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题目浏览 > 文言文 > 《皇宋处士唐异,字子正》阅读答案及翻译
题目详细信息

《皇宋处士唐异,字子正》阅读答案及翻译

  • 题目编号:29731
  • 是否推荐:
  • 难度平均:3
  • 质量平均:3
  • 收藏次数:0
  • 浏览次数:517
  • 使用次数:0
  • 创建时间:2024-02-01
  • 上传用户:gzywtk
  • 上传时间:2024-03-11
  • 考点详细:文言文-文言文综合
  • 选文题目:皇宋处士唐异,字子正 作者出处:范仲淹 体裁:论说 文言考点:实词-翻译-断句-概括分析 所考实词:厥|息|风流|吊 所考虚词:

试题内容: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皇宋处士唐异,字子正,人之秀也。之才之艺,揭乎清名。西京故留台李公建中,时谓善画,为士大夫之所尚。而子正之笔,实左右焉。江东林君复神于墨妙,一见而叹曰:“唐公之笔,老而弥壮!”东宫故谕德崔公遵度,时谓善琴,为士大夫之所重。而子正之音,尝唱和焉。高平范仲淹师其弦歌尝贻之书曰崔公既没琴不在兹乎!处士二妙之外,嗜于风雅,探幽索奇,不知其老之将至。一日以集相示,俾为序焉。
  嘻!诗之为意也,范围乎一气,出入乎万物,卷舒变化,其体甚大。故夫喜焉如春,悲焉如秋,徘徊如云,峥嵘如山,高乎如日星,远乎如神仙。上以德于君,下以风于民。不然,何以动天地而感鬼神哉!而诗家者流,厥情非一。失志之人其辞苦,得意之人其辞逸,乐天之人其辞达,规闵之人其辞怒。如孟东野之清苦,薛许昌之英逸,白乐天之明达,罗江东之愤怒,此皆与时消息,不失其正者也。
  五代以还,斯文大剥,悲哀为主,风流不归。吟咏性情而不顾其分,风赋比兴而不观其时。故有非穷途而悲,非乱世而怨。观乎处士之作也,孑然弗伦,洗然无尘。意必以淳,语必以真。无虚美,无苟怨。骚雅之际,此无愧焉。览之者有以知诗道之艰,国风之正也。
  (节选自范仲淹《唐异诗序》)
  材料二
  成谓作讨者,亦必先有诗之基焉。诗之基,其人之胸襟是也。有胸襟,然后能载其性情智慧聪明才辨以出。千古诗人推杜甫,其诗随所遇之人之境之事之物,无处不发其思君王、忧祸乱、悲时日、念友朋、吊古人、怀远道。凡欢愉幽愁离合今肯之感,一一触类而起,因遇得题,因题达情,因情敷句,皆因甫有其胸襟以为基,如星宿之海,万源从出,如钻燧之火,无处不发,如肥土沃壤,时雨一过,天乔百物,随类而兴,生意各别,而无不具足。
  (节选自叶婪《原诗·内篇上》)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
  高平A范仲淹师B其弦歌C尝贻之D书曰E崔公F既没G琴H不在兹乎。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足( )
  A.厥,指他的、他们的,与《六国论》“思厥先祖父”中的“厥”词义相同。
  B.息,指滋长、增长,与《苏武传》“武气绝,半日复息”中的“息”词义相同。
  C.风流,指遗风,与《念奴娇·赤壁怀古》“千古风流人物”中的“风流”词义不同。
  D.吊,指凭吊(古人),与《陈情表》“形影相吊”中的“吊”词义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异擅长绘画,与当时著名画家李建中不相上下,同时还精于操琴,赢得了当时士大夫们的普遍推崇。
  B.范仲淹认为,诗歌创作因作家的失志、得意、乐天、遭遇不幸等不同境遇,而呈现出各种不同的风格。
  C.范仲淹认为唐异诗作继承了《诗经》《楚辞》的传统,他的作品体现出诗歌创作的艰难和雅正的诗风。
  D.杜甫诗中思念君王、忧虑祸乱、悲悯时世、想念朋友、凭吊古人等内容,都是由他丰富的经历生发的。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本试题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1)江东林君复神于墨妙,一见而叹曰:“唐公之笔,老而弥壮!”
  (2)有胸襟,然后能载其性情智慧聪明才辨以出。
  14.材料中对诗人创作诗歌提出了哪些要求?

试题答案:

10.CEG 11.B 12.A
  13.(1)江东的林君复精于绘画,一见到唐异的画就赞叹道:“唐公的笔力,越来越雄健了!”
  (2)有了胸襟,然后才能通过诗歌把诗人的性情、智慧、聪明、才辨表现出来。
  14.①要重视诗歌创作的意义,上以德于君,下以风于民。②表达上要有真情实感,无虚美,无苟怨。③诗人创作要有胸襟。
  【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高平人范仲淹向他学习琴艺,曾经给他写信说:“崔公已经去世,最高的琴艺难道不在你这里吗?”
  “高平范仲淹师其弦歌”主谓句,结构完整,其后断开,选C;
  “曰”领起所说的内容,其后断开,选E;
  “崔公既没”是主谓句,是“琴不在兹乎”的前提条件,其后断开,选G。
  故选CEG。
  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正确。句意:他们的情感并非一致。/想起他们的祖父。
  B.错误。“半日复息”中的“息”是“呼吸”。句意:他们的诗风随着他们的感情的变化而变化这些都随着,或消亡,或生息。/苏武原本已经断了气,这样过了好半天才恢复气息。
  C.正确。“千古风流人物”中的“风流”是得志、事业有成,或取得骄人成就的人。句意:不再有传统的诗风。/千古英雄人物。
  D.正确。“形影相吊”中的“吊”是慰问。句意:凭吊古人。/身体和影子互相安慰,形容十分孤独。
  故选B。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唐异……赢得了当时士大夫们的普遍推崇”错误。原文“西京故留台李公建中,时谓善画,为士大夫之所尚”可知,当时士大夫们推崇的是李建中。
  故选A。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神”,精通;“叹”,赞叹;“弥”,越,更加。
  (2)“胸襟”,心情、志趣、抱负、胸臆;“载”,承载、呈现;“出”,表现出来。
  1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由原文“上以德于君,下以风于民。不然,何以动天地而感鬼神哉”可知,要重视诗歌创作的意义,上以德于君,下以风于民。
  由原文“观乎处士之作也,孑然弗伦,洗然无尘。意必以淳,语必以真。无虚美,无苟怨”可知,表达上要有真情实感,无虚美,无苟怨。
  由原文“诗之基,其人之胸襟是也。有胸襟,然后能载其性情智慧聪明才辨以出”可知,诗人创作要有胸襟。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我朝处士唐异,字子正,是特别优异的人才。他的才华和技艺,彰显出他的清高名声。原西京留台李建中,时人认为他擅长绘画,为士大夫所推崇。而子正的画技,实际上与他不相上下。江东的林君复精于绘画,一见到唐异的画就赞叹道:“唐公的笔力,越来越雄健了!”原东宫谕德崔遵度,当时人们称赞他擅长弹琴,为士大夫所敬重。而子正弹琴,曾经与他一起唱和。高平人范仲淹向他学习琴艺,曾经给他写信说:“崔公已经去世,最高的琴艺难道不在你这里吗?”处士除了擅长绘画和操琴之外,还喜欢写诗,追寻诗歌幽深奇妙之境界,(乐在其中)不知道衰老即将到来。有一天,他拿诗集给我看,让我写一篇序文。
  啊!诗歌所涵盖的内容,包含整个宇宙,出入于万物之间,卷舒变化,它的体系非常庞大。因此,诗歌有时像春天般充满喜悦,有时像秋日般充满悲伤,像云朵般缥缈不定,像山峰般高耸峥嵘,它有时高远如日月星辰,有时深邃如神仙幽境。它对上可用来赞美君主之德,对下可以用来教化民众。不然的话,怎能感动天地鬼神!然而,诗家众多,他们的情感并非一致。不得志的人诗句苦涩,得志的人诗句飘逸,乐观的人诗句通达,遭遇不幸的人诗句愤怒。像孟东野(孟郊)的诗风清苦,薛许昌(薛能)的诗风英逸,白乐天(白居易)的诗风明达,罗江东(罗隐)的诗风愤怒,他们的诗风随着他们的感情的变化而变化这些都随着,或消亡,或生息,但不失诗歌正道。
  自从五代以来,文坛凋敝,诗歌以悲哀为主,不再有传统的诗风。(诗人)吟咏性情而不顾及自己的身份,运用风赋比兴的手法不考虑时代的变化。所以有的诗并非在穷途末路时却表现出悲哀,并非在乱世时却表现出怨恨。看看(唐异)处士的作品,他孑然独立,与众不同,他的作品一尘不染。他的诗歌情意必以淳正为本,语言必以真实为准。没有虚假的赞美,不随意抒发怨恨之情。将他的诗歌置于骚雅之间,也无愧于这一传统。读者可以通过他的作品了解到诗歌创作道路的艰难和国风的正统性。
  材料二
  我认为作诗的人,也首先必须具备创作诗歌的根基。创作诗歌的根基,就是诗人的胸襟。有了胸襟,以后才能通过诗歌把诗人的性情、智慧、聪明、才辨表现出来。自古以来,最受推崇的是杜甫,他的诗歌随着遇到的人、境、事、物的不同,没有一处不生发出他思念君王、忧虑祸乱、悲悯时世、想念朋友、凭吊古人、怀念远古大道的情思。大凡欢愉、幽愁、离合、今昔的感触,全都由类似的事物触发而兴起,因遇到的事物而得到写作的主题,因主题而传达自己的情意,因情意而敷写诗句,这些都是由于杜甫有胸襟并把它作为根基,就像黄河之源,万条河流都从这里流出,就像钻燧木取火,无处不发生火光,就像肥沃的土壤,一场时雨过后,万物萌发,各类植物茂盛,生机勃勃,各有特色,无不充盈。

  《皇宋处士唐异,字子正》阅读答案及翻译 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加入选题     收藏本题     完善题目
  • 评价此题:难度得分
  •   质量得分
  •