,现代是指行为优雅有礼的男士。“绅士”的内涵有待人彬彬有礼,谦和,衣冠得体,谈吐高雅,良好的自身修养等,用“绅士”修饰细雨,表达了雨安静、和缓、优雅的特点,拟人修辞颇具新奇,读后具体可感可想象。

  综合语用_晚秋的北京,天气也是多变的 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加入选题     收藏本题     完善题目
  • 评价此题:难度得分
  •   质量得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