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题目浏览 > 现代文阅读 > 《中华文明包容性的历史取向》阅读题及答案
题目详细信息

《中华文明包容性的历史取向》阅读题及答案

  • 题目编号:29946
  • 是否推荐:
  • 难度平均:3
  • 质量平均:3
  • 收藏次数:0
  • 浏览次数:149
  • 使用次数:0
  • 创建时间:2024-03-01
  • 上传用户:gzywtk
  • 上传时间:2024-04-06
  • 考点详细:现代文阅读-信息类文本
  • 选文题目:中华文明包容性的历史取向 作者:杨共乐 体裁:多材料文本

试题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华文明是一个开放的文明。世界上没有哪一个文明像中国那样连续走过了5000余年的发展历程,形成了别具特色的文明开放体系。这是人间奇迹,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迹。在中华文明开放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包容性起着有容乃大、有容乃强、有容乃久的作用。
  在中国人看来,多样的世界是客观的存在,皆应得到尊重,所谓“同则相亲,异则相敬”;整体的世界需要“和合”,需要“和而不同”,需要有“不同”之“和”。
  “和”“和合”以及“合异”都是中华文明包容性特征的核心内涵,也是中华文明包容性的重要体现,更是中华文明惠泽世界的宝贵财富。就包容性而言,中华文明立足“和”“和合”“合异”,从来视多元文化为发展之根基,从多元文化中凝练共识,化解矛盾,化危为机。“和而不同”则为中华文明的历史取向。中华文明这种“和而不同”的理念及其实践,不但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意义重大,而且对世界的和平发展影响深远。
  就物质层面而言,中华文明自形成之时起直到今天,“从来不是封闭的和孤立的”。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具有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
  考古表明:早在中华文明的形成时期,中国就与域外其他古老文明发生了接触与交流。距今约4500年前,首先驯化于西亚地区的农作物小麦以及家畜黄牛和绵羊等经中亚地区传入中国的西北地区,并继续向中原地区传播,为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丰厚物质滋养。在距今4000年前后,家马由欧亚草原传入我国西部地区。上古外来文明因素的融入大大丰富了中华先民的食物资源,提升了中华先民的生产力水平,改善了中华先民的生产与生活条件,从而使中国的人口迎来了第一次较大幅度的增长。
  中华文明的包容性除了吸纳以外,还体现在技术等方面的大量输出上。中亚的凿井技术来自中国,西方的养蚕技术也来自中国。四大发明更是中国对人类的重大贡献。以纸为例,中世纪的欧洲,羊皮是文字书写的主要载体,成本极高,价格昂贵。据测算,生产一本《圣经》,至少需要300多张羊皮。文化的传播权牢牢掌握在少数教士和贵族手中,文化传播的范围也极其有限。由中国发明的造纸技术的输出从根本上改变了公元8世纪末叶以后阿拉伯世界文字书写的材质以及书籍的传播。传入欧洲后,纸又为当时欧洲的政治、商贸、文化教育、宗教改革的成功以及民众的思想解放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
  就精神层面而言,中华文明非常重视吸纳外来文化,并不时将优秀的外来文化内化为中华文化,使中华文化尤其是各宗教信仰形成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
  产生于古代印度的佛教是最早传入中国的宗教。据《魏略·西戎传》载:公元前2年,“博士弟子景卢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受浮屠经”。这是佛教经典传入中国的最早记载。东汉明帝以后,来华传教的高僧渐多,或建寺传教,或翻译佛经。不过,按“释迦之教义,无父无君,与吾国传统之学说,存在之制度,无一不相冲突。输入之后,若久不变异,则决难保持”。但佛教传入中国后,相反相成,迅速“同中国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给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留下了深刻影响”。
  应该说,对于外来文明,中华文明是开放包容的。但包容并不意味着主体的消失。中国从未被征服过,中华文明也从未像罗马文明那样被外来的文明击垮过。因为中国人早已建立起了有别于世界其他文明的文明主体性。坚守而不保守、自信而不自大是中华文明主体性的主要原则。
  (摘编自杨共乐《中华文明包容性的历史取向》)
  材料二
  9月23日晚,第19届亚洲运动会在杭州奥体中心隆重开幕,这不仅是体育盛事,也成为亚洲众多文化交流融合的载体。这场开幕式让世界看到了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和丰富内涵。
  “和而不同”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观念之一。只有“和而不同”才能“大道不孤”,中华民族始终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金桂飘香迎远客,多彩亚洲共此时”,开幕式上,当亚洲全部45个亚奥理事会代表团代表身穿各自民族特色服饰出现在舞台中时,场内场外都致以热烈的掌声,这是对“有朋自远方来”的欢迎,更是对不同文明、不同民族的尊重。我们始终承认世界文明和各种文化发展的多样性。
  “天人合一”体现了包容通达的整体观,所谓“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在当前全球性问题面前,任何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这次杭州亚运会开幕式的主基调是青绿色,在绿水青山中,展现了中国的生态之美、人文之美、体育之美。开幕式下篇《携手同行》中的“山水共清晖”章节,则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景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中华民族在同其他民族交往中一直追求和秉承和睦、和谐的坚定理念,这也造就了中华文明的宽容与包容精神。古今相会,四海同心,开幕式接近尾声万人合唱《我们的亚细亚》,它彰显了亚洲的团结与力量、辉煌与多姿。随着表演结束,开幕式迎来了火炬点燃仪式,这是亚运史上首个数字点火仪式,有来自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亿名网民,通过“智能亚运一站通”成为亚运数字火炬手,参与线上火炬传递。杭州亚运会架起一座亚洲不同国家和地区人民沟通的桥梁,中华文明中“协和万邦”的优良传统广泛传递,把“你”“我”汇聚成了“我们”,把“小家”变成了“大家”,为多样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舞台,未来我们会把共同发展、开放融通的亚洲之路越走越宽。
  (摘编自孙建华《论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以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为例》)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走过5000余年发展历程的开放的文明,包容性对中华文明开放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作用。
  B.因中国各宗教信仰的多元并存,故中华文化非常重视对外来文化的吸纳和内化,如佛教传入中国,迅速同中国儒道文化融合发展。
  C.亚运会开幕式上,场内外观众对亚洲45个亚奥理事会代表团代表的出现报以热烈的掌声,体现了世界文明和文化发展的多样性。
  D.杭州亚运会使中华文明中“协和万邦”的优良传统广泛传递,其数字火炬手由来自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亿名网民组成。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国际政治环境日益紧张的背景下,面对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等方面的挑战,“和而不同”依然影响深远。
  B.虽然说中华文明不是封闭的和孤立的,但明清时期曾实行闭关锁国,中华文明也一度经历过封闭和孤立期。
  C.在近代西方文明的冲击下,中华文明没有垮掉,因为中国人早已建立起了有别于世界其他文明的文明主体性。
  D.从“天人合一”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可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中华民族的一贯传统。
  3.下列说法中,不能体现中华文明“和而不同”理念的一项是( )
  A.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
  B.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C.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本试题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D.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4.试分析材料一在论证上的特点。
  5.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对中华文化包容性时代价值的认识。

试题答案:

1.D 2.B 3.C
  4.①论证结构:全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局部采用并列结构。先总写包容性的历史取向,再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阐述,最后总结中华文明是开放包容而又不失其主体性的。
  ②论证方法:采用了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表现中外文明的接触交流,中华文明的开放包容。
  ③论证语言:平易精准,如一些具体数据的使用,具体史实的阐述。
  5.①有利于多样文明的交流互鉴。吸纳外来文明既提升本国生产水平,改善生产生活,又内化优秀文化,有利于各宗教信仰和谐并存;技术上的输出为世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②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应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③有利于世界各民族的和谐共存。有利于未来我们把共同发展、开放通融的亚洲之路越走越宽。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A.“世界上唯一一个走过5000余年发展历程的”错误。由材料一第一段“世界上没有哪一个文明像中国那样连续走过了5000余年的发展历程,形成了别具特色的文明开放体系”可知,选项中缺少“连续”一词,表述不准确。
  B.“因中国各宗教信仰的多元并存,故中华文化非常重视对外来文化的吸纳和内化”错误。根据材料一第七段“中华文明非常重视吸纳外来文化,并不时将优秀的外来文化内化为中华文化,使中华文化尤其是各宗教信仰形成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可知,选项表意因果颠倒。
  C.“体现了世界文明和文化发展的多样性”错误。根据材料二“场内场外都致以热烈的掌声,这是对‘有朋自远方来’的欢迎,更是对不同文明、不同民族的尊重。我们始终承认世界文明和各种文化发展的多样性”可知,报以掌声应是对“有朋自远方来”的欢迎,是对不同文明、不同民族的尊重,不能体现世界文明和文化的多样性。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中华文明也一度经历过封闭和孤立期”错误。根据材料一第四段“就物质层面而言,中华文明自形成之时起直到今天,‘从来不是封闭的和孤立的’。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具有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可知,选项曲解文意。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正确。句子意思是如果用水加入水中,谁能喝它?如果琴瑟发出同样的声音,谁能听它?这说的是不应当相同的道理,能体现中华文明“和而不同”理念。
  B.正确。句子意思是万物竞相生长而互不妨害,日月运行、四时更替而互不冲突,体现了宇宙和大自然法则中的包容精神与和合之道。能体现中华文明“和而不同”理念。
  C.错误。句子意思是老百姓粮食充足了才会懂得礼仪,吃穿不愁了才会知道荣辱。人的道德行为受他占有财富的多少制约,不能体现中华文明“和而不同”理念。
  D.正确。句子意思是实现了和谐,则万物即可生长发育,如果完全相同一致,则无法发展、继续。能体现中华文明“和而不同”理念。
  故选C。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分析论证特点的能力。
  ①论证结构。
  由“中华文明是一个开放的文明”“在中华文明开放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包容性起着有容乃大、有容乃强、有容乃久的作用”可知,第一段是强调包容性的历史趋向,这是总写内容。
  第二、三段承接第一段,对“包容性”进行阐释,并得出了“‘和而不同’则为中华文明的历史取向”这一结论,并申明“和而不同”的理念和实践的意义和影响。
  由第四段的“就物质层面而言,中华文明自形成之时起直到今天,‘从来不是封闭的和孤立的’。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具有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和第七段的“就精神层面而言,中华文明非常重视吸纳外来文化,并不时将优秀的外来文化内化为中华文化,使中华文化尤其是各宗教信仰形成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可知,四到八段是分别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阐述中华文明是开放包容的特征,这一部分是并列结构。
  结尾,由“对于外来文明,中华文明是开放包容的。但包容并不意味着主体的消失”可知,总结中华文明开放包容而又不失其主体性。
  综上分析,可推知材料一全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局部采用并列结构。
  ②论证方法。
  由“在中国人看来,多样的世界是客观的存在,皆应得到尊重,所谓‘同则相亲,异则相敬’”“据《魏略·西戎传》载:公元前2年,‘博士弟子景卢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受浮屠经’。这是佛教经典传入中国的最早记载”可知,运用了引用论证方法,分别强调和而不同的理念,表现中外文明的接触交流的事实。
  由“中亚的凿井技术来自中国,西方的养蚕技术也来自中国。四大发明更是中国对人类的重大贡献。以纸为例,中世纪的欧洲,羊皮是文字书写的主要载体,成本极高,价格昂贵”可知,文段运用举例论证方法,丰富对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的认识。
  ③论证语言。
  如“据测算,生产一本《圣经》,至少需要300多张羊皮”“由中国发明的造纸技术的输出从根本上改变了公元8世纪末叶以后阿拉伯世界文字书写的材质以及书籍的传播”,在讲“中华文明的包容性除了吸纳以外,还体现在技术等方面的大量输出上”时,使用具体数据,对具体史实进行阐述,语言平易精准,具有说服力。
  5.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结合两则材料,先找到与中华文化包容性的时代价值有关的内容,再谈认识。
  由材料一“就物质层面而言,中华文明自形成之时起直到今天,‘从来不是封闭的和孤立的’。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具有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和材料二“中华民族始终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我们始终承认世界文明和各种文化发展的多样性”可知,有利于多样文明的交流互鉴。
  由材料一“就精神层面而言,中华文明非常重视吸纳外来文化,并不时将优秀的外来文化内化为中华文化,使中华文化尤其是各宗教信仰形成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可知,吸纳外来文明既提升本国生产水平,改善生产生活,又内化优秀文化,有利于各宗教信仰和谐并存。
  由材料一“中华文明的包容性除了吸纳以外,还体现在技术等方面的大量输出上。中亚的凿井技术来自中国,西方的养蚕技术也来自中国。四大发明更是中国对人类的重大贡献”可知,技术上的输出为世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由材料二“‘天人合一’体现了包容通达的整体观,所谓‘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在当前全球性问题面前,任何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可知,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应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由材料二“中华民族在同其他民族交往中一直追求和秉承和睦、和谐的坚定理念,这也造就了中华文明的宽容与包容精神”“杭州亚运会架起一座亚洲不同国家和地区人民沟通的桥梁,中华文明中‘协和万邦’的优良传统广泛传递,把‘你’‘我’汇聚成了‘我们’,把‘小家’变成了‘大家’,为多样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舞台,未来我们会把共同发展、开放融通的亚洲之路越走越宽”可知,有利于世界各民族的和谐共存。有利于未来我们把共同发展、开放通融的亚洲之路越走越宽。

  《中华文明包容性的历史取向》阅读题及答案 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加入选题     收藏本题     完善题目
  • 评价此题:难度得分
  •   质量得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