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题目浏览 > 现代文阅读 > 《算法推荐时代的“过滤气泡”》阅读题及答案
题目详细信息

《算法推荐时代的“过滤气泡”》阅读题及答案

  • 题目编号:30179
  • 是否推荐:
  • 难度平均:3
  • 质量平均:3
  • 收藏次数:0
  • 浏览次数:101
  • 使用次数:0
  • 创建时间:2024-03-01
  • 上传用户:gzywtk
  • 上传时间:2024-04-25
  • 考点详细:现代文阅读-信息类文本
  • 选文题目:算法推荐时代的“过滤气泡” 作者:郭少安 体裁:多材料文本

试题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2016年,“后真相”被《牛津词典》选为年度热词。“后真相”的释义为:诉诸情感和个人的信念要比客观事实对形塑公众舆论的作用更大。很多学者把它与社交媒体和个性化推荐技术联系起来,认为社交媒体使用者不经查证分享来路不明的内容,推动了假新闻的泛滥;同时社交媒体所使用的算法技术,导致了“过滤气泡”效应,使公众更不易接触到与自己想法相左的信息,加剧了群体偏见。
  ②“过滤气泡”最早由互联网活动家帕里泽提出。他发现两个人使用同一搜索引擎检索同一词语,得到的结果页面可能完全不同;不同政治立场的人浏览同一个新闻事件,看到的新闻倾向也可能完全不同。比如2010年发生了令人震惊的英国石油公司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帕里泽委托两位住在北部并且受教育程度相似的朋友在同一搜索引擎上搜索有关的消息。一位获得了该公司深水地平线漏油事件的信息,另一位获得的却是关于该公司的投资信息。由此可见,在互联网时代,搜索引擎可以精准掌握用户偏好,为用户过滤掉异质信息,打造个性化的信息世界。但与之同时,信息和观念的“隔离墙”也会筑起,令用户身处在一个“网络泡泡”的环境中,阻碍多元化观点的交流。帕里泽将此称为“过滤气泡”。
  ③尽管“过滤气泡”受到高度关注,但事实上仍属于“新瓶装旧酒”。早在十多年前,有关“信息茧房”“回音室效应”“协同过滤”等问题已经引起了学界的广泛讨论。传播学家桑斯坦认为,信息的协同过滤会造成信息窄化,使群体成员倾向于加强与本群体的联系,忽略同外部世界或者其他群体进行信息交流,导致群内同质、群际异质现象,促使“信息茧房”的产生。处于“信息茧房”之中的公众有如“把自己封闭在自我设计的回音室里,每个人听到的只是自己的回音,相同的意见会不断被重复,异质的观点会被过滤掉,这无异是一个作茧自缚的过程”。也有学者把“回音室”效应与虚假新闻联系在一起,认为社交媒体上聚合了相似的信息和同样的观点,使人们原本的态度不断被印证和强化,隔离了其他领域的信息和异己的表达。人们听到的只是封闭空间内被放大的回声,而不是网络空间中全面而真实的声音。
  ④问题在于,随着算法推荐时代到来,大数据公司通过智能技术手段获得用户的阅读搜索痕迹,总结用户的心理、习惯、兴趣,投放其感兴趣的信息,现在为特定群体实现精准内容发放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化操作。新闻传播概念实现了从“人被动寻找感兴趣的内容”到“内容主动定位到感兴趣的人”的转变。用户的兴趣习惯成为内容推荐的核心要素,用户不再需要手动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机器算法代替用户完成了选择的过程。
  ⑤正是出于对被左右的选择权的忧虑,人们尝试开展一系列“戳泡运动”来进行矫正,但这些措施总体上看只是一些算法逻辑上的技术调整,针对的是那些已经认识到“气泡”并意图解决“气泡”的用户。事实上,“过滤气泡”的形成非常复杂,有算法推荐技术的推波助澜,也有人性和情感结构的内在需求,还与社会结构和权力息息相关,我们对此既不能过于乐观,也不必过于夸大“过滤气泡”的负面影响。一方面如果没有算法过滤技术,我们注定会被信息洪流所淹没。另一方面从前那种传统的、非定制的新闻也未必能保证多样性。“我们必须要弄清楚,是经过滤的媒体世界造就了我们所见的在线集结,还是本来就拥有不同信念的人建构了自我增强的过滤器”。这是一场技术与人性的较量,“戳泡运动”不仅需要不断改进算法技术,使用户可以接触到多元化的观点,还需要借助一个平等、自由、开放而理性的公共领域平台,开展协商对话,凝聚共识,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治本之道。
  (摘编自郭少安《算法推荐时代的“过滤气泡”》)
  材料二:
  ①国内学者将过滤气泡当作一个已然的负面存在,并以此为出发点对算法过滤引发的社会后果进行批判。相比之下,国外学者更多把过滤气泡视为一种假说——是否真正存在,尚需检验。
  ②针对过滤气泡是否存在,过去,西方学者从不同视角展开实证研究。我们则认为过滤气泡是否存在应关注的是单个用户的信息结构是否存在偏倚,将单个用户信息结构的均衡性作为衡量过滤气泡的指标,更符合对这一概念的定义。反之,单个用户信息结构失衡则表现为不同类型的信息内容数量差异悬殊,当个性化推送超过用户整体信息占比的50%,该用户的信息结构存在失衡。值得注意的是,平台为吸引流量,在作算法推荐时可能对某些特定内容存在偏好。而对某些投放基数较大的内容而言,推荐数量的小幅增加也可能导致用户信息结构的失衡。鉴于此,我们计算个性化内容的占比对“过滤气泡”存在与否的影响就要观察个性化推送是否满足以下条件:第一,个性化推送超过用户整体信息占比的50%;第二,在既有推送基数水平上,相应内容的个性化推送的增量显著,一般超过10%。同时满足上述两个条件,则过滤气泡存在。
  ③为进一步探究微博在算法推荐下的过滤气泡现象存在情况,我们将微博中规模庞大的国内用户群体分为有代表性的四类:代理用户A,28岁硕士单身爱美北京女青年(生活穿搭人设);代理用户B,22岁中专学历的剧综迷、追星女粉丝(剧综文娱人设);代理用户C,38岁高收入陆家嘴金融行业男博士(财经人设);代理用户D,34岁本科毕业后参加工作的新手爸爸(科教人设)。
  ④首先对四个代理账号进行为期一周的训练。每天重复如下操作:在“微博搜索”中搜索与代理用户兴趣相关的5个关键词,根据推荐结果点击前5条内容;点击微博推荐中5条与代理用户兴趣相关的内容;使用微博账号登录抖音、小红书等任意一款应用,在该应用中点击或转评赞与代理用户兴趣相关的内容。
  ⑤训练结束后,进入记录阶段。连续4天记录代理用户ABCD在微博推荐中的前40条内容,并按照时事、财经、科教、文娱、生活和体育六个类别进行分类。
  ⑥为排除微博既有的信息推荐结构对结果的影响,设立一个中立账号作为对照组,以访客身份选择“随便看看”登录微博。中立账号反映了未经任何训练的情况下,微博对信息内容的初始偏好。计算个性化内容在代理账号和中立账号中的占比,两者之差为个性化内容的增量,如果增量显著,证明过滤气泡存在。
  (摘编自陈逸君《微博算法推荐的过滤气泡现象探究》)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社交媒体使用者不经查证分享来路不明的内容以及社交媒体所使用的算法技术,导致了“过滤气泡”效应。
  B.在“信息茧房”中,人们听不到网络空间中全面而真实的声音是因为其他领域的信息和异己的表达已被隔离。
  C.材料一侧重从概念、表现、危害及解决办法等理论角度论述“气泡效应”现象,材料二侧重从实际调研角度探究“过滤气泡”现象是否存在。
  D.材料二的调研结果可作为评判微博是否是一个平等、自由、开放而理性的公共领域平台的参考,从而思考微博平台是否有助于“戳泡运动”。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算法过滤技术代替用户完成了选择的过程,所以能够使人们不被信息洪流淹没。
  B.用户有解决“气泡”的意图,并做算法逻辑的技术调整,就能够根除过滤气泡。
  C.平台会对某些内容投放基数较大,某些内容投放基数小,这可能出于流量考虑。
  D.实验中设立的微博中立账号所获得的信息内容会受到既有信息推荐结构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一的内容,下列现象属于“过滤气泡”的一项是( )
  A.用户通过网络平台或社交媒体等多种渠道获取不同观点的信息。
  B.网络阅读平台记录用户随机阅读情况,并为用户推荐相关文章。
  C.某短视频平台借鉴其他各平台,改进自身推送,向用户推荐优质视频。
  D.某高中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特长综合网络官方就业数据制定未来发展规划。
  4.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两幅图表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
  表1:代理用户账号与中立账号的内容推荐统计(单位:篇)
  用户类型项目 时事 财经 科教 文娱 生活 体育
  代理用户A(生活穿搭人设) 8 5 13 63 76 1
  代理用户B(剧综文娱人设) 4 0 11 83 51 6
  代理用户C(财经人设) 16 62 12 57 52 1
  代理用户D(科教人设) 12 1 55 25 54 13
  中立账号 12 2 7 76 61 2
  表2:代理用户账号内容推荐占比统计表:(单位:%)
  代理用户账号内容推荐占比统计表:(单位:%)
  《算法推荐时代的“过滤气泡”》阅读题及答案
  A.从用户ACD的信息结构来看,因为个性化内容占比均小于50%,代理用户ACD仍然保持了相对均衡的信息结构。
  B.代理用户B的个性化内容占比接近54%,而微博本身对文娱类内容的推送基数较大,代理用户B个性化推荐的增量仅为6%左右,增量并不显著。
  本试题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C.四个体现用户兴趣的代理账号均表现出对个性化内容的明显偏向,且偏向程度超过中立账号,说明用户兴趣对微博个性化推送未产生影响。
  D.用户兴趣的确减少了微博推荐中其他类型内容的推送比例,但尚未到达对用户信息结构造成威胁的地步。过滤气泡效应不成立。
  5.《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从外界获得相貌认知与“过滤气泡”现象中用户获取信息的情况有相似之处。请结合材料一,借助“过滤气泡”形成的原因分析邹忌为何难以从外界获得真实的容貌评价。

试题答案:

1.A 2.C 3.B 4.C
  5.①“过滤气泡”与大数据公司总结用户心理、偏好等,投放用户感兴趣的信息相关;《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妻、妾、客是根据邹忌的心理、兴趣等说其喜欢听的话:两者具有相似性。
  ②“过滤气泡”与人性和情感结构的内在需求有关。《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妻的偏爱、妾的畏惧、客有所求,这些属于人性及情感结构的主观因素,在对选择给邹忌的话语里起到重要作用。
  ③“过滤气泡”与社会结构和权力相关。邹忌作为齐王宠臣与妻妾客在身份地位权力上存在上下差异,注定产生隔膜,难以平等对话,妻妾客的话语受到社会结构和权力差异的影响。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社交媒体使用者不经查证分享来路不明的内容以及社交媒体所使用的算法技术,导致……”错误。由材料一第一段“认为社交媒体使用者不经查证分享来路不明的内容,推动了假新闻的泛滥;同时社交媒体所使用的算法技术,导致了‘过滤气泡’效应”可知,“社交媒体使用者不经查证分享来路不明的内容”并非“过滤气泡”效应产生的原因。
  故选A。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算法过滤技术……能够使人们不被信息洪流淹没”错误。原文说的是“如果没有算法过滤技术,我们注定会被信息洪流所淹没”,但有算法过滤技术,未必就不会被信息洪流所淹没,即使经过过滤,信息流也是很大的。
  B.“就能够根除过滤气泡”错误,说法绝对。“过滤气泡”的形成与算法推荐技术、人性和情感结构的内在需求、社会结构和权力息息相关,单靠技术和用户意愿很难根除。
  D.“……所获得的信息内容会受到既有信息推荐结构的影响”错误,中立账号不受既有信息推荐结构的影响。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所谓“过滤气泡”指“互联网时代,搜索引擎可以精准掌握用户偏好,为用户过滤掉异质信息,打造个性化的信息世界……令用户身处在一个‘网络泡泡’的环境中,阻碍多元化观点的交流”。
  A.该观点答非所问,提出了打破“过滤气泡”的方法。
  C.综合各家平台优势的营销方式,并未体现筑起信息和观念的“隔离墙”。
  D.“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特长综合网络官方就业数据制定未来发展规划”,首先根据自身特长及官方数据,不是令孩子生活在“网络泡泡”之中。
  故选B。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图表信息的能力。
  C.“用户兴趣对微博个性化推送未产生影响”错误。“中立账号反映了未经任何训练的情况下,微博对信息内容的初始偏好”,个性化偏向超过中立账号,则说明微博根据用户兴趣进行了个性化推送。由此得出“用户兴趣对微博个性化推送产生了影响”。
  故选C。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
  由“大数据公司通过智能技术手段获得用户的阅读搜索痕迹,总结用户的心理、习惯、兴趣,投放其感兴趣的信息,现在为特定群体实现精准内容发放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化操作”可知,邹忌询问妻、妾、客有关美丽的问题,三人都给出令邹忌满意的答案,可见,大数据公司通过智能技术手段获得用户阅读搜索痕迹,总结用户心理、偏好等,投放其感兴趣的信息,为特定群体实现精准内容发放;邹忌难获真相原因与“过滤气泡”的形成原因相似,妻、妾、客是根据邹忌的心理、兴趣等说其喜欢听的话。
  由“‘过滤气泡’的形成非常复杂,有算法推荐技术的推波助澜,也有人性和情感结构的内在需求”“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可知,都与人性和情感结构的内在需求有关。个人喜好、妻子偏爱、妾畏惧客有求于他的这些人性及情感结构也在这个传播圈层里起到重要作用;“过滤气泡”形成也与此相关。
  由“‘过滤气泡’的形成非常复杂,有算法推荐技术的推波助澜,也有人性和情感结构的内在需求,还与社会结构和权力息息相关”可知,邹忌和妻妾客身份不同,对话就有阶级的差异,可见,都与社会结构和权力相关。不平等自由的公共平台,难以协商对话的社会都容易出现信息的“过滤气泡”,妻妾客及邹忌的不同的身份地位注定产生隔膜,难以平等对话。

  《算法推荐时代的“过滤气泡”》阅读题及答案 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加入选题     收藏本题     完善题目
  • 评价此题:难度得分
  •   质量得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