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题目浏览 > 文言文 > 檀道济,高平金乡人也,世_文言文翻译及试题答案
题目详细信息

檀道济,高平金乡人也,世_文言文翻译及试题答案

  • 题目编号:3297
  • 是否推荐:
  • 难度平均:3
  • 质量平均:3
  • 收藏次数:0
  • 浏览次数:6870
  • 使用次数:1
  • 创建时间:2012-03-01
  • 上传用户:gzywtk
  • 上传时间:2012-03-12
  • 考点详细:文言文-文言文综合
  • 选文题目:檀道济 作者出处:南史 体裁:传记 文言考点:实词-翻译-断句-筛选信息-概括分析 所考实词:略|徇|反|称 所考虚词:

试题内容:

三、(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
  檀道济,高平金乡人也,世居京口。少孤,居丧备礼,奉兄姊以和谨称。宋武帝建义,道济与兄韶祗等从平京城,俱参武帝建武将军事。累迁太尉参军,封作唐县男。义熙十二年,武帝北伐,道济为前锋,所至望风降服。径进洛阳,议者谓所获俘囚应悉戮以为京观。道济曰:“伐罪吊人,正在今日。”皆释而遣之。于是中原感悦,归者甚众。
  文帝即位,使道济与中领军刘彦之前驱西伐。上问策于道济,对曰:“臣昔与谢晦同从北征,入关十策,晦有其九,才略明练,殆难与敌。然未尝孤军决胜,戎事恐非其长。臣悉晦智,晦悉臣勇。今奉王命外讨,必未阵而禽。”时晦本谓道济与徐羡之同诛,忽闻来上,遂不战自溃。事平,迁征南大将军。
  元嘉八年,刘彦之侵魏,已平河南,复失之。道济都督征讨诸军事,北略地,转战至济上。魏军盛,遂克滑台。道济时与魏军三十馀战,多捷。军至历城,以资运竭乃还。时人降魏者具说粮食已罄,于是士卒忧惧,莫有固志。道济夜唱筹量沙,以所馀少米散其上。及旦,魏军谓资粮有余,故不复追,以降者妄,斩以徇。时道济兵寡弱,军中大惧。道济乃命军士悉甲,身白服乘舆,徐出外围。魏军惧有伏,不敢逼,乃归。道济虽不克定河南,全军而反,雄名大振。魏甚惮之,图之以禳鬼。还进位司空,镇寿阳。
  道济立功前朝,威名甚重,左右腹心,并经百战,诸子又有才气,朝廷疑畏之。时人或目之曰:“安知非司马仲达也?”文帝寝疾,彭城王义康虑宫车晏驾,道济不复可制。召道济入朝,其妻向氏曰:“夫高世之勋,道家所忌。今无事相召,祸其至矣。”道济见收,愤怒气盛,目光如炬,俄尔间引饮一斛,乃脱帻投地曰:“乃坏汝万里长城!”魏人闻之,皆曰:“道济已死,吴子辈不足复惮。”自是频岁南伐,有饮马长江之志。
  文帝问殷景仁曰:“谁可继道济?”答曰:“道济以累有战功,故致威名,馀未任耳。”帝曰:“不然。昔李广在朝,匈奴不敢南望,后继者复有几人?”魏至瓜步,文帝登石头城望,甚有忧色,叹曰:“若道济在,岂至此!”
  孙子曰:“将军可夺心。”道济谓晦悉臣勇,果不战而自溃。又曰:“强弱形也。”道济唱筹量沙而却魏军是也。
  (《南史》卷十五列传五节选)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道济都督征讨诸军事,北地 略:夺取
  B.以降者妄,斩以 徇:示众
  C.全军而,雄名大振 反:通“返”,撤回
  D.奉兄姊以和谨 称:赞扬
  9.下边各句中,全都表现檀道济是朝廷“万里长城”的一项是:
  ①武帝北伐,道济为前锋,所至望风降服 ②于是中原感悦,归者甚众
  ③魏甚惮之,图之以禳鬼 ④左右腹心并经百战,诸子又有才气
  ⑤彭城王义康亦虑宫车晏驾,道济不复可制 ⑥若道济在,岂至此
  A. ①③⑤ B. ②③⑥ C. ②④⑥ D. ①②⑤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檀道济为武帝刘裕北伐作前锋,占领洛阳后拒绝了“杀降”建议,将俘虏全部释放,体现了他仁义的一面。
  B.檀道济在收复河南的战事中,军资粮草用尽又遇上有人以此向魏军告密,危急中用计谋迷惑了敌人除掉了叛徒,体现了他机智的一面。
  C.檀道济有很强的人格魅力,军中的左右心腹都是一同身经百战的生死至交,儿子们又多有才气,这些都导致了他的悲剧命运。
  D.魏国人听说檀道济已经死去,都说吴国的那些小子们不再值得害怕了——从敌人心态的角度,直接表现檀道济的军事才干。
  11.(1)将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①时人降魏者具说粮食已罄,于是士卒忧惧,莫有固志。(4分)
  本试题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②夫高世之勋,道家所忌,今无事相召,祸其至矣。(3分)
  (2)给下文中划线句子用 “/”断句。(3分)
  太宗(指唐太宗)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朕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

试题答案:

三、(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8、D (称:被人赞扬。)
  9、B(檀济道正因为④⑤两项被朝廷及权贵疑忌。)
  10、D(“吴”不是指吴国,借代“南方”或“南朝宋”。 “直接表现”应为“侧面”)
  11、(1)①当时有投降魏军的人把道济营中粮食已用完的事详细地告诉了敌人,士兵们在这样的情况下忧愁恐惧,没有谁存有必胜的意志。(定语后置、“俱”、“罄”、“莫”、“固志”错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
  ②建立高出世人的功勋,这是道家忌讳的事。今天朝廷无事召你,祸患大概要到了。(“高世之勋”、“相召”、“其”各1分)
  (2)、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朕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对1处得0.5分,错1处扣0.5分,全对3分)
  参考译文:唐太宗让封德彝举荐贤才,他过了很久也没有推荐什么人。太宗责问德彝,他回答说:“不是我不尽心去做,只是现在没有杰出的人才啊!”太宗说:“君子用人跟用器物一样,每一种东西都要取它的长处。古来能使国家达到大治的帝王,难道是向别的朝代去借人才来用的吗?我们只是担心自己不能识人,怎么可以冤枉当今一世的人呢?”
  文言文参考译文:
  檀道济,是高平金乡人氏,世代居住在京口。道济年少时就死了父亲,他在家守丧尽到了孝子应尽的礼节,侍候兄姐凭和睦恭谨被人称道。宋武帝刘裕起义军讨逆之时,道济与其兄檀韶祗跟从武帝平定京城,一起参与武帝的建武将军职事,多次升职做了太尉参军,被封为唐县男。义熙十二年,武帝北伐,道济任前锋,所到之处,望风降服,一直攻进洛阳。议事的人说所获的俘虏,应当全部杀掉将尸体堆作大坟作为炫耀武功的大观。道济说:“讨伐罪人,慰问民众,正是我们今天要做的事情。”于是将俘虏都释放了并发遣回家,因此中原一带的人民感激、喜悦,归顺的人很多。
  文帝即位,命令道济与中领军刘彦之作为前锋西伐。皇上向道济询问计策,他回答说:“臣过去同谢晦一道跟随先帝北伐,入关的十条计策,有九条是谢晦提出来的。他的才能与谋略明白练达,大概难于跟他匹敌;但是他不曾孤军决战取得胜利,打仗恐怕不是他擅长的。臣知道谢晦的智慧,谢晦知道臣的勇敢。如今臣奉王命出师讨伐他,一定用不着对阵决战就能把他擒获。”当时谢晦以为道济会跟羡之同时被杀,忽然听说他来阵前指挥,于是还未交战就自动溃败了。事件平定后,迁任征南大将军。
  元嘉八年,刘彦之侵犯魏国,已经平定黄河以南地区,后来又失去了。道济都督征讨诸军事,北上夺取地盘,转战到济水上游地区。那时魏军势力强大,竟然攻克滑台。道济当时与魏军打了三十多仗,多半都获得胜利,军队打到历城后,因为军需物资供应不上才退回。当时投降魏国的人都说官军已经完全没有粮食了,于是士卒忧虑畏惧,没有固守的意志了。道济在夜里大声报着统计米数的竹筹数字量沙子,将剩下的少量的米撤在上面。到天亮时,魏军见了他的粮堆,认为他粮食有余,所以不再追;又认为投降他们的人胡说八道,于是将他们斩首示众。当时道济的兵力少而弱,军队中人心惶惶。非常害怕魏军来追击。道济就命令军士全部穿上铠甲,自己身穿白袍乘着车子,从容不迫地突出包围。魏军害怕有埋伏,不敢进逼,就回去了。道济虽然不能平定黄河以南地区,但保全了整个军队而回来,还是威名大震。魏国人很害怕他,魏军深深忌惮道济,很想杀了道济来祭祀鬼神。道济归国后被加封为司空,并被派去镇守寿阳城。
  道济在前朝就立下了大功,权威和名望都很大,左右亲信都是身经百战的将军,几个儿子又有才气,使得朝廷怀疑害怕他。当时有人这样看他,说:“怎么知道他不是司马懿那样的人呢?”
  文帝多年卧病在床,彭城王义康担心皇帝去世后。道济不再能够被控制,皇上便召道济入朝。其妻向氏说:“高出于世人的功勋,这是道家所忌讳的,现在朝廷没有事却召你去,大概是灾难到了。”道济被逮捕,怒气冲天,目光像火炬一样,顷刻间就独自喝掉了一坛酒。于是脱下头巾丢到地上,恨恨地说:“你自己毁坏你的万里长城!”魏国人听说这事以后,都说“道济已经死了,南方剩下的那群小子,不足以再使人害怕了”。从此以后连年南伐,有到长江饮马的志向。
  文帝问殷景仁说:“谁能够接替道济的角色?”景仁回答说:“道济因为屡次有战功,所以招来了威名,其它的人只是没有被任用罢了。”皇帝说:“不能这样说。从前李广在朝廷任职.匈奴人不敢南下挑衅,后继者又能有几人?”魏军追到瓜步,文帝登上石头城眺望,大有忧虑的神色,叹息说:“若是道济还活着,哪里会到这一步!”
  孙子说:“敌之将领,可动摇其决心。”道济认为谢晦了解自己的勇猛,果然不战而使谢晦自己溃败。又说:“坚强和软弱,是由形势决定的。”檀道济唱筹量沙而使魏军退却,就是这样的。

  檀道济,高平金乡人也,世_文言文翻译及试题答案 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加入选题     收藏本题     完善题目
  • 评价此题:难度得分
  •   质量得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